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学视角解读《百万英镑》中的概念整合

2011-08-15 00:48:59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支票流浪汉亨利

吴 艳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徐州 221008)

从认知学视角解读《百万英镑》中的概念整合

吴 艳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徐州 221008)

《百万英镑》是马克吐温一部寓庄于谐、风趣幽默的巨作;试从认知学和心理学视角借助概念整合理论解读《百万英镑》,探究一位拥有百万英镑流浪汉富翁的诞生、社会阶层反应的变化和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及其原因,为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剖析及作品解读提供了一个有利线索。

《百万英镑》; 概念整合; 社会各阶层; 主人公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1.03.029

M iller Gerald R说:“撒谎和欺骗已成为主要的社会产物,它们无所不在。”人类在传承高尚的精神财富的同时,也传承了一部谎言史。“由谎言导致的各种阴谋诡计、骗局和陷阱在改变社会的历史进程及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方面所起的作用达到了人们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探究谎言的魔力所在及其说谎者心理的动态过程至关重要。正如《美国英语文学词典》中谎言一词的定义为“打着真实的旗号蓄意提供给别人的虚假说明或虚假信息。”但谎言与真相毕竟存在本质的区别,二者的融合最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说谎者的心理也会随着情节的发展发生一系列动态的变化。因此,要阐释说谎者在说谎过程中语言意义动态生成的空间机理,解释其动态的、随机的、模糊的思维认知活动,必然借助建立在心理空间基础之上的概念整合理论。本文尝试从一个崭新视角出发,即从认知学和心理学视角,借助概念整合理论解读《百万英镑》中的主人公心理变化和社会各阶层反应的变化。

一 《百万英镑》内容概要

《百万英镑》是一部马克吐温用幽默诙谐的手法,表达严肃的金钱至上、世态炎凉讽刺主题的作品。讲述两位英国富有绅士兄弟以一位流浪汉在三十天内凭一张百万英镑的空头支票能否活下去打赌,选中一位漂泊到英国沦为流浪汉的美国小办事员亨利,然而通过持有这张被给予暂时保管权的空头支票,亨利爱情、事业双丰收。通过不同阶层、不同人物惟妙惟肖的丑态描写,塑造了一幅“一切向钱看”的讽刺巨画。

二 概念整合理论

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是在心理空间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认知语言学理论。“心理空间是人们在思考或交际时为了达到局部理解和施行某种行为而建立的小概念包,是建构在人的稳固知识结构上对某一特定概念域的临时性表征结构。”Fauconnier在此基础上,提出概念整合网络理论,此理论涉及两个输入空间即源输入和目标输入空间、一个合成空间和一个可供选择的类属空间。“类属空间向两个输入空间映射,它反映输入空间共有的更抽象的组织与结构,输入空间的映射具有部分和选择性,当输入空间的映射投射到合成空间后通过‘组合’、‘完善’和‘扩展’三个心理认知过程的相互作用而产生层创结构。”

三 《百万英镑》中的概念整合过程

1 源域和目标域的构建

构建过程,即“由输入空间投射到整合空间的过程”。影片《百万英镑》中整个情节的概念构建过程的主线如下:源输入空间的建构,即一位拥有真正公爵身份的绅士才有权持有一张百万英镑的支票并拥有其使用权;目标输入空间的建构,即一位真正身份是流浪汉并持有一张仅有保管权的百万英镑支票;源输入空间和目标输入空间投射到合成空间:一条线索是真相,即一张百万英镑钞票暂时的保管权和一个真正流浪汉的身份;另一条线索是假象,即一张百万英镑钞票的拥有权以及一个虚假的公爵身份,诞生了一位拥有百万英镑的流浪汉富翁。源输入和目标输入空间共同的类属空间是同一张百万英镑支票,但之间存在本质区别,即公爵拥有这张百万英镑的的拥有权,而流浪汉拥有的仅是这张空头支票的暂时保管权。

