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浅析

2011-08-15 00:47:48畅金元吴锡刚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咸水廊坊市廊坊

畅金元,吴锡刚

(河北省廊坊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廊坊 065000)

廊坊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浅析

畅金元,吴锡刚

(河北省廊坊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北廊坊 065000)

廊坊市位于冀中平原区,属水资源严重匮乏城市,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文中分析了廊坊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深化水务体制改革、加强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等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水资源开发;可持续利用;管理体制;优化调度

水资源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因子之一,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因此,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显得尤为重要[1]。廊坊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境内河流众多,海河流域五大水系全部汇聚于此,主要行洪河道有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等。虽然河流众多,但现状水资源量却少得可怜。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各条河流相继断流,水量骤然减少。而且,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及人口的不断增加,对水量的需求越来越高,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据分析,现状平水年缺水率达到24.5%,现状偏枯水年缺水率为31.9%,均属于严重缺水状态[2]。由于受水资源匮乏的限制,许多项目不能引进建设,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饮用水安全得不到保障,所以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迫在眉睫。

1 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1.1 廊坊市水资源基本情况

廊坊市降水主要受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和地形条件的影响。全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54.2 mm,年降水量具有年内分配非常不均、年际变化大、地区分布不均的特点,大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的80%左右集中在汛期(6~9月)。

廊坊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8.041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05 m3,占全省的66%,占全国的9.3%。地表水资源量年均为2.557亿m3,人均占有量为65 m3,为全省人均值的36%,全国人均值的3.7%;耕地地表水资源占有量为690 m3/hm2,为全省均值的39%,全国均值的4.6%[2]。特别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地表水资源量受降雨的年际与年内分布严重不均的制约,差异很大,变化幅度一般在2.60~6.0亿m3之间,遇上干旱年有的县(市、区)地表水资源量为0。廊坊市地下水资源量为5.926亿m3。多年来强采地下水,导致廊坊市各地下水含水组水位普遍下降,浅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已达2 099.8 km2,深层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3 342 km2,深层地下水严重超采区面积448 km2。由于超采,全市形成了5处范围较大的常年性地下水位下降漏斗,总面积3 400 km2,相当于廊坊市国土面积的53%。1956~2000年流经廊坊市各主要河道的客水过境水量年均38.14亿m3,2000年以后年过境水量在7亿m3左右。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廊坊市对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进行了综合治理,在加固堤防、疏浚排沥河道、确保防汛安全的基础上,大规模开展了打井、挖渠、建站、修闸、改造坑塘等水利工程建设。根据廊坊市水资源管理统计年报,2008年廊坊市水资源利用总量为10.298亿m3,其中地表水引用量为1.072亿m3,地下水开采量为9.056亿m3(浅层淡水开采量为5.225亿m3,深层地下水开采量为3.792亿m3,微咸水开采量为0.039亿m3),中水回用量为0.165亿m3,雨水利用量为0.005亿m3。

2008年全市农业用水量为7.396亿m3,占总用水量的71.6%;城乡生活用水量为1.789亿m3,占总用水量的17.5%;工业用水量为1.113亿m3,占总用水量的10.9%。

2 廊坊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问题

2.1 水资源短缺

廊坊市水资源短缺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在现状条件下,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每年都要超采地下水2亿m3左右。造成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3方面。

一是不利的气象条件和水文条件决定了廊坊市水资源的先天性不足。廊坊处于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春季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这种十分明显的季风作用,造成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际丰枯变化十分悬殊。由于大气降水在年内分布过于集中,且与农业灌溉需水期不协调,特别是缺少蓄水工程,对以洪沥水形式出现的径流量很难开发利用,从而造成地表水资源的贫乏。而洪沥水爆发时间短暂,有限的浅层地下水不能得到充分的补给。

二是京津冀水资源不合理分配,造成廊坊市水资源后天性紧缺。流经廊坊市的各条河流,历史上水量充沛,只是后来因各条河流上游修建了调控工程及沿途用水量的增加,来水量才有所减少。在1981年前,官厅、密云两大水库每年都分配给廊坊市一定数量的农业灌溉用水,但是,自1982年开始为保证京津两大城市的用水需求,上述两座水库便停止了向廊坊市的供水。不仅如此,20世纪80年代初期,北京市还在潮白河和永定河上相继修建了向阳和卢沟桥两座大型拦河闸,将这两条河中仅有的一点基流全部拦截,从而彻底断绝了廊坊市重要的补给水源。由于这种对水资源不尽合理的再分配,廊坊市各河流多年平均入境水量呈现连年递减的状态,从20世纪50年代的106亿m3骤减到本世纪初期的7亿m3左右,而且大部分是汛期的洪沥水和枯季的污水。

三是用水量的增长加剧了水的供需矛盾。由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工农业产量产值的大幅度增长,以及人口的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廊坊市实际用水量较建国初期增加了10倍,这也是造成廊坊市水资源紧缺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

2.2 地表水资源难以开发利用

虽然几十年来廊坊兴建了大批的水利工程,但总的说来廊坊市的蓄水能力还不是很高,目前一次性蓄水最多只有2.25亿m3。地表水资源多集中在7、8两个月份,以沥水形式出现,加上各河流洪沥水均同时下泄,特别是与农业灌溉需水过程不协调,因此,地表水可利用量很少。

