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倚闻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学系,辽宁 沈阳 110004)
吕常伟及其音乐创作
王倚闻
(沈阳音乐学院 音乐学系,辽宁 沈阳 110004)
论述了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吕常伟及其音乐创作,系统总结了他所创作的音乐作品。以吕常伟音乐创作初期、音乐创作丰收期及音乐创作多元期为时间界定,概括了吕常伟近30年来的音乐作品以及吕常伟音乐的特点,使广大读者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吕常伟及其音乐创作。
吕常伟;音乐创作;创作特点
吕常伟,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教授、沈阳音乐学院流行音乐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沈阳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走近吕常伟的音乐世界,你会发现他的音乐很特别,既没有浓重的民间文化痕迹,也没有怪诞的西洋创作技法,而是朗朗上口的旋律线和淡雅低调的人生态度。从他笔下飘出的音乐,追求的永远是质朴的情感表达。
20世纪80年代是吕常伟音乐创作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的创作主要是围绕歌曲、乐器独奏、交响序曲进行的音乐创作,其创作的作品融进了自己的风格特点。在数量上,歌曲创作占据了绝对的上风。究其原因,与中国当时的具体国情密切相关[1]。除了抒情歌曲的创作之外,管弦乐、室内乐与电影音乐、合唱音乐、舞蹈音乐的创作中都有吕常伟不倦的身影。
(1)歌曲作品。100余首,以歌曲《太阳河》(1984年)、《十字路口》(1985 年)、《西瓜熟了》(1986年),童声合唱《都夸我们心灵美》(1986年)、合唱《天蓝水绿花红》(1986年)等为代表的歌曲创作融入了他对生活的感悟,流畅的旋律线将他的所思、所想恰到好处地融入其中。
(2)管弦乐作品。1981年创作的单簧管独奏《南海渔歌》、小提琴独奏《思》、巴松独奏《驼铃》、弦乐合奏《春恋》、交响序曲《欢乐的山林》、套曲《香山觅红》都是吕常伟创作初期的代表曲目。在大型音乐创作中,将创作灵感与音乐主体巧妙的结合,使他创作出来的大型音乐作品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3)其他类音乐创作。广播剧《愚人的天堂》(1982)、《树后面是太阳》(1984年)、电视剧《在飘歌的密林里》(1982年)、《岛》(1982年)、《小明星》(1982 年)、《红山百合》(1983 年)、《希望》(1983年),舞蹈《放鞭炮》(1984年)、《寿桃舞》(1987年)等创作填补了当时舞蹈音乐的空白,为舞蹈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逐步建立和完善。经济的高度发展冲击着社会各个领域[2]。90年代出现了不少表现普通人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的民谣[3],90年代的影视音乐创作成为大多作曲家的一种生存方式[4],90年代对于吕常伟来说是音乐创作的丰收期。之所以说是丰收期,不仅是指数量上的庞大,更重要的是除了创作了一定数量音乐作品外,他的身份也有了一定的变化。他作为一位大学老师,还承担着各种晚会的策划、音乐编辑、MIDI编曲、指挥、配器等工作。工作的不断变化使他的创作开始向更新领域探索和尝试,创作的作品也有更多形式上的转变。对于吕常伟来说,音乐创作就是他生命意义之所在。这一时期他所坚持的音乐创作观是:“追求理性的探索、观念的新颖、形式的多变”。他的创作理念也向着更宽、更广的方向发展,音乐作品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创作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1)歌曲作品。1997年香港回归,洗刷了中国百年的耻辱。“回归”成为这一时期歌曲创作最重要的话题。《胸怀》描写的是邓小平三起三落的不平凡的人生,是一首艺术性极强、艺术品位较高的声乐作品。这首作品最为突出的是吕常伟将严肃题材与流行唱法相结合,打破了以往严肃题材必须使用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惯例,用流行唱法演绎对伟人的怀念这一深沉的主题,这一大胆的尝试在当时是非常特别的。
(2)合唱作品。交响合唱《今天必须向上》(1993年)、合唱《灵魂的太阳》(1993年,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唱,中央电视台录制),童声合唱《蓝色的梦》(为1996年辽宁省第七届运动会开幕式大型文体表演而创作)、交响合唱《龙飞凤舞》(1999年)、合唱《迎春曲》(1991年)、童声合唱《老师,老师谢谢您》(1994年);《画画的油娃娃》(1998年)、合唱《缤纷的花季》(1994年)、《祖国,我的太阳》(1995)、《放飞彩虹》(1999年),为全国第二炮兵文艺汇演作曲)、合唱《情系大东北》(1999年)。这些作品融入了他对合唱这一艺术形式的独特见解和不断更新的创作理念。
(3)管弦乐作品。《悲歌》(1993年)、《雅韵》(1993年)、《魂颂》(1993年)、室内乐《雪韵》(1994年)、交响序曲《节日序曲》(1997年)、交响乐《星际》(1999年)、交响诗《悟》(1999年)。这些作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吕常伟对大型音乐创作不同领域的不同想法,将音乐的灵魂融入进每首作品的创作中去。
