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雄周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其主要任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课程的教学地位和实践价值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政府机构的认同,探讨有效的教学模式,提升教学地位,体现实践价值,是众多教师一直以来在不断思考的问题。这种思考源自目前广泛存在的教学困惑:许多学生能零碎地死记硬背各个理论,但让其用所学经济理论解释某一区域经济现象时,就差强人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现象广泛存在呢?笔者以为,最根本之处在于传授式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在传授式教学模式的长期熏陶下,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司空见惯。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彻底实现从传授式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本课程教学要取得教学效果的突破,必须走一条研究型教学的道路。
(一)课程的应用性特征对研究型教学模式提出了内在要求。作为综合性应用科学,区域经济学最大的功用就是,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其应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参与政策讨论与实践评估;另一方面表现在从全球化的角度审视中国的区域发展以及各种区域经济问题,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提出区域经济的发展道路和政策。每一个政策的出台都是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一类共性问题。一般来说,问题的出现有某种必然的原因在里面,而这些必然性的原因极有可能不能从区域经济学教程中找到。如果继续采取传统的知识获取型、灌输型教学模式,那学生永远都无法找到问题的原因,更不要奢谈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传统的知识获取型、灌输型教学无法使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彼岸。而研究型教学则可以顺利完成这个使命。它通过课前的问题引导、课中的知识构建、课后的课题探究、问题情境的设计、政策制定者角色定位的模拟定位等方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寻找问题的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解决思路。
(二)课程知识的快节奏革新特征对研究型教学模式提出了内在要求。区域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还只有几十年的时间,到现在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体系。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区域经济现象层出不穷,区域发展案例日新月异,学术思想推陈出新,学科体系处在动态变更中。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知识体系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必将力不从心,它只会将一些僵死的、过时的、无价值的区域经济知识和原理生硬地刻写在学生的大脑皮层中。然后,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些知识和原理被蒙上厚厚的一层尘土,最终消失在不断流逝的泱泱岁月中。而研究型教学不同,面对层出不穷的区域经济现象、日新月异的区域发展案例、推陈出新的学术思想,它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现象、案例和思想进行创造性、批判性思考,形成新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以逻辑次序真正刻在自己的大脑深处,供学习者随时调用。
(三)课程内容的正误非绝对性对研究型教学模式提出了内在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区域经济学的内容和原理并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之分。但从教程内容和原理的现实陈述来看,它们都是以非彼即此的方式陈述的。这显然不符合事实,因为每一个内容和原理的正确性都依赖于特定的假设条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些内容和原理成立的假设条件都没有被观察到。学生或许直接把它们当作金科玉律,结果是害人不浅。研究型教学能很好地克服这方面的弊端,它引导学生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和知识导出的过程。经过思考后,学生对区域经济学内容和原理的是非曲直有了充分的理解,这对他们今后从事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课前问题引导式。在新的章节或新的原理讲解前,教师不是平铺直叙知识内容,而是事先设计一个与新章节、新知识点、新原理密切相关的问题,在上课前一周公布出来,要求全班同学查阅相关资料,上课时请3~5个学生代表作问题发言。例如,笔者在讲经济增长的原理之前,设计问题:请比较中美经济增长方式的异同,并谈谈中国应从哪些方面促进经济良性增长。这是一个开放性很大的问题,学生接受任务后,千方百计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寻找专题资料。上课时,许多学生踊跃发言,从不同的视角对这个问题做出了令人满意的回答。归纳起来,学生发言的要点包括:第一,经济增长是一个不同于经济发展的概念,经济增长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第二,中美经济增长的不同表现在速度、源泉、质量等方面;第三,中国经济增长的最佳途径是内涵式增长、包容性增长;第四,中国的增长是水分式增长,统计局的数据很不准确,经济增长速度远没有公布的高。四个方面的观点,教师总结完毕后,一一进行点评。点评教学的效果,远非平铺直叙式教学所能比拟。拿其中的第一个观点来说,教材是这样设计的:界定经济增长的含义、演示衡量公式、比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异同。如果教师以这种顺序讲解,学生定会过目即忘。而采取问题引导式研究型教学后,学生在课前必须阅读这些教材知识点,并将它们融入到自己的发言中。教师在讲解经济增长的时候,对于什么是经济增长、怎么衡量等都完全无需讲解了,因为学生已经涉猎了。这既省掉了某些无谓讲解环节,节约了课时,又能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课中知识导出式。此方式研究型教学的做法是,教师在上课时要讲解某个知识点时,不是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即时设计提问,让学生做出回答,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将要讲解的知识点水到渠成地展示出来。例如,在讲区位理论的企业布局指向类型知识点时,传统教学法是直接板书:市场指向、交通指向、原材料指向,然后一一简单介绍,教学过程完毕。而知识导出式研究型教学不同,它通过引导式设问,将学习顺序颠倒过来。教师不是一上讲台就直接板书企业布局的种类,而是设计问题:一个冶炼厂在选择自己厂址的时候,需要思考哪些因素?同学们可能会做以下回答:应考虑市场因素,将厂址选在市中心或郊区,因为离中心太远的话,市场不好拓展;应考虑交通便利性,选在交通枢纽,理由是为了节省原材料和产品的装卸成本;应考虑原材料工艺特征,选在矿石丰富的地区附近,理由是可以最大限度节省原材料运输成本。针对三种不同的回答,教师可以和持第一种观点的学生讨论:市场的开拓固然是离市中心越近越好,但要将大量的矿石从遥远的山区一批又一批地运送到市中心来,结果会怎么样?学生立即意识到:对,这样的话运输成本会很高,它会抵消中心布局所带来的市场开发优势。然后,教师再和持第二种观点的学生讨论:如果在一个离矿石产地很远的交通枢纽布局一个冶炼厂,情况会怎么样?学生立即意识到:对,在一个交通发达的地方布局冶炼厂,靠近交通枢纽固然能最大限度减少中间搬运成本,但并没有考虑到,原材料中其实有相当大的部分是无须远距离运输的。最后,教师和持第三种观点的学生讨论:为什么冶炼厂布局在原材料密集的地区能最大限度减少运输成本呢?学生思考后,得知:因为矿石作为冶炼厂的原材料,只有一小部分被提炼出来,大部分作为废物被剔除了,对“准”废物进行长途运输,会花掉大量的无谓运输成本。至此,教师可以正式引入正题:指出三位同学分别提到了三种指向:市场指向、交通指向、原材料指向。然后,在第三位同学发言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重要概念:失重原料。上面的例子是笔者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运用的一个现实例子。笔者并没有直接将知识“说”出来,而是通过巧妙的设问,将它“导”出来,“导”出来的知识比“说”出来的知识,更能让一个人记住、理解和运用。
