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1-08-15 00:52张丽双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1年11期
关键词:毕业生人才大学生

张丽双

(长春师范学院就业工作指导处,吉林长春 130032)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院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但是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增加,就业岗位却达到了相对的饱和,这种供过于求的现象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并且又在众多因素的交织影响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就业难”现象。有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年度普通高校招生由1999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31万人,与此同时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只有70%左右。为使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教育部推出了改革措施,即把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学科设置、专业结构及毕业生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将招生计划、新专业申报以及研究生教育等与之相挂钩,这就使得高校的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

1999年扩招后,大学生就业情况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近年来高校的大量扩招提高了大学入学率,却降低了选拔人才水平的标准,致使大学生的“质量”普遍下降。随着高等教育普及深度和广度的扩展,社会的需求却在相对减少,多人争夺一个岗位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出现过几千人共同争夺一个岗位的现象。需求的不足是造成人力资源过剩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研究生的扩招暂时解决了部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只是暂时延缓了就业问题,现在国家已经意识到研究生扩招只是缓解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权宜之计。

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与社会的有效需求所形成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据劳动保障部的最新统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610万,比2008年增加近50万人,2010年大学毕业生已达631万,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这对社会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难题首先集中在毕业生的就业上。毕业生们可能同富有工作经验的下岗工人、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农村富余人口进行竞争,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政府就业政策不到位影响大学生就业

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中,政府的就业政策不到位是其中的原因之一。自从大学生自主择业开始,政府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越来越少。由于政府日益放松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的政策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速率也在持续加大,从而同样构成了挤压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并且政府对大学生的就业保护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在大学生参与市场的公平竞争上没有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安排。现在的高校已经不包分配了,但是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还不成熟,缺乏及时有效的人才供给信息,缺乏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缺乏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成功率。另一方面,人才市场管理不够规范,缺乏对用人单位及求职人员的信息保障体系,有些用人单位信息不透明,导致求职者盲目选择,求职者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国家在短时间内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市场保障体系,导致一部分用人单位不肯录用应届毕业生。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影响大学生就业

社会的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就业影响也比较大,大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受一定时期的经济模式、经济结构和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制约。在很大的程度上,社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如果一段时间社会出现经济衰退的话,就会出现精简机构、裁员的状况,为大学生提供的岗位就必定减少。如果社会经济发展快的话,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就会增多。

(三)高校专业设置、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有差别

如今,经济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层出不穷。这就带来一个必然的问题:任凭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怎样跟进,因为教育培养的周期所限,其专业及课程设置总是会滞后于社会发展,其专业设置的调整总是和市场需求有差距。当然,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性的加快加深,跟风现象很多。这就造成了众多学校不顾教学资源的现状,盲目设置所谓热门专业,大量专业趋同,不可避免地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负担。还有,一些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陈旧,造成学校无特色、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毕业生的能力水平无法适应社会需要。

(四)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且期望值过高

一些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还不到位,造成大学生职业期望与社会现实存在较大差距。大学生容易过高地估计自身的价值,从而为自己的职业岗位做出脱离现实的定位。这种心态就必然导致大学毕业生产生较高的、脱离实际的个人职业期望,而不懂就业中“先就业再择业”、“先锻炼后成才”的循序渐进原则。

(五)企业单位在招聘时往往存在误区

首先,用人单位以学历作为评价求职者能力的首要标准,这样的用人误区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浪费。能力与学历无法相提并论,高职低能的应聘者比比皆是。其次,在就业市场中存在日趋严重的性别歧视现象,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女生的生理、婚姻、生育保险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等一系列因素,造成女生工作成本比男生大,成为女性就业难的主要原因。再次,存在地域歧视的现象。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应聘者在当地的人际关系网以及应聘者对于当地风俗习惯的了解,在招聘时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这种地域保护形势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另外,用人单位过分重视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国内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急于求成,希望应聘者能用最快的速度给企业带来效益。企业不肯花费时间与精力培养大学生的工作经验,导致人才无用武之地。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的监督支持

