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芸
中国共产党政治包容性的历史变迁及其启示
○王晓芸
政治包容性是指政党在开展政治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宽容的政治姿态。它既体现为对其他行为主体的尊重、接纳和联合,也体现对不同信仰、思想和主张的容忍、借鉴和吸纳。政治包容性是政党保持生命力、夺取并巩固执政地位的不可或缺的政治品质。自1921年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高度重视保持和增强自身的政治包容性,并视之为重要的历史经验之一。尽管在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党曾经弱化过自身的政治包容性,但总体上看,政治包容性是贯穿其90年发展的一根主线。本文试对此进行回顾和分析,并试图获得新的启示。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政治包容性基因的政党。90多年前,面对国家的混乱和民族的衰败,一批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觉醒的知识分子,以拯救国家和民族命运为使命,致力于探寻国家和民族振兴之道。尽管他们在童年时期也接受了中国封建思想文化的教育,但却不为中国传统思想所束缚,而是以开阔的心胸和开放的意识,积极包容和吸纳国外先进的思想和理念,并且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以《新青年》杂志为阵地,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新文化运动。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他们转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积极介绍和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
1921年7月建党时,中共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十名党员。因此,当时中共面临的最现实问题就是如何保存自己的实力,壮大自己的组织。尽管中共在成立之初曾强调保持无产阶级革命的独立性,彻底断绝与其他党派的任何联系,只是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但面对艰难的处境,中共很快认识到,只有在思想和组织上保持一定的包容性,才能实现与其他政治力量特别是国民党的联合,并利用后者的社会影响以及组织渠道,将中共发展成为真正拥有广大民众基础的政治性组织。为此,1922年6月召开的“二大”就提出,民主的革命固然体现资产阶级利益,但也有无产阶级利益。共产党理应联合全国革新党派组成民主的联合战线,扫清封建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建设真正民主、独立的国家。在此基础上,1923年6月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中共党员可以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这一历史性的决定开启了中共建党后以包容性政治姿态处理党重大问题的先河。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一度被改组成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共同反对列强和军阀统治的政治联盟。1927年4月中共“五大”召开时党员迅速增至5万余人。尽管中共当时处于年幼时期,尚缺乏利用统一战线开展政治联合和斗争的经验,第一次国共合作也在1927年以失败告终,但国共合作毕竟是中共成立后的首次包容性政治实践,它解决了无产阶级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参加并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途径和形式的问题,不仅扩大了早期中共的政治视野和活动范围,而且也提高了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威望。更重要的是,中共在帮助国民党改造和发展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发展和壮大了自己的队伍,锻炼和培养了党的骨干力量。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重大历史关头,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在此背景下,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建立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以极具包容的精神,致力于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确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和方针。此后,中共不计前嫌,积极推动与国民党开展第二次合作。毛泽东曾在1938年5月的《论持久战》中深刻指出:“惟有努力于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团结全国力量……才能缩短战争的时间,此外不能有任何取巧图便的法门。”为了坚持长期抗战,巩固和扩大抗日根据地,加强民族统一战线,中共创造性地提出了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即在政权工作人员结构中中共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三三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包容性。在坚持中共政权阶级属性的同时,尽可能包容各阶层的参政需求,调动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此同时,毛泽东还一再强调要争取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我们需要世界人民的帮助,也需要各国政府的帮助。如这些帮助更多更快,那么我们的战争也就会缩短。”据此,他提出了建立“三个统一战线”的设想,即建立中国的统一战线、世界的统一战线、日本的统一战线。在毛泽东看来,只要有利于抗战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可以以最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政治力量,无论这种力量来自国内还是来自国际,也无论这种力量是否与中共存在历史恩怨或政治分歧。事实证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其得以形成的最基本因素是中共在政治上增强了包容性。
1945年打败日本侵略者后,如何建立独立、民主的新中国成为中共必须面对的重大政治课题。早在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就曾提出,抗战胜利以后,中国将产生“几个民主阶级联盟的国家形态和政权形态”,“只要共产党以外的其他任何政党,任何社会集团或个人,对于共产党是采取合作的而不是采取敌对的态度,我们是没有理由不和他们合作的”。基于以上政治态度,重庆谈判前后,中共曾与国内各民主党派共同开展反对内战、反对独裁的斗争,这也是毛泽东勾画的中共领导、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民主建国政治构想的最初尝试和预演。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团结全体工人阶级、全体农民阶级和广大的革命知识分子”“团结尽可能多的能够同我们合作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它们的知识分子和政治派别”。基于上述思想,中共主动吸纳各民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积极推动联合政府的组建。在1949年9月21日新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46个由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协商决定的参加单位中,共产党代表约占44%,各民主党派代表约占30%,无党派代表约占26%;民盟、民革与共产党的代表名额相等,均为16名正式代表,2名候补代表。会议期间,各党派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真诚合作。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还以一个普通代表的身份与其他党派代表一起讨论和协商国家大政方针,虚心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各民主党派代表也畅所欲言,纷纷献计献策,表现出极高的参政热情。
