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探声乐学习中的想象力

2011-08-15 00:45胡万里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面罩表象演唱者

胡万里

(黄淮学院音乐系 河南驻马店 463000)

试探声乐学习中的想象力

胡万里

(黄淮学院音乐系 河南驻马店 463000)

歌唱想象是歌唱者在大脑中储存、积累的表象之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始终贯穿于声乐学习、演唱的全过程,针对想象力的问题,本文试从声乐学习中的呼吸训练、“面罩”共鸣训练和演唱表演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及见解。

声乐;呼吸;面罩;演唱;想象

黑格尔说:“创作就是艺术想象活动,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从心理学角度讲,想象是人在原有表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声乐学习过程中的想象是指学生在学习声乐过程中,依据原有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在大脑中加工改造形成新表象的心理过程。在声乐教学中,想象始终伴随着教学的整个过程,在发声和演唱中,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通过想象去实现的。歌唱发声的大部分器官是在身体内部,我们是无法观察和调节自身内部歌唱器官的运动状态,因此无论是发声技巧的训练还是演唱情感的表现都必须通过想象去认知,从而掌握歌唱发声的内在规律。由此可见,想象力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呼吸训练中的想象

气息是我们歌唱的原动力。中国古代声乐论著《说谭》中写道“夫气者,音之帅也,气粗则音浮,气弱则音薄,气浊则音滞,气散则音竭”,并强调“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意大利有几句俗语“歌唱艺术就是呼吸的艺术”,“谁掌握了呼吸谁就掌握了歌唱的真谛”,卡鲁索亦说到“一旦掌握了呼吸技术,学生也就算走上了可观的艺术高峰的第一步。凡是学习声乐的人,都应该清楚呼吸对于演唱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把呼吸的训练歌唱训练的首位。人的呼吸由两组肌肉群带动,一组是管呼气的肌肉群,一组是管吸气的肌肉群。歌唱的呼吸与日常生活的呼吸有很大的不同,歌唱时候的吸气吸的较深,这就需要用到平时生活中吸气时用不到的一些肌肉,呼气的时候是一样,不能像生活中呼气那样自由,而是要吸气肌肉群同呼气肌肉群一起作用,将吸进来的气保持住,这就需要用到一些平时呼吸时根本不会用到的肌肉,这些肌肉因平时不太用或用的太少,对大脑发出的要求就不太灵敏,因此初学者就会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自如地掌握歌唱的呼吸。

在发声和歌唱时,我们几个感觉区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可是我们怎样去体验并解决它们呢?针对于以上情况,老师就要使声乐学习中抽象难懂的概念具象化,把一些概念还原到生活中来,让同学们去积极地展开丰富的想象力,以帮助自己理解和消化难以琢磨的声乐术语及难懂的概念。例如:我在教学时,为了让初学的学生了解呼吸,我把我们的身体想象成一个大气球,没有吸气的时候,气球是瘪的,吸气的时候好像在给瘪的气球充气,缓缓地、慢慢地气球鼓起来了。给学生讲缓吸缓呼时,我用“闻花”、“闻饭香”等例子启发学生,给学生讲急吸急呼时我常用想象并模仿“吓一跳”、“吃惊”、“速跑急停”、“模仿狗喘气”等日常生活中例子来帮助理解和学习。再如在气息的训练中,腹部会有一种扩张的感觉,但这种扩张不是弹性的扩张而是坚硬的扩张,为了把握这个度,琼·萨瑟兰想象到“支持像在一块底板上抓着一个充满起的气球,气球上面没有任何东西系住它”。帕瓦罗蒂则把它想象成“为不像是一个充满气的气球上下活动,根据乐句的需要,可能是个大气球,亦可能是个小气球”。在气管区和胸区,这里是气息平稳向外输送的管道,只有气息的通畅才能保证声音的松弛,对于这种感觉,康奈尔·麦克尼想象到“感觉体内有一根气柱子,在我的想象里,尽可能地把这根柱子伸展的高和低,整个柱子都会震动”。库尔特·鲍姆则想象成“就像喷泉顶上有一个球,如果喷泉开始喷的太猛,球就会从上面掉下去,球必须要有一个支持”。

二、“面罩”共鸣训练中的想象

贝基先生说:“面罩共鸣是声音的灵魂。”面罩,顾名思义,其部位在面部。确切地说是在上口盖上面的所有的腔体,包括鼻腔,额窦,额骨等。“面罩共鸣”实际上是指歌唱的一种感觉。凡是歌唱方法正确的歌者,当唱出明亮集中富有金属色彩的声音,尤其是唱高音时,歌者会感到在面罩部位有一种微微振动的感觉。很多著名的声乐家都描述过这种切身体验。帕瓦罗蒂说:“面部声音共鸣部位我感觉像一个盒子,盒子的范围在眉眼以下,上牙床以上,两腭的小窦腔内。”沈湘先生在论及歌唱共鸣的调整是曾这样说:“让声音从胸口‘嗓子眼’贴着咽腔后壁向上传达:一部分声音从鼻咽口进了鼻咽腔,形成了声音的涡流;一部分声音反射到上口盖,于是在上口盖后面移动。到了换声区,声波进了软口盖上方的空间,感觉鼻腔后面多了一块声音。”

