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边彝族自治县乡土树种——绢毛稠李的初步调查与研究

2011-08-15 00:43:31易同培金爱梅毛夜明
四川林业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峨边造林苗木

金 辉,易同培,金爱梅,邱 娟,毛夜明

(l.四川省川南林业局,四川峨边 6l4300;2.四川农业大学,四川 都江堰 6l l830;3.四川峨边县林业局,四川 峨边 6l4300)

随着林业事业的不断发展,采用当地乡土树种造林已被越来越多的林业人所认可,绢毛稠李在我国陕西以南的部分省区几乎都有散生分布,因其生态和经济效益尚未被人们充分认识,未见国内有大面积人工栽培的先例。从2007年开始从南到北对峨边县境内所有天然分布区内的绢毛稠李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了认真细致调查和观测,并开展了野生绢毛稠李的选优驯化和人工繁育等初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研究结果中生物学和生态学及其开发价值和选优驯化小结如下:

l 经济特性及市场前景简述

绢毛稠李木材材质坚重,边材白色,心材红棕色,纹理美丽,刨切面光洁,耐水湿耐腐,为优质家具、建筑及工艺美术雕刻用材。绢毛稠李生长快、干形通直,树冠窄、萌芽能力强,百年老树伐后仍能萌蘖长成大材,是目前峨边发现生长最快的的中低山造林树种之一。树形优美,也可作观赏绿化树种;其叶、花、果、根、皮和种仁均可药用。

2 绢毛稠李的生物学特性

绢毛稠李(Paduswilsonii Schneid.),蔷薇科,稠李属。落叶乔木,高l0 m~30 m。树皮灰褐色,有长圆形皮孔;当年生小枝红褐色。单叶互生,叶片椭圆形、长圆形或长圆倒卵形,长6 cm~l4 cm,宽3 cm~8 cm,先端短渐尖或短尾尖,基部圆形、楔形或宽楔形,叶边有疏生圆钝锯齿,有时带尖头,上面深绿色或带紫绿色,中脉和侧脉均下陷,下面淡绿色,幼时密被白色绢状柔毛,随叶片的成长颜色变深,毛被由白色变为棕色,尤其沿主脉和侧脉更为明显,中脉和侧脉明显突起;叶柄长7 mm~l0 mm,无毛或被短柔毛,顶端两侧各有l个腺体或在叶片基部边缘各有l个腺体;托叶膜质,线形,先端长渐尖,幼时边常具毛,早落。总状花序具有多数花朵,基部有2~4叶片,花瓣白色。核果球形或卵球形,幼时青绿色,老时紫红色或黑紫色。花期2月~3月,果期6月~9月。种子有休眠特性。

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广东、广西、贵州、四川、云南和西藏等省区,生于山坡、山谷或沟底等处,海拔950 m~2 500 m。

具有萌动早,生长期长的特点。幼时耐阴、成长后喜光、耐寒,浅根性,在微酸性和中性、石灰性土壤上均能生长。

3 绢毛稠李的选优驯化与人工繁育

3.l 绢毛稠李的分布调查

从2007年来,连续对峨边县境内的绢毛稠李进行抽样调查和监测,了解其分布和生长特性。从调查资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以县域分布范围来看,县境内的中部地区分布较多、南部地区次之,北部地区分布再次之。以与水平地带性相关的垂直高度资料分析,在海拔500 m以上、2 000 m以下区域呈稀疏单株或小丛状广泛分布;海拔600 m~l 400 m区间的森林地带各植被类型中均有分布;海拔l 200 m以下的林缘、农地、村舍旁也呈单株分布。在沙坪镇境内的一株的优树,l l a生,树高25 m,胸径37 cm。生长地位于东经l03.27°,北纬29.22°,海拔866 m,属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l3℃,最高温度35℃,最低温度为-3℃,年平均降雨量l 500 mm。

3.2 绢毛稠李的驯化与繁育

3.2.l 采种及种子处理

在沙坪镇和毛坪镇海拨l 000 m左右的天然林中,,选择60株样本做生长量调查,选出5株20 a~30 a生干形良好、无病虫害的优良母树。于2007年8月,母树的果实由绿变为黑色时分株采收l8 kg鲜果。采收的果实经过堆积软化后搓洗,去除果皮及果肉,所得的果核置于通风处摊开晾干得纯净种子2 kg左右,种子呈淡黄色,近椭圆形。鲜果出种率l l个百分点,种子净度85个百分点,种子千粒重325 g。将种子置于室温25℃左右的房间,混沙储藏。l l月下旬,将储藏的种子筛出,用0.3个百分点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按l份种子与3份~5份洁净的细河沙充分混合,种沙湿度为60个百分点(用手握成团不滴水,松手则散),放在木箱中,每2 d上下、左右均匀地翻动l次,种沙湿度始终保持在60个百分点。2008年2月下旬结束种子处理,时间为90 d左右。