2 层创结构一的诞生

完善过程,即“输入空间的投射结构与长期记忆中的信息结构相匹配的过程,也是层创结构内容的来源和产生。”身份的悬殊相差千万倍,但因共同持有一张百万英镑支票,却产生意想不到的层创结构:惊世骇俗的社会各阶层反应的变化。Fauconnier指出,“认知运作主要在合成空间的层创结构中进行,层创结构是一个其它空间所没有的新结构,它是概念整合的核心部分,也是形成新的概念的结构”。

金钱至上的现实世界中,饥肠辘辘的亨利打算痛吃一顿,服务员将其引入一个无人的拐角处入座,并用怀疑的目光和语气催其付款。但那张百万英镑支票的突然出现激发了社会反应方面第一个层创结构场景的出现:“服务员的目光粘在大钞上,像五雷轰顶一般,手脚都不能动弹了,连连道歉并一个劲地打量那张大票,好像怎么看也饱不了眼福,可就是战战兢兢地不敢碰它,就好像凡夫俗子一接那票子上的仙气就会折了寿,并作揖打恭地一直把他送了出去。”

衣衫褴褛的亨利走进服装店,营业员给他挑一套最寒酸的衣服,并端出一副刻薄至极的嘴脸让他付钱。但那张百万英镑支票的突然出现激发了社会反应方面另一个层创结构场景的产生:“营业员的笑容凝固了,脸色大变,就像维苏威火山山麓那些平坎上的起起伏伏、像虫子爬似的凝固熔岩,他的笑脸定格成永恒状态”;店老板在永无固定付款期限的条件下为亨利亲自量身定做各式套装;亨利立刻被当成一位拥有简洁、考究、庄重,完全是王公贵族气派的百万富翁对待。

此外,其它层创结构也应运而生,如所有报纸都刊登一两条有关“身藏百万英镑者”的消息,亨利的声望从在杂谈栏攀升到居于皇室之下和众公爵之上;股市随着亨利金子般声望的起伏,时而一路飙升,又一路狂跌;美国公使用恰如其分的热情接待他。

3 层创结构二的诞生

扩展过程,即“根据它自身的层创逻辑,在整合空间中进行认知运作的过程。”真相与谎言的融合和所处情境的变化使亨利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亨利刚拿到不知内装何物的信封时,内心充满羞辱感;意识到信封内有钱时,顿时对两位绅士另眼相看;看到百万英镑的支票时,胆战心惊;退还支票不成并得知自己有可能获得职位时,内心浮想联翩;过上阔气的生活后,一方面担心一旦公开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钞票的真实所有者,会被送去拘留所甚至无法生存下去;另一方面面对女主人公的信任及社会各阶层舆论的压力,使他受到良心上的谴责产生犹豫、踌躇的心理,这两方面的输入融合出亨利二重性的性格。但女朋友的信任和坦诚使亨利心理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意识到诚实与利益相比之下的重要性,从而亲自揭开事实的真相。“概念整合中的任一空间都能随时得到调整,不但输入空间可以影响合成空间,反过来合成空间形成之后也可以影响并调整输入空间。”

四 社会各阶层变化和主人公心理变化的原因

按常理,一位流浪汉拥有百万英镑的谎言在现实面前,应该不攻自破,亨利会受到质疑甚至会被送去拘留所,但结果即产生的层创结构令人出乎意料,究其原因在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主人公的特殊出身。

1 社会背景

19世纪的英国伴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济上崛起成为遥遥领先的世界强国和海上霸主。随之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即社会贫富差距逐渐加大,整个英国的资本主义社会陷入“马太效应”的漩涡:贵族利用权势赚取更多的资本和利益,过着奢侈浮华的上流生活;而底层劳动者则在生存线上无奈的垂死挣扎,“金钱至上”的社会环境使他们为了生存成为任意由贵族支配命运的人。

