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活态传承——以厦门市“中秋博饼”为例

2011-08-15 00:46廖建媚
黄山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厦门文化遗产物质

廖建媚

(厦门理工学院 公共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1024)

海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与活态传承
——以厦门市“中秋博饼”为例

廖建媚

(厦门理工学院 公共体育部,福建 厦门 361024)

运用文献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揭示了厦门“中秋博饼”的历史渊源,系统分析了“中秋博饼”的特征,深入挖掘了“中秋博饼”的多元价值,指出了“中秋博饼”保护与传承的具体途径与措施,试图以此为契机,推进海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活态传承。

中秋博饼;有效保护;活态传承

1 前 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被设立为我国“文化遗产日”。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福建省有36个项目。截止目前,厦门市共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1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8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3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12人。[1]其中,“中秋博饼”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价值,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并于2008年6月收入在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可见,保护和利用好“中秋博饼”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要而深远。

2 “中秋博饼”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秋博饼”,也叫“博中秋饼”、“博会饼”,是闽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民间习俗,民间传承约300年,厦门地区特别盛行。每年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举行“中秋博饼”活动。它通过掷6个骰子的方式,获得“状元”1个、“对堂”(榜眼)2个、“三红”(探花)4个、“四进”(进士)8个、“二举”(举人)16个、“一秀”(秀才)32个,赢得大小不等共63块月饼,它是一项高雅的节庆娱乐和带有竞技游戏色彩的民俗文化活动,深受公众所喜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元”由最早的月饼,变为生活用品,再变为购物卡,乃至如今的汽车、游艇,但是只有博规基本没有改变。

3 “中秋博饼”的历史渊源

“骰子戏”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的唐代宫廷游戏——“骰子戏”,是博饼游戏的雏形。当时新春开始,每逢重大喜庆节日,宫中仕女及太监,都加入到游戏行列,到了开元年间最为盛行,相传当时唐玄宗有时也参与到这个游戏中,与嫔妃同乐。随着科举制度的兴起,“骰子戏”逐渐演变成为寄托了考生们“高中”愿望的“状元局”、“状元筹”游戏,在考生们当中广为流行。后来,随着科举制度的废止,多数相关的习俗就逐渐消失了,但在厦门仍然比较流行中秋会饼博状元的玩法,因为这种活动很有趣味,而且机会均等,于是很快扩展到民间,融入到大众生活中。

另外相传,中秋博饼是郑成功屯兵厦门时为解士兵的中秋相思之情、激励鼓舞士兵士气而发明的。300多年前,郑成功以厦门为根据地,驱逐荷夷收复台湾。到中秋节前后,士兵们倍思亲人,郑成功的部将洪旭,为了宽慰士兵思乡之情,经过一番筹谋,巧设“中秋会饼”,让士兵们一边赏月,一边“博状元饼”。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博饼”活动便在厦门和台湾流传开来,成为福建闽南一带尤其厦门市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2]有学者翻遍跟郑成功有关的史料和厦门地方志,都没有发现任何记述。因此,这个传说只能当作中秋博饼的一种有趣附会,却不能作为博饼起源之正解。

对于中秋博饼的历史来源,众说纷纭,2000年10月24日,厦门市郑成功研究会和闽南文化学术研究会联合举行了“博饼起源”专题讨论会,有近20名文史研究者参加。《厦门社科联简讯》第22期刊载了与会学者的讨论结果:1.厦门中秋博饼习俗与郑成功无关;2.假如认为是传说,同样是毫无根据的;3.中秋博饼形成时间,当在1830年以后至1905年之前。[3]

4 “中秋博饼”的特征

4.1 “中秋博饼”具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特征

目前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已经达到144天,一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日子属于节假日,其中中秋节放假2天,而每年的中秋节又与国庆节黄金周、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举行时间邻近,因此整个“中秋博饼”的持续时间较长,一般从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开始一直延续到中秋过后的一周甚至更长时间,厦门市借此东风举办“博饼文化节”,使此风俗名扬四海,远播天下。

