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峰 孟东明 马维民 吴 义
(琼州学院,海南 五指山 572200)
黎族是我国岭南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30余万,是海南的土著民族。[1]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黎族逐步形成了独有的住船形屋、织锦、纹身、纹面、“放寮”、跳竹竿舞等风俗习惯,其中,竹竿舞入选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老少皆宜的一项集音乐、舞蹈、美学和体育为一体的传统体育娱乐活动。[2]除竹竿舞,勤劳乐观的黎族人们还创造了“钱铃双刀”、“攀藤摘花”、“射箭”、“射弩”、“粉枪射击”、“串藤圈”等体育活动,这些运动包含着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技术技能,对人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精神情操等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文章根据黎族传统体育的运动特点和功能,对其社会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和探讨。
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3]。海南岛是一个偏远的孤岛,四面环海,交通不便,历史上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受环境的影响,其孕育的民族风俗与民族活动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明显的传承性,直到现在,这里的黎族人还保存着许多古老而特殊的生活技能,如手工织锦、钻木取火、徒手爬树等。[4]在艰苦的自然条件下,为了寻求生存和发展,黎族先民们进行积极的回应,同大自然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个过程培育了其坚毅、刚强的品质,也激发了其智慧才干。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创造并发展了包括竹竿舞在内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现着黎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进程。黎族传统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与黎族人民的生产、劳动技能、生活习俗紧密相联,它深深地扎根于经济生产和社会文化的这块肥沃土壤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地发展,在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上,逐步地显示出它对社会所具有的健身、娱乐、教育、竞技等多元化的功能。今天,把黎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和功能的文化特质行为,用不同的视觉透视它在社会发展中所蕴含的价值功能,使人们能够从本质上认识别具一格、富有特色的黎族传统体育,对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都有积极的作用。
1.黎族传统体育在健身中蕴含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人体机能的改善过程,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从身体机能的“不适应—适应—又不适应—再适应”这种从低级向高级逐步发展的过程。体育运动这种特有的过程,发展了人的体质,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黎族人民在漫长的民族社会发展历程中,总结和形成了近40余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如“跳竹竿”、“打狗归坡”、“打陀螺”、“攀藤摘花”、“射箭”、“射弩”、“粉枪射击”、“串藤圈”、“托物竟渡”、“摔跤”、“赛牛”、“守猎”、“钱铃双刀”、“荡秋千”、“登山”等体育活动,这些运动包含着各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技术技能,对人的身体素质、身体机能、精神情操等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海南岛有山、有水,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黎族民众依靠自然,顽强生存的个性,练就了登山、游水的本领。黎族人民在农闲之余或节庆之日,利用这些体育项目进行充分的身体锻炼和娱乐活动,尽情享受体育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这些活动内容,成为他们宣泄情感、消除疲劳、益智娱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有效手段,给黎族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益处。海南省从2005年开始建立百岁老人档案,根据近5年来的统计数据,百岁老人人数逐年递增,从2006年初统计的362人增加到如今的1371人,百岁老人密度全国第一,百岁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少数民族高于汉族。[5]这都说明了黎族健康长寿的水平,除了与其它因素有关外,也与他们长期外出劳动时的登山、砍山栏时的爬竿过树、过河时的托物游泳等各种特有活动方式和农闲时节的健身娱乐活动有关。
2.黎族传统体育在娱乐中体现出积极乐观的文化追求。体育活动蕴含着丰富的竞技性、游戏性、艺术性、趣味性,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使其赋有强烈的娱乐功能。因为体育活动是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进行的,它的活动空间广阔,给人直接的感官满足和享受。从事体育活动,使人有轻松愉快的松弛感:有热情奔放的酣畅,有成功喜悦的满足,有情绪愉悦的体验,使人尽情地体现自己的体型美、运动美、精神美,满足人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生活。黎族传统体育活动能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保持兴旺不衰正是由其独特的娱乐功能所致。
黎族人民性格豪爽,能歌善舞,他们视参加传统体育活动和欢跳传统舞蹈作为生活娱乐的最好方式,参加过黎族“三月三”节庆活动和看过黎族传统体育表演的人,都无不被这生动有趣的欢乐场面所吸引。因为不少传统体育项目集歌舞音乐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如“跳竹竿”,穿着民族盛装的男女成双成对,手拉着手根据节奏,在竹竿间来回跳跃轻巧穿梭,竹竿拍击声、舞者的高呼声、观众的喝彩声,融会成一片欢乐的海洋。人们置身于这样的氛围中,将会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会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跳竹竽”的行列中。黎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的攀藤摘花、舂米操、串藤圈、钱铃双刀、赛牛等都会产生同样的娱乐效果。今天,在向着更高生活质量前进的道路上,人们在需要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也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随着业余时间的增多,传统体育将成为黎族社会丰富的精神食粮,给黎族人民带来更多的欢乐,给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
