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燕 张敬贤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1)
高职院校毕业生应以其“懂理论、会操作、能管理、职业意识强”等特点逐渐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关注,也应愈来愈赢得用人单位的青睐[1]。然而分析近几年的就业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并且受近两年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的迅猛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为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我们必须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找出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1.社会方面。社会对高职学历认可度不高。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从最初的不为人知,到后来的鲜为人知,再到现在的渐为人知,高职教育的发展势头逐渐强劲,但离广为人知还是存在一定的距离。很多人都认为,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次等品”,是在水平上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一种“附加”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学术型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社会观念影响,高职教育在我国的高等教育中基本上处于“二等公民”的地位。认识的错位导致了人们对高职人才的认可度不高。
贫富差距近30年越来越大,社会已出现两极分化。我国正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过渡,知识成为资本,收入不再脑体倒挂,按智力、资本、生产要素分配,赚钱不吃力,吃力不赚钱,做金领、争白领、冷蓝领成为社会现状。一些企业等市场主体,利用廉价劳动力赚取“红利”,视劳动者为低人一等。基层劳动者社会地位低,直接导致高职毕业生不愿从事一线工作岗位,因而影响就业。
2.院校方面。当前高职学院普遍由一所或者多所中专合并升格而成,以中专生的培养模式替代高职培养模式,使高职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没有明显的实质性的改变,如基础理论课程比重过大、办学条件特别是实验条件差,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应有的特色。
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不能有效地按市场需求来调适。而是有什么样的教师,设什么样的专业,专业设置滞后于社会发展。不能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及时地进行主动调整专业设置,进一步扩大了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和任意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2]。
3.企业方面。用人单位录用高校毕业生的条件与毕业生实际脱节,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目前,用人单位录用高校毕业生的自主空间较大。很多单位盲目地提高对大学生的要求,在传统用人观念的影响下,重视所谓正规教育,强调理论水平,忽视实用型、技能型教育,不讲能力,只强调文凭。一些用人单位声明“高职毕业生免谈”[3]。同时还提出过高的招聘附加要求,如“工作经历”、“试用期”等。在许多地方的招聘会上,导致了社会人才高消费,形成了社会用人格局的偏差,使得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甚至造成极大浪费,人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致使高职毕业生就业受阻。
就业市场中的违规现象时有发生。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时在试用期规定、劳动保险等方面违反劳动法规,严重侵害毕业生权益。甚至有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求职心切和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有意以招聘试用等名义,低价甚至无偿攫取毕业生的劳动成果。侵害毕业生权益。一些中介机构,向高校毕业生有偿提供虚假、不全的就业信息。造成毕业生就业后不能稳定就业,造成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很多冲突,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
4.学生方面。部分毕业生自身专业技能不强,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敬业精神和工作责任心,一味地追求“工资高、福利好、要舒适”的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虽然经过了几年的专业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专业技能不过硬,无法直接从事岗位操作。部分大学生综合素质较差,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承受不起挫折和失败,缺乏社会实践知识,社会交际能力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高职毕业生择业观念和行为上存在偏差。毕业生普遍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择业心理。就业期望值过高,“急功近利”。他们的择业观念比较落后,等、看、靠的依赖思想依然存在。攀比、从众、盲目崇拜大城市。还有一些毕业生怕吃苦,怕到基层去;求安稳,不敢到私企、外企去创业[4]。过于关注现实、个人价值的实现以及个人的选择,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过重考虑单位性质、地理位置,不愿到艰苦地区以及地处乡镇的生产一线企业工作,造成毕业生就业中地区流向和单位流向的失衡。脱离市场实际和国家、社会发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把握就业机会、也不能及时更新就业观念,对自己缺乏正确认识和评价。
择业行为浮躁,缺乏“诚信”的自我约束。一些应聘毕业生在签约的同时还在另觅他求,或以签约单位为跳板,一旦有更合意的单位录用,便毫无顾忌地“毁约”在先。
1.社会方面。从社会发展要求来看,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既需要研究型人才,也需要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更需要有熟练操作技能的普通员工。积极推动社会用人制度改革,为高职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各级政府和各部门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协调配合,抓紧解决用人制度和管理体制上的不合理环节[5]。建立就业市场公平竞争机制,消除或限制权力、利益等因素参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选择,防止用人单位低成本享受人才高消费。
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积极引导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合理就业。积极疏通高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努力拓宽其就业领域,鼓励有接收能力的地区、部门和单位积极接收高职毕业生,为其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进一步规范人才市场的管理和建设,严格执法力度,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良好环境的建设。规范就业中介行为,加强对就业中介组织的监管,推行阳光作业,消除就业陷阱,创造良好的就业市场环境,依法保障用人单位和高职生的合法权益。
