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铁靖
(河池学院 政法系,广西 宜州 546300)
明代宜州土司政区地理研究
施铁靖
(河池学院 政法系,广西 宜州 546300)
明弘治五年(1492年)析宜山县地设置永定、永顺长官司以及永顺副长官司,隶属庆远府并由宜山县承审,是英明的政治决策;作为政治管理的载体,所划出三土司民族政区地理,也是科学而合理的。
宜州土司;政区地理;溪峒诸蛮
周振鹤先生在为李晓杰博士的《东汉政区地理》一书写的序言中说:“我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历史文献,其中包含着大量历代行政区划和地方行政制度变迁的资料,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运用科学手段,详尽复原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的全过程,并以之为基础,从地理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区的层级、幅员、边界、等第等要素的变迁原因与规律,讨论政区变迁与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关系,理解政治过程、地理因素和历史背景在政区变迁中所起的作用,……此外,政治地理学研究虽然是基础性研究,但又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当前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方面可以起有效的参考作用。”[1]1-2遵循周先生的见解,笔者尝试就明代宜州土司政区地理进行研究,用作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学界方家。
一
明代中央政府在宜州地区共设置了三个土司,即:永定正长官司、永顺正长官司和永顺副长官司,它们的政区均从明代宜山县的政区中划出。这三个土司相对于明代宜山县的地理方位,据《明史·地理志》的记载:“永顺长官司,府西南。永定长官司,府南。而司皆弘治五年析宜山县地置。”[2]1158清谢启昆《广西通志》云:“弘治间……都御使邓廷瓒闻于朝,置永定、永顺正副二司。”[3]1734清《庆远府志》则云:“都御使闵珪(《明史》云邓廷瓒)闻于朝,请置永定、永顺正副等长官司。”[4]251《明史》作为国家正史,对于县级土司的行政区划无明确记载,只记载了它们相对宜山县治的地理方位和设置时间。从现实宜州政区地望而言,上述史料记载三土司的地理方位,至今未变,是准确的。但是清代的《广西通志》和《庆远府志》,均无明代宜州土司政区幅员的明确记载。倒是韦甘睦先生主编的《宜州市志》,记有明代永定土司比较明确的辖区:“初析宜山县的洛富、洛分、洛东、洛南4里及洛西半里,后并划莫往峒、南乡、清潭、都博等里地属永定长官司。……全司辖区划分为5里:大显里、莫往里、端简里、洛富里、洛西里。2峒:东边峒、西边峒。端简里有一回龙圩(后称梅峒圩)。”[5]29
永顺长官司的辖区,《宜州市志》则没有明代政区的记载,只有清代:“辖区,在清代为宜山县的古阳(今德胜)、述昆(今龙头)等乡及永泰、外里、吉利等地。……全司划分3里:古辣里、六合里、永泰里。2 哨:内哨、外哨。共 16 个圩。”[5]30永顺副长官司:“辖区,唐、宋为多梅县地,清代为思农里地,其境域东至口滩村;西至洪东村;南至中村;北至罗村;东南至回龙村;东北至龙首村。东西距25里;南北距32里。司辖 27村 2圩(不庐圩、滩庙圩)。”[5]30也只是清代的政区。考虑到明清以降,政区地理时有调整,特别是1949年以后,改动更多,许多地名因政治形势的需要而改动,经过60年,早已约定俗成。再说“文化大革命”的疯狂肆虐,很多珍贵的地方史籍、家谱被付之一炬,造成文脉断层,后人稽古谈何容易!以韦甘睦先生为首的《宜州市志》编辑部的前辈们,经过10多年的辛苦探索,终于确定了宜州市境内三土司的基本版图,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资料。然而,由于现实宜州市政区的限制,早在明弘治五年(1492年)析宜山县地设置的永定正长官司、永顺正长官司和永顺副长官司的相当一部分政区版图,已不在宜州市境内。因此,前辈们想要全部复原明代三土司政区地理的愿望只能是遗憾了。笔者在前人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田野调查、访问,并对照古今地图、地名深入研究,大致廓清了明代宜州三土司的政区地理。依次略述如下:
