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2011-08-15 00:47:36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张 军

(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张 军

(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2)

国际金融危机将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

金融危机;文化产业;机遇;挑战

2007 年从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席卷了全世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乃至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影响现在评估还为时尚早。目前已进入后危机时期。纵观每一次全球性的金融或经济危机过后,一方面会造成全球经济的冲击或停滞,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一些产业的加速发展。在此背景下,2009年我国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遇

从机遇方面来说,本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促使我国宏观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文化产业作为环保、低碳新兴业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国宏观经济背景下,在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环境下,在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的重要阶段,将开始一轮史无前例的发展:

1.1 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面临巨大的发展需求。

金融危机将加快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历史进程,中国经济将进入一个外需与内需、消费与投资更为平衡发展的时期。这次金融危机使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显著衰退,从而使中国对这些国家的出口和净出口大幅减少。据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2072.7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3.9%,2009年中国进口10056亿美元,出口12016.7亿美元,外贸顺差为1900多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约1千亿美元。我国是一个经济对外依存度较大的国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口依存度每年高于20%。[1]中国2009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因当年减少1千亿美元的贸易顺差,直接导致中国经济增长率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三大支柱之一的出口下降,千方百计扩大国内消费将越来越成为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首选。因此文化产业作为消费型产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首先由国内文化消费的内在需求空间决定,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文化消费支出存在相关性。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总课题组研究证明,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时,按照国际标准计算,我国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达到4万亿,而我国2009年只达到8400亿元左右。[2]与相同发展程度国家相比,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还远未得到实现。今后一段时间,随着国家经济增长相关政策的调整,消费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化产业作为消费中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的产业,必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

1.2 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面临重大的发展空间。

金融危机将加速推动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我国的工业结构中,高投入和高消耗的传统产业仍然占据相当比重。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在推进我国经济结构加速调整进程中,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产业,同时通过科技进步和高文化附加值实现第二产业由量到质的转变。在发展潜力巨大的第三产业中,文化产业已被纳入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开始实施新的发展战略。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为相关产业提供“中间产品”不足,与相关产业的关联性还不高。在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中,我国东部沿海出口导向型低端制造业陷入衰退,那些劳动密集且低成本竞争的中小企业,会有很大一部分退出市场,那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获得了绝好的发展机会,高科技和高文化附加值将是新兴工业化企业发展的方向。传统产业在生产的各个层面和阶段上对于品牌、设计等文化性的投入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传统产业在“升级”过程中将产生大量对文化创意企业的需求,这将预示着我国文化产业在服务传统产业升级中蕴含着重大的发展机会。

1.3 文化产业将步入着一个技术创新、业态创新的发展新阶段。

科技对于提升我们传统文化产业的作用不可低估,科技尤其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技术的推广应用,至少在四个方面深深地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是为文化节目的制作提供了先进手段和表现形式,使其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更具吸引力;二是催生出很多新兴的文化业态,如电子票务、网络文化、手机文化、4D电影等;三是极大地拓展了文化节目传播的出口和通道,节目播出渠道的垄断逐渐被打破,呈现出更为开放、多元的格局;四是多种高速的、大容量的通道已经建好,对文化内容的需求更为迫切,这为以内容创作生产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提供了快速发展的机遇。此外,本次的国际金融危机将加速推动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如酝酿多年的“三网合一”在第三代移动通信(3G)和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终端汇流中即将变成现实,据预测,“三网合一”将会带动上万亿的硬件投资以及1500亿到2000亿的数字内容的创新性服务支持。发展迅速的新技术与广电、通信的融合,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今后十年,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领域前景十分广阔,将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国家战略的重大机会。

1.4 我国文化产业面临全面参与全球文化产业生产分工的历史机会。

金融危机将促使全球文化产业格局发生变化,我国在国际文化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低端位置将发生改变。全球文化贸易将从产品服务竞争进入到资本博弈时代,这将为中国文化资本走向国际舞台创造重大条件。后金融时代已经显现出来的一个重大迹象是,国际文化产业分工链条出现变化,原有的利益格局将可能出现重大调整。我国是文化资源大国,又是政治、经济大国,在世界上拥有越来越强大的国际地位,今后一段时间内将是中国文化资本走向世界的一个大好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从国际上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明显。”因此,树立强烈的忧患意识,加快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拓展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昭示和必然选择。中国的经济总量和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也为中国文化的全球性辐射奠定了物质基础。

