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东周 ,鄢武先,张兴友,黄雪菊,刘兴良,慕长龙
(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2.四川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四川 成都 610081;3.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41)
“5·12”汶川特大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对江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破坏,直接威胁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中央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生态修复的经验和教训基础上,结合我国两年多来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生态恢复重建的实践,提出了两年间地震灾区生态修复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地震灾区中长期生态修复的建设的基本原则、目标和工作重点。
两年间,我省生态修复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并取得了满意的建设效果,但是国内外地震灾后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地震灾后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需要10 a左右的连续不断建设,才能实现灾后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生态功能的发挥。目前,四川地震灾区生态问题依然严峻,还有大量的、长期的生态修复任务。
地震引发的大量次生灾害,其影响和破坏具有长期性,诱发因素具有复杂性、隐蔽性、突发性和动态性,加之由于我国对汶川特大地震这样急剧的、大规模的生态破坏治理经验不足,导致防灾减灾与生态修复的有效衔接受到影响,生态修复难以完全按规划实施。
主要表现在部分突发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未能纳入规划实施。灾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具有动态性。而这些突发的新增地质灾害隐患受规划审批时限的约束,未能纳入规划。如最近经对39个县(市、区)5 469个受灾群众相对集中安置点地质灾害隐患复查复核发现,有448个相对集中安置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急需开展防治工作的地质灾害隐患达474处。其中,已纳入规划且正在实施治理的有193处,尚有281处未纳入规划但需开展相关防治工作。另据不完全统计,目前,39个县(市、区)新发现威胁相对集中安置点之外的地质灾害隐患尚有640处急需纳入规划。
生态修复点多面宽,单位任务量小,审批环节多、程序复杂,资金到位滞后。受灾区域地形地貌复杂,山高坡陡谷深,岩体松散破碎,生态环境破坏容易修复难。生态修复以林草植被恢复为主要内容,更容易受季节、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有效重建时间短、空间有限,成果保存难度大,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恢复到震前状态,即使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但是真正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服务效益,仍然需要漫长的历史过程。而且大量的基础设施项目分布在偏远山区,施工条件差,项目招投标难度大,影响了重建进度,部分项目工作进展偏慢。
比如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在所有规划任务中,重大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工作任务尤为繁重,根据规划任务,从2008年至2010年两年半的时间内需要治理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达2334处,这是建国以来我国最大的专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其总量是三峡库区的2.3倍还多,而实施时间比三峡库区少三分之二。另一方面,部分规划项目进度滞后,受预算审查、施工招标、三通一平等施工前工作程序时间长影响,部分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和地质灾害应急排危除险项目开工情况不理想;受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特殊性和非标准化属性影响,项目实施固有施工周期长,部分项目无法及早竣工。同时,部分市(州)、县(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地方匹配资金没有及时足额落实到位,也致使项目迟迟无法及早完成。
生态修复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而且灾区大量集中重建,导致建设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同时,生态修复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先期规划由于对以上生态修复的复杂性、特殊性认识不够,规划资金仅限于应急重建基础工作,生态修复的补充、完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缺乏持续的资金和项目支持。另一方面,灾后重建救助资金来源的单一,难以吸引省市对口援建资金和社会资金,受灾市县财政普遍困难,无力解决项目配套资金,生态修复资金缺口较大,全省生态修复规划资金136.79亿元,实际可望落实83亿元,缺口达53.79亿元。个别县在中期调整中,大幅度调减生态修复灾后重建中央基金,导致规划中部分生态修复重建项目无法完成。
