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学峰,孟凡壮
(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江苏苏州215008)
现实的社会中存在形形色色的弱者,如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流浪乞讨的儿童等等。让我们判断某某是否是弱者相对容易,而真正为弱者下一个定义却是很艰难的事情,因为弱者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弱者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为确定探讨对象的范围,本文用胡教授的如下界定:“弱者是由于自然的、社会的、政治的、法律的剥夺,形成在心理上、生理上、能力上、机会上、境遇上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人。”[1]
弱者是因自然、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而在社会生活中处于劣势的一部分人,对部分人进行立法保护总有与法律保护的普遍性特征相违背的嫌疑,因此,探讨一下对弱者立法保护的正当性不无必要。对弱者立法保护的正当性归纳如下:
人类不仅仅是自由的,而且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唯一的生命,要求受到与其唯一性相适应的尊重[2]。人的尊严可以从语义和法律两个方面来理解,语义上人的尊严指:“由于每个个人的内在价值所获致的高贵与庄严,它也是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一种光荣或荣耀;人的尊严由个人自身加以认同,需要社会或国家加以认可和保障。”法律上人的尊严指:“生存于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拥有不可侵犯的尊严,这类尊严的取得源于人的生命存在本身,它既不依赖于先天的血统、性别、门第,也不依赖于后天的成就、地位、信仰,只要生而为人,就拥有这样一种自然尊严。由这一点可推出三个基本性的结论:(1)人是具有尊严的法律主体,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取代的,他不得被作为物或客体加以对待;(2)人是一切人为制度的目的所在,国家也好,法律也罢,都是人们为了寻求幸福所人为建构的东西。因而,如果说国家、法律具有目的性追求的话,那就是为了让人活得像人;(3)人与人之间在尊严上是完全平等的[3]。可见,无论从词义上还是从法律上讲,人的尊严都具有这样的基本要求:人要活得像人,人应当具有维持其尊严的基本条件。人的尊严之维系,或者说提供人维持其尊严的最基本条件,是国家的职责,是国家存在的目的。然而,现实却存在这样一些情况:有些人因为残疾,其基本生活难以维系,生存面临着危机,有些人因为性别,或是因为乙肝而在工作中遭受歧视,有些老年人因为儿女不孝顺,生活遭受着精神的折磨与物质的匮乏,诸如此类不一而足。这都是对人性和基本人格的侵犯,国家通过立法保障这些人的权利是维护人的尊严的需要。
一般来讲平等可分为形式上的平等与实质上的平等,形式上的平等是指国家承认所有人在法律上一律平等,在法律权利和义务上给予同等对待,禁止差别待遇的歧视对待。而实质平等指国家对形式上可能导致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针对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对特定的人群在经济、社会、文化上等方面与其他人群存在事实上的差距,根据理性的合理的正当决定,采取某些适当的、合理的、必要的区别对待的方式和措施,以缩小形式平等造成的差距[4]。关于平等的观念可追溯到遥远的古希腊,平等的观念是不断发展的。正如学者所言:“平等思想的渊源,虽可追溯至古希腊思想以及‘神之前平等’之中世纪基督教说,但当然是直到近代,始确立平等原则乃是有关国家与人民的应有关系之根本原则。”[5]同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近代平等原则经历了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的推移。在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时期,立法强调经济自由与机会均等,国家对社会生活干涉甚少,这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形式的平等带来了事实上的不平等。正如学者所言:“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的市民社会里,对所有个人在法律上均以均等对待,并保障其自由活动的所谓形式平等(机会平等),其结果却是产生了个人的不平等。”[6]为了纠正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于是,“在20世纪的福利国家中,对于社会意义、经济意义上弱者,被要求应给予更为优厚的保护,藉以保障他们与其他国民同等的自由和生存。而这种平等的观念,就是实质的平等(结果平等)。”[6]可见,历史发展到今天,对弱者予以特殊的立法保护是实质的平等观念的必然要求。
依据罗尔斯的《正义论》,正义有两个基本的原则:其一是“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其二是:“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被合理的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第一个原则认为,正义社会中的公民必须拥有同样的基本权利与自由。而第二个原则认为:“虽然财富的分配和收入的分配无法做到平等,但它必须合乎每个人的利益。”这一原则关注每个人的利益,特别是弱者的利益,这体现在作者对补偿原则的强调:“无论我们采取什么原则,都要考虑补偿的要求。它被看作是代表着我们正义观念中的一个成分。”而补偿原则认为:“为了平等的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更多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生活处于极为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7]因此,依照罗尔斯的观点,对弱者权利关注应是正义观念的必要组成部分。而对弱者权利的立法保护是保护弱者权利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体现在我国法律建立的对弱者的制度保障。
和谐秩序意味着一种稳定、确定与持续的状态。弱者的权利如果得不到社会及时、充分的关切与保障,必然会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隐患。正如学者所言:“当一个公民由于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遭遇灾害等因素,暂时或永久地丧失工作能力、工作机会以至于生活陷入极度困境之中的时候,就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当一群体面临此问题时,就会严重威胁整个社会的稳定。弱势群体无法生存或心理极度不平衡时可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报复社会,使得社会为解决此类问题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8]450-451陷入生活困境的弱者为生存必然首先会诉诸于法律,也就是通常说的“找政府”。如果我们的立法没有充分地保障这些弱者的权利,他们必然会诉诸其他的途径,甚至一些非法极端的途径,这必然会带来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为保障社会的和谐秩序,通过立法保护弱势群体的权利是必要的。