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共为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将政治斗争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在一起。经过短暂的国民经济恢复,党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带领全国人民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国民经济向社会主义过渡。这一时期,面对脆弱的经济基础和国际国内严峻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共坚定贯彻“共同纲领”的精神,在正确把握政治方向、维护中共政治主导性的同时,继续扩大政治包容性,坚持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即便在政治斗争中,中共也提出不搞“四面出击”,以免树敌过多,重视处理好国内各阶级、政党、民族等各方面关系,以便孤立和打击最主要敌人。1956年“波匈事件”发生后,中共提出要“以苏为戒”,开始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此,毛泽东还专门撰写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文章,倡导在经济建设时要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关系,做到统筹兼顾;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对不同的意见要持尊重和包容的态度。
尽管在政治包容性问题上,中共在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要长期坚持政治包容性却并非易事。从国际环境看,社会主义新中国刚刚建立,西方敌对势力妄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促使中共不得不时刻对可能出现的外部安全威胁和政治干预保持高度警觉;从国内环境看,经历了几十年内战后的国家到处百废待兴,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中共并无多少实践经验。在此背景下,如何理性对待来自党内和党外的不同、乃至批评的意见,把整个社会的力量引导到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方向上来,对年轻的中共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政治考验。在这方面,中共也有过极其惨痛的深刻教训。1957年的“反右运动”是中共历史上一次思想整肃运动,也是建国后中共政治包容性弱化的开端。是年5月,全党整风开始,党原本希望多听不同的声音,了解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改进党的工作。但当批评的声音日益增多并日趋尖锐时,中共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把政治风向引向“反右”的方向,并最终导致反右扩大化,错误地打击了一大批党员干部、知识分子和爱国民主人士,一些知识分子在政治威权的打压下开始淡出政治舞台。与此类似的是,1966年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初衷也是试图通过开展政治革命打倒党内修正主义,把所谓“走资派篡夺了的权力”夺回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但采用的方式却是无情政治斗争,不仅导致社会和经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而且也使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和法律秩序受到极为严重的冲击,党原有的政治包容性遭到全面破坏。
政治包容性的弱化在对外关系层面也有诸多的表现。60年代的中苏论战以及中苏关系的破裂、“反帝”“反修”政策的推出以及向部分东南亚国家输出革命等做法都与党的包容性弱化有直接关系。然而,70年代后,美苏在全球争夺出现新态势,由美攻苏守转为苏攻美守,苏联代替美国成为中国安全的最主要威胁。同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内部的矛盾都有新的发展,力量组合出现新态势。广大亚非拉民族国家纷纷独立,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在此背景下,为了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中共开始增强对外关系的包容性,力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国际力量,建立有利于中国安全的国际力量组合。在对外实践上,中共邀请美国总统尼克松1972年2月访华,并发表《上海公报》,打开中美关系大门,改善与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的关系。此举不仅大大改善了中国的战略处境,而且使中国成为维持国际战略平衡的重要砝码。在国际战略理论上,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第一次明确而完整地提出三个世界理论。此后,邓小平在同年4月10日召开的联合国第六次特别会议上发言时,向全世界全面阐述了毛泽东的三个世界理论,引起了强烈的国际反响。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是中共政治包容性在对外关系的充分体现。它表明,即使在极“左”的岁月中,中共也没有根本抛弃政治的包容性,而是试图从对外关系层面寻找突破口,逐步恢复自己宝贵的政治传统。表面上看,这一突破只是改善中国的安全环境,但从中共的政治发展史看,它的深刻意义在于为邓小平重新认识世界、启动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埋下了伏笔。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政治包容性经历了一个逐步增强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的增强都推动了党自身理论的发展和中共治国理政方略的更新。30多年来,经过几次重要的思想解放,中共的政治思维方式已经发生较大的改变。与改革开放之初相比,中共的政治思维更加开放、包容、灵活,并保持着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
1978年年底,中共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以前的“左”倾错误,坚决批判“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为推动思想大解放,促使全党和全国人民以开放的思维和包容的心态认识世界,思考中国的前途,邓小平告诫全党:“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此,中共再度开启了政治包容性的思想阀门,开始大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思想突破,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长期困扰中共的重大理论课题。
上世纪90年代后,中共在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同时,面对党执政方位的历史性变迁,日益重视对党建理论的发展和更新,从而使党建理论成为中共政治包容性发展的一个新亮点。从国际看,世纪之交前后,世界上一大批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如苏联共产党、印度国大党、日本自民党相继丢掉政权;国内迅速推进的市场化改革也使党执政的环境发生深刻改变;中共自身也在经历从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角色转换。执政方位的显著改变促使中共必须以宽广的思路和包容的心态,认真吸取世界各国政党兴衰的经验教训,总结自身发展的历史经验,积极探寻现代执政党的执政规律,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围绕回答“如何始终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更好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奋斗目标、按照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来行动,维护和加强党的坚强团结和高度统一”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江泽民在新世纪初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重大理论问题。