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喜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部,湖南 衡阳 421005)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著名军事家孙武所编,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结晶,也是世界各国公认的最具有深远影响和富有哲理性的兵法.它蕴涵着博大而精深的军事学说内涵,深邃而奥秘的思辩内容,清新而鲜明的实践风格.体育的竞技性赋予了比赛新的内容,比赛场上既是双方实力的较量又是双方谋略临场指挥思想优劣的较量,孙子兵法同样适用于排球比赛对于排球比赛的临场指挥有重要的借鉴指导意义.
排球运动是一项集智慧和谋略于一体的团体运动,现代排球比赛是进攻与防守的抗衡,它不仅仅是场上队员技战术的比拼,更是双方教练员之间谋略与指挥的智慧较量.教练员在临扬指挥中要有大将风度,把握排球比赛的规律,根据比赛场上的变化,充分利用暂停、换人等,不失时机地调兵遣将,从技术、战术、心理方面对运动员进行指导,以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夺取比赛的胜利.而排球比赛中运用的谋略,不仅仅反映在排球教练员的指导思想与策略,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战术行动上,是排球运动员对比赛规则的认知和智慧的体现.《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是我国古代军事思想智慧的结晶,不仅受到国内外的军事家、政治家及企业家等方面人士的广泛关注与推崇,而且在竞技体育临场指挥方面有着深远的意义.下面就排球比赛临场指挥对排球战术的运用提出几点拙见.
《孙子兵法·谋攻篇》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败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就是说,敌方情况的变化与己方情况的变化是一致的.所以,要想了解敌方的情况,即“知彼”,就必须对其各个方面,进行动态的跟踪.同时,也必须对己方已经变化的情况和即将变化的情况有清楚的认识.而己方的变化,不是一种机械的变化、单一的变化,在进行变化的同时,应把握住这种变化所带来的优势条件,去主动地打击敌人,让敌人的军事态势向着不利的方向转变.当敌方试图摆脱不利局面而对其布置、谋略等不断作出调整时,己方亦应作出积极反应,进一步巩固并发展自己的有利地位,并继续造成敌人的劣势.只有这种“知彼知己”,才会带来“百战不殆”的结果.反之,如果只是停留于知道“己知”,不去采取有效措施去了解即将到来的“未知”,那么,原有的优势未必能够保证有利局面的继续出现.所以说《孙子兵法》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渗透着的哲理与智慧,这对于指导排球比赛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所以要想取得比赛的胜利,就要首先做好赛前侦察工作,做到知己知彼.赛前侦察内容包括如下:(1)了解对方临场指挥员的性格、思想、品德、风格、生活经历、主要工作和临场指挥特点等情况.(2)了解对方主要主攻队员及主要得分队员的技术特点、情绪是否稳定,扣球线路及其弱点等等.(3)了解队员的年龄、身高、身体素质、技术(个人和全体)战术特点以及主要变化(包括个人的战术打法).并还要突出了解该队的比赛作风、训练作风等.(4)了解对方二传手的技术情况、进攻能力、拦网能力和性格特征,以及主要弱点.因为二传是一个队的灵魂,组织核心.了解了二传就相当于了解该队.(5)比赛前尽可能地让全体队员了解对方的阵容配备和全队的技战术特点等等.如果不能直接观看到对手的比赛情况,就可以通过观看对方以往比赛的录像,或收集对方有关的资料等.[1-3]
《孙子兵法·兵势篇》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兵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出奇所不趋,趋其所不意”.意思是以正规的形式交战,以异于正规的形式获得胜利.战争中一开始时局势不太明朗,双方旗鼓相当时就是“以正合”的阶段,而到后来局势开始明朗,到了决战时刻时就是“以奇胜”的时候.也就是说用兵作战,总是以正兵当敌,以奇兵取胜.所以,善于出奇制胜的人,其战术变化,就像天地万物那样无穷无尽,像江河之水那样通流不竭.而在排球比赛中,如果如果把正比作攻击点,那么奇就是牵制点;如果把正比作老阵容、老队员,那么奇就是新阵容、新队员;如果把正比作队伍的整体实力,那么奇就是机巧手段.可以说:在排球比赛没有正,就没有奇.奇是在正的支持上,才能称之为奇.排球比赛临场指挥这就需要应根据双方的实力以及场上情况,处里好奇正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好奇正.当遇到双方综合实力不相上下之时,赛场就会出现 “紧张时刻”.此时,临场指挥的用人、用计的智慧与能力最能展示与体现.作为临场指挥人员此时应针对不同形势,频繁使出妙招:1)当本方处于不利时,首先临场指挥就要稳住军心,坚定信念,镇定自如,这就要求临场指挥人员一边鼓舞队员们的士气,一边及时的采取暂停措施并指出关键性问题所在,提出具体措施以摆脱被动局面.2)当双方处于在比赛胜负关键时刻或相持阶段,临场指挥就要时刻观察,根据场上的情况要大胆果断地主动采取行动,以取得胜利.3)根据比赛的情况,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利用 “换人”和 “暂停”.例如同样是连丢了几分且落后时,如果队员士气很好,又是一般性的技术失误,就可以不 “换人”或 “暂停”;如果队员士气低落或者某个队员的弱点被对方抓住,这时就需立刻采用“换人”或 “暂停”的措施.临场指挥要通过“换人”或 “暂停”果断采用有针对性的“换人”或 “暂停”来布置本队的战术,通过制定有效、特定的战术方案,以保证强攻队员能突破对方的拦网,破坏对方的防守,从而达到得分,取得最终胜利.[4]