我国现行立法在弱者权益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问题与成就可归纳如下:
1.在宪法方面,我国宪法为弱者权益保障提供了重要依据。
(1)宪法对弱者的保护体现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及赋予公民获得物质保障权上。宪法总纲第14条第4款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2)宪法保障弱者的受教育权。如第19条第1款规定:“国家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3)宪法保护弱者的平等权。如宪法第33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4)宪法还在婚姻家庭方面保护弱者的权利。如宪法第49条第1、3、4款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
(5)宪法保障弱者的劳动权。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第43条规定:“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2.在基本法律保护方面,一般法律与专门法律都对弱者的保护给予了关注。这里所谓的一般法律指全国人大及常委会通过的一般性的法律。而专门法律指全国人大及常委会通过的专门对社会上普遍认同的弱势群体进行保护的基本法律。在一般法律规定方面,有些法律规定明显体现为对宪法规定的弱者权利的贯彻与实现,主要表现在:
(1)贯彻宪法上弱者的受教育权。如《职业教育法》第7条规定:“国家采取措施,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妇女接受职业教育,组织失业人员接受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扶持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第32条第2款规定:“国家支持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职业教育奖学金、贷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者资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再如《高等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经济困难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高等学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学生入学,不得因其残疾拒绝招收。”第54条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等。
(2)保护弱者的宪法上的平等权。如我国《婚姻法》第2条第1、2款规定:“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第13条规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15条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一方不得对他方予以限制或干涉”。第19条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第27条第1款规定:“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①第12条是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法律保护。第13条对精神病人的法律保护。第14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第16条与第17条是关于确定未成年人及精神病人的监护人的规定。第18条规定了监护人应当履行的职责。第19条是对精神病人的保护。
(3)保护弱者宪法上的劳动权。如《劳动法》第15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必须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29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据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并在第7章第58到65条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给予特别保护,第70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等。
(4)保护弱者在婚姻家庭方面的权利。如:《婚姻法》第21条第1款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第36条规定:“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另外有些一般法律的规定虽然没有非常明确的对弱者保护的宪法依据,但是都可以理解为对宪法上实质平等的一种追求。这主要体现在对如下几类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
(1)对妇女的保护 。如《刑法》第49条规定对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的规定、第236条对强奸罪的规定、第340条对拐卖妇女罪的规定、第341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规定等等。
(2)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精神病人、聋哑人、未成年人的保护。如:我国《继承法》第6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民法通则》第12条到第18条的规定①。又如《刑法》第17条第3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18条1、3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第240条的拐卖儿童罪的规定等等。
(3)对被抚养人的保护。如我国《继承法》第14条规定:“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他们适当的遗产。”在《刑法》第59条规定:“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分或者全部。没收全部财产的,应当对犯罪分子个人及其扶养的家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