(三)课后课题探究式。学习不仅体现在课前、课中,也体现在课后。某种意义上说,课后学习比课前、课中的学习更加重要。因为,第一,课前、课中学到的原理需要课后的实践去检验;第二,学到的知识最终要用来指导实践。因此,需要高度关注和探索课后学习的有效方式。笔者探索出的课后课题探究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型学习方式。该方式的具体操作是,在学完某个区域经济学原理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几个课题,让学生组建课题小组,进行论证,查阅资料,收集数据,形成课题成果。以笔者为例,在学期的中间阶段,当区域产业结构原理的教学结束后,笔者设计课题:湘西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诊断和优化研究,并将课题任务分配给某个课题小组。课题小组接到任务后,立刻召集课题动员会议,每个成员分摊到小任务,拟提纲、找资料、弄数据、搞撰写,各司其职。课题研究经过多次的修改和提升,历时两个月,最终形成了一个研究成果:论文《湘西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诊断和优化研究》在省级刊物上成功发表。实践证明,课后课题探究式研究型教学对于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一)考核和考试的关系。笔者以为,考核和考试不是同一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考试特指传统意义上的“千人一卷”的闭卷笔试,而考核是指一切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课程内容的方式和手段,考试只是考核的一种方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区域经济学课程采取的几乎都是这种“千人一卷”的闭卷笔试,它的弊端有两点:一是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过于简单化的方式会造成学生只关注课本内容,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激励出来,缺乏对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实际能力的考评,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这种方式显然与研究型教学的目标不合拍。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区域经济学需要的是一个全方位、多手段、多步骤的科学考核体系,而不是单一化的期末闭卷笔试。因此,为了真正提高区域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建立一个全方位的考核体系,采取课堂发言、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科研论文和课堂主讲等多种形式,通过多样化的考核,使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创造性学习。
(二)正式教程与非正式教程的关系。正式教程是指内容相对狭隘、体系相对呆板、形式相对简单,主要以教科书形式存在的教程。而非正式教程是指内容相对全面、体系相对灵活、形式相对多样化,除了教科书以外的所有报告、论文、广告、信息等。区域经济学课程的正式教程主要是指大专院校采用的区域经济学教程,而非正式教程主要包括区域发展报告、调查数据、区域发展蓝皮书、学术论文、统计年鉴等。正式教程的优点是内容相对精炼,体系相对完整,但有失丰富性和灵活性,非正式教程的优缺点刚好相反。在区域经济学研究型教学实践中,两种教程都不能偏废。正式教程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式、基本原理、基本方法都包容进来了,如果离开这些对象、范式、原理和方法去学习区域经济学,那必将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同样,如果离开非正式教程的纳入,那么本课程的学习必将是盲人摸象。举例来说,如果不掌握区域产业布局的原理和概念,那又从何下手去研究某个具体区域的产业布局问题呢?没有这个原理做指导,我们在产业布局的问题上会忘了自己的学习使命,或者根本就不曾知道过自己的使命是什么。同样,如果只知道产业布局的原理和影响因素,而并没有主动占有丰富的产业布局资料、产业发展报告等,只是凭教科书说事拉理,那结果必将是,既说不了什么事,也拉不了什么理。前者的结局是,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后者的结局是,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得到这些东西的。因此,在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中,一定要将正式教程和非正式教程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体现研究型教学的特色,达到研究型教学目的。
(三)课堂与课余的关系。完整的学习过程既包含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也包含课余时间学生的预习、复习、讨论和搜集资料。两者各有自己的使命,课堂学习的任务主要是梳理一些基本原理,提供一些思路,总结某些结论,提出某些质疑等。而课后学习的任务是补充某些资料,提出一些设想,深化对某些原理的认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等。对于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型教学而言,两者不可偏废。只注重课堂学习,那是“学而不思”,老师在教,学生在学,但忘了课后的深化思考;只注重课余学习,那是“思而不学”,学生在找资料、在思考,但没有向他人学习。所以,区域经济学研究型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任课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合理地安排课堂学习和课余学习。具体来说,对于一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课前去找一些相关资料,课后去做进一步的深化学习。如笔者前面提过的“中美经济增长方式的不同”的问题,就是一个引导学生查资料的良好例子。如果不事先布置任务,让学生去找一些中美经济增长的资料,而是上课时忽然提出这个问题,那学生或许根本就无言以对,因为他们没有准备,不知道中美经济增长到底有什么不同。
[1]李桂娥.研究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0.6.
[2]施晓丽.区域经济学课堂教学方法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10.4.
[3]李延保.对“研究型大学”和“研究性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高校科技,2011.6.
[4]姚春玲.区域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