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
(天津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天津 300204)
差异的填充和文化的融合
——论《追踪中国》个体文化属性的建构
王 静
(天津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天津 300204)
澳大利亚作家布莱恩•卡斯特罗在对待个体文化属性的问题上,思想观念是比较开放的。在小说《追踪中国》(After China)的叙述中,卡斯特罗站在文化认同的立场上,强调了产生文化差异的根源在于个体与所处文化的不稳定交集,游博文这个个体源自中国的背景,在澳大利亚土地上和当地文化相混杂,文化的混杂性消除了中澳两种文化的冲突和对立,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中重新定位自己的属性,从而产生崭新的个体属性,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
文化差异;文化融合;属性
各个国家不论大小强弱都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因而产生了国家的文化差异。基于对文化差异的认识,萨义德曾经说过:“一切文化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任何一种文化是孤立单纯的,所有的文化都是杂交性的,混成的,内部千差万别的。”(萨义德,1999:179)可以看出,文化的杂糅性能够使身处跨文化位置的主体不断认识到文化身份建构和文化认同的重要性。通常情况下,对拥有多种血统、四处漂泊的人来说,如何定义自己的文化身份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却又似乎永远绕不开的话题。布莱恩•卡斯特罗作为一名拥有中、英、葡三国血统,且在悉尼完成学业,并被中国媒体亲切称为华裔澳大利亚人的作家,在其作品中反映出一种容纳并接受不同文化的开放心态。卡斯特罗于1950年出生在香港和澳门之间的一条船上,他身上有来自父亲的葡萄牙血统和来自母亲的中英血统。11岁时卡斯特罗被送往澳大利亚的寄宿学校,并在悉尼完成学业。此后,他在巴黎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目前,卡斯特罗在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大学担任教授。对于自己身处跨亚欧澳三种不同文化的特殊位置,如同他的作品一样,卡斯特罗更多地表现出的是一种容忍并接受的态度,他描述自己“就像站在三条河的交汇处,可以在每一条河里游泳”,不同的文化给予他丰富的创作灵感,读者可以从他相当多的作品中观察到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体会到文化差异的填充并最终走向融合的趋势。
在卡斯特罗撰写的九部小说中,《追踪中国》(After China)可以看作是代表文化融合的典型例作。通过这部小说,卡斯特罗在探索文化差异有时可以被填充的可能性。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为躲避文化大革命迫害而来到澳大利亚的中国建筑师游博文和欧洲裔澳大利亚女作家路易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一处典型的澳大利亚背景地——海滩上,两人一见钟情。男主人公游博文本身受到中国传统的浓重影响,而从事建筑的工作经历使得他有机会接触西方文化,在故事发生时又身处澳大利亚,游博文身上兼具各种不同文化的影响,而他和路易斯的相爱,并在路易斯逝后果断承担起照顾她女儿的最终决定体现了卡斯特罗认定的文化最终将填补差异走向融合的良苦用心。女主人公路易斯一生都没有脱开中国的影响,她已故的男友是一位华裔诗人,生下的女儿是一名混血儿,之后又和来自中国的游博文相爱,对游博文从一开始的陌生不解到后来的与之相爱,再到最后深知只有游博文才理解自己作品的深刻涵义,于是在自己作品的首页上写下了“致游(博文)”,卡斯特罗让文化差异的融合在这位女作家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在这部作品中,惯常的文化差异引发的文化冲突的危机不再是卡斯特罗表现的重点,取而代之的是通过不断改造差异而实现更新的自身的身份,小说要强调的是不同民族、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文化身份的人的共同人性,游博文和路易斯之间的爱情使得小说的人情味十足,这和文化背景还有文化差异毫无关系,卡斯特罗向读者传达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一种跨越文化和种族差异的真爱。
