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途径的思考

2011-08-15 00:52李兵帅李国强夏小华
关键词:学风公寓共同体

李兵帅,李国强,夏小华

(阜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关于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途径的思考

李兵帅,李国强,夏小华

(阜阳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当前,大学生在学风方面出现不少问题。高校可以从构建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良好学风班级、创建优秀学风公寓等途径,加强大学生优良学风建设。

学风建设;途径;学习共同体;班级;公寓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社会大环境影响、学校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大学生在学风方面出现不少问题,如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方法不合理;环境适应能力差;自律意识和能力较差;功利思想严重;缺乏团队意识;诚信意识淡薄,舞弊现象严重等。2010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网易新闻中心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1778人参与,受访者中,在校大学生占13.0%,已毕业的大学生占65.3%),仅2.1%的受访者认为,现在大学生对待上课的态度“非常认真”,12.4%的人认为“比较认真”。相比之下,高达45.5%的人指出,大学生上课态度“不认真”,其中8.2%的人觉得“完全不认真”;另有39.5%的人表示,大学生的上课表现“一般”。除认真听讲外,大学生会在课堂上干些什么?调查中,受访者选择率最高的三项分别为:“玩游戏”(68.1%)、“睡觉”(66.0%)、“干脆逃课”(64.7%)。此外还有:“聊天”(61.6%)、“准备英语、公务员等考试”(52.9%)。如今即使是高校研究生,上课情况也不容乐观。有关调查还发现,76.4%的研究生承认自己有过逃课或旷课行为。[1]大学生学风现状堪忧!

如何加强大学生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学生管理研究的重要命题,综观学界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考风考纪管理;从严治教,深化教学改革;培植高雅、健康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示范作用等。以上研究已很多,此处不再赘述,笔者尝试从学校共同体、班级建设、学生公寓等方面出发,就当前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做出新的探索,以期创建大学优良学风,培养出品学兼优的新一代大学生。

二、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一)构建大学生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理论由日本教育学会会长、东京大学教授佐藤学教授提出,它以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的知识不单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在一定的思想意识指导下,借助学校、教师或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手段,通过学习过程中的意义建构而获得。其目标是创设学习氛围,促进集体知识的增长,并通过这种途径来增长学习个体的知识,每个成员都能致力于共同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共同体的四大要素,并且提倡主动学习的原则。[2]

结合大学的特点,大学学习共同体可以概括为:大学里的师生为了达到一定的有共享性的学习目标,组织与目标有关的各种人员,组成一定形式的实践团体,在团体之内,所有成员遵守相应的理念、价值和规则,共享与目标相关的各种信息,所有成员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成员之间在实践中互相影响,最终使不熟练者逐渐掌握知识,并取得身份认同。这种组织有些类似于企业中的柔性组织和学习团队,但是氛围应该更浓一些,这是由大学以追求知识为目标的特点所决定的。[3]

笔者对所在学校部分二级学院做了认真调查,发现大学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并非个别:优秀班级的学生遵纪守法,团队精神强烈;在学习上积极向上,一学年无人补考、违纪,有的班级大三时大学英语六级通过率超过50%。优秀学生公寓成员在班级智育、综合测评中均名列前茅,成员之间互助友爱、共同拼搏,绝大部分成员均为党员,不少同寝室成员同年考取硕士研究生达到5人、4人(一个寝室6人)。还有学生自发组成关于考研、数学建模、教育实践、社会问题调查研究等领域的专业、非专业、跨专业学习小组,定期交流学习经验。辅导员、专业教师经常参与大学学习共同体的活动,义务为学生作讲座,指导学习方法,师生共同学习交流等。

当代大学生对国内外问题也颇为关注,在老师的指导下,组成学习共同体,利用寒暑假、课余时间对农村教育、环境污染、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参与直销、留守儿童、新课改对中学教师的要求、艾滋病家庭、农村合作医疗、大学生网络道德、大学生消费结构等社会问题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虽有不完善的地方,但不乏可圈可点之处,有的被学校批准为正式科研课题予以立项资助(仅2008年,全校就有200多个学生团队调查课题被正式立项),有的被推荐给当地政府作为决策参考,有的发表在学术杂志上。

由此可见,大学学习共同体可以作为创建高校优良学风的重要途径,其作用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实现了大学生学习过程的交流互动,有效激发了大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2.有利于开展科研或专题研究,提高了大学生的科研意识;3.有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4.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组织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建设良好学风班级

1.学习方面:合理要求,分类管理,做好规划

大学生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成绩存在不平衡现象,对此可采取区别情况、分类管理的方法:鼓励先进者继续保持,中等者努力争先,后进者重点督促,以先进带后进;学习优秀者利用班会等场合介绍学习经验和方法,结对子帮扶差生。同学之间结成学习共同体,互助互进。

