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涤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中国家庭变迁视野下的家长教育研究
吴 涤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金华 3210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庭变迁也给家长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为了应对家庭变迁给家长教育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家长教育需从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加强家庭自身认知能力的培养、积极鼓励社会教育力量办学、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改进。
家庭变迁;家长教育;家长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家庭历经沧桑,传统的大家庭的瓦解,家庭观念的更新,家庭功能的调整,以及家庭关系的转变,都给中国的家长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而,对于中国家长教育的研究应触及到家庭变迁对家长教育影响的各个方面。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曾经说过:“家庭是一个能动的要素,它从不停止在一个地方,而是随着社会由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从低级形态发展到高级形态。”[1]因此,随着中国社会转型进程的推进,中国家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家庭观念的全面更新。由于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形成了“以家为本”、“家庭利益至上”的传统家庭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西方文化的流入,中国人的价值观开始发生转变。年轻一代开始追求自身在家庭中的独立地位和自主发展,不愿再受家庭束缚,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此同时也造成了“缺乏牺牲、容忍精神”、“孝道淡漠”、“道德滑坡”等现象的出现。不可否认的是以上一系列具体变化都反映出中国家庭成员的家庭观念已向“以人为本”、“个人需求至上”过渡。其次,家庭规模的大幅减少。在传统的中国家庭中以多代同堂的大家庭为主要特征。然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社会流动的加强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家庭结构开始向核心化、小型化、多样化发展。一方面,核心家庭成为中国家庭的主要形式。据中国2005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平均每户家庭的人口为3.13人。另一方面,家庭结构向多样性方面发展。随着结婚率的下降,非婚同居数量的增多,离婚人数的增加,致使单亲、离异以及重组家庭大量出现。此外,由于父母工作繁忙,使得隔代家庭成为现代家庭结构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第三,家庭关系的平等化趋势。蒙德·弗思认为“社会结构中真正的三角关系是由共同情操所结合的儿女和他们的父母。”[2]该三角理论提出了家庭中横纵两种关系,即夫妻关系和子女关系。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家庭关系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但是,在当代的中国,随着社会的转型,“平等”、“民主”已成为现代社会家庭关系的主旋律。现代家庭中长辈与后辈处于一种平等的互动关系之中,夫妻双方共同掌握着家庭事务的决定权。第四,家庭功能的调整。在传统中国,家庭基本上处于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之中,家庭中的诸多传统功能,诸如经济、教育、养老等都可以在家庭内部完成。但是在急速变迁的社会里,家庭的各项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家庭功能出现外移的趋势。随着现代化的工业、教育、福利等组织不断完善,并将家庭的经济、教育、养老等功能吸纳进来,从而实现了家庭功能的外移。另一方面,家庭的情感、教育功能得到加强。在现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疏远,人们倍感孤独,家庭已成为人们的避风港口,家庭的情感功能得到了大幅提升。此外,随着社会对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家庭的教育功能也愈显突出。
由于受到传统家庭本位思想的影响,不少家长认为子女的成就会给家庭带来荣耀。于是家长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子女,子女沦为家长实现梦想的工具。然而,在知识经济的今天,个体本位的思想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家选才更加看重人的个性化与创新能力。但是目前中国家长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建立在实用主义思想的基础之上,为家长提供一整套标准化的家庭教育知识与技能,以满足家长为求子女“考好大学、找好工作”的目的。这样致使教育已不再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相反地它已沦为束缚人们的工具。因此,家长教育应对其现有的教育目标进行一定的反思,以推动家长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在传统的大家庭中,孩子的教育主要是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承担,此时的各家庭之间的教育差异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家庭成员的数目急速下降,家长很难从亲属方面获得帮助,因而自己承担起教育子女的重任,此时家长的参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子女的学习成就。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家庭(单亲、离异、隔代教养家庭),由于家庭结构不完整,早期家庭教育功能明显削弱。科尔曼曾指出,双亲俱在的完整家庭的子女,享有较多的资本,通过父母亲的激励作用而提高学业成就,所以在学业成就上表现比单亲子女更佳。[3]因而,家长教育如何使不同类型家庭的家长充分利用现有的家庭教育资源教育好子女是十分必要的。
在传统的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被看做是一件私人的事情,而家长教育知识的传递也是通过代际之间得以完成的。然而,随着家庭功能的外移,家庭与社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社会各界开始重视对家长的教育,并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的素质。但是目前中国的家长培训工作主要是由各级各类中小学承办,其教育对象主要是在校生的家长,但对于学龄前儿童的家长、祖父辈、以及成年人的家长缺乏相应的指导。此外,一些盈利性的教育机构及组织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家长教育指导,但由于其商业性质过浓把一些低收入家庭的家长排除在外。因而,家长教育应考虑如何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家长教育,从而使家长教育的网络覆盖到每一个家长。
