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杨
(商丘师范学院 经济学与管理学系,河南 商丘 476000)
经济伦理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
张杨
(商丘师范学院 经济学与管理学系,河南 商丘 476000)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导向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党中央提出我国经济建设必须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本身就含有对市场行为主体的伦理约束。笔者认为科学发展观离不开经济伦理的建设。经济伦理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协调、经营方式、企业组织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经济伦理不仅涉及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宏观调控,涉及到企业在生产、销售、广告等各个环节在道德方面的认知与自我约束,对市场经济的科学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
经济伦理;市场经济;科学发展
经济伦理指的是直接调节和规范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一系列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是和人们的经济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并内在于人们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道德规范。经济伦理中的“经济”两字表明了它和一般伦理道德的区别,“伦理”两字表明了它和一般伦理道德的联系。随着商品交换的出现和发展,劳动的社会性质获得了新的存在形式,即不是为了自身直接消费而是为了商品交换而进行的生产劳动,在商品交换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血缘关系、家庭关系的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于是出现了对这种关系加以规范的必要性,因此经济伦理是商品经济的产物,也承担着调节和处理商品经济各种内在矛盾的使命和功能。
研究经济伦理的目的在于,在经济领域中建立经济与正义、人道相一致的一种理想秩序。
经济伦理学业已证明:企业生产、市场交易不是简单的赢利方式,它必须要承担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责任。处理好“义利关系”,在赢利的同时重视培育经济伦理精神,是经营者永续经营、恒久发展之道。作为经济理性,经营者借助于自身良好的信誉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消费者,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价值理性,经营者在追求利益的同时,必须提升企业的道德形象,不能仅仅把赢利是经营者唯一的源动力。
市场经济原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作为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方式,本身有着无比巨大的物质财富的生产潜力。但这位科学巨人也许同样看到了市场经济对人们行为方式和道德伦理的负面作用,因而才在《国富论》出版之前,就发表了著名的《道德情操论》。后来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也确实印证了市场经济传奇魔力,但也引发了关于商业社会的种种败德行为。
科学发展观,是党中央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也必须以人为本,虽然经济行为主体的主观行动目的是追逐个人利益最大化,但是社会的科学发展是以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的,在个人利益和团体利益不一致的时候,会出现如工业污染、商业欺诈等行为。因此坚持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高级的市场经济,是对西方经济理论中提出的市场经济的飞跃。它本身要求市场主体具备较高的伦理道德约束和成熟的经济伦理规范。
(一)“理性人”的市场主体应该具备经济伦理
西方经济学中的基本假设条件之一是“理性人”,即作为市场交易的决策主体在买卖和生产中均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和企业的利润最大化是各自市场行为的基本原则。当然斯密认为经过市场的调节,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可以达到一致。这就是人们所熟悉的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然而在实际的市场活动中,利益的冲突和摩擦不断上演,协调利益的方式或者说解决利益冲突的方式最好的是市场主体的道德伦理约束。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除了包括成熟的商业模式、法律制度、交易规则以外,更应该具备丰富的经济伦理规范。“理性人”并不是损人利己的人,而是具有较高道德行为规范的、在市场博弈中求共赢的主体。
(二)价格机制需要诚信公平的交易环境
价格在市场资源的配置中居于核心地位,一方面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一方面由市场主体的行为综合得出的需求和供给来决定。那么价格机制要想发挥原有的基本作用,就必须在达成交易的过程中要求公平的秩序、诚信的操守。一个欺行霸市、或者垄断扭曲的市场很难反映出真正的资源的价值。一旦价格的信号作用错位,随之带来的便是资源的浪费和生产、消费的低效率。
