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农业厅厅长任永昌在全省农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08-15 00:54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农业工作研究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部署2011年工作
四川农业与农机 2011年1期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产品农业

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农业工作,研究“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部署2011年工作。

这次全省农业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0年和“十一五”农业工作,研究“十二五”现代农业发展,部署2011年工作。

12010 年农业工作成效显著,“十一五”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十一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农业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的决策部署,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积极应对异常严重的自然灾害、异常波动的农产品市场、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全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1.1 粮食实现连续4年增产。2010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726.6亿斤,比2010年增10亿斤、增1.4%,实现连续4年增产,为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连续3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油菜籽总产达到208万吨,连续9年创历史新高。粮食连年增产成为“十一五”全省农业工作的突出亮点。

1.2 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强力推进。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41.4万公顷,其中2009年9月以来新建34万公顷、改造提升61.9万公顷,60个基地强县培育县新建基地25.5万公顷、改造提升46.5万公顷,建成万亩核心示范区142个。全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正由零星散状向带状、块状聚集发展,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水果、蔬菜、茶叶等产业带和生产区。2010年,全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综合产值3 010亿元,比2005年增加1 469亿元,增长95.3%,带动全省农民人均增收259元。

1.3 农业机械化发展步伐加快。2010年,全省农机装备总量达到3 155万千瓦,比2005年增长43.3%;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31.5%,比2005年提高11.1个百分点。新建提灌站4 041座/10.9万千瓦,新增提灌机械8.9万台,建设机耕道5.6万千米。各类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达2.5万个,比2005年增长58.8%。

1.4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逐年提高。2010年,全省蔬菜、水果、茶叶监测平均合格率97.5%,比2009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未发生重大农产品安全事件。全省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6.1万公顷、占耕地的34.6%,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6个百分点,是2005年的2.3倍;创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00.8万公顷,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7.4万公顷,分别比2005年增加48.3万公顷和13.4万公顷,翻了一番。

1.5 农产品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取得突破。全省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 262个,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产品907个、有机农产品38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46个,获得“三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数量位居全国前列、西部第一。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4个、中国驰名商标44个,“四川泡菜”“峨眉山茶”“蒙顶山茶“”大凉山“”川藏高原”等区域品牌效应逐步凸显。举办和组织参加了“中国·四川泡菜国际论坛“”中国·四川彭州蔬菜博览会”“四川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第十届西博会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迎春大联展”等大型展示展销活动50多场次,让“川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走向全国。

1.6 农村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村各项改革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管理得到加强,流转更加有序,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壮大。2010年,全省已签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1 838万份,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1 767万份,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7.6%和93.9%。全省家庭承包耕地流转面积61.4万公顷,占承包耕地面积的16%,比2005年增加33万公顷。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2 628个,带动农户430.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3.6%。

1.7 农业投入连创新高。“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农业厅会同省发改委、财政厅累计争取中央和落实省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财政专项和各类补贴资金(不含灾后重建)总额达370亿元,比“十五”增加355亿元,增长了23.7倍。其中,2010年会同四川省发改委、财政厅下达各类资金达113亿元,比2009年增加8亿元。

1.8 农业灾后重建成效显著。到2010年底,39个重灾县农业和农机灾后重建项目累计到位资金123.8亿元,其中争取中央灾后恢复重建基金37.2亿元;累计完工项目480个,完工率达92.5%;累计完成投资124.9亿元,占规划任务的95.1%;累计修复受损农田9.2万公顷、提灌站6 528处、机耕道1.2万千米、户用沼气池42万口,建设产业基地12.5万公顷。实现了三年灾后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灾区农业生产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

与此同时,全省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改善,高产稳产农田面积由2005年的132.1万公顷增加到189万公顷,增长43.1%。全省拥有户用沼气池525万口,居全国第一位。农业法制建设稳步推进,2010年四川省人大颁布两部地方性农业法规,占全省立法数量的50%,县级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实现全覆盖。农业国际合作成效显著,“十一五”累计引进外资项目87个、到位资金2.2亿美元,2010年农产品进出口总额超过9亿美元。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增强,农业信息服务水平逐年提高,农业宣传多角度、全方位报道了农业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全省农场连续11年实现盈利,农业信访、农民教育培训和种子、植检、蚕业、花卉等工作也不断取得新进展。

