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分析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2011-08-15 00:50:50刘德蔚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年4期
关键词:成本法价值链成本

□文/刘德蔚

价值链分析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文/刘德蔚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完善,施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参与着市场竞争活动。由于施工企业产品具有同质化程度较高和差异化程度不强的特性,决定了绝大多数施工企业不得不加强自身管理、优化企业价值链,加强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以开源节流,获得竞争优势。

一、施工项目价值链分析

施工项目价值链,是指施工企业承揽到项目后,由项目部组织施工生产的一系列价值链活动构成的链条关系。

(一)基本价值活动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作为价值链的起点,可以为施工项目创造价值,对价值链流程中其他环节的成本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内部后勤:主要是按照项目合同的要求,合理储运和配置各种生产要素,包括原材料储备、运输,各种人工、机械设备的进场,以保证在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由于项目生产场地具有流动性、一次性的特点,使得各生产要素的稳定性较差,因此该活动需要与辅助活动采购紧密联系,并将企业资源与市场资源合理利用,以降低成本。

施工过程:施工过程是按照项目合同进行所承揽项目的施工,它是整个项目进行的核心。施工企业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目标,进行进度控制、成本控制、资源控制、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资源管理来实现项目目标。该阶段是成本发生的主要环节,包括工期成本、质量成本、作业成本、机制成本等。

交付维护:指项目完成合同所要求的内容,交付使用以及保修服务所进行的活动。工程验收是项目施工的最后阶段,主要是竣工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工程结算的编制水平,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工程收入和利润。工程项目的顺利交付,良好的交付服务以及维护服务,可以为企业起到品牌示范作用,带来一定的声誉,有利于以后项目承揽工作的开展。

(二)辅助价值活动

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常规管理系统和管理活动,包括施工项目的组织结构、战略制定(如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信息化建设,法律事务管理、财务会计分析、质量保证体系、与建设部门和监督部门的联系,政府事务处理等一系列活动。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做好基础设施,它向整个价值链提供支持。

采购供应:主要指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办公设备及其他物资向供应商批量或集中购买。其中,以材料成本所占比重最大,施工企业成本中60%左右系材料成本,材料的质量、数量以及采购的及时性都会影响到施工成本。采购成本的降低将对项目的利润产生重要影响,施工企业需通过研究采购供应方式、持续改进采购管理成本,保持成本优化。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深藏于企业文化,形成的优势难以模仿,对施工企业而言,根据项目管理特点,制定合理的人员结构,加强员工的系统培训,充分开发员工能力,形成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员工队伍,也成为降低施工成本的途径。

技术开发:关键技术直接与产品或进程相关,施工企业的技术开发包括施工市场分析能力、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项目管理模式的开发等。任何先进技术的掌握都会增加施工企业的竞争力,给竞争对手设置技术和成本障碍。

二、项目价值链成本管理方法

成本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因此,如何有效进行项目成本管理以及成本管理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和坏,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基于施工企业的行业特点,项目价值链的成本管理应当采用价值工程法、标准成本控制法和作业成本法。

(一)价值工程法。价值工程,又称价值分析,它是研究如何用最低的成本,可靠地实现对象(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从而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的一种有组织的技术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价值工程,既要研究在提高功能的同时不增加成本,或者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不影响功能,把提高功能和降低成本统一在最佳方案中。

价值工程的目的是力图以最小的成本使产品或作业具有适当的价值(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作业”是指提供一定的功能的工艺、工序、作业、活动等),通过使用价值工程法,项目经理可以决定采用何种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可以明确知道对降低成本或增加价值最有效的方案,实现施工方案的优选。

(二)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是通过精确的调查、分析与技术测定而制定的,用来评价实际成本、衡量工作效率的一种预计成本。标准成本法就是指以预计的标准成本为基础,通过对标准成本与实际发生成本进行比较,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实施标准成本法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计算成本,其核心是按标准成本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以衡量业绩,注意对不利差异的纠正,以提高效率,不断降低成本,实现对成本的控制。

(三)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媒介,依据不同成本动因(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分别设置成本归集对象即成本库来归集、汇总费用,再以各种产品耗费的作业量分摊这些费用至产品中,从而汇总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方法。

对于施工企业来说,作业成本法的引入与实施,有助于项目成本核算更加准确,通过减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非增值作业,可以优化业务流程,避免资源的浪费、最终达到降低建筑成本、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我国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作业成本法,主要是要吸收作业成本法的思想和观念,进而改进企业生产经营环境,增强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价值链分析在施工项目各个阶段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一)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计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是公司对项目经理部实行目标成本考核的依据,成本计划是否合理,是否有操作性,直接关系到项目今后的经营好坏,建议施工企业在开工前组织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实地考察,根据投标报价、企业内部定额、当地的材料价和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成本目标单价和总体成本控制目标。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选优,是加强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它不仅解决技术问题,而且考虑后期的经济效果,是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源头。在施工准备阶段,可以采用价值工程法对方案和计划选优,采用标准成本控制法控制材料采购。

(二)项目施工阶段。项目实施阶段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提高项目部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操作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控制原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直接费用的开支,对安全制定预防措施,减少安全损失,规范项目的管理,认真收集项目成本的有关资料,为项目成本分析和企业定额的编制与更新。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与项目的管理人员有很大的关系。由于项目的一次性特点,项目管理团队的任务就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按期保质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务,同时在面对完全竞争的施工企业市场时,将成本控制作为对项目考核的一个重点,为提高项目利润奠定基础。在项目施工阶段,可以采用作业成本法进行施工过程中的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成本管理。

(三)项目交工阶段。在项目交工阶段,施工企业应重视企业内部定额。施工企业定额是根据市场形势的要求,在本企业以往工程造价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来规定为完成各分部、分项工程所需消耗的各种人工、材料、机械的标准或最低消耗量,还规定为合理的正常施工所需的各项措施费用和管理费用标准。施工企业定额不仅是施工企业编制投标报价,施工设计的依据,也是企业内部组织生产、编制施工计划、考核工料机消耗内部经济核算的基础,有助于作业成本管理模式的有效实施。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3.

[2]孙三友.施工企业现代成本管理模式[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丹.我国施工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4.

(作者单位: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成本法价值链成本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利润差异探究
中国市场(2021年34期)2021-08-29 03:27:00
2021年最新酒驾成本清单
河南电力(2021年5期)2021-05-29 02:10:00
浅谈低碳价值链构建——以A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会计的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
医疗器械包装发展价值链
上海包装(2019年4期)2019-08-30 03:52:56
温子仁,你还是适合拍小成本
电影(2018年12期)2018-12-23 02:18:48
光伏企业作业成本法核算体系构建研究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8
试析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成本管理模式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30
基于直埋成本法的地下综合管廊入廊费定价机制
实例研究作业成本法下的成本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