在现实生活以及各种媒体报道中,家长与子女的冲突时有发生。许多家长都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很难管教,不像自己小的时候那么听话。这一现象的出现与我国家庭关系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现今的家庭,家庭关系趋于民主化,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建立在一种平等的基础之上。在对子女的教育方面,家长也认识到原有的权威式的教育方式已不再适用,但是却不知道如何来把握与子女之间“民主”与“尊重”。因此,家长在教养孩子上变得不知所措,在管教上出现了忽紧忽松、前后矛盾的现象。而家长的困惑与不安加剧了与子女之间紧张关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因而,如何应对家庭关系转变所带来亲子关系的变化,是摆在家长教育面前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在推行家长教育时,首先应考虑的是家长教育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从家长教育的概念可知,它是一种教人如何为人父母的教育。由此可见,家长教育并不是一种对孩子进行的教育,而是对家长实施的一种教育,以培养他们教育孩子的技能,并帮助他们扮演好现代父母这一角色。因此,我国家长教育的目标应定为在注重父母及孩子发展上的需求。这就要求家长教育将孩子和父母均看做研究的对象,在关注孩子发展需求的同时,关注家长自身的需求。一方面,要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个性特征,以便对孩子因教施材,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成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关注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个人素质的提升,帮助家长对家庭、社会变化所带的不适进行积极的调适,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面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以及子女的教育。
家长教育不可能做到为每个家庭制定不同的教育方案,帮助他们解决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因而,家长教育应帮助家长认识到自己家庭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并学会如何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加工和创造,为子女的教育服务。首先,引导家长对自己的家庭有清楚的认识。只有家长对自己家庭的情况有很好的把握,才能发现家庭中存在着的不利因素并进行弥补与改善,为子女的学习、生活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其次,设计教育方案进行分类指导。通过教育方案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协助家庭成员、满足其发展需要,以减少家庭问题的产生。美国在开展“家庭生活教育”时就针对不同的家庭(如:单亲、离异、再建或再婚、隔代教养家庭等)的家长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有效地提高了家长对家庭自身的认知能力。最后,促进家长之间的经验交流。家长之间的交流不仅有利于家长吸取其他家长在教育子女时的经验与教训,还有利于家长之间探索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在原有的中小学开办家长学校的基础上,应积极鼓励社会教育力量参与办学。社会教育力量是推动家长教育实施的生力军,它的优势在于,满足不同家长的需求,有效地弥补了教育资源的不足。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调动社会教育力量,发挥多元主体的积极性。首先,以社区为依托,利用其立足于社区,面向社区,服务于社区居民的优势,开展各种讲座、咨询、专业辅导、家庭活动等,使家长可以“随时随地”接受家长教育。其次,成人教育机构(电大、夜大等)作为专门为成人提供教育活动的机构,理应承担起家长教育的研究与推广工作,使家长教育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第三,鼓励企事业单位利用工会对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教育,帮助职工解决家庭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使职工能够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亲子关系具有深刻的情感属性,它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对家长进行亲子关系调节技巧的辅导应成为家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首先,教会家长给予孩子适当的关怀。在家长对子女的教育中,应妥善地解决“爱”与“管”之间的矛盾。马卡连柯提出,“正如奎宁一样,正如食物一样,爱的要求有一定分量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应是有理智的爱,有分寸的爱、否则,全盘的教育工作就会一败涂地”[4]。其次,加深家长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尊重与信任。家长应该了解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信任。只有家长尊重孩子的各项权利,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第三,促进亲子之间良好沟通的建立。亲子沟通是决定亲子关系优劣的重要因素,许多亲子冲突都源于亲子之间不良的沟通方式。因而,家长教育应改变家长原有的说教式的谈话方式,帮助家长掌握良好的沟通和表达技巧,学会倾听、理解孩子的想法。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
[2]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59.
[3] 杨启光.发展型家庭补偿教育政策的构建——以学校变革中家庭参与的不平等为视角[J].教育科学,2009(05):15-30.
[4] A.C.马卡连柯.家庭与儿童教育[M].丽娃,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
责任编辑:何玉付
G78
A
1671-8275(2011)01-0080-02
2010-11-06
吴涤(1985-),女,辽宁抚顺人,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