四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超额完成了粮食总产量700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 750元的“十一五”规划目标,为保持全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省委、省政府和农业部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省级有关部门的鼎力协作,得益于全省农业系统的努力工作,得益于广大农民群众的辛勤劳作。

2 总结近年来农业工作,经验丰富启示深刻

2.1 必须把调整发展思路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前提。2008年,我们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经过深入调查和反复研究,全省上下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形成了共识:农业工作必须主动融入四川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进行谋划,必须“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大局抓农业,用抓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上述发展思路得到了四川省委、省政府的认同。按照上述思路,我们研究提出的发展十大特色优势种植业等写入了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决定》,争取省政府下发了《关于确保粮食安全的决定》《四川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12年)》《关于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意见》,《建设1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工程规划纲要(2011—2015年)》也即将下发。这一系列政策含金量很高的文件,将行业规划、部门工作上升为党政决策,为农业部门开展工作争取了政策、增强了手段。

2.2 必须把改进工作方法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要领。围绕实现农业“三个跨越”目标,我们在工作方法上实现了“三大转移”,即从注重抓粮食生产转移到与抓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并重,从注重抓农业生产转移到与抓农业产业化经营并重,从注重抓农业微观管理转移到与抓农业政策法规等宏观管理并重。坚持一手抓粮食生产,一手抓特色产业发展,在保障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同时,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一手抓农业生产,一手抓品牌打造和市场开拓,在实现生产发展的同时,产业链、增收链不断延伸;一手抓农业微观管理,一手抓农业政策法规等宏观管理,在促进生产发展的同时,农业部门的职能不断强化。

2.3 必须把谋划实施大项目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按照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思路,我们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政策等大好机遇,研究谋划了“米袋子”工程、“菜篮子”工程、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建设1 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农村能源建设、机耕便民道建设等重大农业工程,组织实施了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等重点项目,有力支撑了现代农业发展。

2.4 必须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抓农业工作,必须顺应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探索有效、管用的新机制、新办法。我们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引导农民依法规范有序流转土地,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土地保底租金+按股分红”“保护价收购农产品+按股分红”等利益分配模式,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增值利润。通过“专业合作社+农户“”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经营的产业化水平,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2.5 必须把强化协同配合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四川省农业厅积极主动与省发改委、财政厅、商务厅、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质监局、工商局、银监局、保监局等部门沟通衔接,先后联合下发了基本口粮田建设、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加强农业金融保险服务、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农超对接”等一系列文件,出台了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先后与眉山、凉山、广安、资阳四个市(州)政府签订农业合作备忘录,加快建设四川省现代农业示范区。与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柑橘研究所、蔬菜花卉研究所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与省农科院、四川农大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农科教”大联合。组织召开银政企座谈会,与金融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探索银政、银企合作新模式。

2.6 必须把争取领导重视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先后争取四川省政府召开了马铃薯、茶叶、柑橘、蔬菜产业发展工作会,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暨粮食高产创建现场会、全省粮食生产座谈会和两次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工作会等会议,省委、省政府领导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四川省农业厅及时将产业发展动态、农业工作亮点以及领导关注的热点等形成专报,报送省委、省政府领导。仅2010年,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对省农业厅工作的批示达191件,比2009年增加30件。

3 准确把握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明确四川“十二五”农业发展思路目标

3.1 “十二五”农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八次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对推动“三农”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四川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挑战更加严峻,任务更加艰巨。

一是支持保护农业的氛围日渐浓厚,但农业被边缘化的风险依然存在。国家将继续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和农村配置,进一步增加农业补贴,扩大农业建设规模,加大城乡统筹力度,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政策环境将更加有利。但农业比较效益偏低,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收的能力偏弱,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群众务农种粮的积极性低,农业很容易被边缘化。