4.2 “中秋博饼”具有身心活动和娱乐性特征

博饼本质上是一种略带博彩性质的游戏,作为游戏,它有“有惊无险、有竞无争、贵在参与、皆大欢喜”的优点,它是一种强调自愿参与、并非他人强迫,并且参与者在公平的环境中,按照严格统一的规则进行游戏,对于游戏结果参与者无争议,通过游戏过程追求身心放松,使人产生积极、愉快的参与感,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5 “中秋博饼”的多元价值

5.1 社会价值——纪念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对异族入侵而提出来的,中华民族在过去屈辱的100年中涌现出很多爱国志士,他们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也有很多被埋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郑成功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敬仰的民族英雄,300多年以来,两岸同胞对这位民族英雄充满崇敬和怀念。通过“中秋博饼”活动纪念民族英雄郑成功,对提醒我们国人勿忘国耻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弘扬郑成功的民族精神,增进两岸间的文化凝聚力,构筑两岸的文化交流平台具有重要的作用。

5.2 文化价值——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博饼是厦门人100多年来独有的中秋传统活动,是一种独特的月饼文化,也是一种显著的地域性文化,更是人们对历史的一种传承。之所以认为博饼是厦门的习俗,是因为厦门比较完整、比较全面地沿袭了这种活动。厦门的中秋博饼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欢迎,其原因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外,主要是博饼活动很切合中秋佳节的氛围,它和香港舞火龙、广东、广西的玩花灯等习俗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就中秋的内涵看,中秋博饼的活动是最吸引人和最有特色的。厦门的博饼风俗讲究的是一个开心,是博一个好兆头,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博中状元的人,一年运气总是会特别好,这当然是因为博饼活动里倾注了人们的感情寄托。所以,厦门人总是对中秋节格外重视,博饼是厦门人最钟爱的中秋活动,也是最热闹的一个民俗节日形式,许多到厦门的外乡人都很容易喜欢上这项趣味性大、参与性强、普及性广的活动,故厦门民间有“小春节,大中秋”的说法。

5.3 政治价值——架构海峡两岸人民的桥梁与纽带

“中秋博饼”在福建省闽东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普及性高,参与人数多,群众基础好,上至政府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下至民间亲朋好友聚会都充分利用这项活动进行各种“博饼”休闲活动。继国家2008年6月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中国其他省市纷纷开始效仿此项活动。海峡两岸人民同祖同宗同习俗,通过博饼这种民俗活动积极地促进了闽东南地区和海峡两岸华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认同与完善,唤起了他们的宗族亲缘,激发了华人同胞认祖归宗的共同心愿,进一步加深了两岸人民的沟通和联系,成为对台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

5.4 经济价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中秋佳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厦门的佳节尤具特色,主要表现在用一阵阵清脆的骰子声代替了普通的吃月饼、赏月、喝茶、吃文旦,节日的气氛甚至超过春节。厦门政府为了推动旅游,每到中秋节,在旅游景区举办博饼大赛,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体验一回厦门人的中秋乐。而很多商家为了吸引顾客,创立品牌,紧紧抓住中秋博饼这个商机,利用中秋举行各式各样的中秋博饼活动来让市民们更了解自己的项目,进而提高销售业绩。

5.4.1 建设博饼民俗园促进厦门旅游业的发展

厦门建有国内唯一的一座常态化博饼主题景区——博饼民俗园,它于2008年6月18日正式开园。这座厦门博饼民俗园位于岛内海沧大桥旅游区内,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它以中秋博饼活动为主要体验内容,是一座集游览、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旅游景区。在博饼园内,建有全国首家博饼文化展示馆,展示馆以“千古一博”为主题,用文史资料和实物模型还原了博饼的历史,介绍了博饼在厦门发展的情况。另外,园内打造了“状元楼”,游客们可以在楼内进行传统的围桌博饼游戏,尽情地体验博饼的乐趣。

5.4.2 举办“博饼文化节”促进厦门相关产业发展

近年来,厦门市政府利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和中秋临近的契机,每年举办一届由有关部门主办的“博饼文化节”,用民俗活动的形式来弘扬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厦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有数十万人往来于厦门,或进行商贸洽谈,或观光旅游,或探亲定居,厦门市适时开始的“博饼文化节”俨然成为一项推动厦门商贸、旅游、交通、运输、餐饮、购物、信息等为一体的经济消费产业链活动,为各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5.4.3 中秋博饼商业活动促进厦门商业的发展

