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义特征的角度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2011-08-15 00:45张先革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疏影感情语义

张先革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汉教部 新疆和田 848000)

从语义特征的角度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

张先革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汉教部 新疆和田 848000)

汉语词语有的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有的在语境的作用下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这种感情色彩是诗人情感的流露,也是诗歌的创作目的。这种情感在语义特征上有明显的体现,读者可以从词语的语义特征来洞察诗人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诗歌;语义特征;感情色彩;语境;思想感情

“诗言情,歌咏言”,是说诗歌是传情达意的,但我国诗歌美学追求一种含蓄蕴藉之美,所以对母语不是汉语的学习者,甚至是对母语是汉语的高中学生来来讲,要深刻地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些中学语文教师为此提出了看准题目、知人论世等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作者创作的题材比较复杂,这些方法往往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我们不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的情况下,要准确地理解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最直接、最可靠的方法还是诗歌的语言。因为诗歌的信息主要还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

我们汉语词汇在语义特征上带有明显的感情色彩,比如“打、恨、骂”等,诗歌中常出现的“怅、叹、悲、寂寥”等;有的词语在语义特征上没有明显的感情色彩,但一进入语言环境则带上了明显的感情色彩,比如“跳”孤立地看它,它是没有感情色彩的,但在“蹦蹦跳跳”这个语言环境中就带有“活泼、可爱”这样评议的感情色彩。[1](378-386)由于汉语词汇在语义特征上有丰富的、明显的感情色彩,这就为我们洞悉诗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但是诗歌的词语在语义特征上到底传达哪种思想感情,还要分析它出现的语言环境。试看下面的一首诗: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洛阳人,以诗著名,宋室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的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悲壮。

问:结合上下片,说说诗人的情感有着怎样的变化?

本词中,有些词语感情色彩鲜明,比如“饮、豪英、杏花、疏影、吹笛、梦、堪惊、闲”等,我们先分析这些词语的词典义[2](12-20):

饮(酒)—喝酒

豪英—优秀的、正义的人

杏花—春天里的佳卉

疏影—疏疏落落的影子

吹笛—弹奏音乐

到天明—到天亮(吹一晚)。

再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和文化积淀,我们又发现:英雄豪杰总是能激发出人的某种积极情感,所以这时和英雄豪杰在一起饮酒一定是酣畅、痛快的,所以,这时“豪英”在语义特征上就有[+美好];杏花是春天里的佳卉,能带给人们的是某种美好的情感,“杏花”在语义特征上就有[+美好]:疏疏落落的影子是很有情致的,“疏影”在语义特征上就有[+美好]:到天明,就是一饮到天亮,和英雄在一起饮酒那一定是酣畅无比,“到天明”在语义特征上就有[+酣畅]。

所以,豪英[+美好],杏花[+美好],疏影[+美好],到天明[+酣畅],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饮、豪英、杏花、疏影、到天明”都有[+美好]的语义特征。

经过以上分析,这些词语就和一定的情感联系起来:

饮→快乐

豪英→优秀的、正义的人→积极情感

杏花→春天里的佳卉→美好

疏影→疏疏落落的影子→有情致

吹笛→弹奏音乐→欢快

到天明→到天亮(吹一晚)→酣畅

因此上阙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欢快、乐观等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综合本词的注释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表达的是:回忆南渡之前在洛阳午桥上与众多豪杰的欢饮,表达了词人欢愉欢畅的思想感情。

汉语中的词语在词典中多数都是有多个义项的,在一首诗中,它到底是哪个义项,有时候是很难判断的,但由于受出现在其前后的其他词语的影响,它在此处的意义也是确定的。比如下阙中的“梦”,在词典意义上,它有多个义项,但在这里和时间,和后面的“惊”联系起来,尤其是受数量词“一”的修饰,在语义特征上就有[+空虚、容易破灭],这种意义只能引起人的某种失望情感,“惊”,有“恐惧、震惊”的意义,能够引起的是带有恐惧色彩的情感,所以“惊”有[+恐惧]“闲”,在词汇义上是“悠闲、自在”的意义,但受前面的“如一梦”、“堪惊”的影响,在这里出现,这样的“悠闲”也就只能是“故做悠闲”,在语义特征上有[+无奈]。

