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2011-08-15 00:46田海舰杜晓雷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田海舰,杜晓雷

(1.河北大学 马列教研部;2.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田海舰1,杜晓雷2

(1.河北大学 马列教研部;2.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环境下,面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价值选择矛盾化、价值追求实用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问题,明确大学生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构建其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构建大学生“求真、爱国、创新、自强、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他们自身成长和成才的内在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大力培育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 “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1]那么,“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如何构建这一核心价值观,人们在这一重大问题上至今并没有达成共识。笔者认为,在新世纪新阶段,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和根据,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才具有科学的内容,其构建才能确保正确的方向。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构建当代大学生“求真、爱国、创新、自强、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自身成长和成才的内在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对于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全球化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并存导致的人们价值观念的缺位、颠倒、错位,教育体制自身的不完善,舆论宣传引导力度不够,都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积极健康,符合社会主流价值导向,表现出相对协调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不同程度存在诸如信仰迷失、信念动摇、理想失落、是非模糊、狂热焦躁、心理低沉等不确定因素和矛盾心态。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环境下,面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价值选择矛盾化、价值追求实用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问题,尽快明确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并积极培养和构建,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我们提炼“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科学原则、指明了正确方向。我们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和根据,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求真、爱国、创新、自强、诚信”的核心价值观。

其一,树立 “求真”核心价值观,是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在要求。求真,既是在认识事物时追求事物发展的真理所在和寻找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是一个不断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求真精神实质上就是追求科学和真理的精神。首先,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根本内容,也是其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与人民性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其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容。大学生要牢固树立科学的精神和态度,认真学习和掌握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自觉遵循科学揭示的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客观规律,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不断提高科学素养,反对各种封建迷信、愚昧落后的思想和行为。应该说,了解事情的真实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坚持真理、修正谬误是大学生必备的精神素质,求真务实的作风有利于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更好地认识自己、规划自己,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人生之路,而不会在混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我。目前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求知欲不强,浮夸浮躁,人云亦云,妄下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论断,这都与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理性精神相违背。

其二,树立“爱国”核心价值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应有之义。当前,爱国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共产党、爱社会主义。首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这一理想代表和反映了中国社会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和接受,成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旗帜、中华民族奋斗前行的向导、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坚强主心骨和强大推动力。[3](565)当代大学生应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爱党、爱社会主义。其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走向繁荣富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当代大学生应大力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再次,“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要求大学生以最诚挚的感情对待自己的祖国,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联系在一起,热爱祖国、忠于祖国、建设祖国、捍卫祖国,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推动祖国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前进。无论工作生活在哪里,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利益、尊严和荣誉,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国家的行为,坚决不做任何有损国格的事情。最后,“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要求大学生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民为本、热爱人民、忠于人民、服务人民,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共同维护人民的利益。爱国是对当代大学生最基本的政治要求,也是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动力。但仔细观察不难发现,部分大学生存在着国家意识淡漠、社会主义信念动摇、对改革开放没有信心、对党和政府不信任的言行。例如,他们学习、考研、考公务员的动机更多是从个人角度考虑,与国家的利益与发展很难有联系,这种苗头值得关注、警惕与反思。

其三,树立“创新”核心价值观,是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客观要求。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普遍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脱个人的共同的集体意识,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时代精神。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实践,孕育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创新是创造思维,是对已知事物或未知事物从新的角度、新的途径重新进行思考,提出新颖、独特的见解。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进步的源动力,没有创新,墨守陈规就没有发展和进步。改革创新精神表现为一种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思想观念,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表现为一种坚韧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它还包括民主法治精神、公平正义精神、诚信友爱精神、科学发展精神、和谐相处精神、以人为本精神 ,以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大学生必须把增强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和自身成长的高度来认识。只有树立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备积极主动的创新意识,才能提高竞争力。

