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浅析我国铁路基建财务管理
○王 慧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近年来,关于铁路基建工程项目的建设任务不断加重,财务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而企业财务会计控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和根本要求。因此,研究和分析铁路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采取适当的对策强化基建会计监督职能,意义十分重大。
财务管理 机会成本 财务监管
“十一五”期间,铁路系统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主线,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高速铁路领先世界,高原铁路世界一流、重载铁路屡创世界奇迹、既有线提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国铁路取得了巨大成就,昂首跨入高速时代,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2003年以来,铁路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5万亿元,预计“十一五”期间,铁路建设规划目标将全面完成,全国铁路投产新建铁路1.6万公里以上,到2010年底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公里以上。随着铁路“十一五”规划的推进,铁路发展和建设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期。但是同时,铁路基建管理职能弱化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因此,全面分析新时期铁路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深入探讨强化铁路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对于确保铁路建设资金的安全和高效运营意义重大。
建设项目超预算的现象比较严重,以路网建设为例,郑徐、武九、浙赣线及京沪电化项目等建设投资普遍出现了工程总投资较大幅度超预算的现象,如此大规模的突破投资预算,由此引出的高成本、随意性、低效率的深层问题,表明铁路基建预算管理缺陷明显。此外,某些建设单位未严格按照基建程序履行上报、审批手续,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的设计变更或超概算项目,在无批复的情况下,建设单位擅自实施工程,造成了超计价拨付工程款。
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缺陷主要表现在:首先,由于设计质量不高引起设计更改导致建设成本的增加;其次,违规转包和分包的普遍存在,造成偷工减料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支出,而且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例如某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利用甲方优势侵占乙方经济利益,结果乙方只能通过偷工减料予以弥补;再次,招投标费未按规定列账使用,违规用于单位发放奖金的现象较为普遍。
会计基础工作薄弱表现在:一是发生往来账务未按制度规范进行会计核算,如代垫手续费、招标费结余、工资、奖金等未按照规范核算;工程施工款项设计费、监理费支付无发票或索要不及时。二是会计账户设置不规范,如某些基建单位只在“在建工程”账户下设置工程项目二级账户,未按会计核算要求分项和分工程设置明细账,导致基建单位支出不清晰,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经济关系不顺。
由于旧体制、旧观念的影响,对基本建设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仍习惯于以拨代管,缺乏跟踪问效,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造成基本建设投资的浪费。为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铁道部对基本建设项目作出了招投标、采购、工程预决算审核等一系列规定。但是由于监督和管理措施不到位,部分建设单位千方百计编造理由去规避招投标,在采购环节钻空子等,致使投资成本上升,效益低下,容易滋生腐败。同时由于部门之间难协调,财务监督也难于到位。就基建项目而言,涉及计划、施工、工程监理、投资审核和金融等部门。由于在基本建设投资管理中缺乏一套“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的监控机制,因此,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和对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的难度增加,甚至可能出现扯皮和各自为政的现象,致使财务监督难以真正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风险是事物可能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市场风险,此为影响整个行业之风险,它不能通过多边投资来分散,故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或系统风险。同时还面临公司特有风险,它可通过多边投资来分散故又称为可分散风险。整个铁路部门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长期以来风险意识都较为淡薄,对风险认识不足,风险的识别、预警、评估、报告、责任等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化解和驾驭风险的能力较弱等,这都极大地增加了财务会计控制风险的难度。
机会成本观念在决策中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全面考虑资金的使用途径。如同一条线路增开新的列车对既有列车收益的影响,此收益则为新列车的机会成本,铁路企业树立机会成本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在我国铁路项目中乱投资、乱上项目、不讲效益的行为屡有发生;同时管理者也已经习惯于凭借“估计”、“大概”等非理性判断进行决策,而不是去科学评估,并提出多个备选方案以及正确评价各个备选方案的利弊得失,这样的做法往往是管理者没有去认真地分析决策的机会成本。
