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谋发展 继往开来谱新篇

2011-08-15 00:47:58孝感市农机局朱建国
湖北农机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农机化全市补贴

孝感市农机局 朱建国

2010年,全市农机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紧扣“速度快、效益好、后劲足、可持续”这一主题,以“破难题、建机制、创环境、促发展”为抓手,进一步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大力优化装备结构,突出培育发展主体,加大农机推广力度,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发展壮大农机服务产业,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科技水平和安全水平,为推进孝感由“农机大市”向“农机强市”跨越、加快转变全市农业发展方式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10年4月,市农机局被评为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1 主要工作

1.1 充分用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改善农机装备结构

截止12月底,孝感市2010年共争取上级农机政策项目资金12385万元,比2009年增加6921万元。其中: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2210万元已到位,项目资金175万元。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中,2010年已补贴到户6530万元。我们严格执行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并结合孝感实际,重点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茶叶、油菜等经济作物生产机具给予倾斜,累计补贴大中型拖拉机1201台,手扶拖拉机1969台,联合收割机665台,插秧机364台,其他机具6876台(套),受益农户达1万多户,直接拉动农民投资近2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和老旧机具淘汰更新。到年底,全市农机固定资产原值达到15.8亿元,总动力达213.2万kW,分别比2009年增长10.5%和8.8%。与此同时,市农机局从4月份开始,积极配合省、市纠风办,采取“入户普查、见人见机、三查一问”的办法,对2006年以来全市7个县(市)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进行了专项清理。检查结果表明,孝感市购机补贴资金运作比较规范,总体情况良好。特别是创新建立的市纪委监察局、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市农机局5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全程监管,有效保证了补贴资金安全运行,形成孝感一大特色,得到省纪委、省纠风办的充分肯定。

1.2 大规模组织农机作业服务,确保农业生产不误农时

一是扎实开展“农机闹春耕”活动。春节过后,全市农机部门迅速抽调440多名农机技术人员,组成42个服务小分队,先后共检修泵站261处,帮助农民维修保养各类农业机械(具)1.5万多台(套、件)。与此同时,网络组织1.6万台农业机械投入农业春耕备耕,运送化肥、种子、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1.1万余 t,完成机电灌溉面积5.3万 hm2,机耕作业面积4.7万 hm2,机插早稻0.15万hm2;二是全力投入“三夏”农机大会战。据统计,“三夏”期间,全市共组织1.5万余台(套)农业机械抢收、抢耕、抢插,机收小麦5.67万hm2和油菜0.42万hm2,机械耕整14万hm2,机插中稻2.04万hm2。在完成本市小麦机收任务之后,又组织市内200多台联合收割机远赴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参加全国小麦跨区机收,创收320余万元;三是打好“三秋”农机生产硬仗。全市组织投入1.85万台农业机械,完成中稻机收面积12.33万hm2和晚稻机收面积1.67万 hm2,机耕面积13.4万 hm2,机播面积2.07万hm2,运送土石方10万m3;四是切实搞好优质服务工作。各级农机部门根据各个农事季节,提早开展调查摸底,及时在“孝感农机信息网”上发布农机作业市场信息;市农机局同中石化孝感分公司联合下发了孝感农机[2010]5号文件,共同搞好农用柴油预测与储备,并向农机手发放《农机优先优惠加油券》达2万多张,确保农机生产用油供应;广泛发动机关干部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现场协调指挥,同时派出服务小分队,送油、送件、送修到田间地头,竭力为农机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深受广大农民机手欢迎和社会好评。据统计,全市全年共完成机耕作业量35.99万hm2,机播(插)作业量5.51万hm2,机收作业量22.65万hm2,分别比2009年增加1.85、1.37和1.79万hm2。此外,还完成机械植保面积26.67万hm2,机电排灌面积30万 hm2,均创历史新高,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多次大会表扬。