1.5 我国文化产业将进入一个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多层次发展的新时期。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国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2009年我国出台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0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为“十二五”时期乃至今后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时代坐标。中共中央关于我国十二五规划建议中近一步指出: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文化产业作为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从探索、起步、培育的初级阶段,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新局面。

2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我们也应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我们对于文化产业的理论认识与实践经验仍在积累,我国文化产业的总量还不够大、水平还不够高,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相对较小,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作用发挥得不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及影响还不充分。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挑战:

2.1 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目前,我国文化产业不仅是“战略产业”,也是“战略性短缺”产业。中国每年对文化的消费需求远远大于其生产能力,中国每年进口大量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文化产品及其衍生产品。中国的文化产业存在严重的贸易逆差,以演艺产品为例,我国引进和派出的演出,每场收入比约为10:1。我国目前8000多亿的文化产业产值及产品,远远不能满足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

2.2 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

我国文化产业在发展上也沿袭了有问题的经济增长模式,出现了重产值轻效益、重规模轻结构的“增长主义”倾向,一些领域出现了泡沫化的发展趋势。文化产业虽然基本完成了产品的的市场化过程,但产品结构不尽合理。在文化企业组织结构上,由于文化市场开放性不够,制约了文化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壮大。今后几年,文化类大企业如何盘活存量、重新洗牌,中小企业如何进入发展,仍面临着不少障碍。在文化企业所有制结构上,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还没有形成,民营准入限制过多,文化企业国有资本独大的局面仍未改观,文化产业生产销售缺乏竞争,极大地制约了我国文化产业现实潜力的充分发挥。如何培育、壮大多层次合格的文化市场主体任务艰巨。同时统一、规范、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尚未建立,也制约了文化产业的正常发展。

2.3 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的态势不相适应。

历史上每一项新的科技成果的运用,往往给文化产业以巨大的推动。在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高科技的应用给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科技成果能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方式,刺激人们新的文化需求,开发出新的文化市场空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文化产业与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融合不够,高科技和高科技手段在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上还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将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我国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科技含量,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音像业和网络文化业等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产业,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在开发、制作、传播等各个环节上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尽快缩小与国外的差距。

2.4 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在对外开放过程中,我国同西方国家在文化市场、文化阵地上的竞争也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激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称:“美国负有独一无二的责任和具有独一无二的能力在世界推进美国的价值观和促进美国的利益。”这清楚地表明,美国旨在普及美国文化模式,在地球上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单极世界”。中国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是自主文化品牌的缺失直接制约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中国还很不成熟,中国文化品牌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还处于非常薄弱状态。据统计,美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是25%左右,日本是20%左右,欧洲平均在10%至15%之间,韩国高于15%,而我国2006年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5%,2007年上升到3%左右。对于文化传承深厚且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这一比值显然失衡。[3]面对西方文化资本、文化产品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我国文化产业如何趁势而上、加快发展,如何有效地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何在国际市场上经营和输出我国的优秀文化产品,我们需要更好地学习和努力。

总之,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所指出的,“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遵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陈秀玲.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影响[J].企业导报·上半月,2009.(11):11-13.

[2]欧阳坚.文化发展繁荣的春天正在到来[J].求是,2010,(19):21-22.

[3]高敬德.发展文化产业 优化产业格局[N].香港文汇报,2009-05-29(文汇评论)

ON THE POST FINANCIAL CRISIS TIM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UR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ZHANG Jun
(School of life science,Anhui Medical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32)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will bring a great many impacts on cultural industry development, but the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contain new opportunities and favorable conditions,also culture has reversed regulatory function,and confronted with the downturn,the cultural industry will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going against the adverse situation,therefore,it will bring opportunities for innovating culture system and making cultural industry bigger and stronger.To make contribution to"protection the growth,expanding the internal increase,restructuring,promoting reform,benefitting livelihood",we should master the opportunity and invigorate the cultural industry.

The financial crisis; Cultural industry;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D61;G124

:A

:1672-2868(2011)01-0020-04

责任编辑:澍 斌

2010-11-07

张军(1968-),男,安徽寿县人。安徽医科大学助理研究员,安徽大学政治经济学在职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北方交通(2016年12期)2017-01-15 13:52:53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汽车零部件(2014年9期)2014-09-18 09:19:14
文化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7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7期)2014-03-01 01:41:10
文化产业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39:52