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辉煌 展望愿景

2011-08-15 00:50吴永坤
大庆社会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大城市大庆国际化

吴永坤

(国家统计局大庆调查队,黑龙江 大庆 163002)

“数”说辉煌 展望愿景

吴永坤

(国家统计局大庆调查队,黑龙江 大庆 163002)

1959年发现大庆油田,1960年开始开发建设,大庆进行了艰苦的创业历程。由于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原油产量递减的不可逆转性,我市从确保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确保大庆长久繁荣的大局出发,为谋求资源采掘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宏伟战略。经过20年的实践与探索,大庆二次创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强化城市产业支撑,搞好城市发展规划,努力把大庆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创业;辉煌;愿景

大庆是一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曾被誉为全国“工业战线一面旗帜”。大庆油田历经50多年开发建设后,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大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避免油尽城衰问题,成为摆在新一代大庆人面前的严峻课题。大庆的发展问题始终得到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1年以来,我市从确保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确保大庆长久繁荣的大局出发,为谋求资源采掘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宏伟战略,经过20年的实践与探索,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结构调整迈出新的步伐,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一、二次创业20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

(一)经济总量屡创新高,发展速度持续增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169亿元增长到2000年的1029亿元,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从2002年开始大庆经济发展步入第三个增长周期,到2008年突破2000亿元关口,达到2220亿元,2010年达到290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20年间GDP增长了4.16倍,翻了2.37番,年均增长速度达8.6%,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势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7509元增长到2010年的103576元,20年间增长了12.8倍,翻了3.8番。

(二)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主导和新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油经济与非油经济比例由1990年的66.4∶33.6调整到2010年的52∶48;非公经济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2000年的89.3∶10.7调整到2005 年的 83.4∶16.6、2010 年的 80.1∶19.9。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新兴业态不断涌现,产业调整迈出坚实步伐。克服原油价格上涨(由1990年的167元/吨上涨到2010年3772元/吨)和原油产量下降(由5562万吨降至4000万吨)双重因素影响,三次产业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由1990年的7.4∶82.5∶10.1 调整到 2010 年的 3.3∶82.2∶14.5,尽管步履维艰,但弥足珍贵。

(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共同驱动,拉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固定资产投资由1990年的46亿元发展到1994年的110亿元、1998年的202亿元、2005年的303亿元、2007年的482亿元、2008年的602亿元,到2010年首次突破千亿元,达到1036亿元,平均每年净增50亿元,20年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5倍,翻了4.5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由1990年的26亿元增长到591亿元,增长了21.7倍,翻了4.5番;对外贸易高速增长,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由2000年的6060万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54145.5万美元,仅10年间就增长24倍,年均增长38.2%。实际利用外资由1991年的375万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34587万美元,增长了91.2倍,翻了6.5番。全市GDP对外贸易依存度由2000年的0.5%,提高到2005年的1.6%、2010年的3.6%,经济外向度进一步提高。

(四)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公共财力显著增强。地方财政收入由1990年的2.7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75.5亿元,平均每年净增8.6亿元,20年间增长了64倍,翻了6番,年均增长23.2%;地方财政支出由3亿元增长到175.3亿元,平均每年净增8.6亿元,增长了57.4倍,翻了5.9番,年均增长22.6%。

(五)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453.5元增长到2010年的20015.6元,增长了12.8倍,翻了3.8番,年均增长14%;人均消费性支出由1304.1元增长到13051.3元,增长了9倍,翻了3.3番,年均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90年的638元增长到2010年的8045元,增长了11.6倍,翻了3.7番,年均增长13.5%。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的63.6%下降至2010年的32.6%,下降了3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95年的52.1%下降到2010年的38.3%,下降了13.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变化,消费水平日益提档升级。

(六)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教育事业突飞猛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由1995年的2.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28.1亿元,增长了11倍,年均增长13.3%;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990年的4151人增加到2010年的64158人,增长了14.5倍,年均增长14.7%。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由18人增加到239人。2010年,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阶段毛入学率均接近或达到100%,初中毕业升学率达93.15%。义务教育在全省一直处于领先水平。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303.3万册,是1990年66.2万册的4.6倍。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9%,比1995年分别提高4个和13个百分点,电视制作节目达6308小时,是1995年375小时的16.8倍。卫生事业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卫生网点更加密集,各类卫生机构数达到1520个,是1990年320个的4.8倍,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42人增加到67人。科技进步步伐不断加快。多年来,我市坚持科教兴市战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仅就“十一五”期间来看,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稳步增长,R&D经费内部支出从期初的8.81亿元增长到期末的25.9亿元,累计增长幅度达1.94倍,年平均增长速度达30.94%,高于同期GDP的增幅。社会福利事业居于全省领先水平。农村贫困户得到救济人数281485人,是1990年17102人的16倍,城市困难户得到救济人数达61987人,是1990年1098人的56倍。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7%,民生工程得到极大推进。