特大地震灾害的生态修复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国内外皆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尽管我省是自然灾害多发区,随着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全省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同时积累了一些应对生态退化的经验,但地震灾区地貌复杂,生态系统多样,再加之灾区干旱河谷地段的生态修复困难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决,故面对汶川地震这样急剧的、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生态修复工作仍然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另一方面,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局限,目前我省生态监测网络不健全,监测手段比较落后,各项生态监测目标单一、组织管理比较分散、技术标准不够统一、综合评价能力不足、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科技化水平不高,信息的完整性不够,尤其是缺乏森林功能、森林生物量、森林碳储量、生物多样性、非木质林产品产量产值等信息,不能完整反映生态综合效益,其效果评价和决策参谋作用发挥不够。目前我省的地震生态修复工作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体系。
地震灾区大多位于山区和丘陵地区,林业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条件优越,震前曾是我省林业产业发展最好、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加快地震灾区林业产业基地建设,是促进生态修复的现实需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的需要。产业恢复重建潜力大、任务重、困难多。我省虽然编制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规划》,但灾区前两年的生态修复中央基金基本用于林草植被恢复,林业产业恢复,特别是林业产业基地恢复尚未纳入产业恢复重建中央基金安排建设,各地也未在灾后重建资金中切块安排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导致林业产业恢复重建资金缺口较大,严重影响了灾后林业产业恢复重建的进程。
综上所述,国内外地震灾后生态修复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地震灾后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一般需要10 a左右的连续不断建设,才能实现灾后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生态功能的发挥。目前,四川地震灾区生态问题依然严峻,还有大量的、长期的生态修复任务。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地震灾区中长期生态修复建设的原则、目标和重点,以期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借鉴国内外生态修复的先进经验和存在问题,并结合我国两年多来汶川特大地震灾后生态恢复重建的实践,本研究认为地震灾区中长期生态修复应遵循如下总体原则。
地震后生态危害的类型比较复杂,相互之间还有关联性,尤其是林草植被的修复,更容易受季节、气候、土壤、水分等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成果保存难度大,难以在短期内完全恢复到震前状态,即使植被得到有效恢复,但是真正恢复其生态系统功能,提升生态服务效益,仍然需要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地震灾区受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岷江流域干旱河谷区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恢复更为缓慢,这些地段的生态修复仅依靠自然修复是不够的,有必要通过人工干预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快速恢复,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确保灾区人民的生态安全和生命健康。
另一方面,在地震灾害中生态系统中有些组成部分的受损相对隐蔽,损失也无法直接用经济数据来描述,但产生的影响却是久远的,可能要很长时间来修复,如土壤重金属、有机物污染造成的土壤生态退化、水体污染等。美国海岸的盐化土壤在综合治理措施实施后的14个月后才开始恢复,要完全回复到原来状态,需要的时间更长,而盐化水体由于地震灾区污水排放系统的破坏,以及水体植物资源摧毁更严重,淡化的速度更慢。因此地震灾区产生的各种土壤污染和水体污染需要长期持续的人工治理。
特大地震后的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持续的系统工程,要根据受灾区的可恢复性和重要性,制定合理的修复期限,考虑关键区域的保护和修复,统筹安排、分步骤分阶段实施,突出修复重点,比如生态修复初期的重点恢复林业生态,恢复重建能力,尽快恢复林木种苗基地,恢复种苗生产能力,为大规模恢复植被提供良种壮苗,同时要解决国道线等交通要道、枢纽水库、重要旅游区、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地、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等生态敏感区域的生态恢复问题,并要对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次生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治理,在关键地段采用工程措施确保地质稳定,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保障;生态修复中后期要以林草植被的修复为重点,一方面要巩固初期的修复成果,注重灾区生态系统生态功能的提升,保证生态修复的可持续开展,同时要着重治理新增的、未纳入初期规划的地质灾害隐患,确保灾区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将治理难度大、技术工艺复杂、治理时间长,或者影响程度弱、实施紧迫度小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调整至中长期规划。
“5·12汶川特大地震”波及面广,地震灾区海拔跨度和地形起伏度大,地貌类型多样,因此地震灾后生态修复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必须遵照自然规律,遵循分区规划实施的总体思路,确定生态修复的重点和主要任务。依据受灾区的自然资源、生态区位、经济社会及林业发展等情况,将地震受灾区域分为川西高山峡谷区、盆周山地区和盆地丘陵区等3大区域,地震受灾区域分布着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鉴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本研究特将自然保护区与3个区并列单独进行规划。
