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化学教师的教学过程观*

2011-08-15 00:52苗深花
菏泽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锌片铜片新课程

王 婷,苗深花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论新课程改革视野下化学教师的教学过程观*

王 婷,苗深花

(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同时成为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和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化学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既要师生积极互动又要共同发展,既要重结论又要重过程,既要关注学科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评价又要反思,从而形成全新的化学教学过程观,真正把握化学教学的本质,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化学教师;教学过程观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这样的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习惯,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不断创新不断实践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改革对教学过程的重视.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先进的过程观尤为重要.

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在化学教学目标指引下,以化学教材为载体,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化学知识、发展化学探究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是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的过程,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树立以下先进的过程观.

1 化学教学过程中既要师生积极互动又要共同发展

1.1 教学过程中师生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沟通的教学是不可想象的.这种活动必然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绝不是单向的.以往的化学教学过于注重教师的讲授和启发,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过于注重教师的单向传递和经验授受,是一种教师—学生的单边作用.这种单边的活动形式带来的就是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和创新精神的压抑,学生的学习多是一种被动接受而非有意识创造的过程.新课程化学教学过程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实质就是师生间的沟通交往,这种沟通交往并非是简单的一问一答,“你有什么问题吗?”这种单一的提问形式,而是在学生看到一个现象后,教师可以启发这样的问题:发生了什么情况?看到现象后你们想到了什么?你们以前看到过这样的现象吗?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你们怎样来验证你们的观点?或说“这次,让我们真正地任由我们的想像力驰骋,你来谈谈你的观点”.提出问题后做暂停——通常3~5 s,随着学生回答的增多,会有更复杂的回答且学生回答的愿望会更强.[1]在教师积极引导的基础上,学生主动的思考,创造性的回答,师生交流思想成果,达成互动教学氛围.下面以二氧化硫的漂白性[2]为例加以说明.

演示实验:将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

师: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解释一下溶液为什么会褪色?

生1: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继续演示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的紫色退去.

师: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漂白作用吗?

生:是.

师:请大家讨论这两个反应的实质一样吗?是否只要有颜色褪去都是漂白作用?

(同学们开始发表各自见解)

生2:漂白一般是指有机化合物的褪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算是漂白.

生3:会不会是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发生化学反应了,所以紫色退去.

生4:两个实验溶液的颜色都褪去了,应该是漂白吧.

生5:如果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不是漂白,又是什么性质呢?

……

师: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大家对这两个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漂白是有机化合物的褪色,这里的高锰酸钾是无机物,所以高锰酸钾的褪色肯定不是漂白,只要有颜色褪去不一定都是漂白作用.

经过讨论学生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疑问,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也可以从学生身上看到学生对以前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师生相互沟通相互启发.此时的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1.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和激励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而教学活动又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教育成功的必要条件.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激励与调控,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对影响学生的意志行为、个性品格、动机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加以情感调控和激励.及时关注学生的情绪,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等等.[3]面对学生的各种情绪,坚持鼓励表扬的原则,端正其学习态度,引导其学习方法,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心,树立学习的信心,激起前进的动力.例如在学习元素符号这一节中,由于初中学生刚学习化学,此内容的学习较难掌握,学生学习时情绪低落,使课堂显得沉闷.教师可以“允许错误”、“允许改正”,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较宽松的学习环境,一个肯定的表情、一个友好的手势、一个信任的目光都可以让学生增强信心,形成良好的教学过程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也要多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和条件,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教科书质疑,给予学生质疑的勇气.面对质疑,建立一种平等、理解、多向的人与人的关系,使学生形成质疑问题的习惯和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他们从课堂的激励中获得快乐感、成就感.

2 化学教学中既要重结论又要重过程

以往的化学教学注重结论的传授,往往是学生枯燥地背诵一些化学知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化学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重结论是值得肯定的,但也不应忽视得到结论的过程.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化学教学过程强调探究,建立既重结论又重过程的化学教学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答问题、总结问题,同时还要创设出一些具有一定深度、梯度、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是problem而不是question.这样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开启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原电池形成原理[4]的教学:

案例1 按照教材讲解,仅仅告诉学生原电池的原理这个结论,抽象而又缺乏吸引力,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原理的意义,对学生来说这只是一段文字而已,记忆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会忘记原理的内容,更不用说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并加以创新.

案例2 原电池原理实验探究课,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探寻原电池形成原理的过程.教学过程如下:

实验1 将铜片、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可观察到锌片溶解时表面析出气体,铜片上无此现象.

