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2011-08-15 00:45:10雷小芬洪恩四王蓉邓玲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1年1期
关键词:阻络口角面肌

雷小芬 洪恩四 王蓉 邓玲

(1江西中医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6;2江西省中医院 南昌 330006)

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临床观察

雷小芬1洪恩四2王蓉1邓玲1

(1江西中医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6;2江西省中医院 南昌 330006)

面肌痉挛;针刺;热敏灸;针刺疗效

面肌痉挛亦称面肌抽搐,是指一侧面部肌肉间断性不自主阵挛性抽动或无痛性强直。多于中年以后起病,女性较多。早期多以眼轮匝肌间歇性抽搐,后逐渐扩散至一侧面部其他肌肉,以口角肌抽搐最为明显,紧张疲劳时抽搐加剧,少数患者后期可伴患侧面肌轻度瘫痪。笔者运用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1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面肌痉挛患者18例,其中女11例,男7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8年;眼肌抽动6例,口角抽搐8例,眼肌及口角均抽搐者4例。

1.2 治疗方法

1.2.1 针刺治疗 主穴取攒竹、阳白、丝竹空、四白、水沟、地仓、承浆、合谷、太冲。配穴:气血亏虚加足三里、三阴交;阴虚风动加太溪、照海;瘀血阻络加血海;风痰阻络加风池、丰隆。针刺手法: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原则,灵活运用补泻手法。每次留针3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2.2 热敏灸治疗 选穴:在头部及上下肢外侧易出现热敏化现象高发区选穴,选取百会、太阳、翳风、手三里、阳陵泉。操作:将2根热敏灸艾条点燃后,距离上述穴位皮肤约3 cm。先行回旋灸3 min以温暖局部气血,继行雀啄灸2 min以加强敏化,再行循经往返2 min以激发经气,最后以温和灸固定于穴区以激发感传,开通经络。施灸时患者感热力向深层组织渗透或向四周扩散,并可沿一定路径感传,灸性感传消失时即停灸。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胞睑振跳消除;好转:胞睑振跳明显减轻;未愈:胞睑振跳如故。

1.4 治疗结果 18例病例中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4.4%。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53岁,2009年10月8日初诊。左侧面部不自主牵拉抽动3年余,开始仅为左上眼睑跳动,当时未予重视,后逐渐加重导致左面部肌肉频繁阵发性痉挛跳动,且伴有面部肌肉轻度萎缩凹陷,经几家大医院诊治无明显疗效。现左侧面部不自主频发阵发性痉挛跳动,口角偏向左侧,眼裂变小,面部麻木伴沉紧感,夜寐一般,纳可,舌苔暗淡脉弦涩,血压120/80 mmHg。诊断为面肌痉挛,辨证为血虚生风、瘀血阻络。治拟养血祛风、活血止痉。治疗3个疗程后病情完全控制,随访3个月未复发。

3 讨论

面肌痉挛属中医“胞轮振跳”、“面风”、“筋惕肉瞤”等范畴,多由气血亏虚、血虚生风或瘀阻络脉、筋肉失养而致抽动。阳白、丝竹空、四白、水沟、地仓、承浆均为局部取穴,翳风穴为手足少阳经交汇穴,针刺可激发经气行气活血,百会位于巅顶具有镇静安神止痉之效。《内经》所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太冲为肝经原穴,能养肝血柔筋脉,筋会阳陵泉舒筋止痉。太冲配合谷可调节人体全身气血,平衡阴阳。配合热敏灸可以通经活络、促进局部新陈代谢。针刺配合热敏灸治疗面肌痉挛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R 745.12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1.01.037

2010-10-18)

猜你喜欢
阻络口角面肌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基层中医药(2022年5期)2022-10-24 01:27:12
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视角与口角
百姓生活(2019年5期)2019-06-13 00:49:53
两代人的不同
故事林(2018年21期)2018-11-20 05:53:44
通心络胶囊在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早期应用研究
陕西中医(2018年6期)2018-08-29 00:43:14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船海工程(2015年4期)2016-01-05 15:53:28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