①川西高山峡谷区
海拔1 800 m以上的高山峡谷区雨量充沛,灌草恢复容易,由于山高坡陡,人烟稀少,宜采用封山育林措施,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恢复植被,着重提高森林质量,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及其C汇潜力。
岷江河谷海拔1 800 m以下地区为干旱河谷区,热量适中、降水量较少、气候干旱,由于区域内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应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同时引入日本治山技术与理念,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式,着重提高灌草植被,达到提高区域植被覆盖率的目的。
②盆周山地区
由于区域内人口密集,一旦发生地质灾害,会对区域内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因此该区域应首先注重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同时区域内土壤肥厚,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故生态修复过程中应注重生态经济型产业的恢复,如发展核桃产业等,建立一系列规模化的商品林基地,保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兼顾。
③盆地丘陵区
本区复垦指数高,地表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是长江上游河流泥沙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因此生态修复要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以及丘陵顶部、河流两岸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力度。
川中丘陵区现存大面积的低质低效柏木纯林,中长期的生态修复要加快中幼林抚育和低产低效林改造,着重提高物种的多样性。
区内低山丘陵起伏,河流水系发达,集镇密布,人口密度大,生态修复还要提高城镇绿化水平,改善人居环境。
④自然保护区
灾区内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应着重恢复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环境,总原则是尽量恢复其原有地带性植被,切忌大规模营建人工植被,改变原有的植被类型的分布格局;其次是选用乡土树种,杜绝外来树种;第三,加强造林树种、灌木、草本植物等种植材料的检疫,防止外来病虫害的生物入侵。
在地震灾后生态恢复重建基础上,再通过10 a左右时间的全面生态修复,使地震灾区总体上实现以下目标:灾区自然生态系统得到全面修复,新增水土流失及重大地质灾害得到基本治理,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灾区城乡环境实现绿化美化,生态经济型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区域生态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为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保障和支撑。
2010年~2012年:主要是对地震灾后生态恢复实施成果巩固,对灾区已恢复重建的30.7万hm2林草植被和10.7万hm2大熊猫栖息地进行经营管护,加强次生灾害防控和治理,灾区生态环境破坏得到有效扼制,灾区主体生态修复任务基本完成,达到生态有改善的基本目标。
2012年~2015年:开展实施一批生态修复后续项目,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培育生态经济型产业,生态系统得到基本恢复,生态功能初步发挥,灾区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2015年~2020年:全面实施灾区特殊生态补偿政策,启动重大生态建设项目,构建区域生态屏障体系,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生态功能正常发挥,灾区生态环境质量全面优于震前水平,为灾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根据地震灾区中长期生态修复的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确定在今后10年地震灾区生态修复主要有8个方面的任务。
地震灾区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关键部分,其生态功能的发挥首先维系着成都平原及四川社会经济发展,同时也关系着长江流域的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出3个主要建设内容:①地震灾区生态修复纳入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建设。建议中央支持四川整合川西北防沙治沙、湿地保护、大熊猫栖息地恢复、自然保护区建设、水土保持和环境监管等生态建设内容,规划实施青藏高原东南缘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项目;②实施地震灾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工程。地震灾区是藏、羌等民族聚集区,社会经济长期欠发达,地方政府及老百姓没有能力和投入对生态公益林进行管护和经营,建议国家启动开展地震灾区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工程,提高森林质量,确保生态公益林生态功能的持续发挥;③建立龙门山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议国家在国家级主体功能区划中,增列龙门山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从国家层面全面加强对区域生物多样性和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林草植被的恢复和森林植被的营造是灾区生态修复的核心,林草植被生态功能的恢复是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发挥的基础保障,本部分规划实施4个项目:①规划实施地震灾后林草植被恢复成果巩固项目。规划对地震灾后重建实施的30.7万hm2林草植被和14.9万hm2草场开展专项成果巩固,主要是实施林草植被的管护与经营管理,加快植被恢复的进程,并对次生灾害造成的二次植被损毁再次进行恢复重建;②启动实施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建设。鉴于国家长防林一、二期工程取得的生态建设成就,建议中央继续支持我省启动实施长江防护林三期工程建设,促进灾区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提高;③新增国家生态林业重点建设工程任务。在中央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情况下,同时针对地震灾区耕地的严重破坏和农民集中居住出现的山区弃耕状况,新增我省灾区退耕还林工程任务5.3万hm2;④灾区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地震灾区6个县是我省林业产业重点县,是重要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区,建议在地震灾区规划建设18万hm2的现代林业产业基地,促进山区经济发展,直接增加老百姓经济收入。