1.3 加大农机示范推广力度,促进农机新技术普及应用

一是水稻机插秧快速推进。全市7个县(市)区112个农业乡镇(场)都开展了水稻机插秧工作,彻底消灭了水稻机插“空白”乡镇。其中:整乡(镇)推进36个,整村推进97个,分别比2009年增加16个和27个,超省局下达计划任务20%和7.8%。此外,还引进水稻精量穴直播机、条播机,在孝南、孝昌、应城3县(市)区的4个乡镇(场)共进行试验示范13.33hm2,为完善水稻轻型栽培体系作了积极有益的尝试;二是秸秆综合利用面积不断增加。通过广泛宣传农作物秸秆还田好处以及任意焚烧带来的诸多危害性,大力采用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和捡拾打捆回收相结合的方式,2010年共综合处理小麦、油菜秸秆面积1.57万hm2,比2009年增加0.68万hm2;三是油菜机收覆盖面迅猛扩大。2009年,全市油菜收割机仅有95台,且主要集中在安陆、应城两市。2010年5月中旬,汉川、应城、安陆等地各自举办了2~3次油菜机收现场会,特别是华农大、省农机局在孝南主持召开“全省油菜机械收获及油菜精量播种现场会”后,全市油菜收割机急剧增至238台,并遍布到7个县(市)区,共机收油菜0.42万 hm2,为2009年的2.1倍;四是茶叶生产和加工机械推广力度加大。2010年市、县农机部门先后在大悟、孝昌共召开了4次现场会,会后茶农呈现竞相购买茶叶修剪机、喷灌机、揉茶机、炒茶机的热潮。8月22日,市、区农机局又组织召开了“孝感市福良山生态园名优茶生产全程机械化观摩会”,特邀国家和省知名茶叶专家、以及大悟、孝昌、孝南3县区部分茶场老板共70多人参加。这次会议,对促进孝感市茶叶生产和加工机械化、打造孝感茶品牌起到了强有力的助推作用。如:大悟三里镇一家茶场老板征地2hm2,建厂房3000m2,一次引进了2条茶叶全自动生产流水线,兴建“湖北悟道茶制茶中心”,现已投产;湖北新宇实业公司(天保云雾茶)已购置茶叶生产流水线,目前正处于紧张的安装调试中。据统计,全市2010年新增茶叶机械604台(套),拨付购机补贴资金近400万元,均超过前3年的总和;五是蔬菜生产机械化再获新突破。如:蔬菜移栽机、马铃薯挖掘机在云梦推广获得成功,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来电来访咨询相关技术和求购机具的农民群众达230多人次。总之,2010年全市以水稻育插秧、油菜机收、油菜精量直播、秸秆还田、茶叶生产、蔬菜移栽及土豆挖掘等8项机械化技术为重点,共推广各类新机具2178台(套),占年度目标任务119.3%。

1.4 狠抓农机技术培训,大力提高农机手驾驶操作水平

针对2010年补贴资金额度大、农业机械增长快、新机手数量多的实际,以提高驾驶操作水平和维修保养技能为重点,主要采取四大举措,强力推进技术培训,防范农机事故发生。一是借助补贴强化培训。在实施购机补贴工作中,明确规定:凡申请补贴购机者,必先经过技术培训、取得“两证”,否则,不予审批和签订购机协议;二是农机企业代为培训。3~4月份,湖北顺业农机公司代表日本久保田公司,在孝感举办了插秧机、收割机培训班2期,每期强化培训7天,共培训学员150人,目前大多数学员已成为农机使用和维修技术骨干,正积极发挥着“二传手”的作用。该公司还自带多媒体、插秧机和收割机,分别到应城、孝昌、大悟等地“送教下乡”,共培训新型农机手400余人;三是多方联合共抓培训。由县市农机学校或富民驾校牵头,县市监理站、推广站和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参与,成为2010年农机技术培训工作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通过采用这种形式,汉川培训农机技术骨干和农民达2000人,安陆、孝南也分别完成培训人数1500人和1800人;四是依托“阳光工程”培训。各县市区农机部门积极同当地“阳光办”加强联系,取得他们支持,争取较多“阳光工程”指标的大悟县达到600人,少的县市也在300人以上。据统计,一年里,全市共举办各类农机技术培训班66期,累计培训农机技术骨干和农民机手11080人次,占年度目标任务110.8%。