(七)城市面貌和生态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完善教育、文化、体育、交通、流通、医疗、旅游、生态、信息、金融十大城市功能为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先后实施完成了世纪大道、东干路立交桥、时代广场、铁人广场、大庆石油学院、八一农大、新玛特购物广场、黎明河休闲水岸、龙凤湿地跨线桥、公路客运枢纽、城市规划展示馆等一批批标志性重点工程,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备,城市品位得到提升;进行平房区动迁改造,推进平改坡、优质饮用水、集中供热、小区环境整治、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农村泥草房改造等一批批利民工程,解决了一系列百姓关注的城市建设和管理难题。20年来,累计开发城市住宅4838.4万平方米,累计投资579.6亿元,新建了时代丽景、世纪家园、登峰家园、利民苑、东城华彩、瀚城名苑、五湖新区等一批批新兴社区。启动房地产二级市场,有效活化了城市资产。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改善和服务功能的日趋完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年末全市城市化指数达到50.4%,比1990年的39.9%提高了10.5个百分点。围绕治水、复草、还林、净气重点工程,实施了“一退三还”、堵西北风口、百里城防林、“三化”草原治理、油田植被恢复、泡泽治理、主城区绿化、垃圾处理、城区大气净化、噪声污染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城市绿化覆盖率由1997年的27.1%提高到2010年的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997年的5平方米增加到2010年的13.3平方米。大庆成为全国内陆城市中第一个国家环保模范城之后,相继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二、把大庆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初步思考

经过20年的努力,大庆二次创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还很多。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能只着眼于具体环境分析,寻求某种对策,而应该从大局着眼,走出大庆看大庆,谋求更大的发展。2011年9月11日,省委书记吉炳轩在大庆市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如何把哈尔滨、大庆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问题时强调,大庆要进一步明确城市功能定位,强化城市产业支撑,搞好城市发展规划,努力把大庆建设成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这既是对大庆未来发展宏伟战略蓝图的勾画描绘,也是对大庆这座现代化城市发展方向定位的要求。因此,通过初步调查研究,笔者认为,把大庆打造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我们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明确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内涵和基本特征。统计部门作为社会经济发展“晴雨表”和各级党委政府决策咨询的“参谋部”,具有掌握大量统计数据信息资源的优势,有责任也有义务熟悉掌握城市化国际化大城市的定义、概念、内涵、特征及指标体系,了解掌握国内外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的实例,分析研究大庆作为资源型城市,在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进程中面临的困难、问题、差距、优势潜力以及城市定位、产业定位、路径依赖等,充分发挥统计信息咨询和决策监督的职能。

二是参与分析研究建立大庆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是一种发展动态,其发展水平是由各种复杂因素综合决定的。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依据科学性、动态性、开放性、可操作性原则以及指标体系的发展趋势,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进行科学评价,致力于揭示城市实现现代化国际化的门槛及其动态框架,明确建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参考依据现有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不同阶段的发展经验,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主要指标体系及其标准值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大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所预期的发展速度,从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城市基础设施与生态环境、反映国际开放交流程度的指标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未来大庆20年到50年两个发展阶段城市发展的大框架及各项标准值。

三是建立跟踪监测统计制度,定期开展调查分析研究。吉炳轩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非一朝一夕所能办成,需有十几年、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因此,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牵头,全社会分工协作,齐抓共管。要建立跟踪监测统计制度,建立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畅通统计报送渠道,定期分析研究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建设进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为把大庆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作出积极的贡献。

〔责任编辑:李 霞〕

F124.1

A

1002-2341(2011)06-0056-03

2011-11-22

吴永坤(1966-),女,黑龙江绥化人,副队长,高级统计师,从事统计调查研究。

猜你喜欢
大城市大庆国际化
李大庆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一、二线大城市石材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大城市里的小象
北边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