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华,蔡 威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
提高高职高专化学教学质量的新思考
陈少华,蔡 威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哈尔滨150080)
高职高专化学教学以服务于专业需求为目标,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依据人才培养模式及化学的课程特点,探讨提高高职高专化学教学质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高专;化学;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工作一个永恒的主题,高职高专教育是否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受到社会欢迎,主要取决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质量。”[1]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够用、实用、应用”的原则,具有鲜明的职业岗位针对性,突出高职化学教学特色,不搞本科压缩型,避免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高职化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功效。为此,如何提高高职化学教学质量,一直是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高职高专教育所培养的是技术应用性人才,从理论上讲是一种技术型人才,它不但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而且其自身的规格也在不断增多。“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类型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必须与人力资源需求的结构相适应,这样才会有真正的质量和效益。”[2]高职高专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就是要树立多元化的质量观念,转变传统的单一质量观念。各高职高专院校,只要能够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种技术型人才,就是高质量的高职高专教育。
高职高专化学教学质量主要体现在:一是满足学生个人需求的程度,即满足受教育者的求学和就业需求及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针对不同专业合理设置四大化学课程,配备高水平师资;二是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程度,即根据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设置,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以及高职高专院校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制定教学大纲、课程安排、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因此,满足学生个人和经济社会的双重需求,必须从高职高专院校具体的专业研发、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及资源管理等方面着手,发挥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的作用,不但体现了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质量内涵,同时还满足了个体及社会的需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要适应社会发展,更新观念,在高职高专化学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完成从知识学习到技能学习到复合技能学习的转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完成由知识型向创新型角色的转变。教师不但要深入研究教材,更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推敲、质疑、审视甚至批判,从而使化学课教学更有特色,更有针对性,能够满足专业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做到老师好好学习,学生天天向上。
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化学专业知识、宽厚的人文知识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其次,关注化学最新科研成果和发展趋势;第三,教师具有较强的化学实验操作的技能,熟练运用电脑和多媒体教学的能力,愉快地组织和驾驭教学活动,不断进行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完成科学研究的任务。
化学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进行信息交流、思想情感交流的同时,教师要营造宽松、民主、自由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自主地快乐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老师关爱、肯定、尊重的目光下,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质疑,体验、观察、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高职高专的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特别是应用化学,否则将制约于高职人才的培养。化学作为基础理论课,其内容是相对稳定的,但科技的进步,加快了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更新,教学内容应当修正不科学的概念,删除陈旧、重复的内容,继续加强必要的经典理论的同时,应该按照多元互补、“够用、实用、应用”的原则,在就业导向需求的高职课程观的指导下,选择有价值的高职课程内容,架构模块化、阶段化、个性化、综合化相结合的高职课程结构。根据态度、知识、技能三要素,建立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不断吸收现代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加强实践教学关键环节,绝不搞本科压缩型教学,充分体现高职高专办学特色。
我国教材中“四大化学”体系各自为营,并且化学实验都是在理论课后进行的,实验课程成了理论课程的验证试验,有碍于高职学生的特色培养。可作如下改进:一是可合并原“四大化学”系统中相互重复的实验内容,并根据各专业特点,保持各项实验内容的相对独立性。如,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又节约了教学资源,基础化学中有重结晶实验,可改在有机化学中开设。二是增加综合性、探索性,使学生得到系统的实验技能训练创新能力的培养的同时,取得从业资格和获得生产岗位能力。三是要增加实用性与先进性的实验,淘汰过时的实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机械的或手工的操作和传统的实验内容,已经跟不上现今的生产实践,与现代化学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发展,正在被新设备、新仪器替代,陈旧的实验课程体系已经不利于学生取得从业资格和获得生产岗位,急需增加实用性与先进性的实验,从而提高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高职高专教育的社会需求,非常鲜明地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是行业和企业等社会用人单位)对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具有大量的现实需求,造成这种技术型的高职人才的岗位变化和流动十分频繁,对具体产业、行业、职业、岗位有各种不同的要求。因而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适应多种规格的要求,不仅学历教育要多规格,技术培训更要多样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其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获得相应职业岗位的胜任能力,即职业岗位实际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满足上述用人需求。因此,在高职高专化学教学中,要始终重视职业性、技能性、实践性教学,减少演示和验证性实验,突出化学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增开综合性、设计性、应用性强的实验项目和加强实训教学,可以通过技术实习、岗位实习或毕业实习实施监控,使学生得到比较系统的职业能力的技能训练,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就业与生存能力。
1.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中教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的形式完成。表现形式是“满堂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填鸭式”教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受到抑制,被动接受式地学习,学习效果不好,因而产生畏难情绪。为改变这种状况,我们根据化学课的学科特点组织教学,使授课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课堂讨论和学生自学总结的比例,让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积极地、完全地、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依照教学内容,适当地增加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使得教学形式更为多样、手段更为先进、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利用多媒体课可以使难以理解的问题,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可以使抽象的理论直观形象化,提供了加深感性认识的材料,学生更容易将各种知识联系起来,从而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授课时通过使用启发式教学法不但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出发,做到因势利导,通过我们的引导和策划,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教学内容就会顺利完成。这样不但可以得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解能力得到提高,让他们善于思考,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3.教学中不但要思路清晰,还要突出重点。化学课程在内容上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大量图例和实验,学生掌握起来会感到没有头绪。教师这时要积极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使学生首先把握该章节内容的来龙去脉。然后在具体讲解时,要始终注意思路清晰、线条清楚、难点精讲细讲、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理论和实际应用要相结合。如《实用化学》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知识点多、内容大、概念抽象,涉及到第二章才能涉及到的内容,加之高职学生自身基础薄弱,一开始就接触到多而难的问题,势必引起学生学习的困难。因此,可以将其拆分为两章,达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对部分易懂的内容和专业关联不大的内容略去不讲,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同时留给学生一些问题和习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课后复习、自学,通过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来解决这些问题。
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在保证教育质量、提高教学水平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活动无法替代的,更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质量是相对于培养目标而言的,培养目标不同,其质量标准也应该有所不同。因此各级各类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向、重点是不同的,科学的考评制度必然要紧密结合高职高专教育自身所应具有的特色来进行分析。没有特色,就没有质量,也就不会有生命力。
细化考核标准,增加了考核的透明度,针对专业的需求特点,公平、合理、科学地进行量化,成绩贴近真实,为学生公平竞争选择就业单位奠定基础。学科成绩按以下比例计算:(1)学生各门课程的成绩,一般应按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的比例合成。课程比效特殊或平时考核较多的课程,经教务批准、备案,可以适当调整合成比例,但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40%。(2)在平时成绩中,提问、口试、测验、作业、实作各占20%。
[1]陈至立.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朱镕基.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G718.5
A
1001-7836(2011)12-0076-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1.12.030
2011-11-03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研究》(XHY125—022)
陈少华(1963-),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从事化学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