1.5 大力扶持发展农机合作社,构建新型农机社会服务体系

目前,全市农机合作社总数达70家,固定资产总额1.98亿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852台套,社员2041人,服务农户10.3万户,年作业量15.91万hm2,服务收入过1亿元。其中:固定资产200~500万元的10个,500~1000万元的3个,1000万元以上的4个。如:湖北春晖集团2010年在孝南区三汊镇和朱湖农场共流转承租土地0.13万 hm2,并建起“万亩香稻生产示范基地”,市、区两级农机部门及时派专人加强指导和跟踪服务,并一次落实购机补贴资金124万元,帮助他们迅速注册成立了“湖北春晖农机专业合作社”,共发展社员153名。目前,该社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27台(套),并建有占地5.33万hm2的农机场院、1200m2的办公大楼和农机停放库棚、燃油储备点等配套设施,还计划修建培训大楼、农机维修中心,固定总资产达3500万元。2010年,他们除保证0.13万hm2流转土地全程机械化作业外,还对外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共创作业服务收入300多万元。特别是在7月份派出14台联合收割机赶赴广东、广西、湖南等省,支援当地群众抗灾救灾,共抢收早稻400hm2,产生较大的社会反响。10月26日,赵斌副省长专程到湖北春晖农机合作社调研并听取情况汇报,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肯定。中央、省、市新闻媒体曾作过多次跟踪报道。11月12日,湖北春晖农机合作社在全省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会议上作了典型发言,并被省农业厅、省农机局树为“现代农业标杆”。据统计,全市农机合作社实行“定单”服务农户达9.52万户,年完成农机作业面积15.33万hm2,约占全市农机作业(耕、种、收)总量30%,其中流转土地0.29万hm2,成为开启农业发展新引擎的“生力军”和“领头雁”。

1.6 强化农机安全生产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严格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年初,在市、县(市、区)两级农机部门之间,县级农机监理机关与广大农机手之间,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格局;二是以“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广泛开展创建农机平安活动,大力营造人人重视安全、个个关爱生命的社会氛围,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12月6日,安陆市被农业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批准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三是在全市集中开展农机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加大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严厉打击无牌机车、无证驾驶(操作)等严重违法行为,纠正各种违章现象,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安全生产。5月12~15日,市农机局派出2个检查组深入到7个县(市)区,采用听取汇报、抽查档案、实地察看、与农机手座谈等方式,对各地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认真的检查,并就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了通报,督促限期整改,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四是根据农机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对原有《农机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重新修订,并配套建立和完善了重要农事季节值班、事故专(快)报等多项制度,提高农机快速应急反应能力;五是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和“一站式”服务。1~12月份,我局所有上传农机行政审批已办件,网上投诉为零件,电子监察绩效考评每月均在95分以上,达到优秀等次。截止11月底,全市共检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4995台,核发牌证586副/本和驾驶证482本,农机事故死亡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继续保持我市多年无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的好成绩,得到市安委会年度责任目标考核组的高度肯定。

1.7 围绕市委中心工作,积极作出市直农机部门应有贡献

一是服务市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在市开发区和双峰山旅游度假区无行政代码的特殊情况下,我们市农机局千方百计想办法,为“两区”各争取到50万元的购机补贴资金。此外,还多次派出农机技术人员深入到“两区”,共培训农机手87人,免费修理农机具109台次;二是支持祝站镇新农村建设。我局的对口联系点为巴河店村,由局长朱建国同志带队,组成3人工作专班,2010年共办了4件实事,即帮助巴河店村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投入6500元更新改造了上雀背塘老泵站机电设备,5月底已试车出水;支援兴办6.67hm2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对该村6个自然湾共完成了22个垃圾池的选址和设计工作;三是积极开展农机融入武汉城市圈工作。我们加强与武汉大城郊农业发展布局的对接,2010年在农机信息、联合培训、技术推广、作业一体、产品互补、项目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新进展。6月17日,参加了第五届武汉城市圈发展论坛,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与循环经济发展”这一论坛主题,市局提交的《孝感市农机化发展当前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建议》一文,被评为优秀论文,并收入《第五届武汉城市圈发展论坛论文集》。

1.8 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提高指导农机科学发展能力

一是加大文明单位创建力度。围绕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机关,坚持机关周末学习例会制度,狠抓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深化创建“团结、廉洁、创新、实干”领导班子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干部队伍素质得到提高,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通过强化目标管理,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大绩效考评力度,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三是大兴调研之风。广泛组织发动干部职工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三农”发展新动态,了解农机化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倾听农民机手意见和要求,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合理化建议,大大增强了农机管理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四是抓好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全市农机部门发表农机化各类信息宣传稿件120多篇(条),其中中央电视台2条、湖北卫视12条、《湖北日报》6条等,并有不少被国内多家网站转载。2010年3月和4月,市局先后被评为“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和市级“最佳文明单位”,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继局机关党支部、市农机推广站党支部之后,市农机安全监理所党支部2010年也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