永定正长官司政区地理:地望在今宜州市东南和正南一带。包括:今宜州市福龙乡辖地全部;西至都安县九渡、索潭一带与永顺司接壤;西北至宜州市北山镇的龙安、双塘、梅峒、怀道;北至宜州市石别乡的四合、三寨、永定、拉弄、清潭、板围;东北至宜州市洛西镇、洛东乡、三岔镇;东至宜州市屏南乡全境以及忻城县的理苗、欧峒、马驷(笔者按:即明代宜山县的理苗、功德、窑灰等里)等乡辖境。正如《明史·广西土司》所说:“自是宜山东南弃一百八十四村地。”[2]8212总面积约 1300平方公里,相当今宜州市政区面积1/3强。
永顺正长官司政区地理:地望在今宜州市西南。包括:今宜州市龙头乡、拉浪乡和拉利乡全境(即唐、宋述昆州地);西至河池县的白土乡和都安县的三只羊乡;南至板岭乡的凤塘、永乐、永顺、永合、永富和拉仁、九渡一带;东和永定司以及东北和龙门巡检司接壤。也如《明史·广西土司》所说:“宜山西南弃一百二十四村地。”[2]1158总面积约80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宜州市政区面积的1/5强。
永顺副长官司政区地理:地望在今宜州市东北。包括:今宜州市三合乡全境(笔者按:《宜州市志》说:“唐、宋为多梅县地,清代为思农里地”[5]30);东至柳城县的三界、拉燕、大要一带;西至宜州刘三姐乡的洛漏、长腊一带;北至今罗城县的地门、冲洞等村地;南至龙江北岸与永定司的洛东隔江相望。总面积约400平方公里,相当于今宜州市政区面积的1/10左右。
二
周振鹤先生指出:“讨论政区变迁与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的关系,理解政治过程、地理因素和历史背景在政区变迁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在地方尺度的政治地理研究方面做出有自己特色的成果来。”[1]2笔者认为周先生的话,既指明了地方政区地理研究的方向,同时也是地方政区地理研究的核心问题。那么,明中央政府为什么要在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析宜山县地来分别置永定正长官司、永顺正长官司和永顺副长官司呢?
根据《明史·广西土司》记载,直接的历史原因似乎是:“永顺司、永安司(笔者按:‘永安司’应为‘永定司’。根据《明史地理志》载:“永安长官司,弘治九年九月析天河县十八里地置。’[2]8212是当时的广西总督邓廷瓒奏请朝廷设置的。地在今宜州市北界外的罗城县天河镇至四把镇一带。因此,这里的‘永定司’写成‘永安司’可能是笔误),旧为宜山县。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因蛮民弗靖,有司莫能控禦,耆民黄祖记与思恩土官岑瑛交结,欲割归之思恩(笔者接:思恩土府,地在今都安安阳,大化都阳、上林、马山、武鸣一带),因谋于知县朱斌备。时瑛方雄两江,大将多右之,斌备亦欲籍以自固,遂为具奏,以地改属思恩。土民不服,韦万秀以复地为名,因而倡乱。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覃召管等复乱,屡征不靖。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委官抚之,众愿取前地,别立长官司。都御使邓廷瓒为奏,置永顺、永安二司,各设长官一,副长官一,以邓文茂等四人为之,皆宜山洛口、洛东诸里人也。自是宜山东南弃一百八十四村地,宜山西南弃一百二十四村地。”[2]1158
从上述《明史·广西土司》记载来看,宜州地区的三土司,是邓廷瓒奏请朝廷析宜山县地设置的。徐霞客在其游记中也认为:“弘治间,都御使邓廷瓒奏置永定长官司,长官韦姓,隶府。”[6]562谢启昆的《广西通志》也持同样的观点,清《庆远府志》亦然。但《明史·地理志》又明白地记载着:“永顺长官司,府西南。永定长官司,府南。二司皆弘治五年(公元1492 年)析宜山县地置。”[2]4602笔者查了《明史·邓廷瓒传》,邓廷瓒“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因上善后十一事,帝悉从之。遂设府一,曰都匀;州二,曰独山、麻哈;县一,曰清平。苗患自此渐戢。论功,进右都御史。八年(公元1495年)召掌南京都察院事。甫数月,命提督两广军务兼巡抚。”[2]4867-4868说明弘治五年析宜山县地设置永定、永顺长官司和永顺副长官司时,邓廷瓒还是贵州巡抚,根本不在广西。他以右都御史的身份提督两广军务兼巡抚,坐镇广西时,是弘治八年,永定、永顺两司和永顺副司已设置3年之久了。