财会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和保障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财会信息化建设存在着突出问题,一边是财会管理领域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促进其管理效率和效能的提升,一边是部分负责人对信息化建设没有概念,或者仅仅以为信息化建设就是投入几台电脑,上个内部网络,没有上升到全面的高度去理解信息化建设,对管理和控制功能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信息共享度不够,使财会管理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之间糅合度不高,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导致了财务管理的低效率。
有些铁路建设单位由于项目上马前临时组建,并没有即时建立起健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等监督管理机制。有些铁路建设单位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内部监督机制,从机构设置到人员安排都有很详细的布局,但在这样层层把关、各负其责的机制中,为何漏洞还会频频出现?主要原因还是党政领导权力过于集中,缺乏透明度;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缺乏法制手段和配套措施,管理不科学、不严密、不规范等等,管理上的漏洞和监督的缺失,使监督机制失去了实际意义,并没有落到实处。内部监管机制缺位的后果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预算的超支、施工进度无法保证、更有甚者可能成为腐败滋生的温床。
客观地分析铁路基建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不难发现,大力提升铁路基建财务管理水平,强化基建财务监督已刻不容缓。
针对建设项目资金管理方面,应从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建设实施、建设项目竣工阶段三个环节进行,才能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投资成本,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果和项目的投资效益。即在进行可行性研究时,需要收集大量的财务数据,认真仔细地进行财务核算,找到最合理的可行性方案;在工程投资实施阶段,搞好财务管理,准确核算工程建设成本,把握款项的支付和资金的安全;在竣工决算编制阶段,搞好财务管理,有效地编制财务决算,准确反映建成资产价值,通过项目建设的审计验收,生产单位提供准确的资产核算。同时也必须加强项目结余资金、项目保证金的管理,加强对施工企业资金流向的监控,及时发现并制止施工企业违规转包、分包现象。保证国家建设资金安全、高效运营。强化对财务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基建项目的财务监督。
建设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其一,组织机构。建设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分工应合理,方便领导层、各职能部门及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决策,并达到相互牵制,互相制约的作用。其二,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职责分工。要按照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各自的职责分工,定期或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实行逐级负责制,出了问题,将责任落实到人,限期整改。绝对不允许“一言堂”的存在,要实行“法治”而非人治。通过制度的落实来管人管事,而不是让制度仅仅存在于书面。其三,完善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包括货币资金、工程成本、债权债务、筹资、成本费用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要经常对现存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
各铁路局应切实履行本局管内各建设项目主管单位和出资者代表的监管职责,加强对建设项目日常的财务监管。建设项目管理机构是建设管理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履行建设项目管理职贵,严格按程序办事,不仅要对本身经济业务进行日常监督,还要对拨付施工单位的建设资金流向的合理性进行监管,真正履行好建管机构对建设项目管理的职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铁路基建会计工作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基建会计的作用,促进铁路基本建设投资效益的全面提高。
目前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渠道具有多元化,安全高效地使用建设资金,有效控制投资额,是铁路基本建设的重要任务。从资金来源来看,无论是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还是建设者自筹,都希望用最少的资金建设出更多更优质的资产,这就需要完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有效利用率。具体来说就是在项目立项,初步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国家的现行财税政策和价格体系分析、计算项目的财务效益和费用,考察项目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并结合国民经济评价进行综合考虑,提出投资决策建议。根据不同筹资渠道的特点,提出策略和合理组合,保证资金合理安全有效的利用。
首先要强化基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核算监督,管理好货币资金、有价证券和实物资产,确保货币资产和实物资产不损失。同时要搞好项目建设的财务管理,财务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业务技能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还要有参与项目建设管理的能力,能将财务管理融入项目的各个环节,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搞好财务监督与控制。
综上所述,铁路网中长期建设任重道远,加强铁路基本建设的财务管理是新时期铁路基建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我们只有不断地研究和学习,才能使财务管理更好地为铁路建设和发展服务。
[1] 陈穗莎:新时期铁路基建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07(11).
[2] 肖鹏:加强铁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8(1).
[3] 聂惠东:浅议地方铁路运输企业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