(三)经济伦理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的高速的经济增长后,面临的是资源环境的约束、民生问题的凸显、经济结构的失衡等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有着深刻的内涵,其中也包含了重要的经济伦理问题:首先,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校正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对GDP的盲目追求,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重视人的社会主体地位;其次,科学发展观赋予公平、公正更为丰富的经济伦理含义。最后,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要求企业的生产、消费者的偏好选择具备较长远的目光,那么我们才能对下一代的生存和发展担负起应有的责任。
综合前面的论述,经济伦理的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无论是微观主体的行为,还是国家宏观经济的科学发展,都离不开经济伦理对市场的软约束。
(一)中国经济伦理的渊源
中国传统的经济伦理中富含着儒家的重要思想,很多中国商人也喜欢自称为儒商。诚信——是儒家思想在经济伦理中的最大体现。《论语》记载说:“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信被孔子列为四教之一,可见其重视程度。孔子一向强调在待人接物上要以信为本,对他人说话要“言而有信”,要言行一致,做到“言顾行,行顾言”,特别重视诚信无欺的道德要求。主要强调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守信。即在市场活动中,重承诺,讲信用,守合约,作为立业之本。儒家认为,“以信接人,天下信之”只有自己对人守信,才能获得别人对自己的信任,维护和扩大自己的信誉。以诚待人,就能够获得他人善意的回报,因此,传统商业道德强调商业活动中必须以诚信为宗旨,把信用视为从商的生命,商业活动必须经常与顾客打交道,而不是一次性行为,只有坚守诚信,才能赢得顾客的信赖,使得他们乐于接受服务。第二,无欺。在市场活动中不允许有欺诈行为,杜绝以次充好、以假乱真、欺行霸市。第三,重义。即信不仅仅是信于约,更要信于义。中国传统商业道德认为,诚信不是机械地“言必行,行必果”,而是应以义作为诚信的标准,即作为该不该守信的标准。孟子说:“义,人之正路也”。《左传》说:“义,利之本也”,“利,义之和也”。义利关系究其实质而言,是经济利益与道德规范的关系。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萌芽,出现了十大商帮。其中晋商、徽商、浙商等负有盛名。学者宁一撰写《中国商道——晋商徽商浙商货通天下商经》一书,研究了晋商、徽商的经营之道:晋商推崇以德经商,以商致财,以学保商等口号,从晋商商号或是票号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得出来。商家店铺字号、招牌、匾额,多离不开义、信、益、公、诚、仁、和、德、协、廉、兴、盛等,这些字号一方面有祈望生意红火兴盛的意思,另一方面也是在宣示崇奉伦理商德的意思,也就是把信义和取利结合在一起。总之,中国传统的经济伦理带有很强的重义、诚信、公平等核心理念。这种文化根植在国人心中,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华商在经营中秉承如此信仰,中国古代先哲们对诚信道德原则的阐述,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既要继承前人的经济思想成果,又要根据变化了的社会条件,在经济活动中正确认识和实践经济伦理的核心思想。
(二)建设与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伦理
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性就体现在既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来分配资源、指导生产和消费,更明确了社会财富的增长要以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为根本目标,就是所谓实现共同富裕。所以我国现代经济伦理是在一般意义下商业伦理基础上而形成的有利于现代商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商业伦理。笔者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建设我们的经济伦理:
1.明确经济伦理的基本内容:从市场主体的利益关系来看,主要涉及到四对利益关系。其一为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关系;其二为经营者与竞争者的关系;其三为经营者、生产企业、消费者三方与自然界的关系;其四是生产者和商业经营者的关系。因此,经济伦理就主要包含为:商品经营者伦理,企业生产伦理,商业消费者伦理和经济环境伦理等。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经济伦理的飞跃。现代经济伦理突破了原有的利益关系,拓展到研究交易双方与自然界之间的利益关系,这种拓展的交易双方与自然界的伦理问题也可以称之为“现代经济环境伦理”。现代经济环境伦理是从环境伦理的角度审视经济发展,提出有利于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使市场活动向着有利于生态环境最终也有利于人类自身的方向发展,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3.明确经济伦理建设的对象。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各种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元化价值取向早已在人员群体中生根发芽。经济伦理最终是对市场主体的行为规范,它的效果如何最终还是取决于经营者、企业、消费者、政策制定者的道德水准和行为规范。因此现代经济伦理不论从哪个方面着手,落脚点必须内化为各种经济组织的人文精神和从业者的道德品格。只有市场主体的伦理素质提高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能够科学发展的生产方式。
[1]朱彤.细数晋商成与败[M].京华出版社,2006.
[2]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3]王颖.经济学家的道德追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
[4]王正平.周中之.现代伦理学[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