所以上述《明史·广西土司》和《徐霞客游记》以及清《广西通志》、《庆远府志》均记载有误。真正在广西主持“析宜山县地”,设置永定、永顺两司和永顺副司的是右都御史闵珪。《明史·列传》说:“闵珪,字朝瑛,乌程人。天顺八年(公元1464年)进士。授御史。出按河南,以风力闻,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擢江西副使,进广东按察使。……左迁广西按察使。孝宗嗣位(公元1488年),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入为刑部右侍郎,进右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迁南京刑部尚书,寻召为左都御史。”[2]4868所以,韦甘睦先生主编的《宜州市志》说:“由当时的都御史闵珪奏请朝廷‘别置长官司以治之’。遂于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析宜山县地设置永定长官司(明制,长官司为武职衙门,正长官为六品官阶,副长官为从七品官阶)。”[5]29以及“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都御史闵珪在平定七十二峒苗、瑶、壮民反抗斗争后,奏请在唐、宋时之述昆州地设置永顺长官司”[5]30是正确的。
由此,我们知道:早在公元1441年(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六年),宜州土著耆民黄祖记与思恩土官岑瑛交结,并谋于宜山县知县朱斌备,朱斌备也想凭借岑瑛的势力“以自固”。于是由朱斌备出面奏经朝廷批准,将宜山县的归善、莫往、清潭、都博、洛东、洛分、洛富、南乡等诸乡峒划归思恩土府。当地的土民不服,以土著豪杰韦万秀为首“以复地为名”率众反抗,搞得明朝政府连年调兵镇压、安抚,也无济于事。1486年(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二年),土著豪杰覃召管再次“以复地为名”率土民反抗,攻打土州县,明朝政府“屡征不靖”。可见,宜山县这次“割地”事件,引起土著百姓动乱将近半个世纪。到了1488年(明弘治元年),明孝宗登基以后,朝廷改变策略“委官抚之”。广西总督都御史闵珪原本就是一位忠直勤勉的良臣,《明史》说他“久为法官,议狱皆会情比律,归于仁恕”[2]196他忠实地执行朝廷的安抚政策。既然土民“众愿取前地,别立长官司”,闵珪奏请朝廷批准,于弘治五年,析宜山县地设置永定、永顺正长官司和永顺副长官司。宜州地区三土司设置以后,整个孝宗朝,宜州基本上地方安静。
其实,第一位向明朝中央政府提出在宜州壮瑶地区设置长官司制度进行管理的官员,不是别人,而是宜州人韦广。韦广,明宣德二年(1427年)进士,官居御史,为政清廉。据载,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监察御史韦广服阙入京,言,臣广西庆远人,自永乐二十年(1422年),宜山思恩忻城猺獞黄公擅韦万广等入寇,镇远侯顾兴祖兵往皆遁,兵退乃入寇。后都督山云进剿,斩获亡算。忻城残贼,委土人莫贤抚服。惟宜山之莫往、清潭等村,思恩之川山广南等里,犹朝降暮叛,军民积毒。乞敕总兵官柳溥发兵捣穴,置长官司以抚其余。上嘉纳之。”[8]1606朝廷采纳了韦广的意见。但是,明正统年间是多事之秋,朝廷几乎无暇顾及宜州设置土司事宜。例如正统六年(1441年),云南麓川少数民族思任发部造反,明政府以兵部尚书王骥总督军务,宦官曹吉祥监军,统率十五万大军征剿;七月,浙江、湖广饥荒,赈之;河南、山东被灾,免税粮四十四万石;北方蒙古兀良哈部瓦喇部又扰边。第二年(正统七年),云南战事未平,北京、山东、河南、山西,陕西诸省又遭旱灾蝗灾,又免被灾区税粮。是年十月,兀良哈又掠广宁前屯,朝廷命佥都御史王翱提督辽东军务,以防兀良哈等蒙古部侵扰。[9]577总之,整个英宗朝,牛事未去,马事又来,一直到“土木堡事变”,英宗皇帝朱祁镇自己做了蒙古人的俘虏。后来的继任者和广西的地方官,对宜州地区的瑶壮民乱,又一直采取镇压态势,谁还记得当年韦广的建议呢?所以设置宜州瑶壮地区长官司的历史任务,落到了明孝宗朱礻右樘的肩上。