进攻与防守始终贯穿排球运动竞赛中,随着防守战术,灵活多样世界强队在加强进攻的同时,都十分注重防守的训练与提高.随着进攻的发展,在防守战术上都注意运用比较灵活多样的形式,打破过去清一色的“边跟进”防守的格局激烈的争夺,使各项技术大都既能得分,又能失分,从这个意义上讲都具有攻防两重性.因此,在比赛时,对集体的协同配合,对每个队员全面掌握攻防技术和发展个人独特技巧以及培养顽强的作风等方面的要求都越来越高.所以临场指挥在训练中需要解决攻守这一根本问题.在《孙子兵法?虚实篇》中讲到:“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意思是说知道进攻的,可以让对手不知道哪里该防;然而对于知道怎样防守的来说,又可使以对手不知道该进攻哪里.比赛中临场指挥人员就要运筹帷幄,懂得怎样调兵遣将,例如换人时选择发球有攻击性的队员来发球,以造成对方的一传不到位从而可能无法组织有效地进攻,这样我方队员就可以立即准确判断防守;对方进攻能力强时我方就要加强队员网上高度和防守,就要在前排换上个子高且善于拦网的队员.总之要根据场上双方攻守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本方以达到适应.从而达到取得比赛胜利.[5]
《孙子兵法·虚实篇》云:“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从战争上看,所谓“虚”是指兵之力弱势虚,亦即孙子所说的怯 、弱 、饥 、寡 、无备等 ;所谓 “实 ”,是指兵之力强势实 ,亦即孙子所说的勇 、强 .治 、饱 、众 、有备等.“避实击虚”就是要求经过境密调查和反复研究,准确无误地判断敌人的虚实布局,在攻击方向上避开敌人的坚实强点,攻击敌人的赢虚弱点,以保证战争取得胜利.击虚是兵法中极其重要的策略,击虚思想贯穿《孙子兵法》始终,击虚原则在兵法谋略中极其重要,纵观军事战争,击虚致胜无处不在,临场指挥就要灵活应用击虚策略.避实击虚,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等,都是竞技战术中常用的计谋.现代排球比赛中的战术也通过这些方面得到灵活性体现.随着当今排球比赛的进攻战术日趋多样化且趋向完善,临场指挥人员就要在进攻配合中,可以布置快攻攻击,也可以在快攻掩护下布置各种进攻,包括打交叉进攻、梯次进攻、后排进攻,强攻,各种位置差,空间差,时间差,背飞等.
《孙子兵法·虚实篇》云:“善战者,制人而不制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善于作战的将领,能够主动调动对手而不会被对手所调动.“制人”是指调动、制约和支配对方,它包括 :致敌无备,使敌失误.还包括主动攻击对方的弱点,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等等.充分掌握了作战主动权,这就是 “制人”;不善于战斗就陷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被对方牵着鼻子走,这就是 “受制于人”.在一场战争中,谁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谁就会取胜.因此,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历来是兵家所不懈追求和渴望得到的.如何才能争取主动、避免被动呢?在排球比赛中临场指挥人员就要布置好战术,安排好队员,争取打好开局,先发制人,不给对方有任何可乘之机,来控制比赛的整个局面,从而掌握比赛主动权.
(1)《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来源于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结晶,是对怎样取得战争胜利的一个全面的,精辟的概括,含有十分深刻的哲理,已被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中,是经过实践检验出来的真理,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实在性的和谐高度统一.
(2)排球比赛指挥人员要充分利用《孙子兵法》中的谋略思想,而排球比赛中临场指挥的谋略是以智慧为基础的,智通则谋、智高则略深.每个人都有智慧,关键在于怎样去开发,怎样去运用,因此,临场指挥必须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只有这样思维才能会更开阔,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3)《孙子兵法》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有助于排球比赛临场指挥人员在临场实践中正确地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排球临场指挥人员要吸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战略文化思想的精华,古为今用,把这种战略思想转变为临场指挥人员的谋略思想.我们在借鉴以及运用的时候,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要理解其精髓,要借鉴、运用灵活和得当,更要推陈出新,并且发扬广大.这样人们不仅在古人的深邃的思想中获取启迪,同时又为孙子兵法注入了新时代的活力.
[1] 体育院校通用教材,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3] 唐春芳.《孙子兵法》对排球比赛临场指挥理念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6,(6):59-61.
[4] 郭瑞平.孙子兵法战术思想在排球竞技中的应用[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80-81.
[5] 储建新.孙子兵法排球比赛临场指挥之关系[J].承德职业学院学报,2005,(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