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辉,王斌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护理模式的变革,要求护理以“病人”为中心,特别是以“人”为中心。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医疗安全。2010年,全国上下推进“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优质护理服务是护理史上的一项伟大变革,是护理发展史上一个大的跨越,倡导人文精神,倡导科学护理,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是现代医学理想的目标。
医学科学实践主要是为人民诊治疾病、减轻痛苦、恢复健康,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医学科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研究的不同点在于它研究的是人。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医疗实践越来越依赖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医学科学确实为促进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与之相伴行的问题也接踵而至。医疗过度关注人的躯体疾病,没有将病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来对待,忽视对病人及家属人性的关注。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决不能做一个只懂得先进医疗护理技术的机械护士。护理人员应以科学护理为前提,关注人本身,实行科学、人文护理,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和生活质量[1]。
患病的过程是病人的身心从生理状态向病理状态转化的过程。患病后病人的求医行为就是为了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阻止其生理状态向病理状态继续转化或者促进其恢复到原来的生理状态。通常情况下,医生最主要的干预工具或手段是药物或手术。而护士最主要的工具是眼睛、语言和勤劳的双手。在接受干预的过程中,无论是药物、手术还是语言,作用于不同的病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同时疾病本身的发展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护理人员应用所学的基础医学知识进行亲自观察与体验才能获取翔实的信息,为及时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提供依据。如“从粪便的颜色判断出血的部位”“从病人对温度的感觉判断神经受损情况”,即从科学的角度为病人实施护理。
当越来越多的问题深刻地困扰着人类时,人们不得不从浩瀚的文化遗产中寻找援助,于是人文出现在大众的面前。人文是重视人的文化,它关注人的生命、生存以及生命的终极价值。
人的尊严神圣不可侵犯。即便是正在遭受着严重的病痛折磨,他也必定有着受尊重的需要,同时人生来即有享受平等待遇的权利。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尊重,平等相待,那么整个社会必定能幸福安康。现在的病人不仅仅需要药物与手术的治疗,更需要精神粮食,这些精神粮食是在对一个人全面剖析后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的他所期望得到的心理援助。随着护理心理学课程的开设、护士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已取得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的护理人员开始逐渐具备这样的能力,他们不但能协助医生完成治疗工作,更能通过语言为病人实施人文护理。
3.1 以人为本 病人在生命受到威胁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医务人员,这种信任以及肩负的职业责任让每个临床一线的医务人员更应该珍视生命,尽全力挽救那些处于生死边缘的病人。作为专门服务于人的护士,面对着正在忍受疾苦的病人,护士需将尊重他人放在首位,平等对待每位病人,这既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也是职业护理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在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满足病人的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
3.2 应用多学科知识 老话常说“医生的嘴,护士的腿”,意思是护士的职责是按照医生的医嘱执行各项“命令”。但是,无论从病人的需要、护理的概念,还是当前护理教育的成果来看,这些说法都已经成为过去时了。通常情况下,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完成日常生理活动的病人,部分原因是疾病本身导致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还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病人接受干预时影响了其自理能力,使得他们必须要得到其他人的协助。护理人员扮演的便是那个可以提供外力的角色,也就是说护理人员需要利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协助不能自理的病人完成各种必需的活动。扮演好这个角色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用到营养学、社会学等许多知识。我们应灵活应用多学科知识,为病人实施健康护理。
3.3 优质护理服务是将人文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的服务 我们应理性地看待科学,沐浴它善良的光芒,营造重视人文化的氛围,发展护理事业。优质护理服务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随着对自身及世界认识的加深,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出现的。人文与科学是构筑和谐社会的两大基石,也是搞好优质护理服务的支撑点。科学为船,人文为帆,方能引领护理服务向质量优良前行。潜心研究基础医学、心理学、营养学、社会学及专科护理学,将爱心、耐心、责任心融入护理工作中,敬畏生命,让每个处于病理状态的人体会到一个社会的人应该享有的尊严,体验到发达文明所带来的平等与自由,加快其恢复到生理状态的步伐是每位护理工作者神圣的职责与光荣的使命。我们应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最终使病人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
[1]王丽姿,陈通.人文关怀对现代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和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6,5(6):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