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模式

2011-08-15 00:48:59张宏建曾锦华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导向改革

张宏建,曾锦华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模式

张宏建,曾锦华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东莞 523808)

针对高职语文教育越来越走向边缘化的现状,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推行高职语文课程改革,通过提高高职语文教育为学生所学专业服务,提高学生就业率这一途径来改变高职语文教育目前的困境。

以就业为导向; 高职语文课程; 改革模式

DO I:10.3969/j.issn.1671-4733.2011.03.014

近年来,在高职课程体系中,高职语文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受到很大质疑。究其原因,虽然有人们对语文认识偏颇的原因,但主要还是高职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其力度上有问题。据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为此,高职语文课程的开设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为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服务。

一 高职语文教育面临的困境

从近年来高职语文开课现状来看,高职语文的教育从学校到学生都不受到重视,因而导致高职语文教育越来越走向边缘化,甚至从高职院校课程表上直接消失。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两组矛盾没有得到协调发展。

一方面是高职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没有得到协调发展。人文性教育本是语文教育的题中应有之意。而高职教育必须以注重实际运用能力为重,因此,高职语文的工具性必须得到最大的挖掘。在我国实际的情况中,高职语文的这两性就如天平左右的两个砝码,很难取得平衡。有的高职院校紧盯市场需求,过度偏重语文的工具性,忽视了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而有的高职院校过分注重人文性,结果导致语文教育与职院培养学生的目标有些距离。

另一方面是高职语文作为语文本身的知识体系教育和为专业服务的语文教育没有得到协调发展。有的高职语文教材过分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这类高职语文教育要么成了高中语文的延续,要么成了普通大学语文教育甚至是师范类中文教育的翻版;有的尽管符合职业教育本身所固有特点,但是在实践上并不能很好的为专业服务,比如应用文写作,虽然这门课程与一些具体专业有关联,但具体去考察,这门课也只是局限在特定专业,与学校其它专业关联性不是很大,况且,有的学校在一年级就开设此课程,学生还缺乏专业基础,这样难以与专业结合起来。

二 以就业为导向课程改革模式的内涵

1 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

应对现有高职语文教材进行改革。不在全校统一使用一本教材,而采用与专业结合,又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教材。针对的专业不同,课程内容系统设计侧重点不同。比如旅游类专业着重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对风土人情的了解,可以开设必修课如《演讲与口才》、《中外风土人情》等,选修课可以开设《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等;市场营销类专业着重“一副好口才”的训练,同时又不能忽视应用文写作和聆听归纳能力的培养,可以开设必修课如《财经文书写作》、《商务礼仪》等,选修课可以开设《文学鉴赏》、《普通话训练》等;文秘类专业应重点掌握一般公文体、日常文体、事务文体的写作技能,同时要求字迹漂亮,必修课可以开设《应用文写作》、《书法训练》等,选修课可以开设《文学鉴赏》、《大学语文》等。

2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

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应针对不同的专业,采用既符合专业教育的需要,又符合语文教育本身固有规律的方式方法。主要有三种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延伸式教学模式和项目式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挑选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文章,先让学生自学,上课时安排学生主讲,然后大家共同讨论,最后教师做总结评论的教学模式。例如计算机专业的语文教学,可以选用有关比尔·盖茨的资料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管理专业的语文教学可以选用《红楼梦》中有关王熙凤的资料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延伸式教学模式就是在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依据不同专业属性与学习需求,找准与专业知识学习的关系以及与职业能力培养沟通的教学突破点,使语文教学与专业技能学习最大限度的交融。例如在给旅游类专业学生进行语文教育时,可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如东莞的学校可以利用虎门当地鸦片战争文化、国际港口和服装之都来进行教学。项目式教学模式就是利用特定的项目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教学。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语文应用能力训练时,可设定这样的项目:模拟求职招聘现场,可将学生分成几组,分别扮演求职者、考官等角色,完成个人简历、求职演讲、现场答辩等环节。

