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嘉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杭州 310018)
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综论
谢嘉梁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所, 杭州 3100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主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积极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持之以恒地在教学育人的园地里辛勤耕耘,国内广大专家学者进行了艰辛的研究与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认真梳理与系统总结,旨在为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实效; 研究述评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统一开设的必修课程之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以树立当代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为根本指向的重要课程,也是大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基本内容是: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此,必须“加强教学方法的研究,优化教学手段,实现立体化教学。”从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大意义与现实价值,这是摆在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战略任务。2008年7月8日,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召开“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以教学方法创新为关键环节全面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围绕着如何有效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国内广大专家学者进行了艰辛的研究与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认真梳理与系统总结,旨在为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目标包括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其中,素质目标是落脚点和根本点,能力目标是素质目标的具体化和依托,知识目标则是为素质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而服务的。”[1]有学者指出:“在新的课程设置方案下切实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效性,必须重视以下四点:一是深入分析、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精神与内容,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基础;二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三是教师切实提高自身素质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四是加强教学管理是增强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证。”[2]
另有学者指出:“改进和增强高校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效果,就要清醒地面对课程教学的实际状况,深入探讨问题的症结;就要严格遵循学生成长、成人、成才三者统一的规律;就要真正熟悉了解学生,取得他们的信任,建立起师生互信关系;就要坚持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关心和成长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做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等四个方面为主要抓手来开展教学。”[3]
还有学者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实效性还需从三方面努力:一是在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时,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着力展示教学的时代感和针对性,提高学生对课程教学的认同感;二是结合教学内容的时效性,适时设置和选用教学方式方法,着力体现教学的灵活性和科学性,提高课堂教学的可接受度;三是弘扬师德师风的示范性,增强课堂教学的感召力。”[4]
有学者指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大班授课与小班讨论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模式,落实好小班课堂讨论是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环节。”[5]
另有学者指出:“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难题,通过重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吸纳、融合心理教育的科学知识,采用模块化教学;运用导——思——行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学双主体作用,增强本课程的教育教学实效性。”[6]
还有学者指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课程改革后由于多方原因给任课教师带来教学的困惑,从加强政治理论教育,拓展思想道德教育,开展创新素质教育,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深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等方面入手对于开展该学科教学非常必要。”[7]
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关键在于“落实”。具体来说,实践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情景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隐性教学法、素质拓展法、案例教学法、提问式教学法的合理运用对于有效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意义重大。
实践式教学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关注学生需要,充分考虑大学生自身状况,注重实践教学,有学者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必须根据课程的内容和教学要求,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引导大学生把书本知识的学习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真正坚持实践性的原则,体现课程实践性的特征,不断探索实践教学的规律,构建实践教学的模式,使大学生真正做到从对道德法律的认知向道德法律的实践转化,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修养。”[8]另有学者指出:“社会调查是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基础课的实践教学中应用社会调查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能够拓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提高学生的交往与合作的能力,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调查的实施过程一般分为前期准备、实际调研和总结考核三个阶段。”[9]
讨论式教学法。有学者指出:“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运用中具有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民主精神等诸多优势。教师在组织操作过程中课前应该有充分必要的准备,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中要选择好科学的讨论形式,控制好讨论的节奏和课堂气氛。同时,还要注意讨论内容的选择、讨论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有机结合、教师的主导作用等。”[10]
情景式教学法。有学者指出:“所谓情景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引入情景式教学会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在进行情景式教学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大学生自身状况、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以及情景创设等因素,以保证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在实际教学中,以道德价值教育作为核心,以法律与道德的价值对比情景、中国传统道德的文化情境和现实问题情境作为表现平台,来增强教学效果。”[11]
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是教师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方法的高度统一。有学者指出:“参与式教学法是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统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教师要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学;要开展专题式教学、案例教学,通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增强理论引导的针对性;要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教学的空间;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要构建立体多维的考核评价体系,提高教学评价的效果。”[12]