其四,树立“自强”核心价值观,是 “社会主义荣辱观”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当然选择。自强,即努力向上,依靠自己,相信自己,鼓励自己,勇于承担责任。自立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的自强不息精神是国家进步的强有力保证。当代大学生应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自信自强意识。具体而言,“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要求大学生充分认识劳动在创造世界、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自觉地通过劳动创造财富,通过劳动获取个人正当利益,坚决反对好逸恶劳、不劳而获的行为。“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要求大学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不怕任何艰难困苦,不贪图安逸的生活,勇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埋头苦干,扎实工作,脚踏实地;保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坚决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和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要求大学生勇于担当,奋发向上,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自己的努力争取个人的利益和幸福,争取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自觉承担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任。

其五,树立“诚信”核心价值观,是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即忠诚老实,就是忠于事物的本来面貌,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思想,不掩饰自己的真实感情,不说谎,不作假,不欺瞒。守信,就是讲信用,讲信誉,信守承诺,忠实于自己承担的责任,忠诚地履行自己的义务。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来说,“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要求大学生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指导自己的一切行为,坚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以诚待人、光明磊落,言必信、行必果,正确处理义利关系,坚决反对任何吹嘘浮夸、弄虚作假的行为;“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要求大学生维护法律权威,增强法纪观念和规范意识,把依法治国的方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落实到个人的具体行动中,自觉和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其他各种有关纪律,把自律和他律结合起来,坚决反对任何违法乱纪的行为;“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要求大学生充分认识党、国家和全体人民利益的共同性和一致性,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大力倡导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风尚和价值观,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爱护他人,乐于扶贫济困,热心公共事业,发扬团队精神,加强相互协作,坚决反对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行为,决不能为了个人的私利损害他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事关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意义非常重大。

其一,构建当代大学生“求真、爱国、创新、自强、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当代大学生受市场经济的影响越来越深,面临的文化选择越来越多,社会参与的愿望越来越强,思想的独立性和多变性更加彰显,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更加强烈。如何使大学生认清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关涉大学生自身的成才和成长。

其二,构建当代大学生“求真、爱国、创新、自强、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科技信息化的背景下,在我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为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引导大学生抵制不良意识形态的渗透,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其三,构建当代大学生“求真、爱国、创新、自强、诚信”的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担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承载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他们的价值取向和价值选择如何,不仅关系到其自身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对大学生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三、高校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武装大学生头脑,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必须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打牢大学生思想基础,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必须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大学生力量、拓展大学生思维,为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提供精神动力;必须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提升大学生道德品质,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在高校,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通过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纳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范畴,并在人文讲座中突出理想信念、民族精神、荣辱观等主题,突出创新的时代精神,通过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向正确、积极、健康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着力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体系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规律性、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规律性、教学体系转化为素质体系的规律性,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与手段,善于通过柔性化、隐性化、交流和对话等方式,在双向、多向的互动中使大学生确立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其二,大力培育健康大学精神,锻造优秀校园文化。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淀的最富典型意义的精神特征,主要指大学的办学理念、价值取向和师生员工的思维方式及精神风貌等。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只有培育健康的大学精神,锻造优秀校园文化,才能让大学生在校园里时刻接受正确信念的指导,在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环境中,塑造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其三,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利用榜样示范作用。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说,社会实践的过程就是大学生人生价值的确立和实现过程。充分有效利用榜样的典型示范与辐射作用,可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指导和规范其价值选择,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确立价值目标。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入更多的实践内容和新颖的先进模范事例,或者学校增加社会服务课程,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在追求新意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其四,适应当代大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和挖掘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追求时尚和新潮,对生活和人生充满渴望。他们对那种照本宣科式的课堂教学深恶痛绝,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着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信息化时代,构建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据其自身的认知特点、接受方式和程度,不断探索和挖掘价值观教育的新载体,做到有的放矢。

[1]胡锦涛.强化精神支柱培育当代军人核心价值观[EB/OL].http://www.gov.cn,2008-12-30.

[2]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N].人民日报,2006-10-19.

[3]侯惠勤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30年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田海舰.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价值向度[J].河北大学学报 (哲社版),2009(6):89-93.

G641

A

1008-6471(2011)01-0115-03

2010-12-06

本文系 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问题研究” (编号:10YJC71005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问题研究”(编号:20100470472)的研究成果。

田海舰 (1970-),男,河北易县人,河北大学马列教研部教授,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价值观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