(4)对幼女的保护。《刑法》第236条规定的对奸淫幼女犯罪的规定、第358条规定:“组织他人卖淫或者强迫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强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卖淫的……”第359条规定:“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淫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卖淫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另外《律师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法律中都涉及对上述几类弱者权利的保护,因篇幅限制,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专门法律规定方面,国家专门通过了保护几类特殊的弱势群体的法律,典型的如1986年通过、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是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重要法律,199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对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福利等方面予以保护的重要法律;1991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给予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的特别保护;199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妇女的财产权、人身权、平等权等方面予以特殊的保护。1996年《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保障老年人的相关合法权益予以特别保护。
3.在行政法规方面,在行政法规上,对弱者权利也给予了重视。如政务院于1951年公布了《劳动保险条例》(1953年修正);1955年出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暂行规定》;1965年出台了《关于精简退休的老职工生活困难救济问题的通知》;1978年又出台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同年颁布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后来,为了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7年)、《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1998年)、《失业保险条例》(1998年)、《社会保障费征缴暂行条例》(1999年),1999年实施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2003年出台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2003年制定了《法律援助条例》等等。
此外,在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与地方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方面,也有大量的关于保护弱者的规定,可以说我国法律对弱者的立法保护已经形成基本的法律体系。
在看到对弱者立法保护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应当正视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其问题主要有:
1.在立法观念上,只是从整体上重视弱势群体,而缺乏对作为个体的弱者的人文关怀。这主要体现在我们对弱者的立法主要是以一种群体性的思维来进行的,比如现行立法非常重视针对某几类弱势群体的立法保护。我们并不否认这种立法本身具有的优势,但其存在的问题,或其背后的这种立法观念的弊端也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立法保护的是一个个真实的弱势个体,不是所有所谓“弱势群体”中的个体都是应当受保护的弱者,而非弱势群体中也存在大量的弱者。因此,立法应重视对每一个弱者的保护,而不应将弱者的权利完全寄予对群体的立法保护上,这种群体性保护的立法思维应当加以反思。
2.在立法模式上,我国法律对弱者的保护采用的是列举式的分散保护模式,这一模式的弊端是立法对弱者的保护往往落后于社会的发展,并且分散式的保护模式使得对弱者的立法保护呈现比较凌乱的状态,难以实现规范的相互协调与统一。比如,在宪法规定方面,正如学者所言:“我国宪法采用列举方式直接保护弱势群体的立法模式不科学,不能适应国家不同时期需要重点保护对象变化的需要。宪法适应于社会是其权威得以确立并有效延续的基本前提和保障。但宪法适应的社会不能仅仅限于立法时的社会现实,而应当直面社会状况恒动的事实。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社会结构与宪法颁布时相比已经发生很大程度的变化,弱势群体的范围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但宪法所列举的弱势群体的范围却没有改变,从而使得在新的环境下产生的新的弱势群体(如下岗职工、农民工等)的权利无法获得宪法保护。”[9]
3.在立法保护的对象上,对弱者的保护在适用对象方面比较狭窄、不平衡。正如学者所言:“由于多元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弱势群体有增无减,无法可依与有法难依并存,极不利于维护和保障弱势群体的正当权益。对于为数最多的贫困农民、失业与转岗的城市贫困者、流入城市并从事危重职业的民工、高校在读的特困大学生等等,都是弱势群体的重要成员,而这些弱势群体的扶助与保障,立法上几近空白。”[10]而其中立法忽视对农村广大劳动者的保护尤为突出,也为诸多学者所强调,如有的学者认为:“不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受到以上立法保护的,主要是城市的老年人、妇女、残疾人、失业人员、退休人员,而对我国最需要保障的农村劳动者则几乎没有或较少提供实际上的保障。”[8]455有的学者认为:“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能受到一定程度权益保护的,主要是城市的失业人员、下岗人员、妇女、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在劳动权利方面,尽管理论界反复倡导平等就业、公平竞争、劳动力自由流动,但各地限制农民的法规和规章却纷纷出台;在受教育权方面,国家几百亿元的教育经费几乎全部用于城市,而广大农村却很少,进城农民工的子女入学现状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在社会保障权利方面,城市职工可享受退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而广大农村只有少量贫困人员享受微薄的社会救济。”[11]
4.在现行法律规定上,有些法律规定过于原则与笼统,缺乏程序性保障,可操作性较差。从对现行法律规定的分析中来看,对弱者保护的法律规定有些是比较详尽和具体的,但确实有一些法律规定存在过于原则化的问题,比如《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平等应当如何理解?是一种形式的平等还是实质的平等?是适用法律的平等,还是立法的平等?违反平等又有怎样的后果?国家如何保障这种平等的实现呢?虽然相关的法律也对本条规定予以具体化,如在就业、教育、继承等领域强调男女平等,禁止歧视,但都缺乏相应的程序性保障,这样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再比如,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权,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公民就业,但如果国家不积极采取措施,公民对此有无请求其积极作为的程序保障呢?答案是否定的。因此,立法在保障弱者的权利时,应尽量避免过于笼统,更应注重权利的程序性保障。