3.黎族传统体育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符合人们当代文化消费需求。少数民族体育是人文景观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进程既依托于旅游产业又可以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海南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将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和利用,带动民族体育器材、服装的生产与加工,可以培育民族体育竞技表演市场,稳定和提高从事民族体育的人才队伍。同时,还能做到古为今用,利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良好的资源配置性,丰富体育旅游内涵,提高旅游的文化品味,建立民族体育与旅游的有机结合,使民族体育资源效益、旅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发展。因此,海南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及其旅游产品,正迎合了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新变化。品种繁多的自然与人文体育资源组合的体育旅游产品,将满足广大旅游者与日俱增的个性化需求,成为未来海南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亮点。黎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也是黎族工艺品、服饰、饮食、农贸产品的促销大会,运动会期间,黎族人民倾寨而出观看比赛表演,宾客四面八方蜂拥而来领略黎民风情,促进了商贸的洽谈和交流,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
4.黎族传统体育在教育传播中体现着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观念和习俗信仰。体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可以使人满足某些心理欲望和精神需要,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活动能够陶冶人、美育人、改造人、教育人,作为黎族传统体育教育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层面上。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该民族群体长期劳动创造和智慧的结晶。黎族传统体育是黎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的,它源于劳动、技能、生活习俗、宗教活动等。但历史上由于黎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在黎族社会里,对下一代的社会知识和生产技能的传授主要是靠言传身教的方式来进行,而身体活动能力方面的教育是实现传授知识和生产技能任务的主要手段,他们利用劳动、节庆、婚嫁酒会、宗教活动,借助游戏、竞技、舞蹈、唱歌、记事符号来对下一代进行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教育。黎族传统体育的每项活动,实质上都在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对黎族社会倡导、实践那种勤劳、乐观、自信、向上的民族品格。所以黎族传统体育活动,在黎族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起着特别重要的教育功能。
黎族传统体育活动是展现黎族文化的一个窗口,它负载黎族历史上宝贵的文化遣产,它容纳着黎族社会丰富多彩的文化观念和习俗信仰。[6]当前把黎族传统体育有选择性地纳入民族地区学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激发民族学生的自信心,是一条传承民族体育文化的新途径。同时,也对丰富教学内容,实施健康教育,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民族地区体育骨干有着积极作用。
5.黎族传统体育在竞技中体现着本民族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民族精神。体育的竞技实际上是人的运动技术、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诸要素的综合竞争。竞技体育以“竞”字当头,取胜为先,以超越自我战胜对手为目的,表现着一种“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美,所以,竞争的程度越激烈,给人的吸引魅力就越大,精神感染就越强烈,欣赏价值就越高,体育之所以能够成为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人们的共同语言,正是因为体育有其本质的精神魅力所在。黎族传统体育有许多项目,如“射箭”、“射弩”、“粉枪射击”等,都具有较强的竞技价值,运动员必须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和准确的射击技能;“拉乌龟”项目要求运动员体形高大,并且有较好的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以及灵活多变的技战术;“托物竞渡”、“攀藤摘花”的参赛者必须懂得根据活动的环境,正确运用技战术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佳的效果。这些项目从结构、规则与技战术的运用都与现代竞技体育极为相似,极大地激发着黎族民众勇夺第一的信念,对他们形成战胜困难,不怕挫折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这些项目也可作为体育文化项目加以开发,这对振兴民族体育事业有积极的意义。
海南建省以来,各级政府把发展体育运动作为增进人民健康、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大事来抓,黎族传统体育得到加速发展,民族体育竞技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由此可见,如果注重对传统体育活动中竞技功能的开发,进一步发挥它的基础性和社会性的资源优势,将会促进体育竞技内容的多样化,为参加比赛活动的大众化提供新的思路。
黎族传统体育具有极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极为鲜明的民族特征,是岭南体育文化中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的宝贵资源。在实施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规划中,应着重对传统的体育文化进行合理的规划,形成以“文明”“健康”“大众”为社会基础的发展态势,适应现代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需求,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在黎族地区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与开发,海南民族传统体育将会更上一个新台阶,这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新的贡献。
[1]李德洙.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史[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1824-1826.
[2]王养民,马姿燕.黎族文化初探[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231.
[3]卢元镇.中国体育文化纵横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40.
[4]李沐阳,宋允清,李培.海南黎族竹竿舞的健身娱乐价值及其文化内涵[J].四川体育科学,2010,(2).
[5]http://www.xinhuanet.com/chinanews/2010-09/01/content_20783045.htm.
[6]吴义,王明兴,邵显明.中国黎族传统体育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