梦[+空虚、容易破灭],惊[+恐惧],闲[+无奈],这些词都具有[+感伤]、[+无奈]这样的语义特征。

所以,这些词就和以下这些情感联系起来:

如一梦→梦想破灭→失望

堪惊→恐惧、震惊

闲→悠闲、无羁绊→故做悠闲→无奈

所以下阙作者所传达的是:折回现实,对靖康之变的现实深致慨叹,既有作者个人身世的感伤,更有国土沦丧、时局危殆的忧愤,结尾故作闲态,更显一唱三叹之态,怅意绵绵之情。

词语的词典义有的在语义特征上带有鲜明的情感倾向,比如上面所分析的“疏影、豪英、到天明”等。有的在语义特征上感情色彩不明显,但进入语境后,受到语言环境的规定,就会染上一定的语境意义,[3](13-18)这种语境义特征折射出了作者独特的个人感情倾向,比如上面的“梦”、“闲”等。

总之,词语的词典义受语境尤其是前后的语词的影响后语义特征更加鲜明,就会带上诗人独特的个人情感。再看一首词:

采桑子·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问:词的上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阅读我们发现“只”,有“仅仅”的意义,“只”的“仅仅”义受语境的规定,又带上了“不满、不屑、憎恶”色彩的语境义,[4](92-108)在语义特征上具有[+不满]义,如:

他只是一个讲师。

他只会一门外语。

他只靠了60分。

“人老”,有“变老、青春逝去”的意义,总令人伤感,因此,老有[+伤感]这样的语义特征,“长恨”有“痛恨”的意义,因此,长恨有[+痛恨]这样的语义特征,“离亭”是古代人们分别的地方,因此离亭有[+伤感]这样的语义特征,“泪滴”即“眼泪”,含有“哭、伤心”的色彩,在语义特征上感情色彩更加鲜明。所以,我们可以做出下面的推导:只→憎恶,人老→伤感,长恨→痛恨,离亭→伤感,泪滴→伤心

经过上面的语词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上篇表达的是:词人慨叹青春逝去、离别思念的伤感之情。我们再看另外一首诗: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问:作者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们经过分析发现:随→随意即自由的意思,在语义特征上有[+渴望、赞美]这样的语义特征,始即才的意思,在语义特征上有[+悔恨、不满]义,比如:你才来啊,都考完了。我才知道这件事。他才大三。

笼有“禁锢”的意思,意味着失去自由,因此有[+厌恨]这样的语义特征。

不及有“比不上”的意思,体现出说话人失望的情感,因此有[+失望]这样的语义特征。

所以,本诗表达的是: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恶之情。

根据以上分析,对于古代诗歌的鉴赏,从诗歌语词的词汇意义出发,仔细分析语境对其语义特征的规定,有的在语义特征上带有明显的感情倾向,有的在语境的作用下在语义特征上带上了语境所赋予的临时的语义特征,综合分析词汇意义在语境中的语义特征,就不难看出诗人所传达的思想情。

[1]朱景松.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J].中国语文,1998(3).

[2]苏宝荣.词的语境义与功能义[J].辞书研究,2001(1).

[3]章宜华.多义形成的认知机制与词典义项的处理[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3).

[4]陆俭明,沈阳.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motional Words to Understand the Thoughts and the Feelings of the Poetry

Abstract: Chinese words are obviously emotional, especial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 some cases are so. The emotion is of the revelation of the poet, at the same time is the purpose of poetry writing. Readers can know it by the analysis of the semantic feature of the words.

Key words: poems; semantic feature; emotion; context thoughts and feelings

张先革(1974-),男,山东菏泽人,硕士,和田师专汉教部助教,从事汉语教学与研究。

收到日期:2010-12-15

猜你喜欢
疏影感情语义
感而有怀
语言与语义
疏影横斜
皓玥CP 靳东 江疏影
带着感情
带着感情
感情强烈的叹号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江疏影 美好的爱情,两人都该是完整的圆
你永远等得起一份对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