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2011-08-15 00:47王静文
河北职业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社会公德功利化道德

王静文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的原因与对策探析

王静文

(西南大学,重庆 400715)

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公德教育令人不太乐观的状况。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既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公民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学校作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机构,在改善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状况、进行有效社会公德教育方面大有作为。

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学校社会公德教育

一、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的表现

现今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的倾向普遍。2009年10月24日湖北荆州3位大学生为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挟尸者竟敢收取3.6万元的捞尸费。2010年10年20日,宁波北仑举行了“公交爱心让座卡”推广仪式。“公交让座感谢卡”最早产生于长春,长春老人刘宝丰,曾为了表示对让座年轻人的感谢制作公交让座感谢卡。为了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贵阳市、西安市、湘潭市等地的相关组织和机构在部分公交线路向市民免费发放“公交让座感谢卡”,希望通过发放特制卡片向市民宣传“爱心让座传承文明”的理念。

大学生为救溺水儿童而牺牲,打捞尸体者竟要3.6万元捞尸费;在公交车上让座,却需要“公交爱心感谢卡”的鼓励;还有河北邢台的拾金不昧基金对拾金不昧者进行奖励等也突出了我国社会交往行为趋向功利化这样一现象。这种功利化行为导致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从而也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二、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产生的原因

1.传统文化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中国儒家传统文化是建立在血缘宗法基础之上的,其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体现的是一个先私后公的逻辑关系[1]。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式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2]。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非常鲜明地反映了这种差序格局的思想。当私德和社会公德发生矛盾的时候,私德通常情况下会成为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这种重私德的传统思想指导着人们的行为,从而产生扰乱社会秩序的现象,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开放性和竞争性客观上允许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双轨制的经济制度在促进了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在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使一部分不顾道德和法律的人获得了相当的利益,动摇了人们对优良道德传统的信念,产生了对道德价值的怀疑,一部分人使用各种不道德的手段追求其自身的利益,对社会产生了极不利的影响。

2.家庭教育的影响。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家庭的教养方式和教养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多家长处事的功利性表现会对孩子为人处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有的家长还刻意地教孩子所谓的“社会经验”,即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家长这种重利轻义思想的教导和影响下,孩子也学会了功利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学校道德教育不理想。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在教育教学中重智育、轻德育。道德教育往往是对中小学生用道德倡导的方式进行道德理想的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道德原则和规则的教育[3],从小都没有养成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习惯的学生是很难学会在公交车上欣然让座的。另一方面,学校道德教育倾向于教给学生关于道德的知识,而不重视学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教育。仅有道德知识的年轻人,对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没有认同感,是不会做出让座的道德行为的。

三、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的不良影响

1.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的社会不仅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相容共生,而且也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繁荣。社会交往行为的功利化,个体与个体相交往时以功利为其行为的准则,显然与社会和谐的内涵不相符。功利化的行为导致的道德冷漠,不仅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互助,而且也会导致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方向的背离以及人对自然环境的疯狂掠夺。因此,良好的和谐社会氛围呼唤社会公德教育。

2.社会交往行为趋向于功利化不利于个体自由全面地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都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交往行为的功利化会影响人发展的价值取向和形成方式。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个体的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但是受到社会功利化的取向的影响,使学校教育急功近利、重智轻德,不利于个体自由全面地发展。

3.社会交往行为趋向于功利化不利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良好的国际形象能够增强国内外人员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赢得有利的信任和支持。良好的国际形象影响现代国家的发展。功利化的社会交往行为与我国礼仪之邦的形象不符,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人文环境,更不利于树立良好国际形象。

四、解决社会交往行为功利化的对策

1.明确社会公德教育的目标。进行社会公德教育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即确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公共生活领域的一般道德准则。社会公德教育的目标既要体现社会公众的共同利益和价值认同,也应该体现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运行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不能脱离人类人际交往活动过程中积累的道德智慧的结晶。学校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应该将目前中国社会倡导的主流取向作为其进行道德教育的方向。学校社会公德教育的目标不仅体现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还应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服务中。

2.改革学校社会公德教育的课程建设,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加强学校社会公德教育,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区与本学校的优势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将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生活中。例如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开发的学科型校本课程“儿童版画与生活”,通过强化儿童版画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积极发挥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民风民俗、文学音乐、校园生活等资源优势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及道德的教育。开发加强社会公德教育的校本课程是提高学校社会公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4]。

3.充分利用学校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公德教育功能。课堂教学并不是学校进行公德教育的唯一途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在校生活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进行社会公德的教育。学校的正式组织包括班级、团队会等组织,可以开展“说说你身边的文明礼貌”、“公共物品需不需要爱护”等主题班会以及团队会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还应充分利用学校的非正式组织,在总的指导下开发非正式组织的无限活力和创意,给非正式组织较自由、宽容的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闻乐见、能够接受的方式组织社会公德教育相关的实践活动。

4.重视学校与家庭、社区的合作。学校为了进行社会公德教育而做的很多探究性活动可以邀请家长一起参加,这样一方面能够使家长在参与活动中共同学习社会公德教育的内容,与学校教育方向进行统一;另一方面,由于家长的参与,社会公德教育更能贴近学生生活。学校公德教育还应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学校与社区相关组织机构合作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接近真实生活领域的情景,也就能够将学习的知识进行最大限度地迁移。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定期到敬老院、福利院等组织服务,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拉近与老人群体、弱势儿童群体的距离(尤其是心理距离),体验助人为乐的乐趣,以后他们在公共场合就比较容易产生“同情感”,进而为他人提供帮助、而不是为了额外的利益。

五、结 语

社会交往功利化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公民素质令人不太乐观的状况,这既不利于我国社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我国公民个体自由全面地发展,因此,加强社会公德教育势在必行。

[1] 任剑萍.对中国古代“家国同构”之探析[J].文教资料,2009,(9).

[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 易连云.重建学校精神家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魏亮,阙俊.“儿童版画与生活”课程设计与思考[J].中国德育,2002,(7).

2011-03-29

王静文(1988-),女,西南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德育原理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公德功利化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社会公德内涵研究述评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解决大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的创新机制研究
提倡文明礼仪 弘扬社会公德
推进社会公德 激励向上向善——浅析武陵都市报十一年坚守“圆我读书梦”活动的价值取向
追求一流大学建设不能功利化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