2 存在问题

一年来,我们在农机管理服务上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上级下达农机化项目少而小;二是由于农业机械数量迅猛增长,带来不少新机手未经正规培训就上机操作,农村缺技术、机修难的矛盾也进一步加剧;三是农机化基础设施薄弱,致使农业机械难以深入田间作业,严重制约着农机化的发展;四是农机监理装备落后,尤其缺乏先进技术检测和事故处理设备,给安全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五是农机管理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这些问题已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努力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研究解决。

3 2011年工作安排

3.1 主要目标

2011年工作主要预期目标是:力争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06万kW;完成机耕作业量34.67万hm2、机播(插)作业量5万hm2、机收作业量21.33万hm2以上;农田排灌、机械植保、农村运输和农副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项目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2%;全年实现农机服务总收入13亿元以上;农机事故死亡率严格控制在1‰以内,坚决遏制重特大农机事故发生。

3.2 工作重点

(1)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项目是聚集生产要素、形成规模效益的有效整体。组成项目专班,抢抓“两型”社会建设机遇,扩宽视野谋项目,争夺农机化项目主动权,尽快形成“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在建一批、见效一批”的局面,增加农机发展后劲。打破农机部门单一渠道申报项目的格局,积极争取政府出面,加强同发改委、财政等有关部门协调联系,努力在国家和省、市重大改革领域和政策投向中挤进农机化项目,实现大的突破。

(2)充分发挥购机补贴的综合效用。继续大力争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资金,进一步强化购机补贴调控手段和引导作用,使之同促进农机装备品牌化、加快淘汰旧机械、扩大农具配套比、推广新技术新机具、提高农机挂牌率等方面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要探索适度集中投放一批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化示范区,以完善补贴办法,提高补贴效率,促进我市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3)进一步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围绕发展大农业,大面积提高水稻机插、机播(精量穴直播)水平,继续抓好小麦机播推广,快速推进油菜、花生、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机械化,大力加强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发展(如蔬菜清洗、分级、包装)。紧密结合全市6大特色优势农产品板块建设,大力兴办农机化示范区、示范带,形成示范辐射和带动效应。

(4)积极服务“两型”社会建设。大力实施“沃土工程”和“清洁乡村”行动计划,进一步扩大农作物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捡拾打捆作业面积和覆盖范围,改良农田土壤结构,减少秸秆堆放腐烂和任意焚烧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取各方支持,抓好全市“两型”社会建设祝站试点的农机化发展,努力使之成为引领我市农机化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

(5)加大农机技术培训力度。继续大力实施“全市农机‘科蕾’行动计划”,巩固构建“三个对象、三级网络”培训大格局成果,全面提高农机手驾驶操作水平和维修保养技能,促进农机优质、高效、低耗和安全生产。

(6)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充分整合社会资源,重新审核和选定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服务能力的农机经销企业作为2011年度农机购置补贴供货商,选择有条件的县市建设农机大市场,强力推行销售、培训、修理、推广“四位一体”服务模式;加快启动农村机械修理网点监督管理工作,并按区域布局,重点扶持建设一批农村机修网点,努力做到农机“小修不出乡、大修不出县”;积极争取县市区政府从“以钱养事”经费中划出一部分交由农机部门掌管,直接在乡镇聘请专业人员从事农机管理和推广服务工作,增强服务能力,保障农机化稳步健康发展。

(7)强化农机合作社规范管理。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和倾斜力度,鼓励扶持和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走“少数拥有、共同利用、提高效益”的新型农机化发展之路。大力总结推广安陆市晨风农机专业合作社经验,加强指导农机合作社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强化规范管理,真正形成紧密型联合体,提高组织程度和经营效益,减少“有形无实、简单拼凑”的松散管理现象。

猜你喜欢
农机化全市补贴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3期)2019-11-05 06:46:42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1期)2019-05-21 07:34:46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农家书屋(2019年1期)2019-02-19 06:18:30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2期)2018-08-28 07:47:20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21:52:53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18:18:30
2016年1—9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6年11期)2017-02-16 17:53:56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投资北京(2017年1期)2017-02-13 20:4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