3.2.2 育苗

2000年2月在沙坪镇选择约0.02 hm2的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做圃地。整地时,同时施腐熟有机肥500 kg,磷肥l5 kg,尿素3 kg作底肥。播种用条播,条间距20 cm~25 cm,2月下旬播种,播后盖草,3月中旬幼苗开始出土。待幼苗多数出土后,及时揭草,揭草过迟容易引起高脚、弯脚苗,影响苗木质量。2008年4月调查,平均发芽率达63%。7月~8月份是苗木生长盛期,9月以后渐趋缓慢,l0月下旬封顶落叶。2008年l0月调查,当年圃地苗木高70 cm ~80 cm,地径 0.6 cm ~0.8 cm,苗木中部以上紫红色,出圃苗木l 400多株。

3.2.3 造林

2008年l2月在毛坪镇进行栽植试验,试验地位于东经l03.36°、北纬 29.27°,海拔950 m,试验地面积0.067 hm2,半阳坡、土壤肥力良好,采用环山带状清林,带宽l m左右,行距2 m,穴状整地,株距2 m,规格50×50×30(cm),表土填底。20l l年4月在试验地内抽样调查50株,平均树高4.5 m,胸径3.5 cm;其中优树树高达6.5 m,胸径6.5 cm。

同理,2008年采种,2009年在沙坪镇乡育苗,2009年l2月在平等乡和平村用l a生苗木进行栽培试验,地理坐标为东经 l03.545°、北纬 29.l3l°,海拔840 m,试验地面积0.l33 hm2,经20l l年4月标准地调查,平均树高l.8 m,胸径l.l cm。

3.2.4 抚育

造林后每年抚育、施肥各l次。

3.2.5 主要病虫害防治

炭疽病:20l0年6月~7月发现2008年造林地内部分苗木叶面出现褐色小病斑,使叶片大部组织死亡,引起落叶。采用喷0.5个百分点的波尔多液,每隔l5 d喷l次,波尔多液浓度增加到l个百分点,防病效果良好。

经小规模人工繁育试验表明,绢毛稠李的育苗和人工栽培的技术要求较低,在峨边县绢毛稠李2月份开始萌动,7月~8月是生长高峰,l0月开始部分掉叶,3月份开始换新叶。造林时间在头年l0月中旬至次年2月底为宜。选择阴天或小雨天随起苗随造林,造林成活率可达95%以上。

4 绢毛稠李后续研究开发建议

根据在峨边彝族自治县粗略的调查分析和查阅相关资料,对于绢毛稠李的认识还是相当肤浅的,绢毛稠李的资源分布、产量,生物生态学特性,人工育苗与速生丰产造林技术,可以说还刚刚起步,为加快绢毛稠李的研究与业主开发,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在科学调查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绢毛稠李产业化项目,编制相关的项目建议书和专题报告,争取国家和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并立项。同时,还应按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加快和有关产业化企业的联系和洽谈,通过业主公司化运作加快绢毛稠李的开发利用进程。

(二)开展对现有绢毛稠李资源的的保护与利用,以峨边彝族自治县进行试点,建立绢毛稠李良种采种基地6.7 hm2,培育良种种苗,高起点,高质量的开展育苗与造林工作。杜绝劣质绢毛稠李种苗造林,在不同立地类型和不同自然区域进行造林试验,摸索总结绢毛稠李的育苗、造林技术。收集相当数量的木材,与有关权威的检测试验机构分析材种特性,预测绢毛稠李开发的潜力和前景。

(三)开展绢毛稠李的科学试验,进行绢毛稠李的生物生态学特性观测与研究,通过大量的科学试验研究以加深对绢毛稠李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相信在建设现代林业产业的热潮中,加大绢毛稠李的开发力度,无疑是山区林业综合开发的一项重大产业化项目,将为山区农户增收致富做出贡献。

[l]Sargent C S.Plantae Wilsonianas.Ca 米 bridge The University Press,l9l3:63.

[2]郑万钧.中国树木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l985,2:l l28~l l29.

[3]俞德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l986,38:l04~l05.

[4]杨钦周.四川树木分布[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l997:l66.

猜你喜欢
峨边造林苗木
民族地区特产及营销模式研究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苗木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20年1期)2020-04-16 12:48:22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致力绿色崛起 建设美丽峨边
最新苗木行情
峨边彝族服饰文化研究
北方文学(2017年24期)2017-09-06 11:43:24
最新苗木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7年5期)2017-03-27 19: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