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研究论文选集》序

2011-08-15 00:51龙协涛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王船山王夫之学报

龙协涛

《王船山研究论文选集》序

龙协涛

一个精神高峰的形成,一位思想巨人的诞生,一种有深远影响学术流派的传播,往往出现在历史大转折、时代大变迁的社会历史大场景中。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和他的学说,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再一次证明了这一条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真理。

王夫之生活在明清之际,那是一个 “天崩地解”的特殊时代。明清之际类似于上溯到二千多年前的周秦之际,社会历史发生空前的剧烈震荡,然而思想的天空却是群星灿烂。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Karl Theodor Jaspers)曾提出人类文明 “轴心时代”的概念,指出这是一个产生思想巨人和精神范畴的时代,中国、印度、中东和古希腊,约于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明显地连成了一个巨大的带动全球文明转动的思想精神之轴。一部中国的古代思想文化史,可谓是卷帙浩繁、大师辈出、思潮涌动、学派林立的云蒸霞蔚的历史。但能够称得上 “精神日出”期的,却屈指可数只有两次,一次是被西方哲人纳入文明 “轴心时代”的周秦之际,另一次就是中国陷于深重的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的明清之际。正如西方的格言所讲,“密纳发的猫头鹰要等到黄昏到来才会起飞”(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序言》,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6月版,第14页),新思想和新思潮只有在时代的社会现实基础中才能孕育出来。王夫之就是明清之际学术思想界的一颗闪亮的巨星。他真真切切感受到 “天崩地解”的震撼和撞击,在严酷的现实中重新思考过去的传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终于像屈原发出刨根问底的“天问”那样,大气磅礴地喊出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豪言壮语。强烈的历史感和时代感促使他毅然担负起于 “天崩地解”的时代,重新编织 “经天纬地”的新说,汲汲于寻觅 “扶长中夏”、重整河山,再平天下的新理。所以说,正是这一个特殊的时代成就了王夫之。梁启超在他的名著 《清代学术概论》中,以掩饰不住的敬佩之情充分肯定了王夫之的学术成就和历史地位,赞扬他的著作 “皆不落 ‘习气’,不守 ‘一先生之言’,其 《读通鉴论》、《宋论》往往有新解,为近代学子们所喜诵,尤能为深沉之思探绎名理”,弃绝依傍,其深刻性和独创性使王夫之的学说 “戛戛独有所造”,因此 “吾于清初大师,最尊顾、黄、王、颜,皆明学反动所产也”。这里的 “王”,即指王夫之。梁启超的评价基本奠定了王夫之的学术地位。王夫之一腔报国热血 “抱刘越石之孤愤”,但命运没有给他实现的机会。后来虽为遁迹林泉的山野一遗老,却仍然壮志弥天,发宏愿 “欲尽废古今之虚妙而返之实”,着眼于古今学术的梳理,着眼于民族文化慧命的继往开来,为创造一个有启蒙意识的华夏民族文化体系而殚精竭虑。除思想的博大精深外,他的人格美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他自比晚年穷愁潦倒的杜甫,把自己在衡阳石船山下的陋室称为 “湘西草堂”,甘于瓮牖孤灯的著述生涯,71岁时以贫病孱弱之躯拒不接受清廷官员的馈赠,感而自撰一联语:“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这副不经意说出、浑然天成的对联中所表达的忠肝义胆永远昭示着后人。总之,王夫之给我们留下了极有价值的思想遗产和精神财富。他的思想学说无疑是中国古典精神的最后一座高峰,是在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文化史中一直产生着巨大影响的湖湘学派的最重要、最直接的思想源头。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有湖湘 “三公子”、戊戌 “六君子”之称。他在 《论艺六绝句》中豪情万丈地写道:“万物昭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这老大华夏民族漫漫长夜的曙光从何而来?这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轰天巨响从何而来?谭嗣同以豪迈的诗句,把时人关注的目光引向南天一柱的衡山脚下的王夫之,揭示了他所敬仰的这位乡贤乡哲思想学说所带来的巨大历史回响。诗中既有作为戊戌变法的中坚分子将在政治上大展宏图的自信,又有一贯以 “潇湘洙泗”、“荆蛮邹鲁”自居的湖南人的自豪。

就在王夫之刚去世的那一年 (1692年),时人刘献廷到过衡山。通过对王夫之的了解,他推崇备至,慨然感叹 “其学无所不窥,于六经皆有发明。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仅此一线耳”(《广阳杂记》,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57页)。王夫之弘扬天地元气,坚守、传承、创新中华学脉道统,其功甚伟,已载于史册。那么我们今天如何遵循客观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的演变轨迹继承王夫之思想学术的真谛呢?随着20世纪80年代 “文化热”的兴起,随着大国崛起、中华民族复兴路上先进文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王夫之研究的 “王学”已成为一门显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这里值得一提的或者说可以告慰先哲的是,在王夫之的家乡湖南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早在1981年就开办了 “船山研究”栏目,举起了王夫之研究的学术旗帜。三十年来,累计发表了400余篇论文,其中包括国内外研究王夫之著名学者的名篇佳作。《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船山研究”栏目成了名副其实的研究王夫之的思想重镇,同时又是该学报学术质量的看点和亮点。教育部自2003年实施名刊名栏工程以来,高校社科学报的学术质量有显著提升。学报中一批名刊以著名大学为品牌,发挥综合学报开展跨学科研究、交叉学科研究、新兴学科研究的优势,获得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好评。而许多普通高校的学报、地方高校的学报则坚持走特色化、个性化的办刊道路,寻找自身的优势和特色,以不可替代性赢得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同。《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坚持办 “船山研究”栏目,由地方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学术视野关注的中心,就是一个典型的有说服力的个案。

今年是王夫之逝世320周年和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船山研究”栏目开办30周年,该刊编辑部联合湖南省王船山研究基地,从400余篇论文中精选160篇,分哲学卷、史学卷和文学卷,出版 《王船山研究论文选集》。这是该刊开办特色栏目所取得的一大成果,是王夫之研究史上的一件大事。湖南人杰地灵,始终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文化活跃的中心之一,涌现出一大批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英国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在中国如果要评论湖南人自然当首推说不尽的毛泽东……然而寻绎 “洞庭之南,天地元气,圣贤学脉”,又必然要推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那个说不尽的王夫之……王夫之似乎成了湖南人,不,中国人骄傲的一个思想源头啊!我相信,《王船山研究论文选集》出版,是对上一阶段王夫之研究的总结,是下一阶段王夫之研究的出发点,学术界有理由期待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新时期,一定有进一步读懂读透王夫之的新成果出现。

谨为序。

(作者系北京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王船山王夫之学报
论王船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近代嬗变
致敬学报40年
王夫之《说文广义》考订《说文》析论
王船山《周易内传发例》义理演析
试论庄子对王夫之自然观的深刻影响
王船山的四唐诗论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王船山修身学说的基本理论与特征
《深空探测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