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薇
(商洛学院 中文系,陕西 商洛 726000)
阅读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
许 薇
(商洛学院 中文系,陕西 商洛 726000)
新的课程改革提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学生,而是将学习评价视作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要求我们构建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把握住阅读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改革就等于把握了语文课程评价改革的方向。文章试从评价功能的提升、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三个方面来探讨阅读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
阅读教学;发展性评价;功能;主体;过程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可以看出,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评价不是为了区分、甄别、选拔、淘汰,而是要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新的教育评价理念要求我们构建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发展性评价。“发展性是学习评价的一个功能,指评价不是为了甄别学生,而是将学习评价视作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工具。”[1](P23)评价不再只是对过去、现在的总结,而是要根据学生现有的问题和学习状况以及学生的潜力,为其制定未来发展的计划及目标,指向学生的未来及发展。发展性评价要求在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以评促教,尊重学生个体,从教师的单一评价主体转向教师、学生、家长结合的多元评价主体,“从注重习得能力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能力的评价”[2](P4),从注重学习效果的评价转向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
就语文学科而言,采用发展性评价也非常必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评价建议中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课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的语文课程评价理念指导下,语文学科需要建立一个以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评价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评价过程动态化的学业评价体系。而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阅读教学对于识字写字、口语交际、写作、综合性学习等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换句话说,把握住阅读教学评价改革就是把握住了语文评价改革的方向,“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改革对整个改革的进程都会有很大的推动作用”[3](P77)。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教育评价也应该以此为目的,以评价激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发展性评价以人的发展为目的,更多地把评价活动和过程当做是为被评价者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和机会,鼓励被评价者展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习效率。在阅读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理解能力、接受程度都有很大的不同,在评价时,就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发展性评价就是要通过评价设法激励学生发挥他们的长处、表现出自己最佳水平。我们传统的考试评价体系是强调分等和选拔功能,这就使一部分学生特别是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丧失信心,不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和潜能,最终自暴自弃。发展性原则则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发展水平,致力于构建一种能够促进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有所发展的评价机制。
我们不能否认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智能方向和阶段性发展是不平衡的,同一个体阅读能力构成的各个因素在其身上也会呈现出不规则的发展轨迹,在评价时就应当尊重并保护这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鼓励每个层次的学生,允许学生达标有先后,允许二次达标,让分层阅读评价为学生带来不断上进的勇气。具体评价中,针对每层次的学生也不能一概而论,在分层目标的基础上还要为学生制定适合个人的目标,淡化横向评价,加强纵向评价。淡化学生之间的比较,保护学生的自尊,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生自我比较,以超越自我当前为最近目标,一步一步促进学生进步,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成功的喜悦,在阅读过程中使他们始终充满信心。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学说,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也就是使人的潜能现实化,即要使这个人成为有完美人性的人,成就他能够成就的一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最大限度表现自己的欲望是个性化阅读得到尊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不能忽视了学生作为“人”所持有的感性需求和主体体验,阅读教学评价更不能忽视学生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应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于学生的独创性、个性要表示肯定。
阅读作为一个个体体验的活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影响。当学生面对文本时,个体的生活经验、原有的阅读基础、知识底蕴、认知范式、阅读习惯、情感和价值观都因人而异。这些个体的差异造成他们在阅读时产生各自独特的感受与体验,这些差异既影响着学生对同一文本理解程度上或是角度上的差异,也影响着学生对不同类型的文本的兴趣和接受程度。针对同一文本,有些学生会关注于其遣词造句、有些学生会关注其艺术特色、有些学生会关注其思想内容等等。不同的学生会对不同文体感兴趣,偏重于感性思维的学生对叙事性强的记叙文、小说,形象性强的诗歌偏爱之至;而偏重于理性思维的学生对逻辑性、思辨性强的议论文尤其青睐。
现在的学生个性比较张扬,对各种问题都有自己的见解,且见解也有一定的深度,课程标准积极鼓励学生阅读创新,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我们的评价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肯定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有自己独创的见解,欣赏学生看问题的不同立场、方式、方法,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评价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探讨,对于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提出的独特见解要给予支持和肯定,学生在尊重他们的民主气氛中,会和老师一起思考问题并有所收获,这样比我们灌输给他们现成的观点更为有效。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感染到民主和尊重,融洽了师生情感。
发展性评价体系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实施多主体评价,在加强学生自评的同时,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畅通多方面信息反馈的渠道,使评价信息的来源更为丰富,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真实,促使各方建立共识,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传统观点认为评价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考核,将学生置于单纯的接受者、被评价者是不对的。新的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也是评价的主体”,并强调“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明确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鼓励学生去反思,去自我评价。学生只有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审视与反思,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差距,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任何事物的进步都是内外因在起作用,内因是根本,学生的发展也是如此。自我审视、自我反省、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以学生的自我评价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必将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积极效果。因此,在评价活动中要重视学生在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平台,激发学生的自我参与意识,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分析自我、进而自我反思、自我完善的发展过程。
在阅读评价中实现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点下,正确理解课标对阅读的评价标准。其次在评价过程中要有正确、客观的态度,既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进步点,在自评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感,将此作为自己进步的动力;又要在自我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提出努力的方向,找出未来阅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增强自己的上进心。在自我评价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
