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昆鹏,魏天婵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河北 邯郸056038)
从权力话语角度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张昆鹏,魏天婵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河北 邯郸056038)
翻译与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权力话语影响到翻译过程的各个环节。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应突出汉语文化的话语权力,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对本土文化的冲击。文章主张采用异化翻译策略,在平等的文化交流中宣扬中国文化,在获得平等话语权力的同时,促进中外交流。
话语权力;文化负载词;全球化;异化
20世纪末期,西方的翻译研究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结构主义都被运用到翻译研究中,翻译中的权利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话题。翻译是连接不同文化的桥梁,翻译过程的实质不仅是两种语码的转换,更是一种高级跨文化交际活动。翻译的跨文化实质使其不可避免地受到源语和目标语所代言的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翻译是将源语意识形态向目标语意识形态输入的过程。文化负载词汇是源语文化所独有而在目标语中没有对应文化信息的词汇。对其进行有效的翻译是保护源语文化身份的有效途径。
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但经济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文化的同质化,相反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民族更加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努力维护自身的文化特性。这无疑会对翻译产生巨大影响,采用什么翻译策略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保护汉语文化免于受到强势文化的吞噬,使汉语文化的话语权利得到保障正是本文要探讨的内容。
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提出的权利话语理论认为,权利无处不在,权利的实质是说话的权力,话语不仅是运用权利的工具,更是掌握权力的关键,权利与话语密不可分。[5]福柯的理论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翻译研究也不例外。文化翻译学派的代表人安德鲁·勒菲费尔认为翻译的实质是对原文的改写,翻译无法如实的反映源语文化的本质,翻译过程始终受到赞助商、意识形态以及诗学的控制。他认为翻译所受的约束中,语言约束是最不重要的,对传统和意识形态的了解可以有效地推动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勒菲费尔谈到的赞助人实际是话语权力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目标语社会的史学传统和意识形态。
翻译的过程体现了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塑造或反抗。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鲁·勒菲费尔认为译者的任务不仅停留在语篇的翻译上,更精确地说,是要提供一种重要的联系,促现在促进文化之间的交融。[3]他们提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同时,开启了“权利转向”的大门。他们认为权利在文化作品中扮演的角色值得深入研究,翻译是其中一部分。[3]根茨勒认为翻译的文化转向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权利转向。[2]翻译与权力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翻译完全被权利操控,即,翻译屈从于权利;2)翻译的权利,即翻译作为工具本身所体现的价值、功能和影响;3)翻译过程中的权力关系,也就是译者与作者、译文和原文的关系。在全球化的今天,翻译无法逃脱权力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翻译策略、翻译材料的选择都会受到某种权利的影响,翻译必然是带有某种倾向性的跨文化宣传行为。任何译文必然会受到目标语权力话语的审视,当其受到目标语文化意识形态的质疑时,译文就会受到权力话语的打压和排斥。
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任何译者都生活在某种文化和社会团体之中,翻译自然会带有意识形态的烙印。随着全球化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地,强势文化依靠其先进技术和经济优势对弱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弱势文化面临同质化危机,其本族语的对外翻译也会受到霸权文化的威胁。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经成为全球第二经济实体,世界的发展已经离不开中国。然而原有的文化霸权主义依然存在,我国的文化传统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文化交流中处于弱势。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我国翻译者应该采取“以我为主”的基本原则,向世界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文化融合,抵制文化霸权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增强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利。
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常被用于文化词汇英译。归化倾向于关照目标语读者的感受,它强调用流畅的译文最大程度消除源语带来的陌生感。与此相反,异化翻译策略强调保留源语的陌生感,让译文读者最大程度体验异域文化。韦努蒂认为异化有利于打破目标语规范,保留文化交往的平等,抵制文化霸权主义。因而在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汇时,中国译者应采用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将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成英文时,译者应该优先考虑其承载的文化,充分维护汉语文化的话语权力,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依据异化的翻译策略,译者可以考虑以下翻译方法。
