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建构

2011-08-15 00:42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5期
关键词:理性培育民族

李 斌

(沈阳大学 思想政治部,辽宁 沈阳 110044)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理性认知与现实建构

李 斌

(沈阳大学 思想政治部,辽宁 沈阳 110044)

论述了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性,指出它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中予以广泛开展实施是必须和必要的。只有自觉地理性反思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效地建构大学生民族精神养成的现实路径,才能够弘扬民族精神,振奋民族意识,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理性认知;现实建构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崛起奋进的强大生命力和文化根基。大学生是复兴中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民族精神传承和把握的主体力量,只有从文化自觉的角度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采取理性的认知与反思,建构适应时代要求和国家振兴的民族精神教育培养体系,才能够推进民族精神的弘扬与自立,塑造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为中华民族开拓创新的一代新生力量。

一、民族精神教育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理性培育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环境中形成的,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认知和承诺的国家意识、道德伦理、价值信仰、民族品格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不论民族的历史渊源是怎样的,它们已经不可否认地演变成具有深厚的感情色彩的实体。”[1]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于世的坚强脊梁,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核心的灵魂与根本动力。

民族精神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2]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最高层次,大学生作为国民成员的中坚力量,肩负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念和行动作为将直接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功能与现实作用。因此,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必要和必须的,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也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所在。

在传统的民族精神传承与培育中,中国文化的整体性、经验性、直观性特征,使得中国人更注重在群体范围内实现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感性渗透及直观体验,追求言传身教的培养和潜移默化的熏陶,展现出情感胜过理性、直觉验证优于分析论证的特点,这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内在优势。但是,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民族精神的教育模式和培养途径,实现传统精神培养的现代转换。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所产生的文化全球化浪潮,不同文化模式之间频繁接触、沟通、交流,甚或出现摩擦和冲突。民族国家要想寻求文化独立和文化认同,就必须对自身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有一个清醒的理性认知和思想反思,突显自我超越的民族主体性、创造性。历史表明,一个没有抽象智慧和理性反思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尤其是相比于传统的青年知识分子,今天的大学生在心理、生理及社会经验等方面成熟得多,他们已经开始独立地面向社会,思考人生,在个人的价值选择、人生追求和内心向度上需要有一个理性的衡量标准和社会导向,从中获得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功效,从而规范和引导大学生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因此,要突破传统的教育理念,改变教育方式,拓宽培育路径,对大学生们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现代化的民族精神教育,客观理性地处理民族精神知行、情理关系,掌控民族精神深层次的理性认知与结构剖析,使得民族精神在经验性与先验性的维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从而在世俗的生活世界与形而上的精神世界之间实现平衡共融,使大学生以理性爱国的理念和言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突和价值悖论。

二、理性认知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要把中华民族共同理想信念转变成青年学生现实的精神动力、价值取向和自觉行为,就必须对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一个理性认知,求真务实地了解大学生价值行为背后深刻的历史民族因素,以期完成民族精神在现时代民族主体性反思中的身份标识与形态建构。

(1)全球化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冲突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既是考验,又是激励。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引发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消解与强化的两种境况。一是全球化产生的文化同质化趋势弱化侵蚀了大学生的民族国家意识,部分学生对民族责任、民族自尊以及民族忧患等观念认识不足,理解偏差。二是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压力和文化话语权侵入激发了民族精神凝聚,在“民族属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政治生活中最具普遍合法性的价值”[3]的前提下,西方文化的强势传播,唤醒了大学生民族主体自觉意识,使他们表现出民族自强自立的强烈归属感。

因此,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好全球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力发展中华民族文化主体导向,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意识形态、文化理念、民族意志等方面坚持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认同,处理好世界性与民族性、全球性与地区性之间的关系,既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维护中华文明的独立安全,又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求同存异,不断创新中国人的思想行为模式,因为“每一种文化都有必须得到尊重和维护的尊严和价值”[4]。唯有如此,才能够理性地应对全球化,坚守中华精神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使其保持自身的民族本色、民族创造性和民族自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新的经济交往方式、利益分配格局、就业组织模式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既是影响,又是推进。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些负面影响,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对大学生价值观和民族意识冲击较大,致使一部分大学生热衷于功利化、世俗化的个人价值取向,片面强调个人目的,忽视对国家民族的社会责任感。但同时,由于中国改革的深入,伴随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市场关系的不断调整,人的主体性、个体性、超越性逐渐凸显,广泛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促使大学生放宽眼界,思维更加活跃,也更能够以理性的眼光和态度来认识新思想、新观念。

于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认知和践行教育就必须立足于市场经济环境之下,及时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基石的民族精神体系,消除人的“物化”心理,重塑新的道德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创新传统民族精神,引导大学生建造现代的、积极向上的民族观,使他们增强对国家民族的热爱,自觉地把这种情感转化为现实生活中工作学习的动力,把自己锻炼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3)大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青年大学生本身的可塑性特点对民族精神培育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今天的大学生以80后、90后一代人为主体,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知识分子的典型特征。他们个性鲜明,思想活跃,富于创造性,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可塑性较强。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敏感性,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充满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但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道德行为功利化、社会责任感薄弱以及信仰危机等问题相继出现,这些现象给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提出了新的严峻挑战。

