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农村问题研究专家
——贺东航
贺东航。男,湖南益阳人,1967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林业局中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湖北省林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政治学会副秘书长。
简历。1989年福建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本科毕业,1995—1998年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2006年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工作任助教、讲师。其间:2000—2004年在厦门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4—2006年到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这一期间的主要学术旨趣为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现代国家构建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2007年调至华中师范大学工作,学术旨趣转向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致力于从“三农”视角研究我国的“三林”问题,是国内较早研究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学者之一。
学术兼职。曾任福建省外来员工教育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湖北省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林业局中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兼职教授,被中国林业经济研究会、湖北省林业局、海南省林业局、湖北省荆门市林业局、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局聘为咨询专家。
科研项目。独立承担或主持多项科研项目。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集体林权制度研究》(项目编号:09&ZD045)首席专家、国家林业局重大委托项目《中国林改百村跟踪观察项目》首席专家。其他主要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中国乡村治理状况研究——对闽赣14个林改试点县的实证调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林改百村调研观察项目(国家林业局委托项目);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成长(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失山林农抗争与维权研究——以闽赣两省为例(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集体林地流转及政府监管制度研究(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局委托项目);湖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湖北省社科规划项目);《森林法》修订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武汉城乡一体化研究(汉阳区人民政府委托项目);闽南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福建惠安县人民政府委托项目);地区发展均衡的政治学研究:宏观和中观的视角(华中师范大学“银桂计划”项目);地方社会、政府与经济发展(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中国农村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变迁——福建晋江东石镇肖下村调查(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完善厦门市外来人口管理研究(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委托项目);厦门岛外城乡一体化政策与体制性问题研究(中共厦门市委委托项目);闽南乡镇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1970年代至1990年代(厦门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参与教育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与基本经验研究》和教育部课题《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政治学》等多项课题研究。
主要论著。《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农民利益表达——福建省将乐县个案研究》,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社区自治实务》教材,编写,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年政治学卷》、《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年政治学卷》,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台湾地区农会现状及对我省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咨询报告,2008年12月);《农村林权制度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关于当前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9年第1期);《利维坦、私有化及其超越——奥斯特罗姆在公共治理方面的贡献及对中国改革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19日);《经济共和主义视角下的地权改革——以林权改革为例》(《开放时代》,2009年第6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社会公平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林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东南学术》,2009年第5期);《林地改革的演变轨迹与制度绩效: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30年》(《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上半卷);《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村级民主发展进程的影响——兼论新集体林改中的群体性决策失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乡村治理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问题研究》(《理论前沿》,2008年第8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升值因素分析》(《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0期);《农村政治学研究范式的检视与拓展》(《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中国村民自治制度“内卷化”现象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6期);《农村研究方法诸问题——对<岳村政治>的学术反思》(《中国书评》第三辑,2005年12月);《政治学视野下的地区发展均衡性研究》(《理论前沿》,2006年第7期);《新公共管理的回顾与检视——基于中国国家建设的视角》(《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国家构建的检视与反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地方社群传统与政府主动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晋江模式的一个尝试性解答》(《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4期);《地方政治精英与制度创新》(《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评福山的<国家构建>》(《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困境与新视野》(《探索》,2004年第6期)。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中国政治》、《农业经济研究》等杂志全文或部分转载,其论著的收录率和被引用率达数十次。获第七次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十二次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十一次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有多份政策咨询报告受到各级领导批示。其中《林改应避免农民失山失地、保障林农分享改革收益》(新华社《国内舆情动态》,2009年6月)、《<森林法>已不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议尽快启动修订》(《人民日报》(内参),2009年10月23日)两份咨询报告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