二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但保持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供求平衡的难度依然很大。近年来,通过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大力度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大幅度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大范围推广实用增产技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连年增产。但全省每年净增人口30万左右,维持现有消费水平需净增粮食1.5亿斤左右。同时,随着以生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业发展和城乡居民食物结构的变化,饲料用粮和酿酒等加工用粮需求将大幅增长,保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求平衡的压力将不断增大。

三是农村劳动力还有剩余,但务农劳动力缺乏的矛盾日益突显。总体上看,四川农村劳动力丰富有余,但不少地方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基本是老人和妇女,年龄普遍偏大,素质不高。从短期看,农户分散经营仍将是主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仍然滞后,随着农村劳动力继续转移,将进一步加剧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滞后,农民职业培训明显不足,农业农村发展后继无人的问题逐步显现,将严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现代化进程。

四是农村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但关键领域改革仍然滞后。近年来,中央和省委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深化农村改革作出了更加明确的战略部署,各地也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任务积极推进农村改革,但在土地制度、农村金融等关键领域的改革举步维艰,创新力度不够,基层创造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没有得到及时的总结与推广。

此外,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增多,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多发频发重发趋于常态,灾变规律发生变化,不可预见性日益增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容忍度越来越低,一次质量安全事件可能引起连锁反应和放大效应,加上监管体系建设滞后,监管能力特别是基层监管能力薄弱,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这些,都需要我们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积极应对。

3.2 “十二五”农业发展思路目标。

四川“十二五”农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工作主线,把保障粮食供求基本平衡作为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作为核心目标,加快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实现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省粮食面积稳定在666.7万公顷以上,粮食生产能力达到830亿斤。油料稳定发展,马铃薯、茶叶、柑桔、蔬菜(食用菌)、烟叶、油菜、蚕桑、中药材等8大产业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三位;新建1 000万亩高标准农田,耕地地力提高0.5-1个等级;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4 400万千瓦,机电灌溉面积达到146.7万公顷,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农业科技贡献率提高3个百分点;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达到75%。

3.3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工程。“十二五”全省农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农业重大建设项目,已纳入农业部和四川省“十二五”总体规划。“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

一是“米袋子”工程。围绕水稻、玉米、马铃薯、小麦四大粮食作物,进一步优化粮食生产布局,着力打造粮食生产核心区和高产稳产现代粮食生产基地。重点建设良种繁育体系、高产高效技术集成创新与推广体系、植物保护体系、农业科技保障体系、农机现代化服务体系。

二是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全省建设1 000个万亩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每亩实现农业收入1万元,每个示范区实现农业收入1亿元,带动1 000万农民增收。同时,实施好以保障性蔬菜生产为重点的“菜篮子”工程。

三是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实施《建设1 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再造一个成都平原”工程规划(2011-2015)》,开展田间排灌、田型调整、田间提蓄、田间道路建设和地力培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是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全省适宜建池农户基本普及农村户用沼气,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基本实现沼气化处理,农村省柴节煤炉灶基本实现升级换代,秸秆能源化利用全面推进,藏区基本普及使用清洁能源,县、乡、村三级农村能源(沼气)服务体系基本覆盖。

五是机耕便民道建设工程。以“村社相通、院落相连、田间可达”为目标,以丘陵山区机耕便民道建设为重点,新建10.2万千米机耕便民道,实现3.3万个村民小组新通机耕便民道或改善通行条件,受益覆盖1 200万人、100万公顷农田。