以全班学生个人的奋斗目标为基础,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班级共同愿景,帮助大学生树立以学习任务为核心的发展目标,积极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学业生涯规划设计,以使其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学习目标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辅导员及时开展班风、学风建设的总结和交流,建立班与班之间的考核与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比、学、赶、超氛围,对优秀班级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奖励,对于暂时落后的班级要帮助他们查找原因,制定措施,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2.思想方面:与学生平等交流,相互尊重,引导为主

针对当代大学生在人生观、学习、专业、恋爱、人际交往、经济等方面出现的烦恼和问题,辅导员可以结合自身经历,充分利用班会、学生干部会议、师生座谈会、个别谈话等途径为他们排忧解难,注重思想上的引导疏通,提供方法指导,讲求实效。教育学生努力做到“三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每班每月开1~2次班会,变班会为思想交流会、学生沙龙,鼓励学生发言。学生轮流主持班会,既锻炼了能力,又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理解和团结,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方法。

针对80后大学生的特点,在思想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创新。一是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就业指导、专业学习、学风建设等相结合;二是在教育的方法上从灌输式教育向师生互动型教育转变,从显性教育向显性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转变。简而言之,就是要按照80后大学生的特点,尊重其个性,科学调动每一名学生的积极性,发挥每一名学生的潜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完善其人格,成熟其思想。

3.纪律方面:严格要求,宽严有度,以教育为主

大学生虽已是“准成年人”,但处理问题时尚欠理智和冷静。辅导员要带领学生认真自学《学生手册》,在倡导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的基础上,给出一个“底线”——不能违反法律和校规校纪。轻犯者诫免谈话,重犯者和屡教不改者坚决给予纪律处分,遏制不良风气和违纪现象的出现,在班级树立正气。对受处分的学生仍然做好思想工作,鼓励其放下包袱,放眼长远,以处分为戒,变压力为动力,把学习和生活搞好。对好人好事则公开表扬,对有缺点和错误的学生一般私下批评引导。宽严相济,教育为主,逐步提高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

4.组织方面:班干部民主选举产生,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班干部由全体学生无记名投票产生,给予学生锻炼和表现的机会,并接受全体学生的监督。对班干部在学习、纪律上严格要求,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工作、生活、思想、待遇上则以关心爱护为主,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帮助解决各种难题和矛盾,提供工作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尽快成长成熟起来,能够独挡一面。班干部的选择标准应是:首先应该有爱心、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有奉献精神,把“为大家服务”放在心上;其次应是班级的学习带头人,营造班级优良学风的骨干和带头人;第三,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加深班级同学之间的了解和感情,增强班级集体凝聚力,营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平等和谐的班级人际关系环境;第四,具有健康的身心素质。

5.能力方面:立足本专业,一专多能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用人单位越来越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智商、情商、特长一个都不能少。对此可以综合测评、评优、发展党员为有力杠杆,激励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要积极参加院、系、班举办的各种学习、文艺、体育、科技竞赛及学术讲座,积极参与社团活动。四年中要培养一项特长,成为一专多能之才。

(三)创建优秀学风公寓

学生公寓是高校最基层的单位,是大学生生活、学习、交流的场所。同一公寓的室友们往往感情深厚,形成各有特色的寝风,并直接影响到班风、学风。如有的公寓学习氛围特别浓厚,同一公寓的人全部或大部分考上了研究生。而要建立良好的寝风,首先要优化公寓的人员结构。公寓成员应学习成绩均衡,性格、志向相投;其次要依靠并发挥寝室长的作用,寝室长是班级中最基层的领导者,是公寓同学自己选出来的,一般在本公寓享有较高威望,是公寓这个“家”的主要管理者;第三,评选先进公寓,发挥其模范效应。

高校学生管理、后勤部门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公寓管理的工作重点从管理“物”转向服务“人”,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寓环境,把提供优质的服务和创建良好的学风氛围结合起来,把科学管理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开展各种活动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管理、服务、学风建设三者的有机结合。此外,还可以在公寓楼内辟出活动空间,供学生开展文化、党团及社团活动,建立学生党员示范区,以活动室和文化场所为舞台,利用各类资源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把学生公寓建设成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学习、生活场所。适时开展“优秀学风公寓”创建活动。优秀学风公寓氛围作用巨大,学生公寓作为现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元,理应成为高校努力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一个重要场所。通过建立和完善“优秀学风公寓”评选制度,可以营造良好的公寓环境,引导、激励学生树立成长目标和奋斗方向。[4]

(注: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学习共同体理论在创建高校优良学风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8sk387)

[1]向楠.求学只为考试求职——7成人认为大学生学习功利性太强[N].中国青年报,2010-10-28.

[2][日]佐藤学,李季湄,译.静悄悄的革命[M].长春出版社,2003,(1).

[3]J·莱夫,E·温格,王文静,译.情景学习:合法的边缘性参与[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5.

[4]董健.高校优秀学生宿舍文化的学风建设功能及创建[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75-76.

猜你喜欢
学风公寓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辅导员视角下的“抓学风”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数字公寓
陈嘉庚精神与“诚毅”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