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与高校关系探讨*

2011-08-15 00:52兰顺领蒋圣祥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社团成员

张 辉,兰顺领,蒋圣祥,李 正

(巢湖学院体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与高校关系探讨*

张 辉,兰顺领,蒋圣祥,李 正

(巢湖学院体育系,安徽巢湖 238000)

阐述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产生及其特征,进而探讨了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与高校的关系.认为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与高校之间应具有如下关系:体育社团依附于高校人文环境而对其体育资源具有一定的补充性;体育社团是在学校的监管下和指导下独立开展活动;高校改革促进了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也促进了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高校要理解体育社团人的诉求,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促进体育社团发展.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

近年来,关于高校体育社团研究较多,不少学者认为,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社团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决策者对体育社团不够重视,没能够在资金、场地器材、指导、管理、专业教师等方面提供很好的帮助.笔者经过查阅资料与深思后发现,这种认识是有一定的片面性,没有透彻理解高校体育社团的性质、没有理解现阶段我国高校改革的目的,没有认清楚高校与其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试着从我国高校的性质、现阶段高校的改革、体育社团的性质及特征等几个方面探索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与高校关系,让我们能够正确对待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发展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1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产生

在我国对高校进行行业划分中,社会办学属于产业,国家办学属于事业,属于准公共产品,提供的是教育服务,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广大青年学生;服务的目的,从阶段性理解,就是通过教育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从长远目标理解,即满足学校受教育者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具有同类相聚的依存性特征,人类需要交流、需要合作,个体的人如果离开人类社会将不能够生存.在校大学生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群体,思想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也需要相互交流,因为它有利于缓解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心理造成的压力,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化.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主体是对体育充满兴趣的大学生,学校开设了体育课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由于大学生对体育的需求是多样化的,班级制度的课堂教学不能够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因此,大学生必须通过大学制度允许的途径追求对体育的个体差异需求,体育社团在学生心理与兴趣的作用下产生.可见高校体育社团成立的目的是以社团的力量来满足社团成员对体育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大学生同类相聚的依存性心理需求.

现在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它能够弥补大学生体育需求的不足,是院、系、校际间交流的纽带,是大学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对大学生进行社会化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与参与意识.理解体育社团这种功能,我们必须对体育与社团有正确的认识.体育是娱乐、是文化、是现代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有教育的功能,生活中选择体育是一种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社团是人类自治的一种手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公益性社团,在公共产品的提供方面,它可以弥补政府与市场失灵导致的不足.高校学生体育社团通过各种途径,整合体育资源,创办不同的活动来满足社团成员的体育需求,填补大学体育的不足;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功能的实现类似于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价值的实现,经济人在市场这个无形手的作用下,他们在追求自己经济利益的过程中同样为社会带来了福祉;社团在为自己成员追求体育需求的过程中实现了社团的价值,同时促进了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

2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特征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现在社会还不存在公民自治理论中的纯粹意义上的体育社团,我国的体育社团基本上属于半官半民的性质.但当我们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仔细的研究,便发现这种说法的片面性或者“现在社会”不包括高校.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高校众多学生社团的一种,产生在高校这个特殊的环境中,它不同于社会上的体育社团,它基本具备了公民自治理论中的纯粹意义社团的基本特征,同时还具有自己的特殊特征.美国社会学家布劳认为:社团的非营利性、内部互益性和组成自愿性三个特征,是社团组织区别于经营性组织(如工厂、公司等)、社会服务组织(如学校、医院等)和社会公共组织如政府图书馆等的根本之处[1].我国各个高校社团章程对社团的定义的界定与管理中都能够体现出它们具有非盈利性、内部互益性和组成自愿性三个特征.高校学生体育社团除了具有这三个基本特征外,还具有以下特征.

