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 琴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论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解析
江 琴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07)
自我同一性理论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接受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思想,但又对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作出更具有实质性的修正,认为应该着重注意在个性发展中社会文化因素的作用。因此,他概述的自我同一性概念指的是个人在现实社会中能真正达到的但又在不断加以修正的一种现实之感。但由于其将未来同一性作为对同一性问题研究的最终畅想,最终还是陷入了乌托邦式的人本主义的理想境界。
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自我同一性; 同一性危机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H·Erikson,1902—1994)原为德国犹太籍精神病医生,1939年加入美国国籍,长期从事精神分析工作,并从多方面从事精神分析理论的探讨。在他的思想体系中,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是一个中心概念。他在30年代就提出了有关自我同一性的见解。关于青年期心理的理论既是埃里克森独创性的突出表现,同时也是他享誉于世的重要缘由。埃里克森著述甚丰,很多代表性著作都或多或少地论及他毕生关注的青年期心理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有:《儿童期与社会》(1950年)、《同一性与生命周期》(1959年)、《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1968年)、《新的同一性维度》(1973年)等。
一
毫无疑问,同一性问题在理论和实际两方面都是最为基本和紧要的问题。如果没有同一性(或无法确定同一性),不仅人类全部的科学工作和哲学研究都成为空中楼阁,人类的日常生活也无法展开。然而,在经验世界的层面上,精确地界定同一性竟如此困难。回顾两千多年的哲学史,这个问题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特征在于,同一性被理解为“变化”的反面,因此,同一性即为变化背后的不变性。这种同一性是绝对刚性的同一性,同一即严格地同一、完全地同一,一个对象等同于其自身。然而,“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意味着我们面前的对象(至少在经验层面上)不可能具备绝对刚性的同一性。于是,哲学家只好退而求其次,寻找一种相对刚性的同一性,即“本质固有属性”的不变性。这已经是第二个阶段的同一性。这种纲领的要点在于,一个对象不可能保持严格的、完全的同一,但是只要其本质固有属性是严格的、完全的同一,即可以视为同一。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同一性问题已经从对象本身的同一蜕变为属性的同一。对象本身属于本体,而对象的属性属于现象,这意味着,由第一阶段的同一性过渡到第二阶段的同一性标志着讨论背景的变化——前者属于本体论,而后者属于现象学。第三个阶段可以追溯到晚期维特根斯坦对“摩西”的辨析。[1](P56)摩西有很多属性,从绝对刚性的同一性出发,一个对象唯有在具备以上全部属性时,才可以称之为“摩西”;从相对刚性的同一性出发,一个对象不必具备以上全部属性,只需符合其中一部分属性(即本质固有属性)即可以称之为“摩西”。然而,一个尊重经验的哲学家必须承认,正如在摩西的全部属性集合中也无法抽取出一个关键性的子集。这种困难使得20世纪的哲学家放弃单一摹状词理论,转而寻求一簇摹状词。这个转变的核心在于,放弃一个单一的“摩西”,用“家族相似”的思路界定“摩西”这个语词的指称。“同一性”的概念还原为“家族相似”的概念,塞尔指称理论的立足点就在这里。[2](P148)如果把同一性问题的前两个阶段分别归属于本体论和现象学,则第三个阶段属于语用学。[3]
埃里克森被认为是第一个提出自我同一性概念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其早期的著作中就一直声称自己是弗洛伊德的忠实追随者。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一样,是人格发展阶段论者。对人格的定义历来就是有争议的,不同的心理学家或不同的心理流派有着不同的人格定义。但有两方面是达成了共识的:其一,人格是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其二,人格是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区别性特征。它是一个人表现在行为模式中的心理特性的整合体,是个体在对社会、他人、自我和工作等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异于他人的特征。
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弗洛伊德是相同的,都是基于精神分析这个思想原则。精神分析学实际上把潜意识看作是人的精神活动的最原始、最普遍的因素,它是一切意识行为的基础和出发点。虽然埃里克森的理论强调意识的自我,但他并不忽视潜意识的机制。事实上,尽管自我从某些社会经验获得力量,但是这些经验本身却大部分是潜意识的。埃里克森认为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不管是正常的或变态的、外在的或内在的、高级的或初级的等等,都不过是这种潜意识的演变结果。其范围都限制在情感、冲动和幻想的内心世界。埃里克森虽然剔除了人格发展理论中许多关于性的生物学含义,并对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的理论进行修改与扩充,但他并没有完全废除弗洛伊德的模型。
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埃里克森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动力是社会文化。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是将人们普遍体验到的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内容结合起来而提出的。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不能脱离其中的任何一面,并对于文化和社会对人格发展的影响给了相当的重视,他把文化、社会看成是潜在的力量源泉,而不是把个人当作与社会作斗争的战士。埃里克森具有一种乐观而富于创造性的人格观。埃里克森指出,人格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带有普遍意义的心理社会任务,依照发展的内部规律,随着每一个任务的解决,人格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因此,人们一般把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