音译是指将词、名称、句子等使用另一种语言或书写体系中的字母写出。具体到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译者可以用汉语拼音来代替英文单词。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独一性的汉语文化负载词。音译可以在文化交流中维护汉语的文化身份,在丰富译语文化的同时,有效地保障汉语文化的权利。这样的译文最初可能不被译语读者理解,可以采用加注的方法,但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注释可以省略。例如,长寿面“chang shou mian(noodles eaten by Chinese on their birthdays,representing longevity)”、清明节“Qingming(a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to commemorate the dead observed in late spring)”。已经被英文接受的音译汉语词汇有:jiaozi(饺子)、Kungfu(功夫)、zongzi(粽子)等。然而,在近现代历史进程中,西方对中国的影响远远大于其受到中国的影响,汉语借用了许多英文词汇的音译,如:高尔夫(golf),幽默(humor),坦克(tank),博客(blog)派(pie)等。汉语中起源于英语的词汇数量远在源于汉语的英文数量之上,文化交往不平等现象并未发生根本变化。
直译可以保留汉语文化负载词包含的形象和修辞特征,这种方法不仅保留了汉语的文化特征,而且可以开拓目标语读者的视野,使他们领略和欣赏多姿多彩的汉语文化。白色污染可以译为“white pollution”,虽然“plastic pollution”能更为精确,但译文读者可以轻松了解它的含义。纸老虎往往指色厉内荏的人或事物,其英文译文“paper tiger”不仅体现了其形象特征,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它的内涵意义。一些汉语直译成英语后,已经成为固定表达,如:long time no see(很久不见),lose one’s face(丢面子)等。为了文化交流的通畅,在一些直译的译文后需加上注释,便于译文读者的接受和使用。佛跳墙是产于我国福建的名菜,其直译名称“Buddha jumping over the wall”不仅保留了菜名的特色,而且用寥寥数语展示了这道名菜的起源。然而,这对于初识中国文化的译文读者较为陌生,在后面加注释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佛跳墙Buddha jumping over the wall(a dish name derived from a story that a monk in a temple can’t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this delicious dish and jump over the wall to have a taste of it.)
由于历史原因,中西文化形成了固定思维方式,有些已经难以调和。在维护汉语文化话语权力的同时,译者也应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性。对牛弹琴可以翻译成to Play the Lute to a Cow,保留其汉语文化元素,在译文后加上源于圣经的英文表达Cast Pearls before Swine作为注释,以便让译文读者与源语读者产生共鸣。同样,胆小如鼠可以译为 as timid as a mouse(as timid as a rabbit);体壮如牛as strong as a bull(as strong as a horse)。
翻译与权利密不可分,翻译受到权力的支配和影响。在全球化的今天,世界正在超多极发展,翻译活动应该捍卫民族文化在文化交流中的话语权利。采用异化策略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有利于维护汉语文化民族特性,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提升我国文化大国地位,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
[1]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Culture A Sourcebook[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2]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y(Revised Second Ed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3]Susan Bassnett& 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4]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异化与归化[J].外国语,1998(2):55.
[5]朱耀先.论翻译与政治[J].中国科技翻译,2007,(1):31.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ly-loaded words from perspective of power discourse
ZHANG Kun-peng,WEI Tian-chan
(College of Arts,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Handan 056038,China)
Translation and poli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power discourse influences every stage of translating process.The power discourse of Chinese culture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translating Chinese culturally-loaded words,which can help to resist the impact of cultural hegemony on Chinese culture.Foreignization should be adopted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when Chinese culturally-loaded words are rendered,thus promot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equal power discourse context.
power discourse;culturally-loaded words;globalization;foreignization
H315.9
A
1673-9477(2011)04-0120-02
2011-10-20
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S091205)
张昆鹏(1978-),男,河北邯郸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翻译。
[责任编辑:王云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