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锐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甘肃 兰州 730070)
统战文化的功能与特征探析
王锐
(中共甘肃省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部,甘肃 兰州 73007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统战文化已经日益成为统一战线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战文化具有凝聚、导向、动力和教育等功能.具有政治性、继承性、主导性、先进性和时代性的基本特征.
统一战线;统战文化;功能;特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今世界,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地熔铸到各个国家、民族和政党的核心竞争力之中.统战文化已经日益成为统一战线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统一战线而言,文化作为统一战线的灵魂,不仅贯穿于统一战线自身建设的各个方面,而且还体现在统一战线的各项事业之中.笔者认为,新时期新阶段,统战文化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是党执政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统一战线理论和实践的新的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指一些阶级、阶层、政党、集团、民族和国家等不同社会政治力量在共同利益基础上,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结成联盟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所共有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本文将在对统战文化基本内涵作出此界定的基础上,着重就统战文化的主要功能和特征进行探析,以管窥统战文化的概貌.
统战文化的主要功能,就是统战文化本身所体现或发挥出来的各个方面作用的总和,对于整个社会,统战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导向的作用;就团体而言,统战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就个人而言,统战文化起着政治教育的作用,其功能主要是:
(一)凝聚功能
民族凝聚力体现一个国家的实力.新时期统战文化奉行 "和而不同"思想,高举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两面旗帜,坚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方方面面的力量都凝聚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上来.尽管不同党派联系着不同群体,不同阶层有着不同利益,不同宗教有着不同信仰,海外侨胞、归国侨眷有着不同国籍,非公有制企业有着不同经营理念,但通过统战文化建设,在 "求同存异"、 "和而不同"原则指导下,把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作为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和共同行为准则,只要是爱国者,只要赞成祖国统一,不论其属于哪个阶级、阶层或是哪个党派和集团,只要是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都要把他们团结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二)导向功能
人的行为受制于长期接受的文化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当前,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差异十分明显,各种矛盾甚至冲突难以避免.为了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就要求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为此,加强新时期统战文化建设,就是要把 "和"的思想种子撒播到每个人的心里,使之成为人们重要的思维方式、处世哲学和价值观念,把各个主体的行为引导到相互尊重,与人为善,以诚相待,以礼相待,以团结为重,以稳定为重的目标上来,使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及和谐的理念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三)动力功能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本世纪中叶要完成的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而不应是 "一潭静水"的传统社会.加强新时期统战文化建设,就是要在全社会培养敢于冒险、注重进取、开拓实效、讲求实际的文化心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力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使社会充满活力,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让一切生产要素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鼓励人们勤劳致富、合法致富、科学致富,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四)教育功能
我们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发展,是科学的发展,最核心的是人的发展.不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说到底都需要人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新时期统战文化倡导 "和"与爱的价值观念,这是一种思想素质和价值理念.加强新时期统战文化建设,通过统战文化引导、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不断接受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包容的理念,进而促进全体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统战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由统战文化的根本属性决定的.任何政治文化都是建立在一定的阶级属性的基础之上,借鉴吸收世界其他国家政治文明的一些成果而来的.根据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特点、任务和要求,统战文化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政治性
统一战线历来是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服务的,党的中心工作转移到哪里,统战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服务到哪里.统一战线是我们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而统战文化则是立足于统战工作实践,在此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形成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准则,因而也必然具有政治性. "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生活."[1]在新世纪新阶段,党的中心工作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因此,当前统战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这个根本要求,向全社会传播发展为先的理念、绿色发展的理念、创新发展的理念、统筹发展的理念,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思想如春风般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成为人们重要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促进政党、民族、阶层、宗教和团体之间的和谐,凝聚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提供最广泛的智力支持和力量保证.
(二)继承性
新时期统战文化是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 "大一统"思想, "和而不同"的价值观, "肝胆相照"的待友之道和监督制约理论等宝贵文化资源的历史继承中形成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一些政治家和思想家就提出了四海一家、万邦和协的思想.秦灭六国,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和地域上的空前统一,将先秦时代 "大一统"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汉代 "独尊儒术",将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内涵扩充为万民归一,国家统一.从此, "大一统"思想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操守.大约在3000年前的甲骨文中就有了 "和"字.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更是经常运用 "和"的概念来解释和阐发他们的文化理念和哲学思想.譬如,老子的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观点将自然界看作是一个阴阳和合的统一体.孔子不仅提出 "和为贵"、"天时地利人和"的观点,还将"和"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且还提出 "和而不同"的观点,意味着在 "和"的大前提下,允许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此外,中国传统的 "肝胆相照"的待友之道和监督制约理论等也为统战文化形成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因此,新时期统战文化建设应进一步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充实统战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发挥统战文化的熏陶和引领作用.
(三)主导性
新时期统战文化的核心是"和而不同",但这个 "和而不同"是有前提条件的,即是在党领导下的 "和而不同",是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旗帜下的 "和而不同".离开这个大的前提条件,就很难称之为 "和而不同",即使要称之为 "和而不同",也只是一盘散沙而已.在当今中国,如果离开党的领导去奢谈 "和而不同",那只能是一句空话.正因为如此,新时期的统战文化实际上就是党领导下的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实现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大联合,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宏伟目标而服务的文化.只有在坚持党的领导,求大同存小异的原则前提下,不断寻求和增进各个政党、民族、阶层、宗教和团体的共同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和而不同",才能发挥新时期统战文化的应有作用.
(四)先进性
新时期统战文化提倡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的理念.只有团结,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合作,才能达到互利共赢.只有互助,才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只有关爱,才能感受到人间的友爱和温暖.只有和谐,人类才能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国家长治久安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前提和基础,而团结、合作、互助、关爱、和谐的理念则是保证国家繁荣昌盛,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思想基础.当前统战文化 "和"的思想不仅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而且也符合历史的发展进步的方向,符合世界和平进步的潮流,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新时期统战文化 "和"的思想与民主、科学、法治的思想一样,都是人类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时代性
统战文化的源泉是统战工作实践.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发展了党的革命统一战线,为实现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中心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因此,新时期统战文化具有明显的改革开放的时代特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把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是统战工作的根本任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今天,统战工作必须在继承传统的以团结、联合为基本内容的统战文化的基础上,从新时代的特点、任务和要求出发,了解当今世界科学文化和意识形态发展的趋势,积极把握世界变动的思想脉搏,充分吸取外来优秀成果,积极提升统战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我们要充分认识统战文化的重要性,立足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和统一战线的实践,同时积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完善丰富我国统战文化的内涵、功能和特征,充分发挥统战传统文化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新时期统战工作科学化水平,巩固壮大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广泛汇聚智慧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不懈奋斗.
[1]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1-7-1.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
A
D613
1671-6183(2011)12-0016-03
2011-11-08
王锐(1981-),男,甘肃兰州人,中共甘肃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教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党建和统战理论.
[责任编辑:李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