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地域认同及其培育

2011-08-15 00:50洪昆鹏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8期
关键词:同乡会认同感家乡

□文/洪昆鹏

大学生地域认同及其培育

□文/洪昆鹏

地域认同主要体现为人们依靠所在地域来确定身份的问题。高校里同乡会的活跃与大学生就业返乡潮的出现,与大学生对家乡的这种地域认同感密不可分。大学生的地域认同主要受“被给予”因素和“选择”因素的影响。因此,培育大学生对家乡的地域认同感,也应从“被给予”和“选择”两个方面入手。

大学生;地域认同;培育

一、问题的提出

在高校里,除了系、班、学会生、社团等由正式文件明文规定所建立的大学生正式群体外,还有一些自发形成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其中,以地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同乡会(老乡会)就是一种典型的大学生非正式群体。虽然国家教育部门曾在1985年、1990年、1991年就不要成立“同乡会”一类的学生团体发文,但20年来,同乡会却是屡禁不止。据调查,目前同乡会在各高校依旧活跃,特别是在迎新和送旧的时候。同时,郑州轻工业学院校园记者团对2010年上半年几场招聘会上的500名大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毕业生对就业城市的选择中,“出生地”以32%位居首位,而选择“生存压力较小的二线城市”的大学生占到29%,选择“长三角、珠三角等一线城市”的也仅为29%。另据媒体报道,江苏、浙江、山东、山西等地也出现了大学生就业返乡潮。

认同问题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从古代开始,人们就对认同有过许多的论述。古希腊人曾提出过“认识你自己”的命题,并作为人的认识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柏拉图、笛卡儿、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等人都对认同问题有过精彩的分析和论述,不过,他们更多强调的是个人的自我认同的分析。后来的一些学者,譬如查尔斯·库利、乔治·米德、埃里克森、帕森斯、哈贝马斯等人则对认同的分析进一步拓宽和深入,使之进入社会学等领域。由于认同是揭示人类心理发展和社会行为的核心概念,也由于关于认同的研究有助于对文化冲突和文化适应的理解,有助于调解群体冲突和矛盾,这一研究领域吸引了众多学科的关注。围绕认同问题,在学术界形成了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地域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组织认同、职业认同等一系列相关概念。高校里同乡会的活跃与大学生就业返乡潮的出现,与大学生对家乡的这种地域认同感密不可分。

二、大学生地域认同的理论基础及内涵

大学生地域认同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认同理论。现代汉语中的“认同”一词译自英语的identity,其本身有两种含义:一是“本身、个体、身份”,是对“我是谁”的认知;二是“相同性、一致性”,是对与自己有相同性、一致性的事物的认知。可见,认同主要涉及“我是谁”或“我们是谁”等人们确定身份的问题,它对认识人类自身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今美国学者丹尼斯·乔亚就指出:“与其他概念相比较,认同这一概念对于认识人类具有本质性的作用,我认为没有其他概念能够像认同这样如此重要”。鉴于认同概念的重要性,认同及其相关的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关注的中心,其热度之高在学界难有匹敌者。目前,围绕认同问题,在学术界形成多种相应的理论,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以美国符号互动论为基础的认同理论和欧洲社会心理学所倡导的社会认同理论。尽管这两种理论的学科背景不同、理论诉求不一,但这两种理论涉及的主题或领域是相同的。

认同主要体现为人们确定身份的问题。在我国,地域即所谓的“籍贯”,是人们确定身份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我们在做自我介绍时,通常会提到“我是某某地人”。因此,本文所提到的地域认同主要体现为人们依靠所在地域来确定身份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地域这个概念不仅包括传统自然地理学指向的“纯物质”的“地理空间——地方”的内容,而且还包涵发生在该地方的社会、历史与文化的“精神”的内容。同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地域”一词有两种涵义:一为面积相当大的一块地方;一为地方(指本乡本土),如地域观念。而本乡本土则指本地、家乡。本文取其后一种涵义,所提到的大学生地域认同是指大学生对家乡的认同,依靠家乡所在地来确定自身身份。此外,菲尼认为,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不但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而且还包括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个体对群体活动的卷入情况等。与之相应,大学生的地域认同,不仅包括大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而且包括大学生对家乡人的积极评价以及对家乡发展建设的关注与投入等。

三、大学生地域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据调查,有的大学生对同乡会这个团体很有感情,而有的大学生则对其毫无感情;有的大学生选择回乡就业,而有的大学生则选择去外地发展。可见,属于同一地域的不同大学生对该地域的认同感存在强弱之分。而影响认同强弱程度的因素可归纳为以下两大类:

一是“被给予”因素。作为某一地域的大学生而言,其从一出生开始就自然而非自己选择地“被给予”了归属于该地域的这样一种身份和观念意识,这种身份和观念具有既定性和继承性的特点。对大学生个体而言,他不一定明白自己为什么归属于某地域的原因,但自己具有被给予的这一身份和观念却时刻提醒着他对该地域的归属。具体而言,一个地域的语言、饮食、风俗、宗教等都属于“被给予”因素。