(4)其他类作品。为唐诗宋词作曲14首出版专辑,将中国古代诗词名家李白、杜牧、孟浩然、王维、陈子昂、杜甫、李煜、苏轼、欧阳修、崔涂的名诗配上了优美的音乐。用这一特殊的形式将诗词与音乐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联系起来,通过音响效果更加深刻地表达诗歌所特有的韵律美与古典美。
2000年以后,吕常伟在创作上迎来了多元期,音乐传播推广的方式也开始向网络化发展。可以说,网络技术给音乐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5]。在这个时期,吕常伟的音乐创作“追求民族化、戏剧化、多元化”,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体现了“民族性”的特征。2000年后,他的创作涉及到管弦乐、歌曲和新的艺术形式这三个方面的创作。
(1)歌曲作品。在歌唱创作上,吕常伟更加注重带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的。在他看来,在中国音乐家不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同时,中国文化也在世界上占有了重要的地位,将中国歌曲传唱到世界成为中国作曲家的期待。《八旗随想》就是很好的代表曲目。在这首作品中,吕常伟延续地灵活运用着他的作曲技巧,在音乐的创作上不断进行着新的尝试,创作风格更加重视民族性。合唱《红红火火》(2007年)、《集结号》(2008年)、《老照片》(2000年)、《山居秋暝》(2000年)、《大地之歌》(2000年)、《香山的红叶》(2000年)、《穆桂英出征》(2000年)、《走向人民英雄纪念碑》(2000年)以及歌曲《草原放歌》(2007年)、《天堂语丝》(2008年)都是吕常伟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2)养生音乐。养生音乐是一种舒缓情绪、调节身心的音乐,能缓解当下人们生活工作的压力,所以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养生音乐的创作也开始为音乐家们所关注。吕常伟的养生音乐融合了中华音乐创作的精髓,将太极八卦的创作理念注入其中,使我们在欣赏音乐时,就如同在静寂之中练习太极功一样,周围的一切都会在瞬间安静下来最大限度地达到养生的目的。养生音乐专辑《中华太和养生音乐》(2008,学苑出版社)问世,这盘专辑在众多的养生音乐中脱颖而出,获得了音乐界的一致好评。
(3)其他类型音乐。管弦乐作品《鹤舞》(2007年)、交响合唱《三峡唱响》(2007年)、舞蹈音乐作品《家园》(2007年)、中小学课间眼保健操配乐《眼保健操音乐》(2008年)。吕常伟将他的所思所想通过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表达出来,使他的创作领域异常宽广,创作特点更加鲜明,创作题材更加丰富。
30年来创作的1 000多首音乐作品,显示出了吕常伟独特的音乐创作能力和深厚的作曲技术功底。
在吕常伟的音乐创作之中,对于时代的把握是他创作音乐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之一。无论是什么题材的音乐创作,他总是先考虑到当代的社会状况、人们的心理特征方面,将广大人民的心声写入其中,真正做到了以“音乐为大众服务”为宗旨。无论是庞大的交响曲,感人至深的抒情歌曲,还是律动性极强的儿童歌曲,他的创作总是将音乐的主体特性考虑在先,将主体与时代完美结合,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吕常伟的创作糅合了西方传统的创作技法,以和声的应用和传统配器的知识作为基础,将中国的戏剧、戏曲、京剧等民族元素加入其中,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有浓厚的民族味道又不失流行的元素。如《三月雨五月风》《西行曲》《树叶有绿也有黄》《一道深深的伤痕》等,使他的作品在听觉上更加饱满,使演唱者的技巧和听众的欣赏达到了一定高度上的统一。
吕常伟的创作涉及到管弦乐、室内乐、电影音乐、交响合唱、合唱、童声合唱、舞蹈音乐、歌曲、古诗词谱曲、电视剧音乐和广播剧音乐。在多种形式的音乐创作中,吕常伟都以积极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所以在他的众多音乐作品中,每一首都称得上经典之作。形式的多样,使他的创作范围延伸到了每一个角落。
雅,即人们所理解的高雅音乐,一般离广大群众的生活较远;俗,即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接受的音乐,为老百姓所喜爱。对于“雅”而言,吕常伟的单簧管独奏《南海渔歌》、小提琴独奏《思》、巴松独奏《驼铃》、弦乐合奏《春恋》、交响序曲《欢乐的山林》、交响套曲《香山觅红》、管弦乐《悲歌》《雅韵》和《魂颂》等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纯音乐作品。他还将声乐教学工作融入自己的创作,创作出大量的供学生演唱学习的声乐作品。他还创作了大量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影视音乐。
多年的创作经验使吕常伟在作品中对于情感的把握十分得当。因为他的创作理念追求的是没有生活就没有创作的灵魂,没有感情的积淀就不能充分表达歌曲的真挚情感和深刻内涵。因此,他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十分讲究。在创作理念中作品必须有真情实感,这是他创作音乐一贯坚持的初衷。