设置长官司,执行民族土司自治的怀柔制度,迅速地化解了因“割地事件”引发长达数十年的民族动乱,解除了耗费巨大的穷兵黩武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大量牺牲。这不能不说是以明孝宗朱祐樘和闵珪为代表的明朝政府的智慧之举。明孝宗朱祐樘16岁登基,21岁就解决了明朝三代皇帝(明英宗、明景帝、明宪宗)间共四十五年无法解决的宜州民族动乱。一方面说明年轻的孝宗皇帝是一位明智而振作有为的政治家。所以《明史·帝纪》评价他:“明有天下,传世十六,太祖、成祖二外,可称者仁宗、宣宗、孝宗而已。……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孝宗独能恭俭有制,勤政爱民,兢兢于保泰持盈之道,用使朝序清宁,民物康阜。《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坚贞无咎。’知此道者,其惟孝宗乎。”[2]196。另一方面,孝宗对广西少数民族采取安抚怀柔政策可能与孝宗本人幼年悲惨的身世有关。《明史·后妃纪》是这样记载的:“孝穆纪太后,孝宗生母也,贺县人。本蛮土官女。成化中征蛮,俘入掖庭,授女史,警敏通文字,命守内藏。时万贵妃专宠而妒,后宫有娠者皆治使堕。柏闲妃生悼恭太子,亦为所害。帝偶行内藏,应对称旨,悦,幸之,遂有身。万贵妃知而恚甚,令婢钩治之。婢谬报曰病痞。乃谪居安乐堂。久之,生孝宗,使门监张敏溺焉。敏惊曰:‘上未有子,奈何弃之。’稍哺粉饵饴蜜,藏之他室,贵妃日伺无所得。至五六岁,未敢剪胎发。时吴后废居西内,近安乐堂,密知其事,往来哺养,帝不知也。帝自悼恭太子薨后,久无嗣,中外皆以为忧。成化十一年,帝召张敏栉发,照镜叹曰:‘老将至而无子。’敏伏地曰:“死罪,万岁已有子也。’帝愕然,问安在。对曰:‘奴言即死,万岁当为皇子主。’于是太监怀恩顿首曰:‘敏言是,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矣,匿不敢闻。’帝大喜,即日幸西内,遣使迎皇子。使至,妃抱皇子泣曰:‘儿去,吾不得生。儿见黄袍有鬚者,即儿父也。’衣以小绯袍,乘小舆,拥至阶下,发披地,走投帝怀。帝置之膝,抚视久之,悲喜泣下曰:‘我子也,类我。’使怀恩赴内阁具道其故,群臣皆大喜。明日,入贺,颁诰天下。移妃居永寿宫,数召见。万贵妃日夜怨泣曰:‘群小绐我。’其年六月,妃暴薨。或曰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谥恭恪庄僖淑妃。敏惧,亦吞金死,敏,同安人。孝宗既立为皇太子,时孝肃皇太后(按:即周太后,英宗妃,宪宗生母也,昌平人)居仁寿宫,语帝曰:‘以儿付我。’太子遂居仁寿。一日,贵妃召太子食,孝肃谓太子曰:‘儿去,无食也。’太子至,贵妃赐食,曰:‘已饱。’进羹,曰:‘疑有毒。’贵妃大恚曰:‘是儿数岁即如是,他日鱼肉我矣。’因恚而成疾。”[2]3521-3522孝宗朱祐樘长大登基后,深知自己出生后的悲惨身世,如果不是好心善良的低级太监和宫女们的暗中保护以及废后吴氏的协助哺养,自己早在襁褓之中死于非命。立为太子后,如果不是自己的亲祖母周太后的精心呵护,也难逃万贵妃的罪恶之手。更感于亲生母亲的不幸,况且母亲又是广西土官之女。因此,孝宗皇帝对广西蛮民变剿杀为安抚,批准设置宜州三土司的政治动机即源于他本性善良和对生母的怀念,不希望外家的土民再遭受屠戮。
从宜州三土司设置的政区地理上,我们不难看出其科学合理的根据。首先我们从自然地理上看,宜州正处在“丹池大断裂”的末端,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形成了南丹、河池并延及宜州的地质断裂带,这个断裂带在地貌上的表现就是“丹池大峡谷”。这条由西至东大峡谷的南北两面,都是青峦叠翠的石灰岩山峰。南面是六万大山,北面是九万大山余脉。峡谷南北两面都是喀斯特地貌,所以,在喀斯特地貌的千山万弄之中,又形成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峒场。这些峒场正是千百年来瑶、苗、壮等民族的栖居之地。由“丹池大断裂”而形成的丹池大峡谷,是成矿地带,地表下蕴藏着丰富的矿源。有:锡、铅锌、铜、汞、锰、煤等。地表上则是可耕的土地,千百年来是汉土杂居之地。唐宋以降,庆远府属下的主要州县,大多设置在这长达一百多公里的峡谷上。而永顺、永定两土司的政区地理,正好重合在六万大山的支脉凤凰山麓之中。
从政治地理上看,古书上说宜州“直北背古泥,西北接罗施鬼国,襟夜郎,控牂牁,扼昆明十五部。地东界龙柳、马平,南连迁江、上林,八寨近在肘腋。水有洛蒙、乌泥、金城、带溪环绕,经流会合龙江东注。山则危峰叠嶂,万仞千重,矗起嵯峨,棱棱露骨,汉土诸属俱错杂于石棱竹箐之间,最为南檄要害。”[4]4因此明政府继唐宋之后,仍在宜州设府,充分说明了明代宜州政治地理的重要性。闵珪设置永定、永顺正长官司和永顺副长官司之后,邓廷瓒又在弘治九年于天河县设置永安正长官司。加上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设置的德胜巡检司,[5]28永乐间又将河池千户守御所迁至德胜西一里许建城“以扼七十二峒之冲。”[7]228这样的政区地理格局,作为明代庆远府治的宜州,其政区地理的四周,都是府属下的土司辖区。对宜州而言,可以居中节制;对土司而言,可以四面拱卫府治,即便是土司之间,也可随机制衡,分而治之,起到很好的政治地理平衡。
