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发展改革研究院能源交通研究所 刘惠萍
上海临港产业区位于上海东面角,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的交汇处,规划面积241km2,主要分为重装备区、物流园区、主产业区、综合园区、奉贤区五大功能区块。产业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是目前世界上少有的集航空、海运、铁路、高速公路、内河运输等五种交通功能于一体的区域。临港产业区于2003年筹建,至“十一五”末,产业发展框架、基础设施体系、联动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为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能级,几年来,临港产业区前瞻性地开展以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研究,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组织产学研团队,广泛开展国内外合作研究和交流,对临港产业区进行了积极的低碳实践探索。2011年4月,经市政府批准,临港产业区被列为上海市首批低碳发展实践区之一,将开展为期3年-5年的试点实践活动。为做好试点工作,探索低碳发展新模式,根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关于虹桥商务区等8个区域开展低碳发展实践区试点工作的通知》(沪发改环资[2011]031号文)的要求,临港产业区制定了低碳实施方案。“十二五”期间,临港产业区将聚焦的“产业高端化、城市国际化、环境生态化”发展目标,围绕临港产业区走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的迫切需求,积极开展低碳实践区试点工作。
本文根据临港产业区特征和低碳发展目标,结合国内外低碳区域发展经验和笔者的多年工作实践,对其未来低碳发展需关注的问题进行研究思考,以期为产业区低碳实践试点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根据《临港产业区低碳发展实施方案》(2011-2015),临港产业区将按照建设新型工业生态园区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参与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产业高端自主、生活宜居便捷、环境低碳生态、体制清晰高效”的临港低碳模式。
到2015年,力争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10年下降20%,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0%。初步建成临港区域能源数据监测管理系统,探索建立低碳认证制度和低碳金融体系,基本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核心、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具有低碳竞争力的产业格局,完成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低碳城市功能配套,基本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低碳生态型工业化产业基地建设目标。
临港产业区在规划建设之初就开展了大量的低碳经济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临港产业区濒江临海,滩涂资源丰富,水网交错,湿地面积较大,生物多样性相对较高,生态足迹供给高于上海市平均水平,生态承载力是上海市平均水平的两倍,生态环境优势明显。总体来说,临港产业区具有很好的前期低碳实践和自然环境两大基础条件优势。
临港新城虽然是在一片滩涂上起步,但承载着国家和上海未来发展的战略功能布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的要求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临港地区一直坚持走以科技引领的低碳发展道路。在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低碳项目研发和示范应用上的投入资金达到1.6亿元左右,内容涉及总体战略、低碳能源、碳源碳汇、污染控制、建筑节能等有关低碳发展的各个方面。同时,在临港产业区建设发展过程中,还根据不同阶段需要,加强同国际国内交流合作,进行相关产业选择、能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交通体系、工业建筑节能等方面实践探索,为产业区下一步试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临港产业区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位于东亚季风盛行区,具备发展风力发电的良好条件。产业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的沿海地带,空气透明度高,日照比较充足,属于日照辐射三类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日本、英国和德国等国家,具备发展太阳能的良好条件。同时,地热能、沿海滩涂等能源和土地资源丰富,具有规模开发利用的独特优势。截至2010年底,临港地区的风电装机容量超过130MW,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20MW。能源效率在上海居先进地位,2010年万元GDP能耗为0.55t标煤。
产业区邻近东海平湖油气田,具有就近接入、就地利用天然气的条件。临港产业区天然气中低压管网已基本建成,用户端的接入条件基本具备,可直接为产业园区的各类用户提供天然气供能服务。临港产业区陆路交通十分便捷,铁路芦潮港中心站是全国18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内河运输是上海“一环十射”内河航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上运输可依靠洋山港LNG一期工程,上述条件为石油和其他能源的调入创造了优越条件。
临港产业区主导产业和大型企业正在呈现加速集聚态势,有利于推广应用能源高效利用技术系统。大量开工新建的公共、工业建筑具有大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等低碳能源的条件。
临港产业区具有建设低碳发展实践区的独特优良基础条件,但未来建设低碳发展实践区建设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1)用能方式亟需变革。能源结构尚需调整,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和能效有待提高。区域能源安全应急保障手段尚需完善。
(2)能耗水平和碳排放本地数据尚不够清晰。特别是在体制机制理顺或重构的过程中,产业区能耗统计监控和碳源碳汇管理体系尚需健全。
(3)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重大。临港地区原本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生物多样性较高。如何让上海这个生态过渡带和生态门户在快速发展中做到自然、经济和人的和谐共存,值得探索。
(4)打造低碳人才高地任重道远。低碳发展必须要有人才、资金和政策等支持,人是关键,临港产业区地处远郊,如何集聚人才,构建社会共同参与的低碳发展平台是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借鉴国际国内经验,建议临港产业区未来低碳试点区实践要更加注重前瞻性与操作性的结合。更加关注以下五方面内容,即低碳产业发展、低碳能源利用、低碳生态环境、低碳管理模式、低碳人才聚集等。
处理好产业增量上的“低碳化”,逐步压缩产业存量上的“高碳化”。以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低碳能源发展带动低碳能源产业链的中下游技术装备业发展。以智能电网产业发展为引领,逐步拓展区域智能微网技术装备产业,着力在项目中培育一批具有区域制造业发展特色的服务企业,为临港产业园区发展和技术装备、人才服务走出去奠定厚实基础。
在进一步遴选项目,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要更加注重提高可再生能源、天然气等低碳能源比例,区域建筑和生产系统用能方式由单一供电、供冷、供热向热电冷联供分布式供能系统转变。园区用车加大天然气(LNG或CNG)等清洁能源汽车的采购和更新替代力度。全面提升产业区生产、交通、建筑生活用能方式。
开发中保护和修复天然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国际经验值得借鉴,如澳大利亚西澳矿产资源地开发天然气,对动植物的保护要求非常严格细致。当地有许多铁矿石颜色的自然堆砌土丘属于生态保护范畴,铺设燃气管道掘路挖沟前,要拍摄原土丘自然形貌和尺寸,施工结束必须按照片尺寸恢复原貌。因此,在产业发展中,从自然生态保护到清洁能源引入、工业生活废弃物处理循环利用都要细化相应保护和修复准则并予以实施。
欧洲和日本的节能管理经验告诉我们,节能有时未必要投资,有时可以投少量资金就节约大量能源,节能的核心是能源管理。因此,在产业园区低碳管理中,要将可简单实施的关灯、减少打印等低碳生活、生产行为和采用高技术的园区管理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并重,从产业链的角度实施从供应侧到需求侧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的、针对生产及消费全过程的管理。
这是临港产业区聚集低碳人才的重要支撑。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通过设立明确的低碳发展奖惩标准,建立低碳发展激励机制,细化多层次、集成式人才服务政策,搭建实践区融资融智平台。借鉴德国区域能源管理经验,进一步完善由管委会牵头,相关部门和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及社区代表等组成的低碳推进工作委员会、低碳企业联盟、低碳专家小组和低碳宣传志愿者,培养一支应对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阶梯式人才队伍,形成合力,聚焦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