商家们瞄准中秋这一节点,纷纷在中秋节前后推出中秋博饼活动,为厦门城市带来不少喜庆气氛。活动紧扣“博饼”概念,并在活动现场举办一系列的博饼挑战赛等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如房地产开发商采用最自然的营销方式,借举办中秋博饼联谊活动,将新老客户聚集在一起,增进业主感情,促进交流,同时借博饼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借机为企业营销中心汇聚人气,从而促进商品销售。

6 “中秋博饼”有效保护与活态传承的途径与措施

1.运用文字、录音、录像、视频、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将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价值的“中秋博饼”材料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相关档案和数据库。

2.积极发挥政府行政部门在引导、保护和弘扬“中秋博饼”中的作用。政府决策部门加强对“中秋博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从宏观上统一思想,制订规划,给予“中秋博饼”积极扶持,提供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实行“中秋博饼”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级保护制度,建立分工明确、运转协调的“中秋博饼”非遗保护工作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保护工作者队伍,为弘扬“中秋博饼”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应有贡献。

3.加强国民教育,形成自觉保护意识。教育是产生文化认同的动力,通过向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宣传和传播“中秋博饼”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信息,确认、尊重和弘扬“中秋博饼”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地位,[4]提高全社会公民对抢救和保护“中秋博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使全社会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复制、不可再造和民族特有等的认识,从行动上推进厦门市文化城市和生态建设。

4.加强区域性保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分布看,不同的地区其文化遗产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历史积淀的结果,与本地区的民俗、习惯、风俗、信仰有很大关系,“中秋博饼”也不例外。地区的差异本质上是文化的差异。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先是要认同地区文化,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其进行继承和保护。[7]

5.以“中秋博饼”文化资源的产业化为切入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面向行业市场,认真、仔细研究“中秋博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研究它的被接受规律,尽最大可能发挥它的文化效益。积极探索“中秋博饼”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子,实现民俗文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民俗传统文化谋求突破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6.实施民族文化品牌战略,合理挖掘“中秋博饼”民俗文化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方针是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首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打造海西体育非物质文化品牌,面向大众,立足现实,从小处着眼,由小做大,从“中秋博饼”开始逐步发展。第二,坚持严格要求,精益求精,杜绝急于求成而对“中秋博饼”遗产粗制滥造或者破坏性、投机性开发,适时地将之加以规范,使博饼尽可能不向博弈方向倾斜,在博饼日益“物质化”之时,认真思考如何建立健康有序的运作机制,挖掘其平等和谐的文化内涵,防止大众的娱乐心理异化为投机心理,真正保护好“中秋博饼”等海西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1]邓文冰,周秀玉.厦门市政府公布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EB/OL].http://www.xmculture.gov.cn/whzt/fybh/zxdt/201009/ t20100929_27514.htm,2011-5-19.

[2]百度百科.厦门博饼民俗园[EB/OL].http://baike.baidu.com/ view/3929228.htm.

[3]厦门博状元饼的民俗[EB/OL].http://www.17u.net/lxstemplate/ index_tour113096.html,2011-04-10.

[4]董胜美,梁同福,等.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3):82-84.

[5]钟典模.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继承[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J].2010,32(5):121.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Live Transmission of Intangible Sports Cultural Heritage in Haixi——Taking"moon cake sharing at Mid-autumn Festival"in Xiamen as an example

Liao Jianmei
(Department of Public Sports,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Xiamen361024,China)

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questionnaire and logical analysis,this paper reveals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moon cake sharing at Mid-autumn Festival"in Xiamen,makes a systematic analysis of its feature,digs deeper into its pluralistic value,and points out specific ways and measures for its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This paper aims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promote effective protection and live transmission of intangible sports cultural heritage in Haixi.

moon cake sharing at Mid-autumn Festival;effective protection;live transmission

G80-05

A

1672-447X(2011)05-0101-04

2011-06-08

廖建媚(1979-),福建顺昌人,厦门理工学院公共体育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训练学。

胡德明

猜你喜欢
厦门文化遗产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厦门正新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偶”遇厦门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厦门猫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