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洁生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揭阳 522000)
加强高校思政课大班化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钟洁生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揭阳 522000)
高校思政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培养新一代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于当前高校扩招,各项教学资源短缺,多数高校的思政课采用大班化教学,针对在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中出现的学生对思政课不重视、课堂纪律群体性松散、重理论轻实践等因素,提出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提倡合作学习,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多种途径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从而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校; 思政课; 教学实效性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高职院校不断膨胀,学生数急剧增加,虽然基础设施在逐步跟上,但是,在短时间内教学条件无法一下子满足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在教学资源短缺的情况下,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资源的作用,大班教学特别是思政课的大班教学就成了一种无奈的选择。所谓大班教学,也叫合班教学,就是将原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学班级合并成一个大的教学班级进行教学。现在有较多的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采用大班化教学,人数多在100~150人之间,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思政课堂,其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高职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1.1 对思政课不重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大学生就业自主择业制度的客观影响,相当部分大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有功利性和实用化倾向。有相当部分学生认为到高职院校学习就是为了掌握一门技能,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技能技术的学习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与就业挂不上钩,思政课的学习在他们看来对求职就业没有帮助;与专业课程相比,对思政课学习缺乏热情。
1.2 考核方式单一,平时成绩考核难度大
从目前来看,高校“思政课”课程考核仍以书面考试为主,“平时不努力,考前强突击”照样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加之对思政课学习缺乏热情,因而,不良的学习习惯广泛存在,考核无法产生真正的激励作用。尽管改革的方向从“一考定音”向多形式多角度综合考核转移,平时课堂表现、对知识的运用能力等占总成绩的比重日益增大;但是,由于思政课的大班教学,人数过多,教师执行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有心无力,比如课堂互动,平时作业批改,无法做到严格而公平,人数众多,对学生日常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把握也存在欠缺,从而影响了教师对学生评价的准确性。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平时成绩是师生交情而不是学生学习态度的反映。
1.3 课堂纪律出现群体性松散
思政课教学大多采用大班教学,群体人数多,不易互动。即使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由于学生人数多,课堂纪律较难控制,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低,毕竟开展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参加的同学是少数,大多数学生因机会有限而不能参与,从而产生听讲情绪懈怠的效应。教师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只好自问自答,其结果是使师生双方疲劳。进而加剧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兴趣越来越低,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更为不理想。如思政课大教室中经常出现后几排人群拥挤,前几排冷冷清清、上课做作业或看课外书,甚至有的同学干脆打起了瞌睡的局面。
1.4 重理论,轻实践,社会实践不到位
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在社会实践中,学生可以将课堂讲授的理论观点与实际结合起来,深刻感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和现实力量,提高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多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受限制,生均20元专项经费的政策不能完全落实,加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注重学校本身的自负盈亏,对不产生经济效益的思政课实践活动不重视,不愿投入时间、精力和经费去组织联系,而单靠教师个人之力根本无法组织大规模的学生活动。另外,学生们普遍感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纯理论的思政课教学都是假、大、空,不实用,因而,才会出现“一门课都学完了,书还是崭新一本”的怪现象。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环节,“两课”教学就成为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教师的认识水平上。
2.1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
[摘 要]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热情,应加强两个方面的建设。首先是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用无产阶级科学的思想意识形态去占领学生的思想领域,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带来的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帮助学生对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市场经济有个全面科学的认识。而要做到这些,光靠思政课教师在课堂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要靠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给学生对思想政理论的学习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大环境。其次是加强思政课师资队伍的建设。“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学起着积极的影响,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要加强重视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习和培养,不断提高认识,通过才能展示在学生中树立个人威信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的距离,在开展共同的活动中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建立深厚的感情;从而把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上来,提高学习的热情和教学的实效性。
2.2 改革考试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习成绩评定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是长期困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的一大难题。思政课由于采取大班上课的形式,教师对于学生的平时表现也只能是对那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学生更容易把握一些,更多的处于匿名状态的学生的平时表现难以打分。因此,学生思政课成绩的最终评定,多数仅凭最后的卷面成绩一锤定音。要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当务之急就是要改革考试制度,以多样化考核代替单一闭卷考试。