2.3 节水工作任重道远

一是先进的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有待进一步推广,大水漫灌的现象还没有根除;二是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有待进一步提高,70%左右的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低于全国其他先进城市的水平,与世界上先进发达国家比较更是相差甚远;三是部分居民节水意识淡薄,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大手大脚的用水习惯尚未转变。

2.4 水资源保护形势严峻

廊坊市不仅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严峻,而且水环境污染问题也十分严重,水资源保护的形势非常严峻。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的经济发展很快,但同时对下游地区的污染也同时加重,每年向廊坊市排放相当数量的污水。北京市污水的泄入,严重污染了廊坊市的水环境,给廊坊市的水资源保护工作造成了极大压力,尽管近几年北京市加大了治污力度,但经北京进入廊坊的河道水质基本仍为劣Ⅴ类水质。北京已成为廊坊市最大的污染源。二是上游河北省内其他地市污染不容忽视,上游污废水排放量已相当于本地全部自产污废水的10%左右。三是本地乡镇企业发达,自产污废水污染有日渐严重的趋势。综上所述,由于本市污废水污染的日渐严重,还有外地污废水的雪上加霜,水环境保护已成为廊坊市的一个严峻课题。

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

3.1 深化水务一体化体制改革

以节水型社会长效建设为目标,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抓好体制创新,理顺关系,根据《水法》逐步完善水务纵向一体化管理、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管理和城乡水资源一体化管理。在水资源管理上打破城乡、部门间的界限,建立城乡水资源统筹规划调配体制,确立城乡供水、节水、排水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实现城市与农村、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与水量、供水与排水、用水与节水等涉水事务的统一管理。实现从“以需水能力定供水能力”到“以供水能力定需水能力”的转变,量水而行,建立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济结构体系。

3.2 加强制度建设

以节水型社会建设为契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取水许可及污水排放许可制度,建立水资源论证制度,实行节约用水制度,形成取水有许可、排放要达标、用水要节约的良性水资源制度建设。

3.3 开发非常规水资源

廊坊市水资源匮乏,如果单纯依靠外来引水,势必会受到种种牵制,所以开发利用非常规水资源,是增加水资源可利用量,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廊坊市,非常规水资源主要有雨洪资源、再生水资源和微咸水资源。

雨洪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要充分集蓄雨洪资源,在有效利用雨洪资源的基础上,使雨水入渗回灌地下水。城镇要修建透水路面、便道,增大降雨入渗;同时,实行雨污分流,使雨水径流排入河道、湖塘,增加地表水,净化水体,增加对地下水回补,淡化地下水质。中小河道建设拦蓄设施,利用雨洪形成景观水面[3]。

再生水是现有水源中较为可靠且容易开发的水源,可以作为地下水的部分替代水源。合理开发、充分利用再生水,是缓解水资源紧张形势的一条较为合理、切实可行的重要途径。开展再生水利用或称为中水回用可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是对水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中水回用以城市污水作为水源,既符合开发低质水的原则,又有利于水环境的保护。

微咸水可以用于农田灌溉、农村人畜饮水以及城市工业和居民生活。要科学利用微咸水、咸水资源,通过咸淡轮灌、咸水淡化等不同措施,扩大微咸水及咸水的利用范围,增加利用量,这样,可增辟可利用的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与地表水、中水、当地水、雨水统筹安排,优化调度,修复与改善生态环境。

3.4 开发过境水和引江水

根据现状资料统计,廊坊市年均入境水量7.84亿m3,年均引水量1.27亿m3,引水量只占入境水量的16%,因此,应在充分利用现有水利工程的基础上,再新建一批蓄水或引提水工程,以提高过境水的利用率。

根据南水北调工程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投入使用后,引水工程分别从廊坊干渠、天津干渠及白洋淀给廊坊市区和南6县(市)供水,分配给廊坊的可供水量为:P=50%的年份2.424 1亿m3,P=75%的年份为2.544 4亿m3,可适当缓解廊坊市水资源供需紧张的状况。

4 结束语

廊坊市是我国水资源匮乏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长期的超采地下水已经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持续利用,必须在科学利用现有水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利用再生水、雨洪水以及微咸水、咸水,同时,将常规水资源、非常规水资源以及引江水进行统筹规划、科学调配以提高水资源供给的保障程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1] 郭立平,等.冀中廊坊市水资源环境的变化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

[2] 廊坊市水务局.廊坊市水资源评价[R].2007.

[3] 李国正,等.河北省“非常规水资源”现状、潜力分析及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5,(3).

(责任编辑:翟国静)

Analysis on the Measures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Langfang

CHANG Jin-yuan,WU Xi-gang
(Langfang Bureau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Langfang 065000,China)

Langfang,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plain of Hebei Province,is lacking in water,and the per capita water resources of Langfang is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Hebei Province or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In the paper,we analyse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in Langfang,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for achieving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such as deepening water affair system reform,enhancing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on,utilizing unconventional water resources,and etc.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sustainable utilization;management system;optimal scheduling

TV213.9

A

1008-3782(2011)01-0011-03

2010-11-01

畅金元(1963-),男,河北文安人,河北省廊坊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高级工程师,从事水文水资源工作。

猜你喜欢
咸水廊坊市廊坊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中国人民银行廊坊市中心支行
廊坊市
廊坊专场(二)
大众文艺(2020年20期)2020-11-05 14:33:56
聊城市地下咸水地质特征与综合开发利用分析
蒸蒸日上的廊坊百冠
今夜我们与廊坊相爱
微咸水滴灌能提高红枣果实品质
Dynamic City, Langfang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