落实一线劳动者的各项权益,包括养老福利、社会保险、医疗体制、居住保障、技能教育等等,在提高一线劳动者经济地位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和荣誉感。重视一线劳动者的政治地位、加大一线劳动者“劳动光荣”的荣誉感[6]。在全面督查各企业贯彻落实《劳动法》的同时,对《劳动法》进行补充和完善,适应当前社会实际状况,切实保障一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加大处罚力度和违规、违法成本,切实提升一线劳动者的企业和社会地位,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要切实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充分就业,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2.院校方面。创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加强学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培养学生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和企业的教育资源,进行多模式、多体制的办学,建设一批关系密切、技术先进、数量足够的实训基地,解决物流教学中的单纯书本、实践薄弱等问题,提高物流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学校应结合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有意识地把创业要素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敢于实践、勇于接受挑战的胆识及创新能力[7]。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开展就业咨询,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既要加强对高职毕业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历史责任感教育、艰苦创业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鼓励其到基层、到艰苦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又要教育他们摒弃传统体制下的择业观念,树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意识。.还要指导他们掌握必要的求职技巧,并为其提供有效的就业信息服务。
进一步完善“顶岗实习”的准就业制度,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将生产实习和学生就业有效地结合起来,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有效推行“顶岗实习”的“准就业”制度。把学生放在实习单位的固定岗位上工作,他既是实习生,更是岗位责任人。实施“顶岗实习”或“就业实习”,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最终是众多的企业成为学院的回头客。实现校企双赢大的局面。
3.企业方面。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企业间的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没有高素质的生产工人,企业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8]。企业每年要花费大量精力去人才市场招聘员工,而且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对这些新员工进行岗前培训。企业通过校企结合方式,使学校转变成自己的人才“供应商”,企业无需支付高额的培训费就可以得到高素质的员工。同时还可以将企业内训外包给学校,以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优化培训质量,提升企业整体营运水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接受学校教师下厂挂职的行为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校企结合最终能解决我们的教学及企业发展问题,实现共赢。
4.学生方面。大学生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学生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9]。端正就业观念,凭实力主动参与竞争。高职院校学生首先必须明确自己是高技能的劳动者而不是研究型人才,因此求职择业要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同时注意恰到好处地自我设计、自我包装、进行自我推销,主动把握机遇。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注重培养自信心、勇敢、坚韧、乐观、灵活、思维开放、善于审时度势、富有挑战精神、具有风险意识、能迅速适应新环境和新变化等等。接受挫折教育,增强心理承受力。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程度的加剧,人们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高职毕业生除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必须善于自我调节,以应对多变的环境。
“以就业为导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把促进就业作为整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它涉及到政府、学校、企业等诸多部门,贯穿于高职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10]。就业工作关系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涉及毕业生的切身利益。做好这一工作,需要政府的宏观指导,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学校、毕业生及其家长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1]张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0):21-22.
[2]熊炜炜.试论如何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4):35-36.
[3]林祖媛.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创新高职学生就业工作[J].消费导刊,2009,(22):29-30.
[4]颜苏勤.高职生心理现状特点分析与对策[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3):41-42.
[5]金剑梦.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对策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4):36-37.
[6]屈善孝.以实践原则为指导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0,(18):34-35.
[7]徐军.高职学生择业意向探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2010,(20):29-30.
[8]储朝曦.推进校企合作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J].中国乡镇企业,2010,(8):28-29.
[9]陈艳珍.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J].山西政报,2010,(9):41-42.
[10]刘春生,马振华.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的理论思考[J].职业教育,2008,(6):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