袁 樱
(菏泽学院 初等教育系,山东菏泽274400)
从本体性知识的视角谈师范生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能力培养
袁 樱
(菏泽学院 初等教育系,山东菏泽274400)
根据对师范生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及对师范生小学数学本体性知识缺失的分析,提出提高师范生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能力的根本途径,即加强师范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构建与生成,从而进一步培养和优化师范生小学数学教材的分析能力。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本体性知识;师范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提出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并将其内化为新课程的内涵,而且在新教材中充分体现出来,这就对职前培养的师范生来说就分析、处理教材提出了挑战。对教材合理地分析和解读是每位教师的基本功,关注师范生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能力的培养和优化,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深化的重要保障。
(一)师范生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能力现状调查
通过对菏泽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05至2009级全体师范生进行调查分析,他们的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能力现状如下。
1.在思想理念上,基本把握标准要求并树立尊重教材、理清教材、重组教材、创生教材的正确教材观,但缺乏细致、深入地分析和钻研教材的能力。
2.在知识层次上,数学知识结构性不强,把握不了小学数学教材内容,对教材解读的短视,使得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握不准教材的重点、难点。
3.在操作层面上,虽然能够整体把握并遵循科学的教材分析体系,但因数学素养的不足,对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培养因素“视而不见”,实践操作效果很不理想。
4.在能力要求上,创造性使用教材较难。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前提是把握教材、源于教材和高于教材。所以,师范生距此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总之,师范生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很多时候“看不透”、“猜不出”、“读不懂”、驾驭不了小学数学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更是困难。
(二)师范生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能力现状成因分析
究其原因不是师范生的理念不够新,方式、方法不够灵活,也不是对此关注不够,而是他们“底子苍白”,即数学知识结构、数学能力水平等整体数学素养不够深厚,亦即师范生本体性知识的不足甚至是部分的缺失使然。
因此师范生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操作层面上,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分析什么(内容)要比一味地教给他们怎么分析(形式)更重要。内容决定形式,哲学层面早就对这一问题达成共识。所以针对师范生的实际情况,提高他们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能力的根本途径之一,就是首要加强师范生作为未来小学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的构建与生成。
(一)小学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
一般认为,教师的知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需要自己从教学科的丰富的知识,我们称这些知识为“本体性知识”。研究者认为,数学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既包括显性的可言传数学知识,也包括隐性的默会知识即数学能力、素养,是两者的统一体。
(二)师范生缺失的本体性知识
张奠宙先生说:“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居高临下,知道小学数学在整个教育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展示数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其实涵盖了对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要求,就是不但有深厚的数学学科知识(既有简单的初等数学知识,更包括丰富的高等数学、现代数学知识),而且要有深层的数学能力、素养,否则,何以“展示数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1.师范生显性的数学知识不够牢固,不具有整体性,不能高观点地把握小学数学教材内容。
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2005至2009级全体师范生进行调查,他们认为高等数学与现代数学知识与小学数学没有很大的直接关系,因为较难而畏学,仅仅局限于会做一些习题的层次。同时,师范生有关初等数学的概念、规则等知识的掌握也不牢固、不够系统,更不了解其来龙去脉。整体来看,他们的数学水平低下,掌握的数学知识是零碎的、互不相关、不成体系,不具有整体性,不足以使其高观点地把握小学数学教材内容。
2.隐性的数学能力不强,整体数学素养不够深厚,把握不了数学的本质,“看不透”教材。
数学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数学能力普遍不强,特别表现为以认知能力为主要内容的一般数学能力,比如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理解能力、数学运用能力、数学交流能力等。另外,师范生对于数学方法论的认识更是肤浅,理论研究表明,在提高人的素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是在长期数学学习中逐步形成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而不是具体的数学知识。由于师范生整体数学素养的贫乏,使得他们对数学本质的缺乏认识,也就不可能从学科视角高屋建瓴、深入浅出地驾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进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和思考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
如果说教材是有关知识体系的精华,专家学者已经把它变薄,那么解读教材时就要把它读厚,要深入研究教材提供的材料背后所蕴涵的丰富的数学知识和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师范生任重道远,扎实的本体性知识是他们进行有效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本保证。
(一)首先培养师范生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是夯实本体性知识、实现有效分析教材的前提
目前师范生小学数学教材分析能力的培养,最需要的是拓宽和加深他们的数学学科知识,加强对其数学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他们的内省与发愤,没有个人认识上的到位,单靠外部的推动,数学素养培养将不会有多少实际效果。也就是说,师范生基本数学素养的培养重在内因,关键在自我养成。
而高师学生尚处于专业学习阶段和职业准备期,由于缺乏真实的职业经历,使得高师学生的专业自我具有“虚拟性”的特征。“师范生缺乏专业教师的体认,加上虚拟性的专业环境,使得师范生的专业人员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十分淡漠。”(叶澜)所以,培养师范生积极的专业自觉意识意义重大,一旦他们具有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引导师范生逐步夯实教师从业的专业知识将会得以更好地实现,从而会为进一步有效解读小学数学教材打下基础。
(二)通过加强大学数学的学习,促使师范生构建稳固的数学知识结构、加深数学思想方法论的认识,是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基础
中国旅美学者马力平的研究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1]:教师所教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师范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必须能促进小学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结构,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统观整个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准确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并挖掘能力培养因素和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而大学数学中的高等数学与现代数学的学习,可以提高教师对小学数学的整体性认识。
正如素有“数学王子”之称的青年教师张齐华所说:“一节有价值的数学课,给予学生的影响应该是多面立体的。有知识的丰厚、技能的纯熟,更有方法的领悟、思想的启迪。事实上,数学的确拥有这一切,而且,也可以传递这一切。”[2]也就是说,能否充分展示“数学拥有的这一切”,取决于数学教师是否拥有丰厚的数学知识、纯熟的数学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相关内容,能否通过充分挖掘、分析、处理教材彰显这一切并传递这一切。所以,为使师范生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必须首先使他们构建稳固的数学知识结构,加强数学思想方法论的认识和学习。
(三)通过引导师范生阅读和思考提升师范生的数学素养,是有效进行小学数学教材分析的保障
我们承认,数学教学有两种不同的层次。低级层次是介绍数学概念,陈述数学规则,指出解题的格式和套路,以便通过考试;高级层次是着眼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思考,经由思维训练,使学生获得数学美的享受。后者则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和教学修养,相信师范生数学素养的提升,必会促使他们对教材内容有更准确、独到的解读。
所以,不妨引导师范生回到诸如“数学是什么”、“儿童是如何理解数学的”这些本原性的问题上来,让他们试着去读一读数学家是怎么理解数学的,把工夫下在内功上,静下心来读些有关数学哲学、思想方法以及数学文化之类的书籍。事实上,没有一定的阅读量,要想提高数学素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随着新课程体系的诞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这对师范生而言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
小学数学教材分析是师范生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建立在扎实的本体性知识基础之上,伴随在整个专业学习的过程之中,需要不断地积累、改善和提高。
[1]张基益.本科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2]张齐华.审视课堂——张奇华与小学数学文化[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G652
A
1001-7836(201.)07-0094-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07.040
201.-06-17
袁樱(1980-),女,山东菏泽人,助理讲师,硕士,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数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