2.1 独立性

高校体育社团的独立性主要体现在社团的自发产生、自我管理、自筹经费、自筹场地器材、独立开展活动等几个方面.高校体育社团是由对体育有兴趣的大学生自发组织产生的,社团管理者由社团成员通过民主的方式选举产生,社团建立了自己的规章制度,以满足社团成员的体育需求,为目标自己开展活动.社团开展活动所需的经费、场地、器材等物质条件主要自行解决,例如经费的来源基本上有三部分组成,成员交的会费、社会对社团的赞助、捐助和学校的拨款,其中比例最大的部分是会费.李荣之调查浙江高校体育社团发现,社团所交会费占总费用65%,校团委的拨款一般只给社团联合会作公经费,从来没有拨款给体育社团作为活动经费[2].高校体育社团虽然利用学校的公共体育设施,但是他们基本上是在课余时间使用,有些时候还必须与学校体育设施的管理部门进行协商才能够使用,有些时候甚至要自己出资租赁本校的体育设施.

2.2 公益性

公益性与互益性是相对的,内部互益性是高校体育社团的主要特征,但这并不能否定高校体育社团的公益性,前文我们提到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在实现自己价值的过程中促进了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其过程是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公益性隐性实现.事实上高校体育社团的公益性的实现通过两个途径,第一是直接参与,高校体育社团可以直接组织一些公益性活动,例如直接参加学校组织的文艺表演、到周围社区做一些公益帮扶、宣传等活动;第二是间接产生公益性,高校体育社团在组织活动的时候,体育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将会直接带给参与者,辐射给观看者.

2.3 课余性和休闲娱乐性

高校体育社团的课余性和休闲娱乐性主要由高校体育社团开展活动的时间段与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来体现.高校体育社团开展活动基本上是利用课余时间,课余时间有利于社团成员统一集中开展体育活动,虽然大学生的周课时比中学少,但是社团成员全校性,不利用课余时间很难统一起来,否则会影响成员的正常学习,同时课余时间学校的场地器材不用于教学,完全可以提供给学生使用.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活动,丰富了课余生活,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身体,培养了体育兴趣,减轻了思想压力,体现出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

2.4 松散性

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具有松散性的特点,它的松散性是由社团基本性质决定的,大学生有自由参加体育社团的权利,也有拒绝参加体育社团的权利,这是学校的规章制度与宪法所赋予的权利.松散性主要由社团的稳定性差、社团成员变化快与成员参加活动的随意性来体现.社团的稳定性差主要是由社团天然性决定的,社团成员参与社团与退出社团是自由的,社团成员参加社团活动也是自由的,社团成员与社团之间是一种简单的契约关系,维护这种契约关系主要靠的是契约精神与自身对体育的兴趣,而不是法律的强制,社团成员打破契约精神的事会时常发生,因为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体育兴趣减弱或消失时,这种现象就发生了.余智同志对广东省高校体育社团进行研究发现:社团成员从大一到大四成减少趋势,大一到大二人数剧减,由4 127人减少到1 621人;能按时参加社团体育常规活动的人数仅占1/3,大三、大四很少参加[3].

3 我国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与高校的关系

通过上面对学生体育社团的产生、性质与特征的分析,我们了解到,社团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管理、发展主要靠社团自身;高校具有文化创新、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功能,提供的是文化服务,实现目标的途径选择——以教育为手段.我国高校体育社团产生在高校这种特殊的土壤中,它的生存与发展就离不开高校的环境;同时我国高校的人文环境为高校体育社团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1 体育社团依附于高校人文环境而对其体育资源具有一定的补充性

我国高校体育社团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公民社会中的社团的纯洁性,我国社会上的体育社团基本具有官民二重性,依附于政府,时而代表社团时而代表政府,成为公民社会意义上的社团还有一段改革的路要走.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产生不是依靠社会的大环境而是依靠高校这一领域特殊的环境.我国高等院校是我国优秀年轻人的聚集地,这里是世界文化的前沿、知识的传播地,提供的是教育服务,学生在高校享受到充分的民主与自由,对于学生的社团自治、体育追求学校是允许与鼓励的,没有这种允许与鼓励,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不能够产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运动也在不断创新,高校的改革是滞后的,高校提供体育资源是有限性的,不能够满足大学生对体育个体差异性需求,体育社团的出现对这一矛盾有缓解作用.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可以整合一切可以整合的体育资源来满足自己成员的要求,除了学校现有的体育资源整合外,还可以整合社会上的体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高校体育资源的不足进行弥补.