二是“选择”因素。西方学者约翰·莱克斯通过对“人类在幼儿期都必须经历一种成为这类神圣群体的成员并获得满足感的体验”的“成长”过程的分析后指出,族群并不是简单的“被给予”而是或多或少思考下的制造。而我国也有研究表明,需求的满足是形成民族认同内在的根本动力。可见,基于对后天现实利益追求的满足状况所做的选择,大学生个体的那种被给予的某种身份和观念可以发生强化、退化、甚至改变。

地域认同过程中,大学生个体的态度总是要在“被给予”和“选择”之间进行激荡,而激荡的结果是个体既不能无视后天对利益的追求而完全听从于先天的安排和“被给予”,也不能彻底摆脱先天的“被给予”的、安排的束缚而绝对自由地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理性选择,最终结果又只能是激荡在“被给予”和“选择”之间。

四、大学生地域认同感的培育

大量研究表明,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是影响其选择留在组织还是离开组织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预见,大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也是影响大学生是否愿意返乡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培育大学生对家乡的地域认同感,有利于引导大学毕业生投入到家乡的发展建设中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

就培育大学生地域认同感而言,从被给予和选择入手是两条途径。就被给予而言,就是要强化产生地域认同的历史认同,驱除历史虚无主义的阴霾。具体而言,可通过加强乡土地理教育和地域文化教育的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地方政府可要求当地教育部门组织编写相应的教材发到本地域内的所有中学生手中,并要求各中学安排专门时间,开辟特定课程,对学生进行乡土地理教育和地域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并热爱家乡,进而增强地域认同感;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部门可要求当地的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开设一些带有地域特色的栏目,让大学生通过电视电台节目增强对家乡的了解,进而增强地域认同感。

就选择而言,就是要从利益的驱动作用入手,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切实周到地真正做到为大学生群体谋福谋利,切实满足其对合法合理利益需求的追逐。

其一,为大学生搭建良好的发展平台。地方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使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当地。要加强对企业规范化运作的引导,企业也应改善管理模式,使人才在其中能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同时,建立年轻干部培养载体,每年定期举办青年人才讲坛活动,不定期组织开展回乡论坛、座谈会、大学生社团等多种社交活动,积极为回乡大学生创造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其二,对返乡就业的大学生提供优惠政策。如,对回乡就业的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发放生活补贴,切实提高回乡就业大学生的待遇;对到本地企业就业的本籍本科以上毕业生,人事手续办理到企业主管部门,享受事业单位干部同等待遇,在企业工作三年期满后,经本人申请,人事部门考核后,按专业特长和现实表现安排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对回乡创业的大学毕业生,注册资金(本)允许分期到位,等等。

其三,对本籍优秀大学生进行奖励。地方政府可设立专项基金,对本地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地方政府也可以引导本地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对在学习或创新方面取得一定成绩的优秀大学生进行奖励。

其四,对本籍贫困大学生提供帮扶。地方政府要认真贯彻执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助政策,强化政府资助的主导职能,完善管理机制,全面稳步推进。成立困难大学生党员帮扶中心,由本地机关事业单位的党员干部对本籍贫困大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帮扶。引导本地企业设立贫困生助学基金,资助本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对愿意返乡就业的贫困大学生优先推荐就业。

其五,为大学生实践、见习提供支持。目前,很多大学生觉得要寻找到合适的暑期社会实践机会和毕业实习机会比较困难。地方政府可选择一些用人单位,为本籍大学生设立暑期社会实践基地和毕业实习基地,帮助本籍大学生回乡实践、见习,促进大学生成才。而当地用人单位也应积极配合政府部门落实该项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政府应通过当地的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将以上措施告知大学生,从而让大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感受到家乡对他们的关爱,进而增强对家乡的地域认同感。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

[1]张高峰,刘磊.想在家乡就业的人最多[N].河南商报,2010.4.8.

[2]王歆.认同理论的起源、发展与评述[J].新疆社科论坛,2009.2.

[3]唐书明.认同理论演变中的民族认同[J].思想战线,2008.2.

[4]周晓虹.认同理论: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分析路径[J].社会科学,2008.4.

[5]何群.民族认同性与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的成功调整[J].内蒙古大学学报,2001.1.

[6]陈晓婧.从需求的角度看我国的民族认同[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7]何博.中华民族的中国认同意识及其影响因素[J].云南社会科学,2006.4.

本文系2010年度周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周口市大学生地域认同问题研究”(课题编号:ZK SK D Y-201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C96

A

猜你喜欢
同乡会认同感家乡
台湾云南同乡会代表团到省档案馆参访交流
风雨兼程,紫荆花开——扬州(香港)同乡会十年侧记
“东方明珠”与“江中明珠”间的浓情厚意——记香港扬中同乡会
同呼吸 共祭奠——加拿大南京同乡会呼吁全球侨胞团体国家公祭日举办海外同步祭奠活动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