隐性教学法。有学者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内容丰富而广泛,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使得传统的单纯理论讲授往往难以达到有效性。树立隐性教育观念,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隐性教育资源,有针对性的进行隐性教育能起到良好效果。基础课课堂教学实施隐性教育要重视教师的言传身教,构建特定的课堂教学环境,还要探索富有特色的隐性教育实现形式等。以充分发挥学生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从而提高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13]
素质拓展法。有学者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必须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针。素质拓展法有助于帮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更好地实现德育课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目标。作为一种起源于户外拓展训练的方法,素质拓展法不仅可以在德育课堂中应用,而且还因其具有落实体验同伴教育和全面发展的优越性,所以会产生无与伦比的德育功效。而要引入这一教学方法,作为教师,则需要转变思维,以活动去代替灌输,用另一种方式去拥有教学中的话语权。”[14]
案例教学法。无论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还是进行全面系统的法制观的学习,“案例教学法”都是必不可少的。有学者指出:“案例教学法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十分重要的教学法之一,它有着化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化被动为主动等优点。教师对案例的选取应贴近教材,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贴近学生,突出主体性;贴近社会,突出时代性。实施案例教学法要注意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要注重与学生交流心得。”[15]另有学者指出:“在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大案例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选择一个能涵盖课程各章节核心理论内容的大案例,使这个案例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并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师生平等对话的双边活动,促进教学相长,培养学生综合能力。”[16]
提问式教学法。有学者指出:“提问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道德与法律教育富有实效的方法,应重视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的运用。大学生道德与法律教学的提问以回答为什么为重点,以适应大学生智力、心理发展特点所决定的学习要求和大学生道德与法律教育目标的要求。教学中的提问应该有助于阐释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理性能力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对课程体系的整体认识。”[17]
另外,还有学者指出:“影视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新‘图像化时代’的到来和影视资源的丰富性为影视资源的运用提供了必要条件及其可能,于适当时机、适当内容运用恰当影视资源的实施策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服务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影视资源运用要注意事前选择精益求精,过程中要同讲述相得益彰,运用后要总结反思入库。”[18]
据笔者对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查询(不完全统计),自2005年到2011年1月1日,全国各类学术理论期刊公开发表的有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的文章共有880余篇。毫无疑问,这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对于有效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实效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呈现以下不平衡特征:研究成果数量较多但整体水平不高;研究主题较为全面但重点不够突出;经验性研究较多而学理性研究薄弱;微观性研究较多而宏观性研究不;理论性研究较多而实证性研究欠缺。”[19]笔者认为,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吸引力与实效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立正确的教育理念,着眼于90后大学生的群体需求,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严格依循教材体系,有效整合教学内容,积极灵活地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持之以恒地在教学育人的园地里辛勤耕耘。请记住:“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既要符合学生的客观实际,又要体现教师的个性魅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我们共同努力吧,为了教育的明天更美好,为了学生的前途更辉煌!
[1] 鲁玉桃,唐青女.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践履式教学探析[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5):166-167.
[2] 卢保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实效性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10):124-125.
[3] 郭宪.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四个抓手[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81-182.
[4] 张春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新课改的实效性调查与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8-73.
[5] 白海燕.“三结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为例[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8-160.
[6] 陈英,韦筱青.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效性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57-59.
[7] 陈冬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思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2):154-155.
[8] 王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索[J].黑河学刊,2010,(9):102-103.
[9] 史婷婷.开展社会调查培育公民意识——社会调查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0,(9): 43-44.
[10] 周明海.“讨论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5):118-121.
[11] 张敏,陶传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道德教育情景式教学设计[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137-139.
[12] 张尚字.参与式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24):30-32.
[13] 张斌.隐性教育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4):102-103.
[14] 赵亭,张宗明.论素质拓展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20):47-48.
[15] 许婕.案例教学法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4):293-296. [16] 王春红,刘胜.大案例教学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50 -151.
[17] 洪明.试析提问式教学方法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4):51-52.
[18] 王付欣.论优秀影视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78-80.
[19] 姚迎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研究述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91-92.
[20] 王晚英,李赟,张荣.影响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教师因素探析[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3):86-87.
[21] 朱琴芬.与时俱进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话语[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87-90.
G641
A
1671-4733(2011)01-0071-03
10.3969/j.issn.1671-4733.2011.01.020
2011-02-27
2010年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c2010026)
谢嘉梁(1979-),男,湖南华容县人,法学博士,讲师,从事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研究,电话:1306799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