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重症颅脑外伤合并尺桡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效果

2011-08-15 00:53:10陈华丽
实用临床医学 2011年12期
关键词:肌间臂丛桡骨

彭 浩,陈华丽

(宜丰县人民医院麻醉科,江西 宜丰 336300)

2008-2010年宜丰县人民医院收治重症颅脑外伤合并尺桡骨骨折患者30例,在颅脑外伤恢复期采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行内固定术,取得了满意的麻醉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5~70岁。患者均有重症颅脑外伤并行脑外伤手术病史,处于恢复期,Glasgow评分4~8分,距脑外伤手术时间8~20 d。左尺桡骨骨折14例,右尺桡骨骨折16例。

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入手术室后,常规吸氧、监测ECG、BP、SpO2及RR。缓慢注入咪唑安定2 mg,镇静。采用B超仪定位,频率为:6~10 MHZ的线阵探头,先在皮肤上涂抹灭菌后的耦合剂,再将超声探头以无菌手套包裹后长轴与自体纵轴垂直于肌间沟处定位。B超引导9号长针从探头外侧约2 cm处进针,根据超声下胸锁乳突肌前斜角肌、中斜角肌及周围血管横截面成像,判断肌间沟臂丛神经位置,表现为前、中斜角肌之间形成的多个椭圆形低回声区,周边被高回声声晕围绕,将穿刺针推近臂丛神经根,然后注入局麻药25 mL(1%的利多卡因+0.25%的罗哌卡因)。

3)麻醉效果分级标准:优:手术部位无疼痛及不适感觉;良:手术部位有轻微疼痛及不适感觉;中:手术部位处有疼痛及不适感觉,须给予镇痛药物;差:手术部位处疼痛不适、难忍,须改其他麻醉。

2 结果

本组30例,麻醉效果优21例,良8例,中1例,优良率96.6%。神经阻滞前后及手术过程中BP、HR、RR、SpO2均平稳,无一例出现局麻药中毒表现、无麻醉意外及合并症。手术中有1例麻醉效果中等,静脉注射1 mg布托啡落完成手术。

3 讨论

传统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异感法)需要患者的精准配合,如患者表述不清晰、不明确,阻滞成功率低,而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可直观了解穿刺部位的神经及血管结构。引导穿刺针进入臂丛鞘,观察药物扩散的部位和规律,因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已广泛应用[1]。颅脑外伤合并尺桡骨骨折患者做尺桡骨内固定手术的最佳时间往往是患者颅脑恢复期,此时期患者往往不能配合,传统异感法经常失败,而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成功率高,本组优良率达 96.6%,与 N.S.Sangdhu 等[2]采用25 MHz超声实施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90.4%)相近,有区别的地方可能与颅脑外伤疼痛敏感性不明显及阻滞部位不同有关。总之,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颅脑外伤合并尺桡骨骨折内固定的麻醉效果确切,对心血管反应小。

[1] Chan V W.Applying ultrasound imaging to intersca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J].Reg Anesth Pain Med,2003,28(4):340-343.

[2] Sangdhu N S,Capan L M.UItrasound-guided intracla 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J].Br J Anaesth,2002,89(2):254-259.

猜你喜欢
肌间臂丛桡骨
世界首例无肌间刺鲫鱼问世
今日农业(2022年3期)2022-11-16 13:13:50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鱼身体里的“小刺”
草鱼肌间骨形态学观察与分析研究
河南水产(2019年4期)2019-12-13 02:50:42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臂丛神经丛内神经移位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肌肉肌腱转位术用于晚期臂丛神经损伤功能重建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下锁骨上入路与腋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