5.在权利救济制度上,对弱者保护的行政复议制度的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也缺少应有的诉讼制度作为后盾,特别是缺少宪法的司法保护。在弱者的权利救济方面,国务院于2003年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其第1条就规定:“为了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促进和规范法律援助工作,制定本条例。”本条例为保障弱者的救济权利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总体上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还不健全,存在诸多问题,有些地方还尚待完善,正如学者所言:“我国目前法律援助救助的范围还相对狭小,一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在实践中也存在法律援助的资源不足,法律援助机构与相关部门配合不协调等情形,致使许多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得不到帮助。”[12]此外,我们缺少对弱者保护的系统的诉讼救济制度,行政诉讼制度存在受案范围过窄等问题。在宪法司法保护方面问题也很突出,正如学者所言:“我国保护弱势群体的手段主要依靠政策性措施,缺少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尤其是还没有建立起长效的宪法诉讼机制,这就导致现实中许多由宪法规定的弱势群体的特有权利得不到实现,以及弱势群体权利受到侵害而得不到宪法救济的情况。”[8]455
针对弱者的立法保护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提出如下完善的建议:
我国宪法第33条第2、3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里的平等应当包括形式的平等与实质的平等,这里的“人权”当然是指每一个人的权利。这一条款无疑要求我们在对弱者的权利立法保护时,应当树立平等观念与人权理念,应当关注每一个处于弱势的个体。
我们赞成有的学者提出的如下观点:“制定《社会保障法》作为母法,再在此基础上制定若干社会保障子法。依法学理论和立法技术的要求,一个部门法的立法工作,最好首先制定一部统一的综合性的法典式法律,再在此基础上陆续颁布单行法、实施细则、条例及司法解释等。”[13]但这里的统一的《社会保障法》应当以宪法第33条的人权条款为统领,最起码应当包括如下内容:(1)弱者的基本界定。(2)立法目的,可以确定为:“为保障社会弱者的权利,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依照宪法制定本法。”(3)为弱者的立法保护确定基本原则,如平等原则、公平正义原则、合理有度原则、最大效益原则等。(4)明确本法与其他弱者保护法律、法规的关系,前者处于统摄与指导的作用,现行立法及将来的立法都不得与基本法相冲突。此外,还应当规定弱者相关权利的实现程序及受到侵害时的司法救济程序等。
进一步完善弱者权利保护的法律主要包括:(1)在立法保护的对象上,应当扩大立法的保护对象。如在《宪法》及统一的《社会保障法》中应当明确将广大的农民囊括在内,尽快取消户籍制度带来的身份差别,并应大力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在现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在全国构建一个平等的、无城市、农村差别的就业、教育、养老、疾病、医疗救助及其他相关救助措施在内的综合性社会保障体系。(2)要强调立法的明确性,尽量避免过于原则化的立法规定,并且应当重视立法的质量,特别要重视弱者的程序性权利的完善,对现行的原则性的立法应当由有权机关的解释予以明确化,如对宪法上的平等之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通过解释的方式使其内涵得以明确。(3)完善对弱者的救济制度。首先要更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制度的功能,正如学者所言:“我国的复议机构只是政府的一个下属部门,缺乏独立性,其复议结果完全受行政机关领导的控制,势必导致其失去权威性,使行政复议形同虚设,失去当事人的信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解决纠纷的作用。”[8]456因此,应当对其加以改革,提高其独立性,充分发挥其对弱者的保护功能。其次,应当进一步完善行政诉讼制度,放松对原告资格的限制,扩大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其诉讼范围。最后,要尽早建立宪法诉讼机制。要在宪法中全面而明确地规定弱者的权利。然后,应当让弱者的宪法权利真正在诉讼中用起来,正如学者所言:完善现有行政诉讼机制,尽早建立宪法诉讼机制,以利于弱势群体积极主张依宪法规定有获得救助的权利。完善行政诉讼机制并由此走向宪法诉讼机制是我国走向宪政的必由之路。此外,我们应当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应当建立以宪法为统领的、以三大诉讼法为核心的、以其他对弱者的保护性法律为补充的法律援助体系为弱者权利的救济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1]胡玉鸿.“弱者”之类型:一项法社会学考察[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3):93.
[2]托马斯·弗莱纳.人权是什么?[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30.
[3]胡玉鸿.人的尊严的法理疏释[J].法学评论,2006(6): 12.
[4]张千帆,肖泽晟.宪法学: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35-236.
[5]阿部照哉.宪法—基本人权篇[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06.
[6]芦部信喜.宪法: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110.
[7]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6-96.
[8]杨海坤.和谐社会视角下弱势群体的宪法保护问题[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4):448-457.
[9]杨海坤,曹达全.弱势群体的宪法地位研究[J].法律科学,2007(4):33.
[10]刘书江.略论对弱势群体的立法保护[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3):37.
[11]万高隆.和谐社会视野下弱势群体出路的法律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7(4):199.
[12]凌世敏.加强对弱势群体法律保护的思考[J].社会科学家,2009(9):86.
[13]魏继华.我国弱势群体法律制度的构建——以对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考察为基础[J].河南社会科学,2007(5): 90.
[14]万高隆.弱势群体的生成根源与权益保障的法律路径探析[J].求实,2007(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