实验2 用一根导线将锌片、铜片连接起来同时浸入稀硫酸中,发现此时铜片上有大量的气泡,锌片不断溶解.实验完毕后老师提出问题:对比两个实验现象,大家思考实验2中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什么呢?学生思考:氢离子得到电子才能转化成氢气,铜片表面会产生大量的气泡,难道铜片上有多余的电子?锌片在不断地溶解,难道这些电子是锌片提供的吗?在连接锌片和铜片的导线上有电流通过么?一系列的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期待了解现象的本质.接着老师又让学生做下面的实验3.

实验3 在实验2的基础上,在连接铜片和锌片的导线中间接一个电流计,观察到指针发生了偏转.学生惊喜地发现自己推测的结论得到了证实.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会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引导问题,锌与稀硫酸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通过这种装置转化成了电能,什么样的装置才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呢?学生必然会积极、主动地进一步探究形成原电池的条件,从而深刻理解原电池的形成原理.最后老师留下问题:经过学习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在电解质溶液中通过导线连接可以构成原电池,生活中的一些水果、蔬菜的汁液也是电解质溶液,你能选择合适的金属尝试制作一种原电池吗?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但给学生的思维和探索留下充分的空间,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课下积极探究的兴趣.经过这样的探究过程学生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所获得的结论,便于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生活并加以创新.

3 化学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科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立足关注学科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化学教学观,首先,就要注意保护和促进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此外,也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习与应用化学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联系实际生活、利用名人轶事、故意制造问题等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场所,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除了知识的教学、化学学习方法与技能的训练,在化学教学中还要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及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例如在酸雨及其防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进行课外有关酸雨资料搜集,带领学生调查研究周围的化工厂或企业排出的污染大气气体的成分.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和生活的考察和调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训练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意识、技术意识和实践技能,通过对一些大社会问题的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上,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外的酸雨事件,学生们看到酸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心痛的同时也愿意让自己投入到防治酸雨的行列中.根据搜集的资料积极展示、交流讨论酸雨的形成原因,学生终而得知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罪魁祸首,触发他们主动研究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性质以解决酸雨问题.通过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学习,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以及为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而努力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化学教学过程中既要评价又要反思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关注课程目标要求、教材进度及学生的考试结果,侧重于单方面地从学生身上找问题,很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及水平,这样不仅造成了不平等不民主的师生关系,也不利于师生的共同进步.因此,在现行的课程改革中提倡化学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教师经过对自己课堂教学的评价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高,不仅有利于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发展,关键是能促进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发展的教育目的.[5]例如在进行卤族元素溶解度性质的教学时,教师演示试验让学生自己观察并总结结论.经过一堂课的教学互动发现,课堂现场实验效果不佳,颜色变化不理想,容易使学生产生混淆,而且在实验中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很浪费时间.经过反思可以将这部分内容的实验部分转化为课件的形式播放给学生,学生学习效果则佳.在递变性规律的教学中,教师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小组实验,学生动手实验并分享实验成果,总结出氧化性的强弱,还可以结合原子结构分析出金属性的大小.经过反思后的教学,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还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的教学氛围.要善于抓住课堂中的教学问题,课后反思并解决,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作用,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通过构建以上先进的化学教学过程观,可以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科学素养得到全面发展.

[1]王彩芳.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因素研究[J].化学教育,2010,(1):55.

[2]翟远杰.走进名师讲堂[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102.

[3]阎立泽,韩庆奎,于清江,等.化学教学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94.

[4]周青.化学学习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28.

[5]李佳颖.化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及评价[J].教学与管理,2010,(33):20.

On Chemistry Teachers’Viewpoints of Teaching Process under the View of New Curriculum Reform

WANG Ting,MIAO Shen - hua

(School of Chemistry& Chemical Engineering,Qufu Normal University,Qufu Shandong 273165,China)

The new curriculum has emphasized that the process for the students to acquire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is simultaneously the process for them to form initiative attitude,to learn to study and to form right values.So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the chemistry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features of chemistry,to the active interaction with the students and mutual development;they should value both result and process,concern both the subject and the students’all-round growth;they should both estimate and reflect so as to form new viewpoints of chemistry teaching process,really grasp the essence of teaching,realize the demand of new curriculum and to promot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scientific literacy.

new curriculum reform;viewpoints of teaching process

G 633.8

A

1673-2103(2011)05-0115-04

2010-06-2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资金资助项目(09YJA880073);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Y09064)

王婷(1987-),女,山东枣庄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化学课程与教学论.

苗深花(1962-),女,山东胶南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锌片铜片新课程
水工建筑物止水紫铜片施工渗漏防治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果蔬电池”求真趣
土豆做电池
对铜锌原电池实验中锌片表面产生气泡的原因探究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高中体育新课程实施“碰壁点拔”式教学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