4 扎实做好2011年农业工作,确保实现“十二五”农业发展良好开局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是“十二五”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全省农业工作要以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平台和抓手,按照“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思路,发展生产保供给,优化结构增效益,提升能力促转变,防患风险保安全,创新机制添活力。具体目标:力争粮食增产5亿斤以上,建设300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新建和改造提升产业基地54.7万公顷,建设高标准农田13.3万公顷,农业为农民人均增收60元以上,全省农机总动力增长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4.1 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一要强化粮食主产区建设。集中精力抓好88个粮食生产重点县,特别是要抓好产量5亿斤以上的62个核心县,着力在以广汉为代表的平原区、以仁寿为代表的丘陵区、以平昌和宣汉为代表的盆周山区打造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粮食生产示范基地,担当起粮食稳定发展的主力军。二要整建制推进高产高效创建活动。2011年在10个县整县、100个乡整乡推进创建活动,扩大创建覆盖带动面。通过推进“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示范和“五良”(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机)配套,着力提高集成技术覆盖率、粮经复合种植比例,增加种植综合效益。三要抓好防灾减灾。加强与气象等部门沟通协作,加强防灾减灾科研攻关和灾变规律研究,提高灾害监测预警水平,科学应对干旱、洪涝、低温冻害等自然灾害。大力推进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逐步实现整县和区域联防联控,使病虫防治面积占应治面积的95%以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控制在4%以下。继续抓好柑橘溃疡病、稻水象甲、毒麦等检疫性病虫害的监控、阻截和防除。

4.2 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千亿示范工程。一要抓好示范区建设。项目县要按照高起点设计、高水平建设、高标准管理的要求,新建和改造提升2至3个万亩示范区,辐射带动3至5万亩基地建设。同时,抓好成都市、南充市、广安市的现代农业示范,为全省创造经验、提供样板。二要抓好产业基地强县的培育和已命名强县的提升发展。指导40个基地强县培育县完善规划、落实措施,抓好已命名的20个基地强县的提升发展,促进特色产业由零星分散布局向集中连片建设转变,由数量规模增长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三要抓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2011年建设30个省级和50个县级良种繁育基地。坚持建管并重,把好种苗出圃关,保障优质种苗供应。四要抓好园艺作物标准园建设。争取农业部扩大标准园创建范围,按照规模化建设、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五化”要求,在每个项目县建设1至2个千亩以上标准园。五要抓好产业带的集聚发展。着力打造以宜宾、乐山、雅安等为核心的13.3万公顷名优绿茶产业带,以龙泉、双流、仁寿等为核心的6.7万公顷特色水果产业带,以彭州为核心的川西40万公顷蔬菜产业带,龙门山脉6.7万公顷优质猕猴桃产业带,川中6.7万公顷柠檬产业集中发展区,以及攀西3.3万公顷设施农业、3.3万公顷石榴和3.3万公顷蚕桑等特色产业带。

4.3 启动实施建设1 000万亩高标准农田工程。一要强化规划编制。各地要加快制定“十二五”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由县级政府发布实施,指导本地高标准农田建设。二要落实重大项目。重点实施全国新增1 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田间工程、新增农资综合补贴资金田间渠系工程、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项目,参与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三要强化重点示范。按照集中连片、规模建设、示范带动、发挥效益的原则,在成都平原、盆地丘陵、盆周山区、川西南山地4大区域,沿成渝(隆纳)、成南(广)、达渝、成绵(广巴)、攀西5条高速公路沿线,在20个县连片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1.33万公顷。四要加强地力建设。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普及和有机质提升行动,推广配方肥4 500万亩(次),推广秸秆还田腐熟面积16.7万公顷。

4.4 推动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一要实施好购机补贴项目,完成农机购置补贴项目投资16亿元,增加农机总量,优化农机结构。二要抓好农机化生产作业。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实行分类指导,促进成都平原、安宁河谷等区域农机化先行发展,粮食生产重点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粮油高产创建等项目区农机化加速发展,突出抓水稻育插秧、小麦播种农机化水平提高,完成机耕203.3万公顷、机插秧3.5万公顷、机收93.3万公顷。加强与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合作,保障农业生产燃油供应,发放农机加油卡10万张。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机耕道“进组工程”“到田工程”和便民道“入院工程”,建设农村机耕便民道8 000千米;加快机电提灌设施更新改造和新建步伐,修复改造提水控灌设备6.6万台次/64万千瓦,新建和改造提灌站2 000处/7万千瓦;强化机电灌溉管理职能,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建设5个万亩的机电灌溉示范区,研制推广农村户外泵站、移动泵站等机电灌溉新技术。四要强化农机行业管理。搞好农机制造、流通和维修行业监管,重点抓好补贴机具质量监督,推进农机维修网络和“西部农机试验鉴定基地”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隐患排查整治、农机安全大检查等活动,构建农机事故处理保障机制。