从民俗地理上考虑,明代宜州三土司的设置,也是合理的。据史籍记载:“窃照庆远一郡属,在万山之中,民居其三,水佯伶侗瑶壮六种苗蛮居其七八,古之所称峒蛮,即其在也。苗族犷悍,寻仇抅衅,性野好杀,最称难治,而宜山县属南北西三巢、龙门司与附近府城之清潭、南乡,河池州属之平林一里,思恩县属之都亮,天河县属之福禄里,皆强横不法,较他处为尤甚。”[7]296经笔者考察,这些占宜州人口十分之七、八的各少数民族(即所谓“峒蛮”者)的生活区域,在弘治五年之后,都划入了永定、永顺、永安正司以及永顺副司的政区地理之中。例如永顺司的瑶族:“短褐椎髻,语言吱咮,野处居穴,恃险肆行,捉人靴禁,勒银取赎。父子无亲,长幼无序,夫妇无别。”[4]296永顺司的狼人“与僮无异,唯语言稍别。善伏弩,猎山而食。儿能骑犬引弓射雉兔掘鼠,少长习甲骑,应募为狼兵。”[4]297徐霞客还证实说永顺、永定二土司应募的狼兵曾在嘉靖年间到他的故乡江阴一带抗倭,而且狼兵英勇善战,屡立战功。[6]562永定司的壮人,“俗与瑶略同,而性特剽悍,魁结贯耳。”[4]296自唐宋以降,宜州有一条通邕州的官道,经五拱、土桥、石别、永定、忻城、洛墨渡、上林等地至邕州。所以,永定司衙及通衢两旁的土人,受汉化影响深一些。但在明代仍然是“庆远所属土司忻城、永定,俗近宜山,其土人多愚而悍。”[4]54而永定司所属的其他区域的壮人,仍然有“男衣短窄,裂布束胫,出入常佩刀。……又好掠缚人入山谷中,剡大木,中凿为窍,纳一足械之,索赀以赎。伏草射人,攻剽村落,为患于民”[4]297之风俗。
而各土司环绕拱卫下的府治宜州,在明代当然是桂西北的首善之区。早在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开始设置定周,唐置龙水、宜州,宋置宜山、庆远府,明承宋制,宜山县依然是府治驻地。本地之民,据载:“宜山之民,习俗颇淳,言语、服用不异于中州。士族知尚礼义,质直,不事华靡。祀祖燕宾,率多从厚。……但山高地瘠,不娴工技,以故多贫而俭。”[4]54迁入之民和土著之民则是:“寄籍汉民多尚礼义,声化所暨,彬彬文物。宜山土人,恒自修异,俎豆皆有古法。……其余土俗,惟知饮食踏歌,客至不同揖,入门即坐吸烟,或鸡黍以待,远方投宿者不拒。”[4]55说明早在明弘治年间之前,宜州的百姓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言语、服用不异中州。”本地的士族和迁入的汉民一样,“多尚礼义”,长期“声化所暨”的宜州已是一派“彬彬文物”。府城附近的土著百姓,千百年来“恒自修异”,已接受中原文化了。至于稍远一些的土著居民,虽然还有“惟知饮食踏歌”保留原来风俗,但多少也懂得“客至不问揖,入门即坐吸烟,或鸡黍以待,远方投宿者不拒”的待客道理,连徐霞客来时,也曾获宜山土民赠烟。所以,明代宜州府城及周边编户之汉、土百姓及其政区地理,是桂西北首善之区的观点,应该成立。但这首善之区的百姓,在整个宜山政区地理中,只“民居其三”,先进文化处于弱势。
从汉民族自身的社会发展阶段来考察,宜州政区周边的各“峒蛮”的社会发展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得多的社会阶段。但“水佯伶侗瑶壮六种苗蛮居其七八”,在宜山政区地理中占绝大多数,他们还不能适应封建生产方式。如果不考察汉、蛮之间的社会发展差别,民族生产方式不同,就简单地在政治管理方式上执行“一刀切”的政治制度,势必造成民族纠纷,社会动乱,政府也只能“屡征不靖”。早在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南丹一位颇有政治头脑的土官莫祯在给朝廷的一份奏折中指出:“本府所辖东兰等三州,土官所治,历年以来,地方宁静。宜山等六县,流官所治,溪峒诸蛮,不时出没。原其所自,皆因流官能抚字附近良民,而溪峒诸蛮恃险为恶者,不能钤制其出没。每调军剿捕,各县居民与诸蛮结纳者,又先漏洩军情,致贼潜遁。及闻招抚,诈为向顺,仍肆劫掠,是以兵连祸结无宁岁。”[2]8209应该说,从体制上看,莫祯的意见是切中时弊的。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笔者认为,明孝宗皇帝能根据宜州社会民族的具体情况,从谏如流,析宜山县地设置永定、永顺长官司以及永顺副长官司,隶属庆远府并由宜山县承审,是英明的政治决策;作为政治管理的载体,所划出三土司民族政区地理,也是科学而合理的。自后永定、永顺司与永顺副司都没有大的社会动乱,并且还在嘉靖年间派出英勇善战的土司狼兵,在戚继光的、俞大猷的统帅下,奔赴江浙一带抵御倭寇,保家卫国,便是设置三土司正确的历史明证。