这种“马太效应”的漩涡,使社会各阶层人士都以拥有的金钱数额来衡量、评价、对待每个人,对金钱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可谓人心冷漠、世态炎凉。因此《百万英镑》中从美国公使到服装店、餐馆服务员在这张百万英镑支票的面前,眼中只能看到心目中金子般耀眼的百万英镑,并为其诱人魅力深深震撼,相反完全忽略流浪汉亨利的衣衫褴褛和落魄潦倒,相反亨利成为百万英镑的化身,亨利得到如同“一张百万英镑支票”的待遇——无限期付款的一切消费、众公爵之上的声望和二十万英镑的净收入。

2 主人公的特殊出身

主人公亨利·亚当身为一名美国小办事员,除聪明才智外一无所有的底层小资产阶级代表,这种身份和出身造就了亨利复杂多变的性格,从而导致其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

亨利作为底层劳动者的身份及其一系列残酷的遭遇使其具有天生的自卑感和强烈的自尊心,因此当两位公爵选中他、打量他并指令他时,其内心充满无尽的屈辱和万般无奈的屈从,且看到百万英镑的支票时立刻感到惊恐万分并设法退还。同时,身处小资产阶级阶层的亨利在资本主义社会大熔炉中,已被烙上了小资产阶级的虚伪、贪婪、狡猾和世故,其渴望攀登的机遇。亨利·亚当身无分文时和持有这百万英镑支票后的态度简直判若两人,对人和钱的态度也发生了令人皆叹的变化,因此当其得知有可能获得一份美差时,便浮想联翩,并全然抛开之前的羞辱,自然地将计就计,隐瞒真相,过上奢侈浮华的贵族生活。然而,余留在底层劳动者骨子里的纯真和善良使亨利又陷入无尽的内疚和负罪感中,面对女友的真诚,在诚实和利益之间痛苦的抉择后毅然决定放弃“拜金”,选择真正的自我、踏实和心安。

本文从认知学、心理学视角并借助概念整合理论解读了《百万英镑》中的概念构建、完善和扩展三个过程,为《百万英镑》这部小说的深入剖析及其主人公人物性格透析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和有力的线索依据。

[1] M iller Gerald R,Stiff James B.Deceptive Communication[M].SAGE Publications,1993,28,(3):51-117.

[2] 谭克良.谎言的魔力[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1.

[3] Fauconnier,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4] Fauconnier,G·&M·Turner.Concep tual Integration Netwo rks[J].Cognitive Science,1998,(2):133-187.

[5] 马克·吐温.百万英镑[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6] Fauconnier,G·&M·Turner.The Way We Think[M].New Yo rk:Basic Books,2002.

The Interp retation of Concep tual Integration in The Million Pound Note from Cognitive Perspective

WU Ya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Xuzhou Jiangsu221008)

The Million Pound Note is a masterpiece of Mark Twain that causes an effect with gravity and humor interacting each other and is fullof wit and humor.Based on concep tual integration theory from the cognitive and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the paper interp rets The Million Pound Note and exp lores the birth of a vagrantmillionaire with a million pounds,the change of different social strata’s responses,the hero’s comp lex psycho logical changes and their causes,p roviding a beneficial clue for the analysisof characters in the novel and the interp retation of the work.

The Million Pound Note;concep tual integration;social strata;the hero

I106.4

A

1671-4733(2011)03-0086-03

2011-04-26

吴艳(1983-),女,江苏徐州人,硕士,中教二级,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电话:15162008306。

猜你喜欢
支票流浪汉亨利
Writing a Check
流浪汉与流浪猫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找找看
桥下那位流浪汉教会了我什么?
大公鸡亨利
找找看
新少年(2015年10期)2015-10-14 10:48:21
时间老人和流浪汉
奖励有道
上海故事(2012年4期)2012-04-29 00:44:03
英国要彻底废除支票
环球时报(2009-11-24)2009-11-24 11:3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