吕常伟作为沈阳音乐学院的教授,一直承担着教学和创作的双重任务,做到了教授与作曲家双重身份的完美结合。在教书育人的大学校园里,他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年轻作曲人才。在教学的同时他还创作出大量的深受老百姓喜欢的音乐作品。无论是“俗”的歌曲,还是“雅”的交响音乐,他都能游刃有余地将音符组合、排列,因此,他的贡献是双重的。
(1)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音乐是心灵的语言,是社会的灵魂。音乐可以培养民族精神、抒发真挚情感,具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化功能。吕常伟创作的歌曲都是宣扬正义、贴近时代、反映时代的,将自己朴实无华的音乐语言贯穿在自己的创作之中。始终坚持弘扬中国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将民族元素和流行元素进行完美结合,作品既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也不失流行音乐的时代感,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2)为儿童歌曲创作领域作出贡献。目前社会上存在一种现象,那就是过去的儿童歌曲现在的孩子仍然在唱。现象折射出问题,那就是现阶段我们国家的音乐工作者并没有重视儿童歌曲这一创作领域。而在吕常伟的创作中,儿童歌曲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的儿童歌曲曲风明快,节奏、韵律非常符合成长中的少年儿童所学习、演唱。因此,吕常伟是特殊的,因为他更关注于中国“花朵们”的心理和生活,为他们创作出的歌曲中不仅有优美的旋律,还有教他们做人的道理。
(3)启用新人。吕常伟特别注重培养新人、启用新人。虽然他的一些作品也有大家熟悉的名人在演绎,但是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他更善于挖掘新人,而不是一味将歌星作为演唱自己曲目的指定人选。“挖掘新人,寻找新的声音”一直是吕常伟秉承的创作原则之一,他要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唱歌,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唱他的歌,体现出了他身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风风雨雨,吕常伟走过了30年的音乐创作历程,他用心的创作和积极投身社会活动的经历显示了他踏踏实实做人的人生态度。无论以何种身份出现,或作曲家或老师,创作出更多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为大众所喜爱、思想内涵深刻的优秀音乐作品一直是他坚持的创作方向。从他的音乐中,可以轻而易举地触碰到他剥去的深处—— 宽广、纯真、善良和一颗为大众服务的诚心。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评价他:他是中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他不骄、不躁、不功利,淡定、和蔼、亲切,这是他给人的第一感觉。他的作品如春风般让人觉得清新,他的创作技法时而遵循常规、时而又与常规背道而驰。但不管是常规创作还是反常规创作,在他笔下的音符都是美丽的、动听的、感人的。他的音乐就像他本人一样,纯净得像一汪泉水,清澈而透明。
[1] 金兆钧.1994:中国流行音乐的局势和忧患[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4(4):82-87.
[2] 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73.
[3] 吴磊.20世纪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价值批判:从音乐艺术退化到产业文化与艺术价值背离[J].艺术百家,2007(6):31.
[4] 金兆钧.光天化日下的流行:亲历中国流行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23.
[5] 梁茂春,李姝.网络音乐:音乐传媒的一场革命[J].人民音乐,2007(9):82-84.
LüChangwei and his Music
WAN G Yiwen
(Department of Music,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Shenyang 110004,China)
The famous contemporary Chinese composer LüChangwei and his music are discussed,and his creations are systematically summed up.His creation of music is divided into the early period,the harvest period and the multi-period.LüChangwei’s music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and the features of his music are summarized,so that readers could understand LüChangwei and his music in-depth.
LüChangwei;music;creative features
J 603
A
1008-9225(2011)05-0078-04
2011-08-20
王倚闻(1985-),女,辽宁鞍山人,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