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利平,刘夕媛
(1.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7;2.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四川德阳618000)
论元代戏曲中的负心书生形象
谷利平1,刘夕媛2
(1.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四川乐山614007;2.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四川德阳618000)
元代戏曲包括南戏和元杂剧。南戏中有很多描写负心书生形象的作品,而元杂剧中此类题材的作品却比较少。比较南戏和元杂剧中书写负心书生的作品并分析其思想历程,可了解当时人们对书生的态度以及当时的环境下书生负心现象产生的原因。
南戏;元杂剧;负心书生
元代戏曲包括南戏和元杂剧。南戏存目有二百三十多种,其中有传本的19种。这些戏文大都出自当时书会才人之手,徐渭在《南词叙录》中称其为“士大夫罕有留意者”。从现存曲目看,反映婚变(包括夫妻之间婚姻变化和未婚男女口头婚约或盟约变化)问题的作品为数不少。从题材来看,杂剧借历史故事表现作者人生感慨和历史意识的作品较多,而南戏指斥书生负心的作品较多。
书生负心是早期南戏的主要表现内容。如被徐渭《南词叙录·宋元旧编》称为“实为戏文之首”的《赵贞女蔡二郎》(后来高则诚将“负鼓盲翁”所唱及南戏所演的蔡伯喈故事加以裁剪加工改编成为《琵琶记》)、《王魁》便是两部婚变戏。另外,明代戏曲家沈景曾集南戏中的婚变戏名写了《书生负心》散套,其中[刷子序]曲云:“书生负心。叔文玩月,谋害兰英;张叶身荣,将贫女顿忘初恩。无情。李勉把韩妻鞭死,王魁负倡女亡身。叹古今,欢喜冤家,继着莺燕争春。”在这些戏里,男主角原本都是贫寒落魄的书生,但中了状元或进士,做了高官以后,就抛弃了原来的贫贱之妻。如散套中提到《王魁》里的王魁高中后一封休书逼死桂英;《赵贞女蔡二郎》里的蔡伯喈马踏上京寻夫的妻子赵五娘;《三负心陈叔文》里的陈叔文把曾资助过他的兰英推落江里淹死;《李勉负心》里的李勉用鞭子打死了前妻韩氏;《张协状元》写书生张协忘恩负义,不认结发之妻贫女,反欲将她杀害。这些都是谴责书生负心婚变的戏文,作者通过这些负心书生的形象,揭露和抨击了那些忘恩负义的封建士大夫。戏文的作者最后往往又借助超自然的力量,给这些负心书生以严厉的惩罚,如蔡伯喈被暴雷震死,王魁、陈叔文被鬼魂索去性命等,以此表达出人民的爱憎和愿望。
书生负心故事在元杂剧中却极为罕见,以现存元杂剧资料可考证的只有三部:关汉卿的《风流郎君三负心》(佚)、尚仲贤的《海神庙王魁负桂英》(佚)、杨显之的《临江驿潇湘秋夜雨》。
《临江驿潇湘秋夜雨》,杨显之著,一名《潇湘夜雨》,在现存元杂剧中是仅有的一部以男人负心为题材的剧作。写书生崔通中状元后,背弃前妻张翠鸾,又娶试官的女儿。在张翠鸾寻夫到崔通任所时,崔通竟诬陷她是私逃的奴婢,将她判罪,发配沙门岛,用阴谋想在途中加害她。走到临江驿,翠鸾深夜悲哭,被失散多年当时任肃政廉访使的父亲张天觉发现,才最终得以昭雪。
通过这些剧作可以看出,南戏中的书生对其所爱女子其实刚开始也是投入了真情的,可只要一离开这段感情得以发生的环境,或是真正考虑婚嫁时,却又会虑及这种结合对自己仕途发达的阻碍而最终忍心舍弃情人。王魁在落魄时得桂英真诚相助,也是感激涕零,在王魁初得高中,尚未充分意识到地位变化的实际意义时,欣喜之下,仍想起给予他巨大帮助的桂英,遣仆人向桂英报捷。一旦意识到自己已经及第“为天下第一”,王魁才担心其名为一娼女玷污,“况家有严君,必不能容”,遂背其盟。可见他决定背盟,是在爱情和权势之间掂量后所作出的决定。正如王魁一朝飞腾后的思想斗争和心理变异过程,那些经过长期煎熬压抑而一朝成名天下知的寒门书生,骤然的身份变化使他们在身份、地位、教养等诸多方面与过去的环境(包括社会关系)产生了不平衡,他们无法抗拒仕途前程的诱惑而背弃了自己的盟约或者贫贱爱人的一片真心,由此引发了许多富贵易妻的现象。可见书生在与女性的交往过程中是理智大于情感,他们并没有全身心地投入,故而这些“理智”的书生在处理与女性的感情问题上能操纵自如,往往会因门第、宦途、社会舆论、世俗成见等多种原因而抛弃痴情女子,所以出现了如李益、王魁、陈叔文等著名的负心书生形象。
比较于南戏的书生形象,元杂剧中的书生形象表现出另外特点。其主要表现是位卑运蹇,在与红颜知己的爱情上,多数始终表现出一种“志诚情种”的品质。他们在道德上、精神上对她们表示极大的尊重和眷恋。如《李素兰风月玉壶春》里李斌欣赏李素兰:“争奈此妓非风尘之态,乃贞节之妇。”《杜蕊娘智赏金线池》中韩辅臣称赞杜蕊娘:“莫说我的气高尚,那蕊娘的气比我还高的多哩。”他们以平等的身份、真诚的态度对风尘女子投入了自己专注而真挚的感情,忠贞不渝。他们与妓女交往不是游戏人生,而是以婚姻对象来对待钟爱的女子。《李素兰风月玉壶春》中李斌即言:“我与素兰做伴岁余,两意绸缪,因此不能割舍。”当钱财用尽被鸨母无情赶走,他仍痴心不改:“俺情分重如山,相思深似海,他心我意两相同,着小生如何便改。想着俺怀抱儿内恩情,枕头儿上恩意,被窝儿里恩爱。”《杜蕊娘智赏金线池》里韩辅臣钱尽被虔婆赶出门户,仍淹留济南不回家,“只为杜蕊娘他把俺赤心相待,时常与这虔婆合气,寻死觅活,无非是为了俺家的缘故。”《逞风流王焕百花亭》中的主角王焕为能与贺怜怜相见,“费心机,恨不得钻天掘地”,不惜屈尊装成卖梨条的小贩。