瑞典女高音歌唱家尼尔森说:“我千方百计地使声音进入面罩,当我感到声音在头部有鸣响,我就知道一切正确。”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田玉斌先生也说:“当歌者获得充分的面罩共鸣后,会感到前额与门齿以及两骨之间,就如同高级音响上要安装高频头一样,否则声音不会有光彩。”从上述引文中,可以看出以上几位歌唱家在叙述面罩共鸣的感觉时,加上了很多主观色彩的比喻和描述,如“盒子”“罩子”“喇叭”“眉心脑门地方明亮的振动音响”等等。这些生动的比喻和描述,其实就是歌唱家们在歌唱练习时充分运用想象的结果。其中的原理与前面所讲的一样,都是通过想象这种主观意识来帮助建立正确的运动认知概念,从而达到正确的歌唱目的。[1]综上所述,歌唱学习作为一个运动的操作学习,想象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合理积极地运用想象,将会使很多难点迎刃而解,使歌唱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演唱实践中的想象

十九世纪,意大利声乐学派最杰出的声乐教授兰培尔蒂指出:“你的歌曲产生自你的想象,你的记忆闪烁着你的思想,你的解释是你的想象和思想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情感和气质。”“凡音之起,有人心声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情动于种,故形与声;声成文,谓之音,”我国古代的《乐记》对声乐演唱中怎样用情,怎样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早就有记载。歌唱者既是歌曲的表演者,又是歌曲内容思想感情的传达者、解释者,也是歌曲的再度创作加工者。演唱想象是在演唱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声乐演唱时面向听众、作用与听众,是满足于听众精神需要的活动。这种作用是带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演唱者在演唱之前,要求自己预见什么演唱效果,因此,演唱者头脑中就构成了“想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表象。

演唱一首歌曲的之前,演唱者的头脑中就要想象和创造这首歌曲的场景、情感线条、框架等实体感。这种行动的过程,以及行动所要达到目的表象,就是演唱的主要的想象特点。演唱想象的内容主要来源于生活现实,但有时又似乎脱离现实,或者可能是超越现实的。[2]即我们的想象可以是历时空,亦可以是共时空、同样也可以是超时空。因为我们在演唱时,不仅能想象事实上存在的现象,而且还能想象是使上还不存在的东西,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东西。

例如:《草原之夜》这首歌曲: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

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

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 耶……

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

哎……

等到千里雪消融

等到草原上送来春风

可克达拉改变了模样 耶……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来来来来……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姑娘就会来伴我的琴声

哎……

虽然我们没有去过大草原,但从歌词上看,头脑里不仅能反映出过去的一望无边的辽阔的草原形象,而且还能想象出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一位小伙子深情地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心爱姑娘无限思念的动人形象;欣赏《喀什葛尔女郎》,根据那柔美的音调和旋律能想象到一个温柔、漂亮、迷人的少女;作者创作出来的一句主题、每一个音符、每一个节奏型等等都是想象表象的体现。

例如:演唱者在演唱《春天来了》时,头脑中会想象出大地一片勃勃生机的春绿景象。当演唱《长江之歌》时,头脑中会呈现出波澜壮阔的长江的形象,当演唱《母亲》时,头脑中就会呈现出和蔼可亲、满头银发的母亲形象等等。演唱《两地曲》、《为你歌唱》时,头脑中就会呈现出一对恋人相隔千里、苦苦相思的动人画面。再例如:“走头头的骡子哟,三盏盏的那个灯”,“青山那个绿水嗨多好看,风吹那个草地现牛羊”,“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地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仓”。随着每一句歌词的出现,一副副画面、一个个表象都辉映在我们眼前。

但是不论如何,演唱者所想象的内容总来自生活客观现实,不论演唱想象的多么夸张,但它必须是以现实生活已有的现象为材料、为依托的,歌唱家大胆地想象时,都是以生活所观察到的材料为依据,因而既生动、有可信。有一句话是“要想感动观众,必须要先感动自己”。这句话意为,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把自己融入到作品中去,把歌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想象成自己的真情流露。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想象力在声乐学习和演唱实践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是因为无论是声音的训练、歌曲思想感情的体验、歌唱表演等过程,均是通过演唱者的想象而实现的。没有想象就不会有脍炙人口、经久不衰的歌唱艺术作品的创作,没有想象也不会有令人“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歌唱方法的掌握,没有想象更不会有令人心驰神往、心潮澎湃的歌唱!

[1]钟韦怡.“想象”如何在声乐学习中起作用[J].西藏艺术研究,2006(3).

[2]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P295.

胡万里(1975-),男,河南汝南人,声乐硕士,黄淮学院艺术系讲师,主要从事音乐教学与研究。

2011-01-10

猜你喜欢
面罩表象演唱者
声乐表演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一种新型防压疮无创面罩的设计与应用
理想面罩
绘画往事:表象的折射
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的训练与运用
声乐钢琴伴奏在与演唱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透过表象看公式
教你识破非法集资及传销的“十三种表象”
民航客机上的氧气面罩
论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者的舞台形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