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殷鉴不远,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我们研究政区地理的目的,是“从地理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来分析政区的层级、幅员、边界、等第等要素的变迁原因与规律,”[1]2为构建现实的和谐社会服务。明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中央政府在宜州地区设置的永定正长官司、永顺正长官司和永顺副长官司,是顺应历史发展规律的明智之举。它有利于宜州地区社会的安定团结;有利于宜州地区各民族间的和谐发展和共同进步。
[1]李晓杰.东汉政区地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张延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谢启昆.广西通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
[4]清·庆远府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
[5]韦甘睦.宜州市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6]徐霞客游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宜州县成[M].宜州:宜州地方志办公室点校本,2000.
[8]谈迁.国榷[M].北京:中华书局,1958.
[9]翦伯赞.中外历史年表[M].北京:中华书局,1961.
A Study into the District Geography of Yizhou Hereditary Chieftain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SHI Tie-jing
(Department of Politics and Law,Hechi University,Yizhou,Guangxi 546300,China)
In the fifth year of the reign of Emperor Hongzhi in the Ming Dynasty(1492),Yishan county was divided into several parts,and some of them were established as Yongding and Yongshun Official Department and Yongshun vice Official Department,which were ruled by Yishan hereditary chiefmain,and belonged to Qingyuan prefecture.That is a wise policy to establish the Official Department.As an administrative area,the division of the district geography of those three areas ruled by Yishan hereditary chieftain is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Yizhou hereditary chieftain;district geography;aboriginals living in South China
K29
A
1672-9021(2011)04-0118-06
施铁靖(1949-),男,广西宜州人,河池学院政法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广西地方史。
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村治中的和谐与冲突——广西村治的历史与现状研究(08FZZ002)。
2011-08-15
[责任编辑 阳崇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