难能可贵的是,元杂剧中的书生们凭自己的才能一朝发迹、得官晋升后,并没有如南戏中的书生那样因身份地位的变化而贱视或抛弃旧日的情人,而是念念不忘昔日恋人。《陶学士醉写风光好》中陶谷在杭州发迹后不忘旧约,眷恋秦弱兰:“临别相期,我若得志,必然娶你为妻。”《玉箫女两世姻缘》里韦皋状元及第,但仍“想念其情,至今未曾娶妻,日夜忧思,不觉鬓发斑白。”《郑月莲秋夜云窗梦》中张均卿及第后,敢于承认妓女身份的情人,“委的是小官旧室”。确切地说,他们的折桂及第,没有成为抛弃旧爱的理由,反而是与恋人能得成团圆的有力手段。他们中的很多人也正是为了最终的团圆而离别所爱去博求高中的。
由此可见,书生负心剧在南戏和元杂剧中呈现出清晰的对比,即由南戏对负心者的鞭挞到元杂剧的原谅、同情,甚至表现出全面翻案。这种对比实际上反映了封建时代对知识分子道德评价的微妙变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固有特征。
书生负心现象有深厚复杂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等诸层原因。唐宋以来的科举制度使广大下层士人通过科举而登上仕途,社会地位的变化产生了富贵易妻的社会现实。早期南戏中的婚变戏以此为题材对负心书生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批判,产生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悖的社会效果。因为南戏最初产生于民间,一般封建士大夫罕有留意者,故当时的作者多为一些穷困潦倒而流落民间的下层知识分子,他们从事南戏的编撰活动也大都是因生计所迫。他们聚集在一些大中城市里,组织起一个个书会,这些书会才人们生活在社会的下层,长期和市民群众结合在一起,亲身体验到下层社会生活的各种磨炼,使他们和下层劳动人民有着血肉的联系,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思想感情。这样的社会遭遇和思想感情也必然要反映到他们所编撰的剧本中来,因此,就使得南戏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性与人民性。书生负心型故事在宋代很盛行,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中列有“负约”、“负心”专类,这足可以说明当时这类小说的频繁出现已能让罗烨以类来标识。由于戏曲和话本都孕育、成长于相同的社会环境和民众基础上,其间的交流是不可避免的。这类书生发迹升迁后辜恩忘义的现象是当时社会关注的焦点,因而演绎的故事也被广为传播。南戏也多是宋代戏文的延续,所以与宋戏文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相同的特征。因此可以说,书生负心型故事在宋代戏曲中的风行,导致了元代初期南戏中书生负心戏的增多。
书生负心型故事在南戏中数量众多且极为流行,然而这类负心型故事在元杂剧中却骤然稀少。这是因为到了元代,由于蒙元统治者采取重吏轻儒的用人政策,废止科举断断续续约80年之久,阻断了读书人的晋身之阶。原来让寒门文士能有机会跻身于统治阶层的科举道路被堵塞,汉族文人这个群体被边缘化了,甚至有些连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相反,元人恋情剧中的女性地位普遍较宋代同类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地位高,而书生的身份地位恰好相反。宋同类题材小说中的书生常是豪门大族,是鸨母所看重的顾客,可在元杂剧中这一群体则是困顿、卑贱穷厮。因此,在元杂剧中,鸨母虔婆因其无财而贱视他们,千方百计地离间他们与恋人的爱情。书生负心型故事所得以产生的社会基础已经失去,民众的兴趣也因此失去了它的现实基础。元杂剧中对书生表现出原谅、同情,甚至表现出全面翻案的现象,也符合当时剧作家们的心态和人们的审美需求。
造成南戏中书生背盟而遗弃恋人的深层原因,一是森严的等级门阀婚姻制度和世俗礼法。婚姻上要求门当户对,严禁士庶通婚,这是魏晋以来士族为维护自己的特权而定下的制度;二是科举道路的畅通为书生营造出的优越环境及他们高人一等的心态。唐宋时代科举的广泛实行使书生们跻身上层的人生道路制度化,保障了其跃迁之路的通畅,导引着书生们涌塞于这条道路。蟾宫折桂的书生前途不可限量。这个制度化的人生模式所给予他们美好前程的可能性,培养了书生自身的优越感和高贵心态,而这种环境中的书生是很难与下层群体有情感契合点的。
从创作题材上看,书生负心现象是社会现实的反映。初期的南戏继承了宋代小说的特点,其中有许多写书生负心的作品,这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宋继承唐代制度,以科举取士,不论读书人身世门第如何,及第后,就可以做官,所谓“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那些出身寒门的士子一旦发迹后,就成为朝中公卿大夫择婿的对象——他们企图通过联姻来扩大自己的势力,同时,新及第的士子也想得到公卿大夫们的提携,以巩固自己的地位,故纷纷抛弃以前的糟糠之妻,入赘豪门。富贵易妻的悲剧在当时大量出现,成了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这一社会现实,在刚刚形成的南戏里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成为早期南戏创作上的一个主要倾向。