4.5 更加有效地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一要全面加强执法监督。二要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三要强化体系队伍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四要积极构建监管长效机制。

4.6 继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一要推进联合协作。加强重大农业科技问题的联席会商,完善“专家+农技人员+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继续深入开展农业科技“三大行动”,组织万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示范主导新品种133.3万公顷、推广主推新技术200万公顷、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 000万人(次)以上。二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深入推进四川创新团队建设,分区域、分产业建设新品种展示园、新技术示范区、新模式示范带、新机制推进点。推进市(州)农科院(所)联合,构建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三要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抓住实施新一轮种子工程的机遇,整合资源、强化监管,加快构建以产业为主导、大企业为主体、大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全面提高四川种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竞争能力、供种保障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巩固提升种业大省地位。四要推进职业农民培训。实施农民培训阳光工程,整合培训资源,编好培训教材,按产业进村社办班,在田间教学,培养职业农民。五要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国家项目为支撑,建设40个农技推广示范县,完成一批乡镇机构条件建设任务。实施万名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工程,完成农技推广工作制度建设任务。

4.7 着力建设农业品牌和开拓农产品市场。要坚持走质量效益发展之路,以特色品种、质量标准、产品形象争创名优树品牌。围绕大凉山、川藏高原、秦巴山区、川中丘陵等区域和优势特色产业,以“三品一标”为载体,继续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战略,推进“四川泡菜”“峨眉山茶”等区域品牌和“竹叶青”“吉香居”等企业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知名品牌。2011年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00个、绿色食品150个、有机农产品50个,申报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10个。要立足少环节多渠道,做好“农超对接”“直销直供”试点,实现鲜活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学校、机关、部队、医院,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举全省农业系统之力,办好“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继续举办“四川优质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积极组织参加第十一届“西博会”。支持、鼓励各地举办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发展论坛、专题推介会,让“土特产”走向大市场。

4.8 推动农村能源持续健康发展。认真贯彻《四川省农村能源条例》,进一步落实扶持政策,规范管理制度,完善沼气后期管理服务体系。以创建沼气化市(县)为目标,以新农村成片推进区为重点,推广玻璃钢沼气池,开展集中供气试点,确保新增沼气用户25万户、力争完成30万户;以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为目标,以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培育县和现代畜牧业试点县为重点,新建养殖场沼气示范工程30处、带动建设500处;以推进农村节能减排为目标,以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为重点,实施省柴节煤炉灶升级换代、秸秆能源化利用和沼气CDM减排交易项目;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目标,以新农村集中居住区为重点,建设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新增污水治理能力2 000万吨。

4.9 继续推进农业体制机制创新。一要强化农村土地流转管理与服务。做好农户承包地的确权颁证,规范土地承包档案,做到地块、合同、证书、台帐“四相符”和“四到户”。土地流转要严格坚持自愿、依法、有偿,防止城市工商资本通过土地流转对农民产生挤出效应。推进土地流转市场建设,建设30个县级土地流转服务平台。二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把2011年作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发展年,认真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办法,依法理顺管理体制,落实扶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着力培育一批标准化合作社。要加大培训力度,开展分级培训,省培训到县、市培训到乡镇、县培训到合作社。2011年省级培育150个、每个市州培育20至30个、每个县培育5至10个标准化合作社。三要抓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2011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要积极探索构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投入机制,既要发挥财政奖补资金的撬动作用,又要防止“一事一议”成为增加农民负担的新途径。

4.10 切实加强农业部门自身建设。一要扎实推进农业依法行政。二要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三要强化基础性工作。四要加强作风建设。

猜你喜欢
现代农业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现代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