毫无疑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共政治包容性的集中体现。比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表述大大拓宽了代表对象的范围,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的维护和发展纳入自己的目标规划中;强调“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他们与广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解放军指战员团结在一起,他们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等。提出关于党的性质的“两个先锋队”的新论断,即“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等等。显然,这些党建新理论、新论断是中共政治包容性在党建领域发展的重要理论成果,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共在新的执政方位下面临的诸多紧迫课题,更重要的是促进了中共角色定位的历史性转换以及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的深化,它深刻影响的不仅是中共今天在中国社会的合法性和凝聚力,而且深刻影响着中共能否长久保持自身的执政党地位。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政治思维包容性发展的重点开始聚焦于发展理念更新和发展方式转变上。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取得重大成就,但从国内看,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差别扩大、区域发展不平衡、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正在进入“黄金发展”和“矛盾凸显”并存的特殊时期,如何处理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已日益紧迫。从国际看,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外部世界对中国崛起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各种论调反复出现,超级大国还加大了从战略上防范和围堵中国的力度。应对和解决上述难题要求中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在发展问题上更新观念,不断深化对发展的规律性认识,选择更具包容性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在充分吸取世界各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胡锦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着力回答“什么是发展,为什么要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是一种体现包容性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理念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精髓,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而且也借鉴了西方“人本主义”的思想成果,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和汇聚;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以包容的精神尊重各方的利益需求、兼顾各方的发展愿望、化解各方的矛盾冲突、协调各方的复杂关系,以实现发展的公正性、平衡性和全面性。科学发展观倡导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和合作发展。在国内社会建设方面,主张建立一个多元、宽容和有序的和谐社会,让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行为模式、不同的利益诉求都有存在的空间,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友好相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整个社会有序运行。在国家崛起路径选择上,主张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即不以对抗的方式处理矛盾和分歧,不以损害他国利益的和平途径完成国家的现代化,实现国家和平崛起的目标,并为世界的和平作出贡献。在国际战略的规划上,提出构建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以包容的方式处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安全以及生态等问题,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未来。
回顾党的90年奋斗历程,不难发现,中共在建党初期就重视在政治上保持包容性,以便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其后的革命斗争中,中共通过加入国民党,锻炼组织,壮大队伍;包容一切支持和拥护抗日的力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打败日本侵略者;吸纳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建立新中国。建国后,中共包容性发展经历了曲折和反复,既有建国初保持包容性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也有“反右”扩大化以及十年“文革”弱化包容性导致党和国家的事业严重受损的深刻教训。但即便如此,中共也没有完全丢弃政治包容性,而是将其运用在对外关系的实践中,着力改善中国的安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共政治包容性得到了全面增强,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等诸多领域,体现在治党治国理念的方方面面。
可见,在90年漫长而艰辛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从胜利走向胜利,与党长期重视自身的政治包容性建设有密切的关联。每当革命和建设面临重大转折或重大挑战时,中共总是努力通过增强政治包容性来获取发展的资源、拓展发展的空间,每一次政治包容性的增强也都带来了中共政治力量的壮大和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保持政治包容性应成为中共值得重视和总结的重要历史经验。当然,中共在增强政治包容性的长期探索和实践中,虽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有挫折和教训。政治包容性的弱化曾经给党和国家的事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损失。这表明,政治包容性并不注定始终与中共相伴,能否保持政治包容性取决于中共能否长期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及能否持续地将政治包容的理念贯彻在党的思想理论发展和政治实践活动中。
当前,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融入世界的大背景下实现国家崛起和民族振兴,对中国而言既是前无古人的伟业,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中国的执政党,中共唯有充分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增强政治的包容性,更加自觉地推动思想理论的与时俱进,更加主动、有效地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更加有力地吸纳一切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切实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重任。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徐汇区委党校)
(责任编辑 谭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