二
埃里克森与弗洛伊德一样,是人格发展阶段论者。但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他所言的人格发展是贯穿一生的,认为人的人格发展可以分八个发展阶段,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 Task),并面临着他所谓的“心理·社会的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第一阶段的发展任务为信任对不信任,第二阶段的任务为自主性对羞怯或疑虑,第三阶段为主动性对愧疚,第四阶段为勤奋对自卑,第五阶段即青少年期的任务,为自我同一性对同一性混乱,第六阶段是亲密感对孤独感,第七阶段是繁殖对停滞感,第八阶段为完善感对厌恶感。在八个人格发展阶段中青少年期是埃里克森最感兴趣的一个阶段,由此他提出了有关自我同一性的诸多观点。
要理解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概念,首先要了解他的自我概念的含义。在埃里克森那里,自我被假设为一种心理过程,包含着人的意识动作,并能对之加以控制。自我是人的过去经验和现在经验的整合体。它可以把人在进化中的两股巨大力量,即人的内心生活和社会计划结合起来。埃里克森指出:自我同一性乃是一种自我同一感,它在一个人的超我的和自我的理想的提示下,亦即在他应当成为什么样的人和不能期望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重新确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自我同一性可以在经验的性质上,在别人把自己看成是什么样的人的个人概念中,从内省上对相同性和连续性加以研究。它也反映在个人的历史中,作为一种客观的证据,表明自我的防御方法与他的总情境的要求和潜力二者之间的一种能力释放的综合。这种同一感不是儿童期各种自居作用的总和,而是把它们整合为个人的一种完形(Gestalt)。
青少年期是埃里克森着力论述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发生在12-18岁左右。埃里克森认为,这个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同一性确立对角色混乱。在埃里克森看来,青少年期是一个生理器官迸发和心理骚动的时期。青年开始意识到,他们必须用意志来约束自己的本能冲动,不能听其为所欲为,因此产生了一种自我同一感。“最令人满意的同一感被体验为一种心理社会的安宁之感。它最明显的伴随情况是一种个人身体上的自在之感,一种自知何去何从之感,以及一种预期能获得有价值的人们承认的内在保证。”[4](P166)这种同一感是青年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生活的重要方面的前后一致性和较为充实的意识,它要为先前各阶段遗而未决的任务去寻求完善的解决。同时也由于面临新的社会冲突和社会的要求,他们渴望着与成人处于平等的地位,而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去迎接即将来临的人生一些重大问题的挑战。自我同一性确立(Identity Achievement)意味着对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之后做出了明确的选择,最终使其“有勇气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够选择和指导自己的未来”[4](P101)。
与自我同一性相对立的适应不良状态是角色混乱(Role Confusion)。角色混乱是指个体没有形成清晰和牢固的自我概念,不知道自己将何去何从,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埃里克森认为,在青少年期所表现的同一性混乱中,青少年必须克服以下七个方面的危机,才能顺利地进入成人期:时间前景对时间混乱、自我确定对冷漠无情、角色试验对消极同一性、成就预望和工作瘫痪、性别同一性对性别混乱、领导的两极分化对权威混乱、思想的两极分化对观念的混乱。[4](P5)青少年在自我同一性确立的过程中的适应不良除了“角色混乱”之外,还要防止消极同一性(Negative Identity)的选择和同一性过剩(too much of Ego Identity)。所谓“消极同一性”是指个体形成了不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可的自我同一性;同一性过剩是指一种过于卷入自己认为是唯一正确的角色中而绝对地排他,如自我中心、个人崇拜等不良的社会态度。埃里克森将青少年晚期描述为一个“同一性危机(Identity Crisis)”期,青少年“宁愿做出无耻的、在年长的人看来是处于自由选择的行动,而不愿作出羞涩的、在自己的同伴眼中看来是被迫而为的行动”[4](P155)。在这一时期,个体要经历一个自我的再认识过程,面临解决种种有关自我发展的问题,如职业的选择、性别角色的确立、价值观的选择等。当他与外界环境不一致时,就退回到内心世界,自我封闭起来。[4](P85)其实,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双重危机:一种是纵的危机,这个危机的解决将最终导致人的发展任务的解决,另一种是横的危机,即每一阶段的自我发展和社会要求的解决。此外,危机的解决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何解决都将影响到下一阶段危机解决的性质、方式和可能。埃里克森用同一性扩散(Identity Diffusion)来描述青少年在同一性确立过程中时而出现的心理上的混乱(Psychological Chaos)状态,这意味着自我意象的分裂、中心的丧失和消散(Dispersion),是在一种比较温和的程度上每个个体在发展过程中都有可能经历到的状态。
埃里克森在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中还提出了一个特别的概念——“心理·社会延缓偿付”。所谓“心理·社会延缓偿付”是指对承担成人义务的延缓,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期是承担成人义务的延缓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思考并决定自己的未来发展道路,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三
埃里克森是现代心理学界最有成就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在弗洛伊德之后的精神分析运动中形成了一股主要力量。