3 教学主导者和主体方面的改革

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还必须有相应专业的知识。作为教学主导者——教师的改革,主要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教学主导者可以是专任也可是兼职。专任教师除了自己本身具有扎实的语文功底之外,还必须初步了解学生所在相应专业的知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传达人文知识,又能很好的为专业服务,做到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兼职教师可以聘请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与语文有关的人员,做兼职教师。教师队伍如此结合,可以很好地做到高职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结合;二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相应的分组语文教学。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特长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紧密结合。比如,文秘类专业的语文教学,可以安排有书法特长的教师进行教学;市场营销类专业的语文教学,可以安排有商务礼仪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进行教学。

对于教学主体——学生的改革,主要是要让教学主体做到“知行”统一。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力争让学生有机会走出课堂,到社会上的行政企事业单位进行1~2次带有专业性质的实地训练和写作。如营销专业类,可以让学生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写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或市场预测报告。财会专业类的学生,可以到企业中去,了解情况,写一份经济活动情况分析。管理专业类的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写一份可行性管理报告或者为某企业优化管理设计具体的可行性报告等等。

4 成绩评价体系的调整改革

适应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在考核方法上亦作相应的调整与改革。考核的基本原则是:过程与结果考核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学生与教师考核相结合,课内与课外考核相结合。具体的评价标准,应根据不同专业开设的课程,制定不同的考核目标,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方法。例如《演讲与口才》,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实训占20%,课外社团活动参与(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表现占20%,课后作业占10%,期末考试占40%。《大学语文》考勤占学期总成绩的10%,课堂表现占10%,平时测验占1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占40%。这样的评价结果具有综合性、准确性和客观性。

三 教学改革的主要特色和创新性

1 服务性

作为高职语文教学,必须瞄准市场,以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为标准,立足于重点培养与学生专业密切联系的能力上。突出针对性和适用性,为就业服务,按照不同的专业和岗位的需要,安排语文教学内容相应侧重点,充分体现高职的教学特色。比如,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都开设了旅游专业,在语文教学中结合旅游文化讲授山水诗词、民俗记游、名胜楹联,受到学生的欢迎,也获得了很大的实际效果。如服装专业类的语文教学,可以讲授服装服饰文化。

2 实践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模式,处处置实践为最上。从教学内容的选材,针对不同的专业,语文教学与其相侧重;到教师的配备,教师既必须有语文专业知识,又必须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再到学生,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处处以动手能力为第一要务;最后到整个教学评价体系,更是改革传统的以一考定乾坤的考核评价方式,做到了立体化考核,综合性评定。

3 精细性

本教改模式是基于现代企业关于人才期望分析的基础上,在探讨高职语文课程本身固有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密切融合的前提下,尝试研究高职语文教育的教材模式、教法模式和评价模式,重点与难点就是怎样使高职语文课程既兼顾人文性与工具性,又直接或者间接为专业学习服务,直接或者间接为学生就业服务。本课题认为高职语文课程的定位应作相应变化,从大学公共基础课变为服务专业的基础课,即全校各个专业的语文教育不再是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法和统一的评价模式,而是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开设相应专业的语文课程。

高职语文课程体系在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深化。探索和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语文课程改革模式,主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主导者和主体以及教学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进行。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在构建这一模式过程中,由于高职语文课程的系统化建设还不完善,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深化。

[1] 陈水生.中职语文“一刚两线三融合”教学的实践运用[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1,(3).

[2] 张健.论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J].职教通讯,2005,(6):36-39.

[3] 尹云霞.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语文教学职业化的改革[J].高教论坛,2009,(7):115-118.

Emp loyment-oriented Refo rm Model of Vocational Language Curriculum

ZHANG Hong-jian,ZENG Jin-hua
(Dongguan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Dongguan Guangdong523808)

For vocational language education is more and more marginalized,this paper p resents the imp lementation of emp loyment-oriented refo rm of vocational language courses.It can change the p redicament of voc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 by imp roving the learning of p rofessional services for the studentsand their emp loyment rate.

emp loyment o rientation;vocational language courses;refo rm model

I206.6

A

1671-4733(2011)03-0041-03

2011-04-26

张宏建(1976-),男,湖南沅陵人,助理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职业教育研究,电话:13725859232。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导向改革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当代陕西(2020年23期)2021-01-07 09:25:24
改革之路
金桥(2019年10期)2019-08-13 07:15:20
改革备忘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犬只导向炮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改革创新(二)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瞧,那些改革推手
传记文学(2014年8期)2014-03-11 20:1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