《追踪中国》叙述的是具备不同文化身份的两个人相识相知相爱最终通过死亡达到爱情永恒的全部过程,文化身份并非卡斯特罗小说中挖掘的重点,而且从我国学者对他的专访中,他也表示了与“身份”这个词保持距离的态度。他曾经表示,“一旦一个作家染上了‘身份’,那么他就迷失了,他再也不会跨出那个框架”(王光林,2004:209);而且卡斯特罗也反对媒体给他个人加上民族身份的标签,他认为,“将一个民族形容词放在一个作家的前面必然会给他贴上标签,阻碍一切想象经验的出现……想象存在着许多局限,而标签则增加了更多不必要的限制”(王光林,2004:210)。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经历体现的正是卡斯特罗的这种摒弃文化身份和种族差异实现文化继承的观点。游博文和路易斯相遇的契合点在澳大利亚海滩,而他们文化背景的交集则是中国:游来自于中国大陆,而路易斯的前任男友是一位中国籍的诗人;游博文虽然是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建筑师,但他设计的海边酒店的建筑风格具有典型的西方现代主义特色:透明的玻璃屋顶,形状无方无圆;两人在相遇之初对于时间永恒概念意见的相左,互相深知对方的职业和身体状况后最终达成了二人相互之间的最终理解;游博文在爱人路易斯去世后决定抚养她混血的小女儿,打算让她继承多国文化实现文化融合传承的目的。所有这些都说明,个人各自的文化身份并不妨碍他/她融入目前所处的文化中,重要的是在所处文化中如何建构自身新的文化属性,达到填补差异实现融合的目的。因此,在故事中,来自某国的文化身份不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个体,而是一个跨越文化、国家和种族的个体,填补差异,消除对立可以看作是卡斯特罗构建文化属性的方式。
另一方面看,卡斯特罗在《追踪中国》中对“文化身份”的弱化,并不表示他对丝毫不理会这个问题。事实上,身为一位兼具多种血统和文化背景于一身的作家,文化认同终究会存在于他的叙述中。卡斯特罗通过小说告诉了读者他思考的结果。男主人公游博文在澳大利亚的生活过程实际就是就给予了读者提示:文化混杂会使人在新的环境中迷惑不解,而且会让人有敏感的文化身份意识。卡斯特罗分别以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讲述了游博文在初到澳大利亚的游离意识,比如以游的口吻用第一人称叙述的自己受到当地人偏见的感想,“我过去总是在想我只是个外来者,现在我从现实中确认了这一想法—我只是个外国人……”(卡斯特罗,2003:7);此外,游博文在回忆自己初到澳大利亚为海边酒店提供设计时,卡斯特罗从旁观者的角度说到,“对于那些在酒店工作的本地人而言,他(游博文)漂泊不定,好多次他们(本地人)冲他大喊,他只不过是个外来者”(卡斯特罗,2003:7)。路易斯死后游博文对自己生活的反思则说明了在新的文化中重新建构自我文化属性的成功,如当游站在海边酒店的屋顶下看着自己的建筑作品,他感觉到“自己好像穿过了一道门,在门的那一边,他再没有什么可掩饰了”(卡斯特罗,2003:151)。
由此可以看出,卡斯特罗在对待个体文化属性的问题上,思想观念是比较开放的。在小说的叙述中,卡斯特罗站在文化认同的立场上,强调了产生文化差异的根源在于个体与所处文化的不稳定交集,游博文这个个体源自中国的背景,在澳大利亚土地上和当地文化相混杂,文化的混杂性消除了中澳两种文化的冲突和对立,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中重新定位自己的属性,从而产生崭新的个体属性,实现不同文化的融合。
[1] Castro, Brian. After China [M]. Adelaide: Lythrum Press, 2003.
[2] 萨义德. 萨义德自选集[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 王光林. 摆脱“身份”关注社会——华裔澳大利亚作家布莱恩•卡斯特罗访谈录[J]. 译林, 2004,4.
I106
A
1008-7427(2011)07-0073-01
2011-04-26
作者系天津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