地震灾区是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也是生态旅游资源最富集地区,还是藏、羌等少数民族聚居区,必须进一步提高生态保护能力,规划实施4个项目:①逐步提高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等级,建议对自然保护区进一步开展规划与布局,调整、整合部分自然保护区,使部分省级自然保护区提高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高地震灾区珍稀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水平和能力;②实施大熊猫栖息地近自然生态保育工程。地震灾后生态恢复重建实施了10.7万hm2的大熊猫栖息地恢复,主要是开展林竹植被营造,构建大熊猫栖息地的基础,在林竹植被营造的基础上采取近自然的生态保育技术进行栖息地环境的建设,可从根本上改善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和空间;③建立灾区重要和特有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小区。对于地震灾区尚未受到有效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或受到严重威胁的区域特有物种,其分布地又不宜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建立自然保护小区,就地保护区域内生物多样性,形成较为全面完善的自然保护区网络;④强化灾区重要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地震灾区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许多溪流都是广大老百姓重要的饮用水源,建议对灾区重要饮用水源地启动专项保护工程,建立水源地预警和应急机制,采取生态隔离、全封闭式保护等措施,确保老百姓饮用水的安全。
建议以重点小流域为基本单元,完善坡面水系功能,完成沟渠配套,同时与经果林发展相结合,开展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水土流失程度较轻、降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的小流域,通过封育保护实施治理;水土流失程度较重、水热条件差、人类活动频繁的小流域,将人工措施与自然修复有机结合,选择重点地段进行人工治理,面上更多地依靠自然修复能力,加快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地震灾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导致该区自然灾害频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危害严重,加之地震造成的地质结构变化,潜在次生灾害威胁依然严峻,规划实施3个建设项目:①建立地质灾害预测预警体系。采取遥感技术、专业调查、群众报警相结合,进一步建立健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和多元化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健全群测群防体系;②新增重大地质灾害的及时治理。对威胁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新增重大地质灾害进行勘查,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无法规避的及时开展工程治理;③潜在次生地质灾害的防治。建议对地震灾区进行潜在次生地质灾害全面普查,对重大的潜在次生地质灾害及时进行处理,使灾后重建的成果建立在地质安全的基础上。
灾区生态修复是建立在保护基础上的修复,必须进一步减少灾区的环境污染,规划了两个方面的建设内容:①灾区农村面源污染监测与防治。全面开展农村面源污染的监测和控制,搞好农村土壤污染调查,控制农药、化肥用量,加强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提高农村沼气化普及率,建立农村面源污染预防与控制体系;②灾后重建的集中新村和乡镇污水处理。地震灾后重建形成了大量的集中农民新村或小区,以及新建乡镇,又分散式居住转变为集中居住,必然会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规划实施地震灾区污水排放和处理建设项目。
建议加快地震中受损林区棚户区及危旧房改造,恢复林区安全饮水、供电设施,加快恢复林区道路维修改造,确保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及营林工作的正常开展。建立完善覆盖全流域的水质、大气、土壤与生物等环境要素动态监测网络,建立河流水体生态系统监测站网、山地生态系统监测站网、森林生态监测站网等一系列的监测站网,恢复重建受损的水土保持监测站,以便开展长期定位监测。
生态修复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先期生态修复应急重建任务完成后,需开展巩固生态修复成果、增强生态服务功能的生境修复、综合治理、生态监测等重大技术项目,落实专项科研资金,支持生态修复的示范研究。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措施。加强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一线,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
致谢杨玉坡研究员和王金锡研究员对研究给出了很多有益建议,李荣伟研究员在成稿后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表示衷心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