创作主体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杂剧作家多是文人学士,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南戏作家大多属于市民阶层,文化修养不高。因而杂剧抒情性强且较有文采,南戏叙事性强且比较俚俗。这也决定了南戏易于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纠纷的题材,而杂剧作家的出身又决定了他们很少揭示自己的隐私,即便写爱情婚姻和家庭纠纷的题材也会维护自己的尊严,不会做违背本身所处阶级的事情。
还有南戏本身的体制原因。从体制上来看,杂剧比较规范,南戏比较自由。郭预衡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说宋元南戏存目238种,其中有传本的19种,只有佚曲的有130种。从现存曲目看,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纠纷的题材,占最大的部分,而表现金戈铁马的英雄题材则极为罕见。显然,南曲音乐轻润悠扬的特点,影响并且制约了作家在创作题材上的选择。
总之,南戏中多出现负心书生的形象,而元杂剧中多有志诚书生的形象。南戏中出现如此众多的负心书生形象,这与宋代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当时的社会、历史和文化及南戏的创作主体、创作题材、本身的体制都有很大的关系,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1]王季思.全元戏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2]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纲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王国维.王国维戏曲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4]李修生.元杂剧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
[5]徐洪火.中国古代戏曲史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 闫桂萍
Scorned Scholars Imagery in Dramatic in the Yuan Danasty
GU Liping,LIU Xiyuan
(Vocation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Chengdu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Leshan Sichuan 614007, China; Ideological-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Sichuan Judicial and Police office Professional College, Deyang Sichuan 618000, China)
Yuan drama including Naxi and Drama.There are a lot of describing the phenomenon of scholars in Naxi,but this less scorned Yuan drama works in the theme of works.Compared with Naxi,Yuan drama writing scholar wrote the works of men,and analyzes its ideological course,draw people at the attitude of scholars.Finally,analyzes the environment scholar at the reasons of this phenomenon scorned.
Naxi;Yuan drama;scorned scholars
I206
A
1674-5787(2011)01-0041-03
2011-01-03
谷利平,女,河南洛阳人,硕士,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基础部语文教研室教师,从事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研究;刘夕媛(1981—),女,河南周口人,文学硕士,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思政教学部,助教,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