埃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理论拓宽了精神分析的人格途径,丰富和发展了精神分析理论。尽管埃里克森部分承认了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论和发展学说,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人格说,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以及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所具有的经历和观念,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他们的研究特点,决定了埃里克森必然要对弗洛伊德的理论给予修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同时,其理论强调个体有解决发展危机的机会和可能,是乐观的、积极主动的。在人格结构中,埃里克森的理论则强调自我的作用,强调人是由有机体、自我和社会构成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他认为只有这三个过程的统一才能构成一个人的完整经历。他说一个人从未具备完整的人格,他总是不断地发展着他的人格,“感到有一种不断前进的连续性”[4](P146-147)。由此,埃里克森强调个体有解决发展危机的机会和可能。当然,埃里克森还在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的人格发展论中提出了新的发展模型:个体在家庭范围内同父母的关系,以及在家庭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构架范围外同一种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的关系。埃里克森关心的是家庭成员与其社会文化相互影响的动力学。
随着研究领域的扩展,埃里克森对历史和社会文化问题本身表现得越来越感兴趣,这使得他在对同一性问题进行研究时最终完全离开了自我这一核心,而着重探讨社会文化环境与个体同一性形成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在这期间,他一方面非常重视用自己的理论去解决时代所产生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又力图从社会、历史等更广泛的范围内对同一性问题进行探讨,以丰富和完善他所提出的自我同一性理论学说。[5]埃里克森以同一性混乱以及自我同一性的丧失解释了工业技术特别发达的美国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迫切的社会问题,比如青少年问题、妇女社会地位问题、种族同一性问题等等。而对于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埃里克森则希望能够产生一种更为广泛的、可以无所不包的人类同一性,可以把全世界人们共同联合起来。基于心理与社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心理社会学观点,埃里克森目睹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预感到了科学技术引导人类历史的发展将成为一种潮流,因而他认为当今世界最广泛最有潜力最富有吸引力的未来同一性应当是工艺技术同一性。但是,埃里克森也明白,单纯凭技术建立起来的同一性可以具有积极的建设性也可以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对此,他寄希望于未来新时代的青年,希望他们在未来社会中能形成一种超意识形态的普遍的人类伦理学,与未来的人类同一性相辅相成,收相得益彰之效。但是究竟什么是未来的伦理学,埃里克森并没有告诉我们明确的答案。在纷繁的各种社会问题中,他只从单纯的生产力观点或纯科学技术观点出发,希望能出现一种更为广泛的具有普遍伦理学意义的同一性来统辖社会文化历史领域中的各种现实的同一性,并设想这种同一性能够限制工艺技术的无限扩张和滥用,可以在科学技术工作中形成人类的共同语言和普遍的道德准则。埃里克森以这种未来同一性作为其对同一性问题研究的最终畅想,并试图将其纳入到他的自我同一性理论体系之中以成就一门完整的学说,但这显然是他自己所说的一种乌托邦式的人本主义的理想境界,是永远难以实现的。[6](P1051)
[1]维特根斯坦.陈嘉映译.哲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R.J.Nelson,Naming and Reference Press,London:Rutledge,1992.
[3]李大强.寻找同一条河流——同一性问题的三个层次[J].社会科学辑刊,2010,(2):61.
[4]埃里克·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刘慧莹.埃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理论的文化解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2,(3):23.
[6]车文博.弗洛伊德主义论评[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
Analysis on Erikson's Self-identity Theory
JIANGQin
(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s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s,Guangzhou,Guangdong 510507)
Self-identity theory came from Erik·H·Erikson's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Erikson was an American psychologist.Erikson accepted Freud's ideological ideas andfixed Freud's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theory.He said we should valu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o personality development.His self-identity theory included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For he made future identity as the solution of self-identity theory,his theory was Utopian.
Psychosocial Developmental Theory; Self-identity; Identity Crisis
B84
A
1671-9743(2011)11-0019-03
2011-10-26
江 琴(1979-),女,安徽黄山人,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教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