3.2 体育社团是在学校的监管和指导下独立开展活动

我国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社团管理条例,对社团的申报、日常管理都有明确的规定,这种前提说明,社团的产生、建设与发展都必须遵守现有的学校规章制度,否则学校将不会允许它的存在.但是高校体育社团的主体是在校大学生,对于如何筹集社团经费、如何进行组织建设、如何开展活动满足社团成员的体育需求,不是高校决策者或他们的教师要求他们怎样去做,而是他们在大学文化的陶冶下,在不改变社团的性质、不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独立开展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培养他们的民主精神、独立精神、自治能力,社团的功能才能够充分体现,当然这里高校决策者或他们的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3.3 高校改革促进了体育社团的发展,体育社团的发展也促进了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

高校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例如学分制、选课制、后勤社会化等,同时这些改革为体育社团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现在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了学分制、选课制.大学生只要修够一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对于体育项目的选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体育兴趣去选择体育课,为他们成为体育社团的一员打下了技能基础.选课制与后勤社会化打破了原有的封闭的同系、同届、同年级的班级授课制度、住宿制度,让全校喜欢体育的学生因共同的兴趣在一起组组织成体育社团成为可能.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有学者指出,“我们可以说,使学生成为历史的、有主体创造精神的、在各个方面整体协调发展的人,是教育的基本宗旨.”这里其实是对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教育途径的具体描述[4].现代教学理论早就认识到,对学生的教育如果仅通过课堂教育来达到教学目的是不够的,必要的实践活动,必要的参与组织、团队生活都是必须的.高校体育社团是大学生自治的学生社团,社团有自己的规章与制度,民主与自由是社团成员享受的基本权利,社团的管理者是社团成员民主选举产生;社团为了满足社团成员的体育需求要协调学校、社区、政府、企业等各种关系进行体育资源整合;社团成员在这种实践中得到各种锻炼.可见高校体育社团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载体,使他们成为高素质的人才与优秀的社会公民成为可能,促进了高校的教育目标实现.

3.4 高校决策者要理解体育社团人的诉求,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促进体育社团发展

高校决策者要理解体育社团的诉求,对于有些时尚的体育社团,学校可能缺乏时尚体育项目的指导教师,例如街舞社团、瑜伽社团,学校可以根据这些体育社团的发展需求,在引进体育人才的时候给予充分的考虑.经费不足往往成为制约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高校决策者在制定学校年经费预算时可以对在高校影响力较强、对学校贡献较大的体育社团经费问题给予考虑.但是由于对体育社团诉求的理解、帮助与高校决策者个体对体育的态度有关,如果遇到喜爱体育的亲学的领导,体育社团发展将会得到学校很大的帮助,否则体育社团将会处于被冷落的地位.因此高校要完善相关的制度建设,让体育社团的发展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同时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有利于体育社团克服自身的先天缺陷,加强社团的内部凝聚力,促进体育社团良性发展.

[1]吴敏,王东升.论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特征与功能[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8,22(3):83 -86.

[2]李荣芝.大学体育社团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0,29(1):94 -97.

[3]余智.广东省大学生体育社团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 ,2006.

[4]陈晓阳,陈田,闵勇.高校社团与教育本质关系探析[J].法制与社会,2007,(2):551 -552.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ges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Organizations

ZHANG Hui,LAN Shun-ling,JIANG Sheng-xiang,LI Zheng

(PE Dept.,Chaohu College,Chaohu Anhui 238000,China)

The paper expounds the emergence and features of the students sports organizations and explores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ollege.It holds:that the students sports organizations are attached to the college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are of certain compensation for the sports resources;the sports organizations act independently under the supervision and guidance of the school;college reform promotes the growth of the students sports organizations and the growth also promotes the realization of school’s education goals;the school should understand the appeals of the organizations,perfect some relevant systems so as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the organizations.

college and university;students;sports organizations

G 812.4

A

1673-2103(2011)05-0076-04

2010-07-25

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科项目(2011SK411)

张辉(1977-)男,安徽灵璧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理论与训练等.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社团成员
缤纷社团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