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巍(唐山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 河北 唐山 063000)
浅谈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苗 巍(唐山市交通运输局运输管理处 河北 唐山 063000)
随着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合理有效的利用越来越成为财务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固定资产在购置和管理上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就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并且针对相关问题给出了政策建议。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政策建议
2006年5月,财政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加强了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监督行为,2007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以便于进一步进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事业单位是政府机关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管理好事业单位庞大的固定资产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有着明确的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对现代化办公要求的提高,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的数量和价值也迅速增长。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经济资源,也是事业单位在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越来越成为事业单位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重点。尤其对于交通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更加重要。交通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额金额庞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船舶、车辆、交管设备、测绘设备和通讯导航设备等等。这些设备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这些固定资产具有规模庞大,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等明显的行业特点。因此对于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必须采取特殊有效的办法,完成这一任务也是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加强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众所周知,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大部分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少部分用商业贷款进行购置,还有各种社会捐赠等等。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来源大多数是财政拨款,而且在账务处理上,固定资产不计成本,不计提折旧,因此一些单位部门在购置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不按照制度规范要求处理,存在账实不符和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状况令人堪忧。
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制度改革,交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已经摸索和总结出一些经验,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账面和实际不相符,固定资产核算不完善
在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账、卡、物三者相符是最基本的原则。但是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时常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账外资金数量大,一些固定资产在购置和接受捐赠之后,没有及时计入相关账目,或是账务记载不完全。一些已经到使用期限并且损耗严重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报废手续,从而导致了在账的固定资产严重虚增,不能准确地体现出会计核算的配比制度。另外固定资产报废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报废、处置固定资产时不及时入账,私设“小金库”、账外资金,助长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2)重购置轻管理问题严重
在购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经常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前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手续,但是当购置的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时,管理上的松懈便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严重问题。很多固定资产购置前,没有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查看其使用情况。在没有具体确定急需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之前,直接找领导审批。造成了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使用无效率等问题,严重损害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另外,固定资产在购置后不进行登记,导致固定资产产权不明确,许多固定资产都不能做到共同配置,调剂使用,资源配置效率低,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很大负担。
(3)缺乏固定资产责任制意识
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重要性和责任制的认识严重不足,也是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分工、产权不明确等问题时常出现,这不仅制约着固定资产的合理有效的使用,更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有些部门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到管理都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有的放在基建处,有的放在办公室,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也不明确,交叉管理的现象极为普遍。交通事业单位缺少统一的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对整个机构局的固定资产进行协调管理,使得闲置的固定资产不能充分利用。
(4)管理体制不统一
交通事业单位的资产种类众多,而且专业特点明显,这增加了对其进行管理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更大。单位内部应该有统一协调调度这些固定资产的部门。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通常由若干个部门分管,这些部门看上去都在进行管理,但是由于管理的方法不统一,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指挥机构。另外,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严密的监管体制,导致形成了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脱节,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分开的局面。
针对交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善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笔者在简单分析了问题成因和日常管理需要之后,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由原来的人为管理逐步向信息网络化管理转化,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使管理更加有效,查询方便、及时,进而使之能够完全办理固定资产管理的所有的业务,方便广大财务和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资金来源广、形成渠道多、管理层级多、管理环节多、涉及部门多、流动性大等特点,运用固定资产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后能够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变得合理有效,并逐步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财务管理一体化的目标。对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确保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与时俱进。
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中,账实不符的问题最为严重。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执行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按照规定,固定资产不能计提折旧,账面价值是单位购买时的实际入账价值(即原值),但是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期末实际值(即净值),只有等到该项固定资产报废之后才能冲减固定基金。正是这样的制度,使得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可以参照企业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固定资产项目和折旧项目抵减,显示固定资产的净值,直接明了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余额,从而避免账实不符。
2007年7月正式实施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各单位应该认真组织贯彻学习,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本单位的实施办法。严格资产的管理、购置、处理。在管理的同时,更应该配备专人定期的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监管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可以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奖惩制度,把管理目标和个人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督促各部门、各人认真负责。
针对财务人员,应该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及时如实入账,对于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地进行账务处理,避免固定资产的虚增,确实做到账实相符。各部门应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以增强责任意识。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导致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因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占有、使用状况,是财政部门编制和安排事业单位预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全面准确地掌握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情况,建立和完善资产与预算有效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随着社会进步,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事业单位拥有的固定资产规模迅速增长,种类呈现多样化。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事业单位的资产经济地位日益突出,但从资产管理现状来看,目前事业单位对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的管理相对薄弱。因此,针对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建议是财务部门的当务之急,只有落实各项相关的措施,才能使其既能够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保证事业单位业务的发展,又不造成资源浪费,真正地建立起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
[1] 樊晓松: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J].交通财会,2010(2).
[2] 金维瑜:浅析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制度[J].现代经济信息,2009(14).
[3] 李佩林: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J].中国商界,2009(6).
[4]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S]. 200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