政府在就业市场中应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实行有效的就业政策,提供完善的就业环境。应在就业政策上给予倾斜,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平台;对于到基层、艰苦地区、西部的求职者给予大力支持、鼓励、资金奖励;鼓励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为专业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环境,对于自主创业的人们应给予积极扶持,提供小额贷款和担保;为广大求职者塑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法律环境,使他们的就业权益得到保护,使就业市场更加规范。

实施有效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发展服务业等一系列有利于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和第三产业有序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发展,发展灵活的就业形式。安置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工作,妥善转移失业人员,安排下岗再就业培训。

支持大学生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建立健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各项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创业市场竞争体系,拓宽信息路径,增加创业融资通道。营造完善的自主创业环境,为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功底的大学生提供发展平台。高学历、高水准的创业队伍会加大市场竞争力,带动经济发展。

降低城镇失业人员比例,健全再就业服务,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把下岗失业人员、无技能特长的就业困难人员、欠缺劳动能力人员,及最低生活保障人员作为鼓励再就业的主体,对其进行培训。将失业再就业率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考核标准。

(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

中央出台了改革教育创新、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模式、提高教学质量等一系列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政策。高校应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推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培养的人才应学有所用、学有所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首先,高校应与市场接轨。高校应注重培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人才,而不是高智低能型人才。就业市场则应及时向高校反应社会需求,协助高校改进人才培养计划。其次,高校应为学生创造走出校园、实践专业技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第三,高校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现实和长远需要,不断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四,应面对社会的需求变化,密切联系地方经济的优势或特色,包括地方的传统文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发展优势专业,打造品牌专业,强化办学特色。

此外,对研究型人才,要开设有一定深度的专业选修课,拓宽他们的知识基础,提高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学术论文写作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要开设知识领域广阔的专业选修课,使他们更多地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二是在专业结构的调整上,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由培养狭窄的“对口型职业人才”(即专才)向适应社会发展的“宽口径专业人才”(即通才)转变。专业课既要体现培养“通才”的目标要求,又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色。如美国大学文科中就广泛开设了各种自然科学和电子计算机技术,斯坦福大学的文科生在数学、统计学和电子应用技术三门课中必须选修其中之一。对于理工科学生,应加强学习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哲学等课程。这都为我们的专业调整提供了很好的启示,我们的高等教育也要向文理渗透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高校应该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当今人才市场供大于求的现状,下岗失业劳动人员不断增多的现状,都给大学生就业增加了一定的困难。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应改善人才培养计划,做到专业与实际需要接轨、理论与亲身实践接轨。引导大学生理智地面对就业压力,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方向。对于大学生不愿意从事的社会基层行业,如一些中小型民办企业、第三产业服务业,要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这些产业的巨大潜力。改变大学生对于择业的陈旧观念,鼓励大学生创业,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身价值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

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把该工作作为高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必须用市场营销的策略来做好“产品”的推销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优势。学校须建立就业指导中心,加大专职人选的配备,加强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加强和扩大各种渠道的宣传工作。加强与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的联系,掌握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并第一时间提供给毕业生。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市场的各种需求,辅导其撰写求职简历,加强对求职技巧等技能的培训工作,并开展系统的心理咨询和指导工作,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性和连续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四、结论

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一个不可解决的问题。只要大学生的自身素质、能力以及就业观念与社会需求接轨,不断提高自己,及时修正择业偏差,同时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适应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并全方位、多渠道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那么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就一定能妥善解决。

[1]张敏强,朱国华,陈大尧.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曹分田,曹勃亚.大学生时事报告(大学生版)[J].北京:时事报告杂志社.2008(6).

[3]张相乐.关于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J].石油教育,2004(1).

[4]范泽瑛,陈俊松.扩招条件下学生就业问题初探[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2).

[5]易玉梅,彭志明.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13).

[6]马晓辉.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06(12).

[7]彭秋发,戴军.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J].江西社会科学,2003(2).

猜你喜欢
毕业生人才大学生
人才云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