学生思政课成绩的评定,不能仅凭考试的卷面成绩一锤定音。要改革现有的考试制度,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要把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成绩结合起来,把出勤、课堂表现、课外实践等都纳入到评价体系中,提高平时表现在思政课成绩中的比重。对于大班化教学带来的弊端,多采用分组的形式,化整为零,多让学生开展对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充当主角,各抒己见,踊跃发言,锻炼学生个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把课堂表现列入平时成绩,视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以此解决大班教学中,多数学生因机会有限不能参加的懈怠情绪和思政教师课堂唱独角戏的现象,提高教师、学生参与互动和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源于课本也脱离课本,让学生在共同学习中通过思政课课堂的一主渠道和主阵地系统的认识、学习、认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3 转变教学理念,提倡合作学习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强调课堂教学的互动,而互动的方式更多采用的是师生之间的双边互动,而学生之间的互动则始终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思政课教学活动多数开展大班化教学,人数众多,课堂纪律出现群体性松散,学生学习出现懈怠情绪,必须转变教学理念,提倡开展“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旨在促进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互动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它要求以学生为中心,将教学内容活化为不同的任务分配到各小组,组员间分工协作,共享信息与资源,共同完成任务,倡导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互动性。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促进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交流,加强学生之间的互运合作,同时,也提高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力,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教师则应注重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对学生的互动性的学习进行专家性的点评。培养学生运用思政课的理论经,以历史、具体、辩证的眼光来认识、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并进一步增进教学效果,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2.4 加强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现实社会体验的分析和判断
思政课是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相关课程,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掌握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正确的看待和分析社会和人生所碰到的各种问题。如果社会实践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社会实践将流于形式,出现重过程,不重实际效果,侧重于社会实践的总结、心得体会;并最终影响踏踏实实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要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应加强几个方面的建设。首先,学校领导提高认识,要充分意识到思政实践教学对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大意义。要完善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加大对实践教学的投入,特别是要配套落实专项经费,确保学校每年划拨专门款项用于大学生社会实践;其次是健全完善社会实践的考核制度。要把思政课社会实践纳入到教学计划之内,规定实践课时数、形式、内容和要求,派遣教师指导,使之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与教学实习、毕业设计一起,给予学分,记入档案,并参与大学生的综合考核测评;第三,要求思政课教师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思政课教师在指导社会实践的过程,也是自身学习提高的过程,这不仅能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认识,也能拓宽思路,丰富的社会实践也将丰富课堂中纯理论的教学。通过学生参与思政课社会实践,走出校门,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感知丰富生动的社会素材、加深对许多抽象理论的理解,把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用所学到的知识来去正确认识、看待、分析、判断现实生活中的出现的各种问题,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终使理论产生其特有的魅力,彰显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思政课教学作为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渠道,要切实加强对思政课教学的管理,转变教学理念,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思政课的实效性充分发挥出来,让大学生真正意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才观,成为我国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的接班人。
[1] 王易.付强当前“两课”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2):46-48.
[2] 陈华林.对“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03,(1):67-70.
[3] 刘洪波.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的思考[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12-113.
[4] 杨军.“两课”教学实效性的若干制约因素分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70-73.
[5] 李国娟.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课堂管理模式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07,(12):41-42.
[6] 王玉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15):132-134.
[7] 徐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高教研究,2007,(1).
[8] 陈爱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大班教学中实现良好师生互动的思考[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9,(4):106-108.
Abstract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raining th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the Chinese socialism.Due to the increasing enrollment and the shortage of teaching resource,most of the colleges adopt the method of macro-teaching.This kind of teaching method usually leads to the students’contempt for the course and consequently brings about many other problem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se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actual effect of this course.
Key words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the actual effect of teaching
Thoughts on Strengthening the Actual Effec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by Macro-teaching
ZHONGJie-sheng
(Jieya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Jieyang Guangdong522000)
G641
A
1671-4733(2011)01-0077-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1.01.022
2011-03-15
钟洁生(1978-),男,广东揭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电话:13925653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