强调学生自我评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同学、家长的多方评价。多方参与评价,使学生听到多方的声音,不仅有利于评价的全面、客观、准确,更有利于学生有效地进一步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
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讲,是评价的组织者。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潜力最为了解,在我们的传统评价中是最具有权威性的,但在发展性评价体系中,教师的评价虽不可忽视,但更多的是作为参考,教师更多的时候是作为评价的组织者出现。在评价过程中,教师仅仅给予评价中必要的指导,只提出自己的意见,不能强迫学生接受,不能影响评价,组织学生自评、互评讨论,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高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同学间、小组内的评价活动是经常的,让学生互评,参与对他人的评价,了解同学对自己的评价,则是一种学习与交流的过程。在学生互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同学们树立有目的、客观评价的基本原则,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进步,淡化横向比较,强调纵向的进步,不把评价演变成互相的挑错和指责,而成为鼓励和动力;其次要引导他们摆脱思想的羁绊,充分展开互动交流,一方面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看到自己进步的目标,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分析思考,找到学习进步的原因和方法,考虑适合改进自己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在交流、合作、分享中,让学生互相感染、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阅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仅仅将阅读教学的范围局限在课文的教学,忽略了课外阅读的开展,学生阅读量上不去,是难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难以提高阅读能力的。开展课外阅读,阅读评价就要随之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家长的评价就十分重要,重点是评价学生的阅读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发动家长积极参与到阅读评价中来,有助于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更多的了解,更有针对性的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师也能从家长那里得到更多有关学生学习的信息,加强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整合。从自我评价到多方评价,从课内评价到课外评价,通过自我评价的落实以及评价主体之间在多元评价中的互动,形成交融互动的动态阅读评价体系,有助于学生阅读和评价能力的整体提高。
阅读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吸取、不断积累、不断感受和体验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发展是多种能力因素互相促进的结果,也是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阅读评价不能仅仅是终结性评价,必须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及时、全程对阅读学习过程进行多次评价,这意味着阅读评价是一个动态化过程。
阅读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那么评价的主阵地应该在课堂。要充分的抓住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契机进行随机的评价,让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重视在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通过观察、提问、作业、谈话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动态,从中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发现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及时、准确、有效地对自主学习做出适当的调整。除了课堂教学中的评价外,及时的阶段性测试也很重要,即平时的单元、期末考试,测试、分数只是手段、工具而已,要发挥考试、分数的“发展性”评价功能,优化考试内容,采取纵向比较,既利于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又利于保护学生自尊,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热情。及时有效的阶段测试强调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小结和指明下一步努力方向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更好的认清自己与阅读目标的差距,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保护学生阅读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阅读教学的视角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应当提倡大阅读,把语文课堂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强调阅读的整体性和连贯性,突出语文课的指导、扶持、引导作用,凸显课外阅读的发挥、发散、发展功能”[3](P78),同时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从教室内阅读评价,图书馆、报廊的阅读评价,到社区、家庭的阅读评价,从而实现打通课内课外,达到大阅读评价的目标。《课标》“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要充分激发学生参与阅读档案袋评价的兴趣,主动收集资料,例如文章赏析、文章朗诵、课文改编剧等等,以便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学习与发展轨迹,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增强自己的信心,同时明确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树立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层次的评价对象,灵活运用各项评价指标,淡化了学生间的评比,注重学生自身现在与过去的比较,从对个体的分析中去发掘适合个人发展的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求知欲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审视,自我反思,推动自我发展;通过多主体评价使学生及时把握自己的发展状态,看到自己的进步,潜能,长处及不足,从评价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注重评价的动态性,及时、全程地追踪学生的学习过程,准确、真实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发展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有效地实现以评促教的功能。关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发展性评价改革,对于阅读教学的改革,语文课程的改革,乃至基础教育的改革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蒋碧艳,梁红京.学习评价研究: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罗蓉.构建新课程体系下的发展性评价观[J].江西教育,2005,(6B):4.
[3]邵付国.构建阅读教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J].教学与管理,2005,(7):77-78.
Development-oriented Evaluation in Reading Teaching
XUWei
(Department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 Shaanxi 726000)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proposed change course evaluation over-emphasized identify and the selection of the function,evaluation is not to identify students,but will learn evaluation as a kind of students'development tools,request us to construct the new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evaluation.Reading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is the priority,and grasp the development-oriented evaluation of reading teaching reform is tantamount to grasp the Chinese curriculum evaluation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This paper tries to evaluate function of promoting and appraising subject pluralism,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dynamic three aspect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oriented evaluation of reading teaching.
reading teaching;development-oriented evaluation;function;main body;process
G642
A
1673-2014(2011)04-0106-04
2011—04—08
商洛学院院级科研项目:《语文教育与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研究》,项目编号:09SKY037
许 薇(1982— ),女,河南焦作人,教育学硕士,主要从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责任编辑 单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