由此,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应当基于两个角度审视实施。一是在现代语境下不断充实创新民族精神的深刻内涵,既体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又展示时代精神的现实风貌,使其加工整合成具有先进性的民族价值、民族理念、民族意识,不断增强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二是积极探索大学生对民族精神自觉认同与实践的路径,不断开发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式和手段,把大学生个人成长与国家命运有机地联系起来,拓展大学生感知民族意识、践行民族精神的社会主渠道。

三、现实建构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不仅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更要审视传统教育方法,探究适应时代的科学的教育路径,实现民族精神的现实建构。

(1)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主阵地功能,创新大学民族精神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确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选择的理性思维,引导大学生中民族主流文化的发展。大学是培养又红又专未来接班人的基地,它必须以严谨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和民族意识培育的主要阵地,它应该积极主动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担负起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神圣历史使命。所以,大学要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各门学科教学当中,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创新理论教学手段,拓宽实践教学领域,大力发挥“两课”教学的育人功能。要以科学规范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确立民族精神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满足青年大学生对国家意识、民族精神、公民人格等多方面的理论思考,保证大学生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辨别社会是非曲直;要针对大学阶段学生的特点,侧重民族精神深层次的本质解释和把握,实现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理性提升,注重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性、创新性、理论性和系统性;要不断提高大学教育的实效性,把马克思主义课堂教育延伸到课外,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新领域、新形式、新途径,让大学生深入工厂、乡村、社区,接触社会,进行实地调研和社会考察。让大学生在汲取知识的同时,亲身感知民族精神的现实践行,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领悟民族精神的升华,激发青年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情感认同与理性追求,从而自觉地将民族精神转化成自强自立的民族复兴行动。

(2)利用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载体,陶冶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在人文素质培养的文化软环境中更好地传承、引导和塑造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行为规范。大学校园是青年学生成长的摇篮,良好的校园环境建设能够激发人的上进心、责任心和民族使命感,对大学生民族精神具有潜移默化的培育功能。所以,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独特魅力,努力挖掘校园文化资源,整合民族意识教育教学手段,采取各种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全力构建全方位的民族精神育人环境。高校应该逐步将民族精神渗透到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大力开展具有民族特点的艺术节、文化节、读书节、体育节等各种文体活动,以民族文化的历史符号功能感染教育大学生;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报、广播、电视等媒体宣传手段,广泛传播登载具有浓郁民族精神的典型事例人物,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营造全方位的民族精神培育氛围;高校要积极组建大学生民族文化艺术自创团体,定期开展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为内容的报告会、红歌红诗会、书画展,使大学生随时接受民族精神的启迪和培育。

(3)高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抢占互联网这一当代教育的新制高点,主动建造大学高质量、高水平、强吸引力的网络系统,从而开辟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现代途径。网络消减了人们沟通交流的地域性障碍,成为当代大学生自由掌控知识技能,获得信息交换的一条新渠道。但网络这把“双刃剑”既使人们方便快捷地大量获取丰富的信息资讯,同时又以极度的开放化、多元化、复杂化考验着大学生民族精神的认知、培养与形成。因此,高校应该高度重视网络文化对民族精神培育的影响作用,主动利用网络优势,建设红色网站、网页平台,通过论坛、博客、邮件等方式发挥网络的育人功能,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价值判断,把网络打造成民族精神教育的坚实基地。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监督和管理,规范数字化网络符号信息的传播,让大学生在网络交流中获得正确的引导,从而将抽象的民族精神鲜活地内化为大学生的民族责任和使命。

“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内核”[5],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只有突破狭隘的民族主义认识,独立理性地认知民族精神,现实地建构起民族精神培育的现代路径,才能够重塑民族精神,振奋民族精神,承接历史,开创未来,凝结民族的向心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代有坚强意志,有文化实力,有民族气节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继承者和建设者。

[1] 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M].李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128.

[2]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08(1).

[3]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2.

[4] 欧文·拉兹洛.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报告:多种文化的星球[M].戴侃,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56.

[5] 解丽霞.中国文化·民族精神·文化变迁[J].广西民族研究,2007(2):2-5.

Rational Cognition and Reality Construction of Cultivating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National Spirit

L I Bin

(Department of Ideology and Politics,Shenyang University,Shenyang 110044,China)

As a crucial component of higher education,cultivating national spirit is a necessity and has become essential in college students.Only by spontaneously and rationally reflecting on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national spirit and effectively constructing the reality path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national spirit can people promote national spirit,exhilarate national awareness and prope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socialist core values.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national spirit;rational cognition;reality construction

G 411

A

1008-9225(2011)05-0052-04

2011-07-14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课题(11JD710065);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L10BKS009)。

李 斌(1969-)女,河北武强人,沈阳大学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王立欣】

猜你喜欢
理性培育民族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多元民族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