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重点实验室于 2008年获批,韩德民教授任实验室主任。在实验室建设中坚持完善实验室制度和规范,注重实验室的“三性”管理:即科学性、严格性、民主性、强调以人为本,尊重知识、爱护人才的管理理念,强调人性与实践性的协调发展,营造适合人才成长与发展的氛围,把实验室学术梯队建设作为发展的永恒主题。实验室目前拥有一支国内一流的学术队伍,共有人员 83人。其中有教授 14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21名,研究员 2名,副研究员3名,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 17人;具有博士学位者 28人,占 34.1%,硕士学位者 18人,占 22%,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的较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实验室的学术委员会由15位国内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和相关领域的优秀专家组成,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 3人,主要任务为审议实验室的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自 2008年至 2010年的建设期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 26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 1项,省部级及其他项目 81项,发表 SCI论文 62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 1项,拥有授权专利 11项,出版专著 15部;共培养出站博士后 3名,目前在站博士后 1名,重点实验室流动博士后 1名。已培养博士生 10名,毕业硕士生 66名,在读博士生 24名,在读硕士生 38名。主要在以下四个重点方面开展了对耳鼻咽喉头颈科学的常见病、重大疾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
听觉相关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针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干预以及康复的研究,是临床工作的迫切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课题组在感音神经性聋的早期诊断、干预、康复及人工耳蜗植入方面进行应用研究,发现使用包含精细结构成分的人工耳蜗编码策略,可使耳蜗使用者声调语言识别能力改善程度明显提高,在噪声下声调识别成绩显著提高。提出了小耳畸形伴发中内耳畸形患者听觉电生理特点,对正常人及不同程度先天性耳畸形患者的面神经管走行进行重建,对于临床术前评估及优化手术治疗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率先在国内采用国际标准化变应原对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进行免疫治疗,建立了国内唯一的高速数字化显微视频图像采集和分析系统,用于精确评估呼吸道纤毛运动状况,对鼻部纤毛功能和嗅功能机制及干预治疗进行了研究。观察鼻用减充血剂麻黄碱和羟甲唑啉对鼻腔纤毛摆动频率的影响,提出二者临床用药的最适浓度,为临床鼻腔局部用药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率先报告了在人鼻黏膜中发现 Toll样受体 2和Toll样受体 4mRNA表达,提出 Toll样受体参与鼻黏膜宿主免疫防御机制,提出p38MAP激酶抑制剂是变应性鼻炎潜在的治疗药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患者典型病史+皮肤点刺试验 +血清学 sIgE检查(辅助)”的变应性鼻炎规范化诊断治疗体系。在鼻腔鼻窦炎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疗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创新性地应用三线减张技术对鼻中隔进行矫正,期望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推动鼻科学的基础和临床发展。
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在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 2%~4%,儿童患病则将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围绕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的早期诊断体系及个性化综合治疗模式开展了系列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资助。此外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嗓音疾病也越来越关注,然而目前国内对嗓音疾病缺乏系统完善的评估方案及规范化的综合治疗,导致大量患者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诊治,鉴于此,本实验室对嗓音疾病的病因学、发病机制、综合诊断及嗓音微创外科治疗技术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总之,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和嗓音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发病机制,规范各种治疗模式的选择标准和手术效果的评估,有助于取得更好的疗效,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头颈肿瘤特别是喉癌的微创治疗方面,本实验室已初步建立以激光治疗为代表的喉癌微创治疗体系,病例诊治数量居全国同行业首位,为下一步深入开展相关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课题组在呼吸道乳头状瘤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喉癌生物学特性研究、头颈肿瘤综合治疗研究以及头颈肿瘤生物学特性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抑癌基因启动子区过甲基化所致的基因突变这一机制可能参与了喉癌发生的早期过程,可以利用此特征作为喉癌的早期诊断指标,对建立喉癌相关基因的甲基化谱具有积极作用。上述相关研究对判断疾病预后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现在负责编辑出版 3种国家级专业期刊,分别是《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010年间共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39期,培养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 3800余人次,充分体现了重点实验室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带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